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氧气瓶上的压力表显示的数据,大概只能让人坚持十几分钟。但是这个数据是和潜水的深度,还有每个人的呼吸量有关。
例如潜到越深的地方,就越费氧气,而在水下运动的时候,要比静止的时候更费氧气。
于雷潜进水里,自然要比一个小时前的那种遭遇强上很多。他带着的潜水镜和手里的手电筒,都能让他看清自己的处境。
发射井的下部,四周就再也不是严实的水泥墙,而都是密封的玻璃窗。玻璃窗里面,从四楼一直到这条发射井的最底层都是控制室。
于雷并没有急着潜到最底层的安全门那里,只是耐心地用手电照了一圈。
果然发现有一块地方光线反射的不一样,他游了过去,看到这块玻璃被墙体破裂的钢筋所扎碎。若不是这样,这些耐得住千度高温和高压的玻璃,也不会轻易破裂。
小心翼翼地避开钢筋,于雷游进那间控制室,一点都不意外地看到了十几具尸体。他不去看那些熟悉或者陌生的脸庞,刻意忽略。
慢慢地吐出气泡,于雷看到控制室的角落里飘着的饮水机和不远处按照惯例每个控制室都放着的一箱压缩干粮。
他没想到会如此的顺利。
如果这扇玻璃没有破裂,那他至少还要下潜十余米才能接近安全门,还不知道那扇安全门是不是从发射井里就可以顺利打开。若是上锁了那会更加悲剧。而且就算他通过了那扇安全门,穿过走廊还有找到能打开房门的控制室,只有十几分钟的氧气量,这一来一回确实非常的危险。
但他现在却没有急着把灌装水拿在手里,他在思考一个问题。
或者说,在选择一个答案。
他没有完成的任务,现在他可以有机会完成了。
销毁核弹头是一项工序极其复杂、花费巨大而且危险性很高的任务。通常有两种办法。
第一种是引爆。把几枚甚至几十枚核弹头集中在一起,用炸药引爆。在八十年代前苏联在销毁其中程导弹时,就把1000多枚带有核弹头的中程导弹集中在伏尔加河下游某区域,每个月引爆两次,每次大概9至10枚。前苏联专门把这片区域隔离开来,采取了一些必要的防护措施。
第二种方法是切割。把导弹上的核弹头取下来单独处理后,将导弹的其余部分切割,切割的方法和部位必须要经过专家的严格审定。专家审定的目的就是要保证把其中的每一部分都彻底切割,让整个导弹支离破碎,完全失去再组装的可能性。而对于被取下的核弹头,首先要把包裹在核材料外的贵重金属取下来,重新利用。这些贵重金属的价值非常高,一般都是一国的科技能力所能制造出的强度最高的金属。核材料中比例非常低的铀,在经过特殊的处理后可以制成低浓缩铀,作为轻水核反映堆的燃料。
他本来带领的鹰组等人,就是切割核弹头的专家,所以贾仁才在最后猜出了他们未被告知的任务。但是这个切割任务也只不过是障眼法,否则直接和这里的人说他是来引爆核弹的,估计他现在就应该在监狱里了。
上面的意思是,若灾难确切会发生,那么他就会提前得到指令,直接引爆核弹。但是没想到,灾难会来得这么快这么迅速,根本就没有最后的命令传来。
于雷静静地浮在水里,并没有动作。他现在若是想去完成这个任务,还是有足够时间的。
可是,他若是在这里引爆核弹,那么在上面的林半夏也会被无辜牵连。
刚刚林半夏的愿望还回**在耳边,他又怎么可能忍心拖她下水呢?
现在有了足够的水和食物,那么也许他们能支撑到水退去?反正若是最后水一直不退,他也可以利用氧气瓶里面剩余的氧气潜到下面来完成任务。
于雷知道自己可能在为自己找理由,也许是他现在不想死了。但是何必深究呢?也许给他下达命令的人都已经死了,谁来追究他没完成任务的责任?
想开了这点,于雷甚至开始幻想当他浮出水面拿着食物和饮水的时候,林半夏那张俏脸上的笑容了。
他拿定主意,转身往有饮水机和压缩干粮的地方游去。但是他的眼角余光却发现控制台上,有个刺眼的红色指示灯在一闪一闪地亮着。
他刚刚没察觉到,是因为这种一闪一闪的频率和颜色,和他呆的发射井上的应急灯一模一样。
心下升起一股不安感,于雷掉转方向游了过去,发现果然是核弹发射指示异常。
怎么会这样!
于雷吐出一串气泡,伸手在控制台上按了几个按钮。但是本来的大屏幕被扭曲的钢筋砸得四分五裂,根本没有显示的可能。
看了一眼氧气瓶上的压力表,大概只有十分钟的量了。
于雷一咬牙,转身游出这间控制室,朝离这里最近的核弹发射井游去。
太行山的内部是一个阵地,建造成了坑道工事。坑道下面是若干个发射井。核导弹都是用火箭或洲际导弹发射出去的,而核弹都是埋在最底层下,防止被对方核弹打坏。而他和林半夏幸运地被冲到的这个发射井是废弃的,最古老的,否则一般发射井里面光是导弹就很巨大了,根本没有人呆的地方。
而现在的核导弹控制室就在最底层的斜上方,于雷强凭着记忆在扭曲的坑道工事中游动着。他不得不去看一眼,若是在灾难中核导弹的设置产生了异常,那造成的危害……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终于找到了核导弹的控制室,透过玻璃朝下方的发射井看去。
手电筒照了过去,他完全呆愣住了。
因为他发现导弹的头部是完全敞开状态,应该在里面的核弹头已然毫无踪迹,只剩下空空的一个黑洞。
一口气没吸到底,于雷不用扭头看都知道,氧气瓶肯定已经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