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刺激行为,比如晃手、身体摇摆或烦躁不安的乱动都是孩子前庭觉紊乱、寻求运动的一种症状。如果尝试消除这些自我刺激行为,实际上是忽略了一点:我们需要认识自我刺激行为的功能性,然后用社会适应性行为加以替代。把握一切机会将各种肢体动作融入孩子的日常活动中,会有很显著的效果。

在学校,给学生一个发泄的渠道进行自我控制:让他把出勤数或午餐数报到办公室、把运动器材拿出来、擦黑板或白板、摞椅子、搬书、在他的椅子或双肩包上系一条橡胶管、抚摸忘忧石、在操场上攀爬或**秋千、玩绳球、在音乐课或班级唱歌时间敲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