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评论》的作家访谈不同于一般的记者访问,不是一次性的采访,也并非是为了配合作家的某本新书出版而作,而是一次可能历时数月甚至是跨年的访谈。

期间,《巴黎评论》的编辑和记者会多次造访受访者。

长时间,多频次的访问,会加深作家和访问者的熟悉程度,在交流过程中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延伸讨论和交流的深度。

大家交流写作习惯、方法、写作时所要面对的困惑、各种文坛秘辛……

经过筛选的内容自然变得妙趣横生,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甚至是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

《巴黎评论》的第一次造访是在罗杰·斯特劳斯打电话的三天时间后,采访者是克里斯蒂安·萨蒙,《巴黎评论》的资深编辑,也是一名记者。

见面闲谈几句,克里斯蒂安·萨蒙并未急于进行访谈,而是跟林为民聊起了在米国的生活。

“你跟大部分的作家都不太一样。”

克里斯蒂安·萨蒙说这话的时候打量着公寓里的装潢。

林为民笑道:“作家好像不应该太有钱。不过别误会,这里只是借住的公寓。”

“可我查阅了一下,你的作品在米国的销量,光是这一部分的收入就足以让你过上大部分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林为民点点头,“准确的说,从我走上写作道路,就没有缺过钱。即便在中国的时候,我的作品也很畅销,当然了,在中国出版作品肯定没有在米国赚得多!”

克里斯蒂安·萨蒙听着林为民的话,忍俊不禁,“你似乎对自己的作品畅销这件事很骄傲?”

“不应该骄傲吗?作品畅销,有更多的人看,对每一个作家来说应该是梦寐以求的事才对。”林为民大方的说道。

“大概是这些年大家已经习惯了严肃类文学惨淡的销量,所以冷不丁出现了你这样的特例,有些不习惯。”

两人随意的聊着,克里斯蒂安·萨蒙注意到茶几上放着一本翻到一半的书,他看了一眼封面,《十一种孤独》。

“这是前一段时间在二手书店淘到的。”

“理查德·耶茨,你喜欢他?”

林为民点点头,“像他这样优秀的作家很难让人不喜欢。”

“说起来,你们作品的销量好像是两个极端。”

“我的风格更加讨喜,就像是约瑟夫·海勒。”

听林为民说到这里,克里斯蒂安·萨蒙笑了起来,他察觉到了林为民话背后的小心思,这是个懂幽默和自嘲的人。

约瑟夫·海勒的《第22条军规》和理查德·耶茨的《革命之路》刚好是评奖的对手。

“我看了你在《纽约客》的采访,在那次访问时你也提到了理查德·耶茨,看来你确实是喜欢他。”

“我只是希望有读者能够发掘理查德·耶茨的价值,最好是能多买几本他的书,如此优秀的作家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待遇。”林为民有些惋惜的说道。

“这算是一个编辑的本能?”克里斯蒂安·萨蒙知道林为民同时也是一名编辑。

“可以这么说。”林为民点点头。

“我看到你的资料时很诧异,你不仅是个作家,竟然还是中国最大的文学杂志的主编,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

访谈并没有什么仪式感,就像朋友聊天一样,这样的氛围让人很舒服,在不知不觉间就说了很多。

几乎是一整天的时间,就在这样的畅谈中过去。

夜幕降临时,克里斯蒂安·萨蒙问林为民有没有手稿在身边,拍摄作家手稿是“作家访谈”的传统。

林为民拿出了正在写的英文版《狩猎》,克里斯蒂安·萨蒙的表情惊讶。

“你用英语创作?”

“并不经常,英语毕竟不是我的母语。这部小说实际上已经有了中文版,罗杰·斯特劳斯先生的FSG出版社要出版这部作品,我打算写出来先让他们看看,未来应该还需要翻译的润色。”

克里斯蒂安·萨蒙看了两眼手稿的内容,赞道:“如果说英语是你的母语,我也不意外。看来我还是不够了解你,这段时间我要把你的小说都读一遍。”

“谢谢,你又为我贡献了一份销量。”

克里斯蒂安·萨蒙对林为民笑了笑,对着手稿照了几张照片,有些遗憾的说道:“英文版的手稿差点意思,看来我该申请去中国一趟,见识一下你的中文手稿,尤其是你那份丢失的手稿,是在香江被收藏的对吗?”

“没错。”

“真有意思!对了,还有你工作的编辑部,我喜欢那里的气氛,我一定要去看看。”

“欢迎!”

作家访谈的时间跨度很长,访谈地点也没有局限,克里斯蒂安·萨蒙要去中国访问林为民,还真不是夸海口。

“期待你的到来。不过关键的是,我得先回中国去。”林为民玩笑道。

克里斯蒂安·萨蒙哈哈笑了起来。

访谈的最后,克里斯蒂安·萨蒙又跟林为民确认了一下他的行程。

现在已经是六月末,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林为民将接受兰登书屋安排的两场专访、一场演讲以及十多场在米国几大城市举办的签售会和读者见面会,然后便会返回中国。

克里斯蒂安·萨蒙计划在林为民参加签售会的途中对他进行一次访谈,然后就是去中国再进行一次,三次交流之后,这次的作家访谈才算是结束。

送走了克里斯蒂安·萨蒙,林为民正式开始了兰登书屋给他安排的行程。

跟罗杰·斯特劳斯安排的《巴黎评论》作家访谈比起来,兰登书屋安排的采访商业化气氛要浓多了,采访的媒体是《纽约时报》,这也凸显了两者不同的风格。

这场采访过后,林为民受邀前往哥伦比亚大学进行了一次演讲,然后参加了在纽约两家书店内举行的签售会。

纽约的签售会结束后,林为民便踏上了飞机,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林为民将分别前往芝加哥、费城、洛杉矶等几座城市参加签售会和读者见面会。

在芝加哥,林为民又接受了《芝加哥论坛报》的采访。

芝加哥后的下一站是堪萨斯,这一站只有一家书店的签售会,按理说堪萨斯是怎么也轮不到举办签售会的城市,这个行程是林为民特别跟兰登书屋要求的。

签售会当天,前来书店的读者并不多,四五十人的样子,读者见面、签售加在一起不到两个小时就结束了。

“老马!”林为民张着双臂拥抱住已经等了很长时间的马克梦。

马克梦的情绪有些激动,刚才两人在签售会上见了面,但是没有说话,他一直等在一旁。

“林,终于又见到你了,我的朋友!”

“又见面了!”

两人互相拍了拍,平复了久别重逢的激动心情,聊起了这几年的变化。

林为民将陶慧敏拉过来介绍给马克梦,马克梦道:“真遗憾没能参加你的婚礼!”

“现在见面不是也很好嘛,我们可是在度蜜月。”林为民笑着说道。

马克梦如今生活在堪萨斯城,在大学里当老师,上次林为民来米国的时候,他特意开着车大老远跑到纽约去见面。

这次,林为民让兰登书屋把签售会举办在堪萨斯,就是为了跟老友见上一面,特意提前给马克梦打了电话。

聊了一会儿,马克梦邀请林为民夫妻俩回了他家。

马克梦前年结的婚,家距离堪萨斯大学不远,林为民夫妻登门做客,见到了马克梦的妻子朱莉和孩子。

“朱莉,我说什么来着,看到没有,这就是我的朋友,林为民!”

马克梦带着几分炫耀的语气跟妻子介绍起了林为民。

这几年,林为民在米国的名字越来越响亮,马克梦经常对妻子说起他留学时和林为民结下的深厚友情,可惜每次妻子朱莉总认为他是在吹牛。

现在见到林为民的真人,她终于相信了马克梦所言非虚。

丈夫确实认识林为民这个大作家,而且还是很好的朋友!

马克梦和朱莉夫妻为林为民准备了一顿的午餐,坐在一起边吃边聊,仿佛又回到了在燕京的日子。

说到一起留学时的几个朋友时,马克梦满是遗憾,几年时间过去,大家都联系越来越少,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了。

林为民说起了殷歌丽现在的情况,大洋妞如今不仅成了他的外甥媳妇,还生了个混血儿,让马克梦听起来有一种梦幻之感。

“真想不到我们这些人,最后留在中国的会是歌丽。”马克梦感叹道。

“是啊,缘分妙不可言!”

在马克梦家里待到傍晚,林为民要去赶飞机,不得不提出告辞。

马克梦将林为民夫妻去机场,下车之后,倒是没有上次的依依离情,因为马克梦说了一个好消息。

他现在正在申请到中国做访问学者,顺利的话明年或者后年就能在燕京和林为民再次见面。

结束了堪萨斯的行程,林为民再次启程。

几天后,在洛杉矶结束了最后一场签售会,林为民再次见到了克里斯蒂安·萨蒙,继续未完成的访谈。

林为民这次出行,连行李都打包带了出来,就没打算再回纽约,《巴黎评论》的作家访谈后,他在米国的行程和任务全部结束。

林为民给阿瑟·米勒打了个电话告别,又给罗杰·斯特劳斯打了个电话。

这段时间他的行程排的太满,连写作的时间都没有,英文版《狩猎》只写了个开头,只能等到回燕京静下心写完之后再给FSG出版社邮寄过来。

不知不觉间,时间已是七月中旬,一晃出来三个多月的时间。

最近这半个月,程早春一直给林为民打电话催他回去。

编辑部的工作一扔就是三个多月,他再不回去,同事们都快忘了有他这么个主任了。

收拾好行李,翌日一早,林为民带着陶慧敏前往机场。

去机场的车是兰登书屋帮忙安排的,在车上,林为民拉起陶慧敏的手,有些愧疚的说道:“说好是来度蜜月的,没想到时间都用在我的工作上了。”

陶慧敏笑的温婉动人,婚后的她多了几分女人的成熟味道。

“怎么会呢?这段时间我在米国也过的很充实,还有你看看我们带回去的这么多东西,玩的时间已经够长了。”

陶慧敏依偎在林为民的身边,以前她只知道自己嫁了个大作家,但那时候只是在国内,她早已习惯了林为民的名气和大众对他的喜爱。

这次出国一趟,陶慧敏终于见识到了丈夫这个“作家”身份在米国的含量,享受着“林为民夫人”这层光环所带来的优待,陶慧敏的心中充满了对丈夫的爱意和崇拜。

她嘴角噙笑,玩笑道:“出来这一趟,我的英语都变好了,再也不是哑巴英语了!”

林为民不禁哈哈笑起来,“出国就练了一点口语,那你可亏大了!”

两人说说笑笑的时候,车子到了机场。

两个小时后,夫妻俩登上了返回燕京的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