以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指导对外贸易本身意味着对外贸易具有可持续性,贸易开展的基础是各国的比较优势,中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从动态角度强化和优化自身的比较优势可以有效地推动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8.1.1 坚持对外贸易中的劳动力优势
无论是运用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还是现代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比较优势就是劳动力优势。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的数据,2011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有3.59亿,而农村劳动人口有4.05亿,两者合计中国目前拥有的劳动人口远远超过7亿,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劳动力来源,也是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从国际分工的角度来看,劳动力优势是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重要基础。中国目前劳动力数量庞大,但一方面,受资本—技术装备条件的限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只能通过对外劳务输出和承接加工贸易才能进入实际劳动状态;另一方面,目前世界经济格局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心—外围”的依附关系依然存在,发达国家掌握着各个经济领域的核心技术,控制着产品的关键环节,将其不具有优势的低端环节外包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只能成为发达国家的产品装配车间,处于产业链的底端。因此中国短期不能放弃劳动力的优势,否则会导致大量过剩劳动力,不利于外贸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坚持对外贸易中的劳动力优势,逐步提高劳动投入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产业升级提供基础。
8.1.2 培育和形成对外贸易中的资本和技术优势
尽管劳动力优势依然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比较优势,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资企业逐步将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劳动力更加廉价的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比如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等。未来中国的劳动力优势将面临着极大考验。根据弗农、巴拉萨等人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会动态发展,一国既要充分发挥其对外贸易中现有的比较优势,还要注重发现和培育对外贸易的潜在优势,从而在国际竞争中获取更多的利益,保证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应抓住机遇,积极培育和形成对外贸易中的资本和技术优势。
《2005—2006全球发展竞争力报告》对全球117个国家的技术指数、创新分指数、技术转移分指数、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分指数等进行了比较,其中技术指数排在前10位的依次是美国、芬兰、中国台湾地区、瑞典、丹麦、瑞士、韩国、日本、新加坡和荷兰,其中,美国、韩国、日本得分分别为6.19、5.26、5.24,而中国得分仅为3.18,排名第64位。除技术指数外,中国在创新分指数中得分2.15,排名第75位;ICT分指数得分2.48,排名第60位;技术转移分指数得分4.47,排名第43位。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现有的科技人力资源水平不高,中国在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亟待提升。我国《人口发展“十一五”和2020年规划》指出,目前中国15岁以下的文盲有8507万人,全国公众中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1.98%,农村劳动力的94%以上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在技能劳动者中拥有技师和高级技师的仅占4%,且一般年龄在45岁以上。2005年中国每万人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只有17人,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不利于中国经济转型以及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商品结构的优化。因此,为了促进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中国必须培育资本和技术优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只有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才能逐渐将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从劳动力优势转变为资本和技术优势。
第一,要改变增长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局面,加快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国的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偏低、就业比重偏低和人均增加值偏低。从服务业增加值来看,2011年发达国家该值为65%~75%,如美国为74.6%、日本为65.8%;发展中国家为45%~55%,如菲律宾为52%、印度为46%;而中国仅为43.8%。从服务业就业比重来看,2011年,中国服务业就业比重为35.7%,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该比重,如2011年欧盟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接近70%,甚至低于一些同等发展水平的发展中国家。从各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度来看,2011年中国服务业仅为4.07%,仍低于第二产业的4.8%。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增加对资本和技术的需求,可以逐步增强资本和技术的优势。
第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要实现优势的升级,改变长期依靠低成本制造优势的情形,必须由加工组装型向精密制造型升级,提高产品技术水平。积极开展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技术创新,尤其是运用高新技术对化工、造纸、冶金、电力等重污染的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首先,应通过内生技术进步逐步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品和核心技术的品牌,形成技术优势,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非价格竞争优势,获取更多的比较利益。其次,充分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要使企业充分认识到自主创新的作用,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活动,提升自身技术水平。最后,政府应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政策支持。一是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加大对新产品、R&D资金投入,对创新产品提供税收优惠,支持企业技术创新,鼓励风险投资,解决技术创新巨额资金的来源问题;二是完善法制建设,加大监督力度,打击盗版侵权行为,为所有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2.推动对外贸易标准化,规避技术壁垒
当前,全球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制定了极为苛刻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例如,欧盟目前有10万多个技术标准;德国目前用的工业标准约有1.5万种,除工业标准外,德国法律还规定,某些进口产品须符合特别安全规定或其他强制性技术要求;日本有8000多个工业标准和400多个农产品标准,涉及农业、食品业、纺织品、汽车制造业、化学工业、电子工业等各个行业。国外的技术标准、绿色壁垒等也是近十年来我国出口贸易遭遇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在对外贸易过程中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实施标准化战略,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冲破技术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的制约,促进我国商品的出口;同时有利于加快我国企业、商品服务同国际市场接轨,加快生产技术的更新速度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改进商品和服务质量等。因此,加强对外贸易中的标准化工作,实施标准化战略,是符合世界潮流、提高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要转变对贸易标准的观点,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主管部门到各企业都必须认识到标准化工作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各类外贸企业要强化标准化的意识,认真贯彻执行以《产品质量法》和《标准化法》为主体的有关法规文件,严格依法经营,对不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项目坚决不上,达不到要求的限定停产。另一方面,由于国际标准反映了世界各国普遍达到的先进技术水平和生产水平,已成为国际级别上的协调标准和处理贸易纠纷的重要基础,因此,采用国际标准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主要条件。同时,应认真研究和积极推广使用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及时了解国际先进技术,提供技术改造的方向和目标,进而推动相关技术的进步。
3.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进行全方位的在职培训,培训对象不仅包括正规学校毕业的城镇劳动力,还应当扩大到农村劳动力。因为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在职培训等方式,劳动力素质可以得到较大提高,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并抵消因劳动力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上升,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另外,还能将高素质劳动力逐步转移到第三产业中,从事服务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提升产业和产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