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跟其他小伙伴发生争执,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孩子们在一起玩耍,难免会有各种磕磕碰碰,有的孩子觉得自己被小伙伴欺负了,便会委屈地向家长告状。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们经常互相“放狠话”,说:“我不和你玩了!”结果他们在第二天就又开开心心地抱在一起哈哈大笑。

某日,唐女士带儿子瑞瑞去游乐场玩。瑞瑞在海洋球的池子里玩得特别开心,唐女士便在池子外一边玩手机,一边等候瑞瑞。突然海洋球的池子里一阵喧闹,唐女士抬头一看,原来是瑞瑞跟一个瘦瘦小小的男孩扭打在一起,她连忙过去将两人拉开。这时,瘦小男孩的妈妈急匆匆地走过来,对瑞瑞怒目而视,喝问:“怎么回事,你这孩子怎么打人啊?”瑞瑞一向不善表达,在这种情况下急得面红耳赤,支支吾吾怎么也说不出完整的句子。而那个瘦小的男孩趁此时机,又跑到瑞瑞面前打了他几下,唐女士并没有将这种行为放在心上,对方妈妈在发泄完不满后便带着男孩走远了。

唐女士以为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便让瑞瑞在游乐场再玩一会儿。没有想到,刚才的那位妈妈并不打算平息此事,还将男孩的爷爷叫了过来,想要为男孩“讨回公道”。爷爷指着瑞瑞就是一顿臭骂,非要瑞瑞给自己的孙子道歉。

唐女士被对方的这种行为激怒了,便与他们争执了起来。但是由于瑞瑞的个子比对方高大一些,而且对方脸上还有瑞瑞抓出的红痕。所以,围观的群众都劝瑞瑞给瘦小男孩道歉。

本来,唐女士在瑞瑞跟其他小伙伴产生冲突的情况下,都是让瑞瑞给别人道歉。因为瑞瑞身材比同龄的小朋友高大,而且瑞瑞总是不能解释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唐女士总是很烦躁,想着:既然你解释不清楚,那就乖乖给别人道歉吧。

但是这一次,唐女士却毫不退让,不管对方家长多么强势,都没有同意让瑞瑞向对方道歉。她坚持说:“既然双方都说不清对错,那就互相各退一步吧。”

回到家后,瑞瑞居然开心地跟唐女士说了很多话,还主动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原来是两个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不小心碰撞在了一起,对方却用力推倒了瑞瑞,于是两个男孩就开始动手打架了。

到最后,唐女士也不能判断出谁更“占理”。对此,唐女士的困惑是:如果再遇到类似场景,该怎么处理?

在孩子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家长要充分地信任自己的孩子,相信他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

信任孩子,是科学育儿观的核心内容。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与同伴玩耍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帮助孩子实现社会化的途径。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孩子会不断探索人际交往的界限、尺度和方法,在实践中明晰社会规则,拿捏自己的行为尺度。

家长从内心深处真正地相信孩子,把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孩子,这样才能使孩子在自己的世界真正地展开主观能动性,自主地探索世界。

第二,家长的介入,往往带着“成人化”的思维方式,会对孩子造成影响。

孩子还小的时候不懂太多道理,但是却能依靠自身纯真善良的天性与自然和谐地相处。而大多数成年人生活在各种对错、是非的评判里,身上有太多“成人化”的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使得他们看问题的标准既刻板又单一。当家长介入孩子的矛盾时,难免会将自身“成人化”的思维方式显露出来,并被孩子潜移默化地学习。

举个例子,有的家长特别关注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吃亏了、是不是受欺负了,这样的现象,与其说是他们心疼孩子,不如说是他们爱记仇、爱报复,这些家长的担心实际上是自己内心斤斤计较的对外投射。

还有一些家长由于自己的成长经历不如意,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和受害者心理,等他们有了孩子之后,也会将自己的这种感受投射到孩子身上。比如给年幼的孩子灌输社会险恶、人心无常等负面观念,在孩子之间发生小摩擦的时候,爱上纲上线,习惯将矛盾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生命之初,就对外面的世界抱有敌意,很容易使孩子心胸狭窄,降低人际交往中的坦**品质,发展出敌意的性格。

对孩子来说,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孩子自身成长的营养品,父母过多地干涉孩子的人际关系,很容易就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污染。

第三,不放大、不介入,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这是家长处理孩子之间冲突的基本原则。

成年人经常带着自身的评判,将孩子之间产生冲突视为“犯错误”,将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视为欺负与被欺负的关系。

在上述案例中,对方男孩的家人就是这样,本来是两个孩子之间发生口角冲突,拉开或者问问情况,没有大碍就让孩子自己处理即可,但是家长的介入会让矛盾升级。对方男孩趁着自己的妈妈质问瑞瑞的时候,还打了瑞瑞几下。对方男孩的这种行为,和家庭环境的熏陶不无关系。当他看到有人撑腰时,就会变得胆大,甚至,有的孩子为了迎合这类的父母,还会自动养成“颠倒黑白,告黑状”等不良的人格品质。

有一些家长的介入则是另外一个极端。这类人非常恐惧冲突,当看到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发生冲突时,其内心是焦虑的,他们担心别人说自己不会教育孩子,所以,会在第一时间介入孩子之间的矛盾。

没必要的介入或者不恰当的介入,都会使孩子之间的矛盾刺激放大,剥夺了孩子自己处理人际矛盾的时间和空间,是对孩子“社会化”能力的损伤。除此之外,家长着急的态度,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遇到的一点小问题都是大问题,从而变得斤斤计较、心胸狭隘。

第四,家长需要分清楚不怕吃亏和虚假豁达之间的区别。

如果父母在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表现出一种云淡风轻的态度,看似不作为,实际上却是向孩子传递一种信息:发生冲突很正常,不用太过在意。家长的这种云淡风轻甚至是不怕吃亏的态度,会对孩子的心理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孩子构建了这样的心理建设的基础,就能在人际关系中得到正常的发展,它们是孩子人格中豁达和友善的土壤。

但有的家长可能会对此有所疑惑:如果家长这样做,会不会让孩子觉得委屈,觉得家长没有支持到他们呢?

实际上,只要家长不是特别夸张或强调孩子的“损失”,孩子自己是不会过度在意的,孩子远比大人想象中要更加大方、豁达。当一个孩子不在意这些小矛盾、小摩擦,他的人际关系反而会变得更加广阔。

但是,家长的云淡风轻需要和虚假豁达做出区分。前者是指家长不斤斤计较,不对孩子的冲突矛盾做过度的强化,而后者则是给孩子一味地讲大道理,比如“吃亏是福”,逼迫孩子认错道歉(像唐女士之前做的那样)。当家长不管青红皂白就让孩子道歉的时候,孩子可能本身在和小朋友的冲突中没有感受到太多的委屈,但是却会在家长的“镇压”下感到压抑和委屈。

家长需要分清楚,“吃亏是福”并不是让人忍气吞声,而是以豁达之心看待事情。所以,它一定不是让我们压抑情绪,而是让我们修炼从容的气度。

家长不管孩子之间发生冲突的原因,总是要求自己的孩子反省,甚至强迫孩子向对方道歉,实际上是家长惧怕冲突的心理投射。只有家长把孩子之间的冲突看得太重,才会特别强调道歉,着急化解矛盾。

所以,风轻云淡是家长在面对冲突时的从容和淡定,而虚假豁达则是家长在面对冲突时的紧张和焦虑。两者需要区分清楚。

第五,父母给孩子的主要是心理支持。

在此之前,唐女士在瑞瑞跟其他小伙伴发生冲突的情况下,都是让瑞瑞给别人道歉。这里面的原因包含着唐女士的愤怒情绪,即对儿子不善表达的愤怒。

唐女士只看到了孩子不善表达,却没有看到孩子为什么不善表达。一般来说,善于表达的人,情绪不会积压太多。而父母如果总是给孩子营造紧张、严厉的氛围,孩子的表达功能就会持续受损,变得不善表达。同时因为孩子的情绪没有自然地流动,而是被压抑,所以负面情绪又会一直持续发酵。当负面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很容易因为某件小事情爆发出来,所以不善表达的孩子反而有时更爱动手。

因此,想解决孩子的不善表达,就需要父母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利于表达的环境。

比如,在上述案例中,唐女士面对强势的对方家长没有妥协,回到家后,儿子反而和唐女士说了很多话,还主动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孩子从发生了矛盾后像闷葫芦一样不肯开口到主动讲述,这中间发生的变化,来源于唐女士的改变。

所以,父母虽然不需要过度地介入孩子之间的矛盾,但如果遇到对方的家长咄咄逼人甚至蛮横无理时,首先要做的事,是给自己孩子心理支撑和保护。

家庭教育无小事,家长的处事态度和其养育水平密不可分。家长的教育理念会从日常生活的一粥一饭、一点一滴中体现出来,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