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台的亲子类节目《爸爸去哪儿》第六季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在所有的父子组合中,杨烁对儿子杨雨辰的粗暴、严苛的教育方式引发了集体声讨。

在节目中,杨烁带着七岁的儿子杨雨辰乘坐汽车前往指定地点,杨雨辰刚下车还搞不清楚周围环境,导致他跟杨烁走反了方向。谁知就这样一个小错误,竟然将杨烁激怒了,杨烁对着杨雨辰大吼一声:“杨雨辰,我从哪边走的?走回去,再走一遍!”随后又对孩子走路的速度、姿势、仪容进行了一番严厉的批评。

到了大家随机抽签选房子的时候,杨雨辰开心地选了5号房子,说:“因为5号是我的幸运数字。”杨烁立马在旁边给儿子泼冷水:“5号不是我的幸运数字。”杨雨辰看到爸爸的脸色,立马就停止了笑容。

在节目组公布了抽签结果后,他们发现原来5号房子在最高的山顶上,杨烁便将气撒在儿子身上。山上海拔较高,工作人员提醒杨烁,如果孩子走不动,可以抱一下。但是杨烁不仅无视了工作人员的建议,甚至要求杨雨辰走快一点:“你能不能快点,不能,我再让你跑到村口再走回来。”杨雨辰只好气喘吁吁地说:“能。”看到杨雨辰脸色发白,却依然竭尽全力地加快速度,杨烁非但没有心疼儿子,反而开始对儿子展开嘲讽:“5不是你的幸运数字吗?太棒了!”杨雨辰只好小心翼翼地说:“那下次选1吧。”杨烁随口便接了一句:“那下次1号房子就会是最远的。”这一番对话下来,彻底让杨雨辰心情沮丧到谷底……

不夸张地说,任何一个人,哪怕是没有接触过家庭教育、儿童心理学的人,都能轻易地看出杨烁在亲子教育上的不妥之处。但是,每一个严苛的父母内心中,其实都住着一个未曾被温柔以待的“小孩”。指出像杨烁这类家长的问题不难,难的是这类家长应该如何跳出自己原生家庭的限定,完成自己内心的和解,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和谐的抚育环境。

在杨烁早年接受采访时的一个视频中,杨烁透露,他自己曾有一个残暴的爸爸和一个不幸的童年,他被爸爸“从小打到大”,爸爸曾经因为打他,打折了桌子腿,他也曾因为爸爸的暴打而离家出走,用他自己的话说,爸爸的行为“搁现在都能告他,把他关起来”,他说:“我的自闭和自卑,应该就是那个时候养成的。”

如果想给别人一瓢水,那么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在家庭中,也是相同的道理。很多人在亲密关系中之所以“不能表达爱”,不是因为缺少爱的愿望和初心,而是缺少爱的能力。

当一个人的内心荒如沙漠,没有得到过爱的滋养时,他并不会因为有了孩子,成为父母,就自然地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父母爱孩子,是一种本能,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会受到自身心智成熟度的影响和限制。

这正是原生家庭理论深入人心的原因,无数的科学研究和实验,都证明了一个人成长的外在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对一个人影响深远。被爱滋养长大的人,内心是轻松的,而一个在缺爱环境下长大的人,无论外表多么强悍或者伪装得多么高兴,在社会化的“面具”背后,都始终有一颗紧张的心。这颗心无法舒展,无法真正地放松,也无法构建真正的信任,无法给予别人真正的滋养。

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教育》中写道:“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虽然每一个人都带着各自不同的残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但是,我们还是应该通过成长来让自己“变得更好”,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1:认知。

相较于潜意识的修通,从认知层面对一个人进行改造和提升是最容易的,也是最容易产生效果的。很多人都有“知道道理但无法执行”的困扰,究其根本,是因为这个所谓的“知道”还理解得太肤浅,也就是常说的“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具体到本文中的这个话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修正自己的认知。

第一,懂得识别不恰当的教育方式。

以杨烁为例,他在接受采访时曾说“男孩子就应该严厉一些”,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一个出于观念僵化的错误认知。如果杨烁想要修改行为,那么他就得先修正自己的不合理认知。

在这句话中,杨烁实际想表达的是:男孩子应该更勇敢,坚强,所以,有必要接受更多的挫折教育,以此培养这方面的能力。这是一个听上去有道理,却经不起任何推敲的说法。

关于挫折教育,是一个伪命题的问题,我们在前文中已有探讨,在此就不多做赘述,只做简单陈述。首先,孩子不需要父母人为制造挫折;其次,讽刺、苛责并不是挫折而是羞辱;再者,家长不管想实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都要靠最终的结果来检验自己的手段。在这方面,科学的方法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但是控制、唠叨、严厉的惩罚等方法已经被反复证明是无效且具有伤害性的。

所以,当家长把一个自认为天衣无缝的认知拿到手术台“解剖”之后,就会很容易发现在自己的教育理念中,有太多自以为是的错误认知。想要更好地养育孩子,就需要不断地扩充自己的认知领域。

第二,深入对自我的认识,尤其是提升自己“从哪里来”的认知。

经典的哲学三问,其中之一便是“我从哪里来”,这也正是探讨原生家庭的意义所在。当我们对自己的过往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就会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行动,在发生这个行为的时候,是自己的什么情绪被触碰到了吗?以及更加明晰地知道:不是孩子做了什么触怒了自己,而是自己被孩子的某些行为触碰到了内心深处未曾痊愈的“旧伤”,这样,人际关系的边界就清晰了。

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好处是我们开始真正“对自己负责”。换言之,我们对自己了解得越清楚,就越知道很多事情不是别人的问题,而是自己的问题,而当一个人能够真正地为自己负责,就意味着他的心智发展水平有了质的提升。

第三,提升关于“科学育儿”的认知。

育儿学本身是一门科学。没有人天生就具有当合格父母的能力,这个能力,需要父母不断地学习、提升认知来实现。

比如关于儿童心理的认知,对于儿童发展规律的认知,对于沟通方式的认知,对于如何引领孩子情绪的认知,对于如何科学有效地为孩子树立规则的认知……这些知识的掌握,都需要家长努力学习。

很多教育学者都曾经发出感慨:如果一个人养猪,他可能会买一本《养猪指南》进行学习,以提升效率,降低损失,但为什么他们在养育一个孩子时,却根本不愿意学习,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陈旧错误的方式一条路走到黑呢?

关键词2:接纳。

爱孩子,从接纳自己开始。很多家长说过类似的话:“我知道了,我以前对孩子不够接纳,以后我会更多地接纳孩子。”

这句话有错吗?没错。但是问题在于,当一个人没有完成对自我的接纳,无法完成自己内心的和解,就根本谈不上接纳孩子。

我们对于孩子的很多“错误”做法,本质上都是源于对自我的不接纳,当我们没有完成内心的成长,没有完成和自己内心的和解,就会将这些矛盾投射到孩子身上,将对自我的不接纳转化成了对孩子的不接纳。

所以,想要真正地爱孩子,首先要接纳自己。

问题在于:何为接纳?怎么接纳?

有人把“接纳”简单地理解为对自己的全部纵容,这是一种典型的以偏概全的观念。真正意义上的接纳,是和解。比如我们当中绝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变得更好”,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现在不够好。

这是事实吗?是,也不是。是,是因为我们按照一些标准来看,的确不够好,我们有很多缺点,有很多不能让自己满意的部分。不是,是因为衡量一个人的时候,本身就没有“好坏”之分,就像没有优点或者缺点,只有特点一样。

太多的人之所以痛苦,恰恰就来自于这个“好坏”的概念,这几乎是一种执念。但是当我们知道这个理念之后,就通过不断的自省和反思,不断地远离“好坏”这个概念。

举个例子,著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一位来访者在向曾奇峰咨询过几次之后,请曾奇峰为她打一个综合分。曾奇峰想了一下回答:“100分。”来访者很高兴,但又有些不好意思,她说:“曾医生,如果下次你给我打95分,我会更高兴,因为那意味着你给我的打分是真实的,而不是为了哄我开心的。”曾奇峰回答说:“我现在给你打100分也是真实的。因为你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作为人的整体性而言,你是最完美的,所以我给你打100分。假设你是一个残疾人,我出于功能性的考量,给你打了80分,那就说明我没有真正地把你当成一个人,不是以一个造物者神奇的产物来看待,而是以功利的态度对待你。就像你的父母曾经对待你一样,他们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不断施加‘有条件的爱’和功利性的爱,所以,你才会认为自己不能是100分,而必须要因为‘缺点’而扣掉多少分。”

这就是“接纳”这个词的真谛,即把一个人,真正当成一个人——不是以功利、好坏、优缺点等评判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全然的整体接纳。

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很难,但是,我们可以有这个觉知,从接纳自己开始,爱我们的孩子。

关键词3:疗愈。

我的心理学老师李少成教授曾经说过,没有完美无缺的人,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后天的成长来疗愈自己。其中,养育一个孩子,就是一个最好的疗愈方式。

孩子具有天然的疗愈功能,在孩子身上,我们能看到久违的纯真、善良和纯粹的爱,当自恋的成人高高在上,以“抚养者”自居的时候,实际上是被自恋蒙蔽了双眼。事实上,不是说我们是孩子的老师,而应该是孩子是我们最好的“药”。

在精神分析的“关系”论中,所有的“伤”都要在“关系”中修复。当我们认真地投入到和孩子的关系中时,改变、成长以及自我疗愈就开始了。

孩子既是孩子,更是镜子。在孩子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投射和缺失。在孩子给予我们最真切的爱和回馈中,我们可以疗愈自己;通过成年人理性的自省,我们可以看到自己,与自己和解。

认真地养育一个孩子,也就是认真地投入一段关系,我们最终收获的,是人格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而这些看不见又摸不着的东西,会让我们走得更远、更深,能够真正地感知生命的意义和美好,走出原生家庭的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