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五年,2月5日,泉州。
自唐朝开始,官府便令来往广州、泉州等海贸重镇的蕃商集中居住,以防他们散布在民间生事。到了现在这时候,泉州城北的蕃坊已经聚众数万人,占据城市的相当一部分。其中真正来自海外的反倒不多,大部分人都是在泉州土生土长,但蕃坊之中由蕃人自行理事,自定法度,自相嫁娶,自建庙宇,在相当程度上保持了异域气象,仍然与外面有很大区别。
这种区别是特色,也是纽带。在这夏兴宋亡、天下大乱之际,泉州各界人士各怀鬼胎,有想投靠新朝捞点好处的,有想为故宋守节赚些名声的,有想趁乱世发财的,更多的只想守住家业安生渡过这场乱局。因为心思各不相同,一般泉州人很难在这混乱时刻联合起来,反倒是蕃坊众人因为有类似的文化背景,更容易统一行动。
蒲寿庚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捏合了蕃坊力量,一跃而成泉州的一大势力。但毕竟只是顺势捏合而成,并没有足够的约束力,一旦出现偏差,就很容易走向失控。
现在,就连蒲寿庚本人也对这种失控感到惊讶无比,甚至有些懊恼。
“唉,海云公,事到如今也别多想了,过来喝酒吧。”
嘈杂的蕃坊一角,一栋石质的高楼上,陈永昌举起酒壶,对正在凭栏远眺的蒲寿庚如此邀约道。
此楼是蒲寿庚家中的一处建筑,楼高五丈,虽在城中不算最高,却也能将远至城墙的一大片城区纳入视野之中。之前他决定拼一把,便把陈永昌软禁在了这里以防走漏消息。后来消息的确没走漏,但事态的发展却失控了,如今蒲寿庚也不知如何是好,便又来找陈永昌商议,但也议不出个结果来。
话不投机,蒲寿庚没有理会他的邀约,继续朝着四周看过去。
如今城中浓烟四起,街巷之中遍溅鲜血,有多少宗室被捕杀了,又有多少普通人无辜丧生?他并没心思去关系一般人的生死,心思急转,只是为了考虑未来的出路。
如何把自己的干系撇清,又如何向夏人邀功?……林林总总,但他脑中一片浆糊,思索不清。
突然间,他注意到城西和城南的方向突然有了些异常的动静。他取出望远镜看过去,不久后就大惊失色——竟不知从何处来了一批军士,进入城门占据了城墙,不久后,竟又在城头升起了“宋”旗!
“宋军残党!”蒲寿庚惊呼起来,“他们是从哪冒出来的?!”
“宋军残党?”陈永昌也来了兴趣,起身走了过来朝外看去,“还真是宋军,莫不是文公的部属?”
然后他玩味地看着蒲寿庚:“海云公,你准备如何应对?”
蒲寿庚苦笑道:“能有什么办法?闭门自守,等夏军来救吧!”
……
“混账!”
泉州城西门城楼上,文天祥看向城内的混乱场面,气愤地一拳砸在城砖上。
“趁火打劫,生灵涂炭,这些蕃人与禽兽何异?”
他没有太多感慨的时间,立刻挥手道:“传令下去,各连分头行动,入城清街,再有暴乱者,格杀勿论!”
他乘船随着第五步兵营和水兵营亲至泉州,水兵大部分要去征收船只,只拨出一个连来控制城门兼做护卫,其余步兵皆派到了城里去镇暴。
原本城中的乱象愈演愈烈,毫无平息的迹象,少数敢于反抗的青壮只能守坊自保,无力去援助他人。但在中江军加入后,正规军与乌合之众之间战斗力的差别迅速展现出来。中江军都不需开枪,只要提着刺刀结阵沿街巷推进,原本无法无天的暴徒便会被瞬间击溃。
唯一的缺憾是中江军人数实在太少,没法全面铺开,经常被暴徒逃走,只能一个街坊一个街坊清理过去。
但值得欣慰的是,每当中江军解救出一座街坊,坊中便会有一部分愤怒的市民加入他们的队伍。即便他们的组织度不如正规军,但同仇敌忾之下,也能分工把守路口、围捕暴徒,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就这样,原本孤立在一个个街巷之中的反抗者被中江军组织到了一起,如雨点积成水流,如雪球越滚越大,终究汇聚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这股力量如洪流一般,冲刷过燃烧的泉州城,将其洗涤干净。
最终,当后续的两个步兵营急行军赶到泉州城的时候,城中已经聚集起了数万人的武装市民。他们有的跟着中江军一起行动,有的守在各路口和要点,有的帮着清理废墟、收敛尸首,但最多的,还是怀着愤怒的情绪,去了城北,将偌大的蕃坊团团围住。
文天祥在城楼上整顿了新到的两个营,然后指派他们加入城中的镇暴活动中。
“城内大致已经稳了下来,十三营去南外宗正司,看有多少宗室幸存,把他们护起来。七营去蕃坊,跟里面的五营一起,进去把罪魁祸首蒲寿庚抓捕起来……注意约束民众,莫要让他们意气生事,闹乱了场面!”
他考虑得很周全,但很无奈,像之前暴乱的肇因一样,人一多是很难管理的。
虽说中江军指令召集而来的民众不要自行其是,要听从指挥,但他们毕竟只有这么点人,根本没法有效约束几十倍的市民。这些市民今日骤然遭遇暴乱,本就愤怒无比,如今仇人就在前面的院子里,岂是说忍就能忍住的?
就在文天祥训话的同时,不知道受哪个契机引发,蕃坊周围的市民骤然狂躁起来,也不顾中江军的阻拦了,蜂拥冲入蕃坊之中——其实中江军的士兵们也没怎么拦,他们亲眼见证了城中暴乱后的惨状,同样憋了一肚子火,这时候还有什么大局好讲?
文天祥转头看到这个场面,先是惊讶欲调人去制止,但转念一想很快又放弃了这个想法:“都事到如今了,还何须故作妇人之仁?”
他简单一挥手,让苗再成和杜浒带着两个步兵营去城中帮忙,然后就站在城楼上静静地看着浴火重生的泉州城。
城下,马之石正在接待一批泉州父老。这些人劫后余生,得知是北边来的文制置搭救了他们之后,痛哭流涕,箪食壶浆带着金银过来犒军。
看着他们,一股欣慰自文天祥胸中油然而生。
这段时间来,他带着中江军一路丢盔卸甲,狼狈逃亡至此。虽说匡扶大宋的立场始终未变,但在心志上他是有不少动摇的。独自一人时他时常在想,宋亡夏兴的天下大势真的能逆转吗?自己这么苦苦支撑,送了不知多少好儿郎的性命,真的有意义吗?
直到今日,中江军豪气入泉州,镇服了一场暴乱,赢得了泉州父老真心实意的感谢,他才真正感觉到,自己所作的一切努力并非白费,终究是有意义的。
“心期耿耿浮云上,身事悠悠落日西。千古兴亡何限错,百年生死本来齐……”
文天祥轻轻拍着城砖,诗句斟酌着吟诵出来,脸上出现了长久未见的轻松神色。
如今他在泉州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也该有一个新的开始了吧?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很快,就有新的消息打破了这难得的平静。
一封急报从南安县匆匆送来,直达文天祥的手上。文天祥读过后,轻松的情绪瞬间被驱空,心再度沉到了地底里。
“尤溪县城失陷……是陆君实的部队?”
当初文天祥率中江军入福州,正好遇到陆秀夫也率夏军泛海而来,两军就在福州打了一仗。中江军自然不是夏军的对手,文天祥稍一交手见不敌便带队撤离了福州。之后他判断局势不利,决定率军去南外宗正司碰碰运气,就走尤溪水路来了泉州。
这期间,陆秀夫也没闲着,稳定福州局势后,就率军沿闽江向西北的南剑州攻过去,试图切断文天祥的后路。如今尤溪县城失陷的消息从后方传来,显然是因为夏军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文天祥眉头深锁,算了算日期。尤溪县城失陷的日子是四天前,如果夏军之后还有心乘胜追击的话,这时候差不多就该到泉州北方的永春县了。永春县顺流而下不远就是南安县,然后就是泉州城……这样一看,陆秀夫离自己也没几天的路程了!
即便他追得没这么急,也不是个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夏军可能会把兵力主要用于南剑州。而中江军兵将包括他在内的家眷和军资大部分都在南剑州,若是那里沦陷,泉州的这几个营可就真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了。
想到这里,文天祥不由得仰天长啸:“天哪,难道大宋骨血真的要葬送在此了吗?”
城下的马之石听到他的声音,察觉到异状,上城前来询问。
了解详情后,他也唏嘘不已,不过思索了一会儿,他缓缓开口道:“文公,其实如今尚有一条出路可走。”
文天祥抬头问道:“尚有出路?”
马之石吸了一口气,指着东边的大海,说道:“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