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继李想、高燃、茅侃侃、戴志康“奔奔族创业四剑客”成为财富新贵后,23岁的锦天科技董事长彭海涛以1亿元的价格,将自己的网游公司卖给了陈天桥,成为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这个曾经被戏称为“中国的比尔·盖茨”的男孩,又一次创造了“奔奔族”创业成功的神话。

彭海涛的公司在卖掉之前,每个月的营业额已将近1000万元,这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对于这样一棵“摇钱树”,绝大多数企业家都不会轻易卖掉,但彭海涛做到了。“我是想以后专注于研发”——彭海涛这样解释卖掉公司的原因。彭海涛卖掉了自己的公司,准备专注于研发,因为他知道“闻道有前后,术业有专攻”——他的专长是研发,管理一个小公司尚可,而公司一旦发展到一定规模,就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另一个“奔奔族”新贵戴志康出生于1981年,上大学时挣到了自己的第一个50万,如今年仅二十五岁的他在中关村拥有一家年营业额达500万的公司——北京康盛创想公司,2005年7月获得风险投资的几百万美金,身价过亿,成为“奔奔族”网络新贵中一颗耀眼的新星。

戴志康坦言,年轻的创业者最大的优势和劣势都是——“年轻”。“年轻意味着你有更多的时间去补救过错,但反过来讲,市场竞争不会因为你年轻就宽容你,你犯错误别人不犯,你可能就会OVER了。”

戴志康从小喜欢电脑,把家里的电脑一次次的升级,编程的本领也越来越高。2000年,戴志康考上了大学,可进了大学后,他对考试和教材不感兴趣,对大学十分失望。正好那时候互联网火起来了,戴志康通过互联网认识外面的世界,他对能够把

陌生人联系在一起的网络社区有了兴趣,他想开发一套能自动生成社区的软件,让即使不懂技术的人也能管理社区。

为了做软件,戴志康开始自己的创业生涯。他大二就搬出了学校,每个月仅花八百块的生活持续了好几年:三百块租房子,两百块吃饭,剩下的就是上网和打电话,自己整天闷头开发软件——这就是他开创事业所需要的全部成本,就这样设计出有名的“Discuz!”软件。起初,这个软件是免费的,在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用户,又跟其它的同类软件产品进行对比之后,戴志康决定要对这个软件进行收费。2003年10月,戴志康推出新版本,加入新的功能和技术,容纳能力是同类产品的好几倍。打这以后,Discuz!就进入高速轨道,销售平均每个月增加30%。戴志康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到毕业时,他有了50万元。

当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还在为找工作的事东奔西走时,勉强毕业的戴志康却成了香饽饽,某公司甚至提出以30万元年薪邀请他加入,但戴志康选择了放弃,他揣着自己读大学时赚的50万元,来到北京,开办自己的公司。经过两年的发展,公司从最初的几个人扩张到六十多人,其中80%都是程序员,产品份额也在业界市场内占到了50%,2005年的营业额达到了500万元。

这一群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大男孩成了千万富翁——由他们领头的小企业脱颖而出,成立不过几年时间,2005年营业收入已经在5000万—1亿人民币左右,并连续三年保持增长,在技术、市场方面都有成为行业领袖的潜在可能,用“后生可畏”来形容这些大男孩并不为过。在创业成就梦想、创新缔造财富的时代,那些20岁出头,有的甚至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大孩子”,凭借新技术、新模式,以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创造了令无数前辈既羡慕又嫉妒的奇迹,成为社会瞩目的“奔奔族”创业新锐。

“奔奔族”本来就是喜欢与众不同的人,讨厌死板的规章制度,讨厌走别人走过的路(哪怕是捷径)。我们都知道后舍男生,他们用网络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这两个在网络上非常火爆的广州美院男生,一般被称为为“广美男生”、“两个男生”。他们靠假唱、恶搞博得网友喜爱。假唱流行歌曲,翻拍成MV,视频中二人夸张的动作,搞怪的表情令人捧腹,看过之后笑得人仰马翻,被网友誉为校园爆笑第一组合,充满自己的风格。

这些“奔奔族”懂得抓住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能有今天的成绩,固然与他们自身的勤奋努力密不可分,但这些财富新贵无一不是具有冒险和大胆创新精神的。不像有些人人干什么都瞻前顾后,以致错过很多机会。走别人的走过的路,吃别人吃过的馒头,最后只有亦步亦趋,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

曾有人向香港商业巨子霍英东请教成功秘诀,霍英东回答说:“敢为人之不敢为,能为人之不能为,即敢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六十年代初,香港工商界人士几乎都不敢问津淘沙业,因为此业搞不好会破产。但霍英东毫无顾忌,敢为人先,吃下了这只“螃蟹”。他敢于进军淘沙业的精神是可贵的。他善于动脑筋引进先进设备取代落后的手工操作,靠“能”字大大提高功效,降低成本,又减轻劳动强度,“敢”与“能”结合使他成功了。

当淘沙业崛起后,许多商界朋友劝他一鼓作气,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最丰厚的利润。他谢绝了朋友们的好意,冷静分析眼前和长远的利弊,遂与香港当局各建筑公司签订了长期合同,以图谋长远之利。结果六十年代中期香港经济一度萧条,他的淘沙业却丝毫无损。

霍英东的事情告诉我们:很多事情,谁也无法预料结局怎样,而如果你不敢做下去,你就失去了实现梦想的机会。而当一个人能专注于自己梦想的时候,他就会变得坚毅而执着。也只有这种情况下,他能为人之不敢为,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情。

敢为人之不敢为,能为人之不能为,就是要创新,创新不仅仅是从无到有,变不可能为可能,更是科学的继承和发展,将前人的成就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个过程的艰难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因为创新意味着质疑,意味着挑战,意味着打破旧有的思维习惯,走别人从来没有走过的路。这种创新的压力之巨大可想而知。但创新者同时也是欣喜的,因为只有创新才有机会在前人不曾看见的奇峰欣赏到独特的风景。

在美国,40%的妇女因太胖而有个“特大号”的臂部,她们为此而忧心忡忡,从来不敢穿裤袜,认为裤袜能使身材苗条的妇女更健美,但却使身材肥胖的妇女更加臃肿。

美国的许多厂家,都认为胖女人不会穿裤袜,也不会买裤袜,这个市场没有什么机会,故长期没有人去开发。而雪菲德公司通过市场调查的资料分析,却得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意见:正是由于这些肥胖女人目前不穿裤袜,是一块处女地,所以市场潜力很大,大有开发的前景他们认为放弃这么一个大市场实在可惜,决定抓住这不为他人所重视的领域,开辟新的销售市场。

于是,公司集中最优秀的设计人员,专门为胖女人设计出一种名为“大妈妈”型的裤袜。接着,该公司为“大妈妈”型裤袜大做广告。广告中,三位胖墩墩的女娃娃穿上裤袜排成一线,标题上写着“大妈妈,你真漂亮”几个大字。三位胖女孩,面带微笑,挺胸仰头,从侧面看上去不但没有肥胖的感觉,而且让人觉得她们很快乐而充满自信。

广告发布的一个月内,雪菲德公司就收到了7000封赞誉信,而且商店里胖女人买

裤袜争先恐后,公司赢利大增。雪菲德根据市面上场调查资料,从胖女人不穿裤袜的现实中,独具慧眼地捕捉到极具潜效益的机遇,为特殊顾客着想,特意为胖女人设计裤袜,奠定了该公司裤袜市场的新地位。

如果这个公司没有用不一样的眼光和思维来对待裤袜,就不可能有其在市场中的地位。观察并捕捉潜在的商机,见人所未见,为人所不为。便能赚别人所不能赚之钱。在营销学里有个经典案例就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化腐朽为神奇的智慧所在。

一家公司为了招聘贤才,决定用命题的方式来考验参选者,题目:以赛马的方式推销1000把奇妙聪明梳,并且把它们卖给一个特别指定的人群:和尚。几乎所有的人都表示怀疑:把梳子卖给和尚?这怎么可能呢?许多人都打了退堂鼓,但还是有甲、乙、丙三个人勇敢地接受了挑战……

一个星期的期限到了,三人回公司汇报各自销售实践成果,甲先生仅仅只卖出1把,乙先生卖出10把,丙先生居然卖出了1000把。

甲先生跑了三座寺院,受到了无数次和尚的臭骂和追打,但仍然不屈不挠,终于感动了一个小和尚,买了一把梳子。

乙先生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把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的头发都吹乱了。乙先生找到住持,说:“蓬头垢面对佛是不敬的,应在每座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头。”住持认为有理。那庙共有10座香案,于是买下10把梳子。

丙先生来到一座颇富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对方丈说:"凡来进香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贵宝刹应有回赠,以保佑平安吉祥,鼓励多行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字,然后作为赠品。”方丈听罢大喜,立刻买下1000把梳子。

案例说完了,但留给“奔奔族”的思考空间却是无限的。这个案例,它强烈地冲击了我们的思想,让我们觉得自惭形愧——为什么自己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总是过分强调可行性分析和量力而行,这样反而会束缚自己的思维,让自己局限在一个小小空间里。事情是做完了,但是心里却总觉得一无所获,因为思考角度的局限,不能为自己带来更大的满足。

现实生活中类似“卖梳子给和尚”的事例其实还有很多很多,正如“向非洲人卖鞋"一样,原来非洲人是不穿鞋的,正因为有了推销员不同的理解和奋斗,才开拓了一个新的市场。有时,换种角度思考,往往会让人收获更多。

生活中我们太习惯走别人走过的路,我们偏执地认为大多数人走过的路不会错。但是,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走别人没走过的路,走自己的路往往更容易成功。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处理自己和别人的关系

呢?

一位16岁的少年去拜访年长的智者。少年问:“我怎样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带给别人快乐的人呢?”

智者笑着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了。很多比你年长的人,从他们问的问题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怎样跟他们解释,都不可能让他们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少年回答:"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痛苦自然就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欢也会变得平和些?”

智者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

少年沉思一会儿,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要,而且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

智者两眼发光,继续说道:"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

少年默默思索着,回答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能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

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自己。这句话理解起来太难,你留着以后慢慢品味吧!"

少年说:“这句话的含义,我一时体会不出。但这四句话之间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我怎样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

智者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后叩首告别。

后来少年成了中年人,又变成了老年人,在他离开这个世界很久之后,人们还时时提他的名字,人们都说他是一位智者,是一个快乐之人,而且也给每一个见过他的人带来了快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奔奔族”,要想成为一个正真的人,必须要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差别,区别了自己和别人,才能找到自己,找到自己的路。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人若没有了精神,就会变得漫无目标、庸碌懒散,继而虚度光阴一事无成。相反,一个人若想有作为、创大业、成大事,就必须具有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勇气和精神。

敢为人之不敢为,能为人之不能为,就会有与众不同的发展思路。敢为人之不敢为,能为人之不能为,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风景——这才是“奔奔族“的奋发进取之路,这才是“奔奔族”成功立业之基。

[杂谈]

“奔奔族”新贵的渠道创新

一群70、80年代出生的大男孩成了千万富翁。这些企业飞速发展的秘诀之一就是他们试图把自己变成渠道,或者有效利用渠道以赢得客户。

仔细分析一下其中一些企业飞速发展的秘诀,我们会发现除了技术创新以外,他们也坚持着传统企业的成功路径。重视渠道便是秘诀之一,他们试图把自己变成渠道,或者有效利用渠道以赢得客户。

橡果国际胡煜君:直销推广+分销渠道

在胡煜君加盟之前,橡果国际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电视购物公司。通过向电视台购买非黄金广告时段来投放产品广告,而用户则通过广告上所留电话购买产品。这种销售模式因为产品价格虚高、名不符实等原因而逐渐衰落。

2000年,胡煜君加盟橡果国际成为CEO,他调整了企业战略,首先吸引了地方电视直销公司成为公司股东,把橡果国际与地方电视直销公司的利益绑到了一起,通过这种合作,橡果国际扩大了自己的影响。

随着影响逐渐扩大,胡煜君发现电视直销平台的能量也变大了。“除了对直销购物者,电视广告对于传统零售渠道消费者的影响和冲击力也很大,但是这种影响无法在直销平台上实现。我萌生了发展传统渠道商的想法,通过传统渠道商的销售延长产品生命周期。”胡煜君说。

2003年11月,橡果国际与上海好记星公司合资成立了上海好记星数码科技公司。电视直销与传统渠道的结合并发了巨大能量。当年12月,橡果国际将好记星英语学习机的广告在全国26家卫星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播放,并采取了循环播放的高密度轰炸形式,电视观众一下子记住了好记星英语学习机。随后,好记星公司的营销团队利用他们熟悉的本地市场渠道,在各个地方城市的报纸户外广告上大规模做广告、促销。市场需求被迅速激发,2004年,好记星销售了65万台,销售额近6亿元。胡煜君指出,电视直销主要用于推广产品的前期,打响产品的知名度,然后再利用庞大的传统分销渠道进行销售,便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好记星的运营让胡煜君尝到了甜头,他决定按照好记星的运作模式,将橡果国际打造成一个“全国最大的新产品和新服务的推广平台”。胡煜君说:“很多中小企业有很好的产品,但是由于缺乏营销经验和管理传统渠道的经验,他们没法再令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立足。而我们有直销推广与传统渠道分销的优势,通过我们这一渠道,产

品的生命力更加旺盛而长久。”

现在,每年橡果国际都会从中小企业中选出20个左右的新产品,利用自己的直销推广+分销渠道将这些产品送达到消费者的手中。橡果国际正在使自己变成一个强大的渠道,并利用这一优势将自己变成一台强大的“品牌孵化器”。好耶朱海龙:

代理网络广告的垄断者

朱海龙曾经是一家传统广告公司的高管,2000年加入好耶团队并任CEO。当时的好耶是一家网络广告管理软件公司,类似美国的DoubleClick公司。

1999年10月,好耶推出了自主研发的网络广告管理系统软件Adforward3.0。很快,这套软件在几十家网站得到应用。然而,好景不长,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大多数网站已经无力支付好耶软件使用费,只好以广告位置来充当本应支付的软件使用费。

现在回忆当时的情况,朱海龙说:“那个时候,为了消化这些广告,我不得不又干起了老本行,成立了自己的广告代理公司。”在他的领导下,一支互联网广告销售队伍开始到处推销游说,向广告主和传统广告代理商解释什么是互联网广告。凭着朱海龙过去在广告界的人脉资源,这批广告最终卖出了几百万元。2002年以后,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逐渐回暖,越来越多的厂家决定在互联网上投放广告,这个时候他们想起了好耶。

除了重视线下的广告代理团队以外,朱海龙在开拓市场时也十分讲究策略。当时,新浪是中国流量最大的门户网站,其广告收益也是最高的,朱海龙认为只要拿下新浪这个客户就会形成多米诺效应,获得其他客户会容易很多。于是,好耶首先说服新浪免费使用其产品和服务,甚至派出骨干技术人员手把手地教新浪员工使用Adforward软件。最终,凭着良好的产品、服务与线下的广告代理团队,好耶最终打败了美国的DoubleClick公司,在中国互联网广告管理系统市场上占据了垄断地位。朱海龙把这个成功归功于好耶对广告代理市场的重视。“彩电这个行业有了TCL、康佳、创维、长虹,为什么还要有国美?假如黄光裕要找这些家电行业的老总来聊聊天,他们不敢不来吧?这就是渠道的力量。”朱海龙说。

认识到渠道力量的朱海龙并不满足于好耶只做一家软件公司。2004年,好耶推出了智易营销连锁网,这是一个按效果计费的线上营销网络平台,广告主可以依靠这个平台找到适配的网站来发布广告,网站也可以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网站的广告。迅雷程浩、邹胜龙:

依靠合适渠道壮大自己有人立志成为渠道,而有人则依靠合适的渠道迅速推广了自己的产品,迅雷网络

技术有限公司就是如此。

2002年,邹胜龙与程浩从美国回到深圳,创立了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他们决定做下载工具。很快,他们开发出了迅雷,速度是这款下载工具的法宝。有了合适的产品,剩下的事情就是推广了,令更多的人知道迅雷、使用迅雷。

最初,迅雷曾经聘请营销人员采用传统推广方式做营销,然而扔出去的钱如同泥牛入海,在市场上激不起任何反映。此时正是2004年,盛大成为中国最火的公司之一,网络游戏大行其道。程浩说:“我们突然想到,迅雷也许可以搭上网游这趟车。玩家要玩游戏,必然要使用下载工具,如果他们使用迅雷,速度会比使用Flashget和网络蚂蚁更快。”

于是,2004年的一天,迅雷CEO程浩北上北京,敲开了金山软件公司总裁雷军的大门。他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说服雷军使用迅雷来下载金山公司的热门网络游戏。雷军同意用迅雷测试一下速度,迅雷的速度之快令他惊讶。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迅雷成为金山的网络游戏伙伴之一。之后,迅雷与其他各大网络游戏厂商一一达成协议。半年之后,迅雷拥有了300多万用户,95%都是由网游合作伙伴带来的。

程浩认为,迅雷是一家网络技术公司,资金有限,不能像传统行业那样靠铺天盖地的广告获得用户。而网游之于迅雷,就像4S店之于汽车制造厂家,就是一个传播产品的渠道。“我们在合适的时间选择了合适的推广渠道。”程浩说。

通过网络游戏,迅雷用不足万元的投入获得了巨大的用户。“用户开始认为迅雷是一个下载网游很快的软件,到后来发现用他下载别的东西也很快,所以迅雷就慢慢变成不仅是下载网络游戏,也是一个下载很多东西都很快的工具。”迅雷CEO邹胜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