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厌”的其实不是学习本身,而是学习环境,即那些无法选择而又艰涩的学习内容、僵硬的教学方式、怎么也达不到的高标准。那些令孩子感兴趣的学科内容及活动,孩子总是抱有极大热情。不但不厌学,恰恰相反,还百学不厌。

经典案例

上海市某中学初二学生王楠子,刚开始时学习成绩排在年级前20名。由于他上课爱接茬、爱开玩笑,成了老师心目中“标准的差生”,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屡教不改的他,被老师安排坐在教室里最后一排,最后他干脆放弃了学习。

望子成龙的父亲心急如焚,训斥又无济于事,每天“只是盼着他能不再惹麻烦,把书读下去就行。”无奈之下,1998年,14岁的他移民到美国去求学。到了美国后,王楠子考入纽约四大明星高中之一的拉瓜地亚中学,后来又考入费城艺术学院,成为该校动画专业一名最出色的学生。2006年,他成为美国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被老师称为“是个天才”。大学还没有毕业的他,就已经在美国贷款买了一幢三层小楼。

而所有这一切,在国内是想都不敢想的。因为无论哪个老师,都不可能把王楠子培养成什么“动漫冠军”,这是背离学校现有教育制度、统一标准、既定目标的。因为在格式化教育下,不可能有因材施教,有的只是“万材一教”“万材一师”“万材一室”“万材一书”“万材一考”,最终“万材”成“一材”,大家从一个标准化模子里刻出来,变成“标准产品”。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呢?王楠子表示,学校氛围和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很重要的原因。他说,接茬、开玩笑、迷恋运动等,是他过去的致命缺点,可是在美国,这些却成了优点。不但从来没受到过老师批评,而且还受到老师的鼓励、同学的拥戴。在国内,连音乐老师都不在乎他会拉小提琴,可是在美国,一听到说他会拉小提琴,就立即邀请他加入校管弦乐团。他上高中时有一次在课堂上插嘴,纠正了美国老师的一个错误,被老师当场称之为“你真是个天才”。王楠子感叹说:“这太受鼓励了!”

正是这样的鼓励,促使他真正开始自觉地学习和奋斗,彻底摆脱了原来“差生”的厌学、自卑心理。

环境性厌学:指由于外界环境影响而导致的厌学行为。

孩子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对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影响极大。

孩子对于外界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心理干扰、学习无用的厌学行为,主要表现为注意指向转移、学习劲头缺乏。要改变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对学习的认识,首先就必须改变环境。

一个好的环境需要有社会的鼓励、父母的关怀、老师的重视、同学的友好,各种因素相互配合,有助于营造一个重学、乐学的文化氛围,消除厌学生被抛弃、被歧视的感觉,从而积极、主动、愉快地开始新环境中的生活和学习。

王楠子从国内差生的“水泥脑袋”变成美国的“年轻天才”,反映出的是中美两国教育环境的根本不同:中国学校对孩子考试,目的是发现问题,并加以淘汰;美国学校对孩子考试,目的是发现问题,并加以改善。王楠子就是在被中国教育“淘汰”后,被美国教育“改善”的。教育就是教育,不该仅仅停留在教学、教书、教考层次上。

调节成长环境压力

成长环境压力过大,是导致孩子厌学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父母要放弃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调节孩子的成长环境压力,让他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厌学现象目前之所以普遍存在,很可能因为这本身就是“不可避免”的。处于信息爆炸时代,孩子面对的是一个比父母和老师更广阔的空间。按理说教育必须适度超前,可是目前的学校教育却严重滞后。这一矛盾必将长期存在,所以这是学校教育必须面对的一项常规工作。

在这方面,老师最有体会。老师们普遍感到,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实际上,如果从广义的学习概念看,厌学的情形几乎不存在,即使有也比例很低。

一位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差,可是特别喜欢打电脑游戏,为此他在学校受尽了老师和同学的白眼。技校毕业后他无学可上,最终进了一家网络游戏学院全日制学习。在这里他如鱼得水,毕业后月薪高达8000元以上,令原来那些受老师表扬、循规蹈矩考大学,然后东托西托也找不到好工作的同学羡慕不已。从文化课学习来说,他是厌学的;可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他不但从来就没有厌学过,而且非常热爱。

父母须知,每个孩子的特长表现在不同领域,只要孩子开心就好。

放弃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孩子厌学的重要根源之一,在于父母给他们施加了过大的学习压力。只要父母放弃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孩子就会舒心起来。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所做的全国性调查显示,28岁以下的城市青年,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能拥有博士以上学历的占44.5%;希望子女能拥有大学以上学历的占92%。28岁以下的城乡青年,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能拥有博士以上学历的占41%;希望子女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76%。而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当时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学入学率还不到15%。

这说明两点:一是中国父母对孩子期望普遍过高,而且高得不切实际。试想,哪个国家、哪个年代能做到博士生占44.5%这样的高比例!二是表明,父母为了实现上述希望,今后必然还会对孩子持续不断、变本加厉地施加学习压力,孩子的强迫性厌学还会越来越严重。

改善家庭教育环境

孩子进入学校时已经不是一张白纸,其受家庭背景、社会环境、同伴的影响,对学校教育构成了强大的推动或抵消作用。我们平常所说的生源素质,指的就是这种教育社区环境和学生原有背景。

适当关心孩子的学习

适当关心孩子的学习,就是既不能关心太多,也不能缺少关心。前者容易造成强迫性厌学,后者容易造成放任性厌学。较好地拿捏好这个度,才能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关心和爱。

有一对父母是农民工,孩子上小学就开始厌学了。老师家访得知,该父母均在一家饭店上夜班,每当他们回家时孩子已经睡熟了,而第二天孩子上学时他们却还在睡梦中,一个星期也无法和孩子说上几句话,更谈不上关心、指导学习了。

这对父母为生计忙碌,有情可原。但令人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他们不能分开上班,有时间来照顾孩子的学习、生活?

让孩子有一张安静的书桌

让孩子有一张安静的书桌,不仅是实指让孩子在家中有一个安心读书、做作业的地方,更主要的是指要夫妻恩爱、家庭和睦。

如果家中经常吵吵闹闹、闹离婚,或者夫妻关系冷漠、亲子关系冷淡,孩子就难免会产生各种心理缺陷或心理问题。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最容易对学习丧失信心,导致自卑性厌学。

一位小学生学习成绩非常差,老师向他了解情况时,他含着泪说:“老师,你放弃我吧!爸爸妈妈每天在家里吵架,我无法安心看书,我真的不想学了!”老师听了感到无比心痛,却又无能为力。

营造学校学习氛围

孩子整天生活在学校里,学校环境尤其是学习氛围对孩子学习情绪、学习兴趣的影响非常大。这项工作主要应当由老师来加以关注。

提高教学水平

长期以来,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完全是按照升入普通高中和大学的需要编制的,内容偏深、偏难。如果没有高超的教学水平,还真不容易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多的教学任务。

不仅如此,老师的教学水平还直接关系到孩子是否会厌学。

这里特别要强调避免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入维利所认为的,容易导致孩子在学习上落伍、成为“差生”的以下两种倾向:一是老师不顾学生是否弄懂、是否真正掌握了教材,只顾自己教,这实际上是教学上的形式主义。二是老师低估学生的能力,抱着学生走,把知识嚼碎了喂给学生,这同样会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正确对待“害群之马”

厌学情绪是有传染性的,所以,老师要正确对待班里的“害群之马”。及时防止厌学情绪扩散、传染,是营造学习氛围的重要一环。

这里要强调的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老师很容易忽视那些由于种种原因厌学的孩子,对好学生寄予很高希望,对学习困难、厌学的学生希望很低,只要求他们“不破坏纪律、不影响别人就行”。

殊不知,这种对厌学学生的消极期望,会削弱他们的自我判断、成就动机、抱负水平,从而进一步失去学习兴趣、信心、动力。

这些老师的最初愿望,也许是“丢一部分”“保一部分”,可是其结果却很容易让好学生也心灰意冷,导致更大面积的厌学产生,彻底恶化班级学习氛围。

正确的办法是,对任何一个厌学生都不放弃。这不仅是老师的职责,更是对厌学孩子的巨大信心和鼓舞。

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

目前的学校环境,很不利于消除孩子的厌学情绪,可即使这样,父母还是要尽力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因为这对于绝大多数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一条唯一的途径。

理解孩子的本质特征

在适应学校生活方面,每个孩子的适应性是不同的。这里最重要的,是父母要理解他们的本质特征,从上学第一天开始就给予帮助。

例如,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时,通常是6周岁。这么小的孩子就要被置于很正式的教育环境中,对他们来说是很苛刻的。6周岁的男孩的生理发育,通常要比女孩滞后6个月,要让他们中的多数人安静地坐着,用笔和纸做作业,并且应付突然降临到他们身上的社会压力,确实很难适应。所以,这时候的男孩总觉得学校是一个和他们“作对”的地方,因为他们擅长的肢体运动技能、视觉和空间技能、勃勃生机,在这里一无用处。厌学,也就变得不奇怪了。

这时候的父母除了要了解这些特点以外,更要尽快帮助孩子遵守秩序、养成良好行为,让他懂得纪律使学习成为可能。同时,对孩子的厌学不能失去信心,矫治得越快,将来的后遗症就越小。

增强孩子的学习乐趣

孩子是不是适应学校生活,与他是否能品尝到学习乐趣是密不可分的。这种学习乐趣,如果能从学习、作业中得到,当然最好。可实际上,这样的孩子很少。这不能怪他们,实在是现在的作业、考试太多了,每考一次都要被剥掉仅有的一点点自信,很难不厌学。

怎么办?堤内损失堤外补。在作业、考试之外,通过其他素质教育手段,让孩子捡回一点自信和学习乐趣,不失是一种好方法。

例如,现在的孩子都喜欢上网,课余时间让他看一看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数学老师彭晓的“超越网上教学”诸如此类的学习网站,对提高学习兴趣、丰富知识面等就会有很大帮助。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对于环境性厌学生来说,为他们模拟并创造一个理想的“生态环境”,是克服厌学的最后一招。“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尊重孩子是最重要的前提

尊重孩子,是解决一切问题包括消除厌学情绪的基础。

某中学曾经一度是上海市金山区最差的学校之一。某年该校近千名学生中,记录在案的有比较严重的品德行为偏差、学习困难、心理缺陷的“问题学生”超过25%。调查表明,该校52%的学生“喜欢的老师”只有1至2位,31%的学生“不喜欢的老师”在3位以上,厌师性厌学十分严重。

有鉴于此,该校大力推广“理解教育”,由此彻底改变了普遍性的厌学面貌,两年后的中考平均成绩名列全区第二名。

不难设想,如果父母和老师过去就多多注意这些方面,尊重孩子,给孩子一个乐学、好学的“自然环境”,孩子还会厌学吗?

从“择差教育”中得到启示

目前社会上有许多“择差教育”学校,专门接收来自全国各地厌学、弃学、逃学的孩子。它们为什么会取得成功?关键就在于普遍采用全封闭军事化管理手段,对学生进行军体训练,穿插强行军、劳动实践、学习技巧训练等内容,以此来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和意志力。

说穿了,孩子在这里接触到的是一个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这里能得到最好的诠释。

父母不妨从中得到一些有益启示:阶段性地利用情境阻隔方式来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不良习惯,然后,再还原到原来正常的学习环境中去,从厌学走向乐学。

关键之关键

★厌学的本质是反学习的,其危害是会影响孩子心智的发展。可是就广义的学习而言,只要有关注就不会厌恶。即便再笨的人,只要环境合适,也能在他所喜欢做的事情上达到一定造诣。

★孩子天天要面对老师,所以,环境性厌学受老师的影响最大。有些老师上课时“枯燥的语言,古板的眼,冰冷的心,冷漠的脸”,孩子成天面对着这样一幅贫瘠的环境,想不厌学也难。

★有的父母喜欢将厌学生送到外地异地求学,希望通过改变生活环境来改变厌学情绪。这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对即将面临的困难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学会自律、选择、接纳、求助等技能。

★厌学现象还与社会大环境有关。调查表明,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导致厌学的占2.8%,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和周围人际关系不良影响导致厌学的占6.2%,认为读书是为了老师和父母的占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