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节 第十五章 生财有道(6) ?@/第(0 10)

\";夫荣妻贵,可你是他的师母。使用若看小说阅读器看千万本小说,完全无广告!\";瞿煜秋不依不饶地回击。

说得她哑口无言。

不是那个料,狗肉上不了正席,纸上谈兵还可以,真枪实弹却不行。

见妻子有几分可怜,瞿煜秋动了恻隐之心,和盘托出打算。

原来早有安排,要到省城发展。

不是匹马单枪,而是全家,包括内弟。

带上内弟是因为内弟刚刚考取律师资格证书,新工作与法律打交道,带上一个懂行的人就不会出现常识性错误。

好在有周华明帮忙,内弟挂靠一家律师事务所当律师。本想单独成立事务所,条件不成熟,得有三名律师才够申办条件。

走第二步棋。

《法制月刊》中南记者站在省司法厅临街对面挂牌成立,瞿煜秋名片上的头衔是站长、高级记者。其妻是办公室主任,内弟是法律顾问。

这样的记者站在省城多如牛毛。不要总部一分钱,为总部服务办事,甚至还向总部交钱,这样的好事只有傻瓜才不愿意干。瞿煜秋的记者站三年之内不向北京总部交钱,但必须完成总部下达的发行任务。全省三千份订数不算多,要完成也很难。发行提成不够路费支出,亏本的事不干。拉广告赞助有赚头,百分之三十的提成有吸引力,但是客户挑品牌,嫌《法制月刊》知名度小,不肯就范。剩下一条路就是写稿。同是记者,区别对待,总部记者所采写稿子百分之百入选,驻外记者入选率不足百分之四十;显然,靠写稿不能维持生计。怎么办,总不能喝西北风?天无绝人之路,有生意上门,是山东烟台志高房地产公司老板皮志高上门,请瞿煜秋为他申冤。皮老板是个爽快人,明码标价,申冤文章能在《法制月刊》上发表,报酬三万;能扳动全国人**制委员会领导在文章上签字,十万;能帮他把这个官司打赢就是标的的百分之五十分成,也就是五百万。条件很诱人,说什么也得试一试。背着采访包随老板上路,路上一切费用由老板埋单,光是坐飞机就花了两万多元。深入进去更有信心,是对方毁约在先,皮志高不存在违约行为,对方法院的判决有明显地方保护主义。文章写好之后也不回记者站,直接飞到北京总部。平时都是电话联系,这一次是上门拜访,见面礼是每个人一个红包。好在总部人不多。社长总编每人一千。钱没有白花,在北京的三天费用都是杂志社安排。半个月后文章见刊,皮志高亲自上门送钱。有甜头,欲罢不能,\";继续革命\";。进入第二回合。这一次请周华明出山,她有同学分在全国人大办公厅。利用星期天时间,三个人飞到北京。周华明约出同学,四个人在北京饭店吃饭。席间瞿煜秋说出请求。小意思,带一封信给领导是举手之劳。没有想到心想事成……有舆论,有批示,不愁案子翻不过来。肥水不落外人田,瞿煜秋介绍自己内弟当此案律师。官司开战不到半个月,判决下来,皮志高胜。不过,离他的期望值还有距离,不算全胜。毕竟胜了,不践约说不过去,但也不能完全履行诺言,打了三十万现款到瞿煜秋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