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指的是,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要摒弃零和游戏、你输我赢的旧思维,树立双赢、共赢的新理念,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他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①
共同利益是共同体生命之源。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共同利益孕育着“一个行为体的行为因适应另外行为体的行为而进行调整”的合作可能,是命运共同体获得生命和生机的客观基础和强大动力。在今天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的利益高度融合。虽然世界各国的基本国情、人口数量、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但面对以军事威胁为代表的传统安全威胁,或是恐怖主义、生态环境恶化、毒品走私以及跨国犯罪等问题,人类还是具有共同应对这些问题的共同利益和整体利益。世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各国人民同舟共济、携手应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夯实共同发展的根基。
合作共赢、共同发展首先适用于经济领域。习近平指出,合作共赢需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防范不同经济体经济政策变动可能带来的负面外溢效应,积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体制,共同应对世界经济中的风险和挑战。①这意味着,在经济合作中要锻造出超越单个国家利益的世界整体利益,让各国感受到参与其中的巨大好处与效益,进而凝聚起携手建设命运共同体的共识与行动。这已经由“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充分体现。中国与“一带一路”的共建国家通过政治互信、经济互补等优势,将这些国家在资源、人力等方面的优势做大,促其在资金、技术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互补性发展,务实合作、深化合作,促进了共建国家共同发展。一大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先后落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海、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正在形成。②这些合作成果的实现,就是因为秉持了合作共赢原则,使有关国家得到实惠,因而得到各方积极响应和参与。
其次,合作共赢、共同发展适用于政治领域。各民族国家因相互依赖造就了共同利益,萌发了彼此进行合作的初始意向,但真实的合作并不会因此而实现,只有当行为体基于共同利益而相应地调整自身的政策时,合作才能产生。国际关系理论多个流派都表露了对合作的重视。例如,罗伯特·基欧汉认为,当一国政府遵从的政策被其他国家的政府视为有助于它们自己的目标的实现时,政府间的合作就会发生。因此,各国能否实行恰当真实、互利互惠的政策,将成为共同体能否落地生根的关键。约瑟夫·奈从博弈论出发,主张国家不只要考虑相对利益同时也要考虑绝对利益,国家之间除了竞争之外,互利合作的情形也并不少见。
此外,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还适用于区域合作,要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协调推进包括亚太经合组织在内的跨区域合作;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适用于金融合作,要积极推动构建地区金融合作体系,建设地区金融安全网,要推动建设亚洲能源资源合作机制,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适用于联通领域,要加强互联互通建设,促进基础设施、政策规则、人员往来的全面融合。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