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城访友

正德七年的冬天给不少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那里的冬天本来算不上很冷,下雪更是少见,可是正德七年的冬天却是酷寒无比,南方的大部分地区也都下起了雪,甚至连号称四季如夏的海南岛,也下了一场不小的雪。

在这个天气异常的冬天中,大明北方还好一些,毕竟他们习惯了冬天寒冷的天气,在入冬之前准备的也比较充足,可是南方地区却根本没想到今年的冬天会如此寒冷,再加上建筑结构也不太适应冬天,所以不少百姓的房屋竟然被积雪压倒了,更有不少人被冻伤,偶尔还会传出有体弱或年老的人被冻死。

对于今年冬天的灾情,周重只是从邸报上了解过一些,却并没有亲眼见到,但是现在他的马车走在路上,看着道路两侧几乎被冰雪覆盖的村庄,偶尔经过城镇时,街道上也都是冷冷清清的,见到的人也大多带着冻伤,甚至连粮食价格也比平常涨了几成,由此可知今年这场严寒对大明南方的影响。

“文达,这次寒灾比我们预计的还要严重,你看咱们脚下的这条道路,就是当地的县令带领着百姓们硬生生的挖出来的,否则光是这前的大雪就能把整个县城给封死!”李政掀看车窗的棉帘,看着外面的景色感慨道。

“的确,这里的县令还算不错,知道组织百姓自救,日后见到许知府时,一定要为他请功才是!”周重这时也是点了点头道。

李政拜访周重时。告诉他张况与郑经想要出仕为官的事情。结果这让周重大吃一惊。直到李政解释了一下郑经与张况想要出仕的原因后,他也终于沉默下来。虽然安排两个人到自己的治下为官并不难,不过周重觉得自己必要亲自去见一见郑经和张况。

本来双屿港被冰封,船只根本无法行驶,港口的人都被困在岛上,周重和李政一时间也出不来,不过双屿港本来就是一条海峡,今年不但意外的被冰封。而且还冻的十分结果,甚至海峡两岸都可以在冰上行走,这下总算解决了交通问题,于是周重与李政结伴出行,踏着冰面登上宁波府一路向北,今天终于进到了松江府的地界。

松江府位于海边,气候比内陆要温暖一些,但是现在连海边都结冰了,所以这里其实也温暖不到哪里去,反而因为水气太重。所以前段时间下了一场大雪,足有齐腰深。几乎把所有道路都给封住了,周重与李政他们也是绕了好几个圈子,才找到去松江城的路。

一路上周重与李政边走边看,发现相比南方的宁波等府,松江府因为更靠北一些,所以受到灾害也严重一些,比如之前路过的一些村庄内,就有一些庄户的房子被大雪压塌,为此周重和李政还特意停下车询问了一下,结果发现还有一些人员伤亡,这就比南方的几个州府严重多了。

穿过了松江府外围的几个县城后,周重的马车终于来到了府城下,当看到这座熟悉的松江城时,周重也不禁一阵感慨,自从他在这里成婚之后,就很少再来这里了,最近更是有一年多没来过了,因此现在看到松江府时,心中也不禁十分的感慨。

周重这次是来访友的,所以并没有把自己的仪仗带来,也没打算太过张扬,因此这次除了一辆马车外,就只带了吴山等十几个护卫,这些人都骑着马跟在后面,不过就算是这样,城门官看到周重他们这一行的人气势时,立刻点头哈腰的请他们进城,根本不敢有丝毫的耽搁。

周重他们在路上耽误了不少时间,进城时已经是黄昏时分,这时候实在不适合拜访,更何况他和李政一连坐了这么长时间的马车,也都累的不轻,所以两人干脆先去了李政家里休息,至于周重的家里倒也有人照顾,但是长时间不住人,府中就少了人气,所以还不如去李政府上将就几天。

一常见睡到日上三竿,周重这才醒了过来,穿好衣服找到李政,两人也根本没吃早餐,而是出了门去了松江城的北街,那里是整个松江府最热闹的区域,每天早上都有无数的摊子支起来,各种当地的吃食应有尽有,周重要了一个粢饭团子,也就是糯米包着油条,外加一碗咸豆腐脑,就着小咸菜吃的十分香甜,虽然双屿港那边的饭菜和松江这边差不多,但周重还是觉得这里的吃食最有滋味。

在街上吃完了早餐,周重与李政这才提着在双屿港挑选的几样礼物来到郑经的家中拜访,守门的老仆早就认识他们,特别是周重现在身份大不相同,因此立刻请他们进到客厅,然后飞奔到后院请郑经。

不过一会的功夫,就见到郑经匆匆忙忙来到客厅,见到坐在厅中的周重与李政时,也是十分热情的道:“文达、伯劳,你们不是都在双屿港吗,现在大雪封路,什么时候回到的松江?”

“哈哈,明伦有所不知,我们本来是被困在双屿港,不过今年冷的太厉害,结果海面上都结冰了,于是我们就踏着冰面上了岸,只是宁波到松江这一路上到处都是冰雪,来的时候可费了不少力气,昨日才刚回到松江!”周重这时也是站起来笑道。

“是啊,我们这一路可是吃尽了苦头,而且也见不到少百姓因寒灾而失去住所和亲人,余下的人只能寄居在别人家里,实在可怜之极!”李政这时也是开口说道。

“唉,那些城外受灾的百姓我也见了,他们的确很可怜,不过相比以前遇到的流民,他们的境遇却要好的多,毕竟还能有个温暖的住所,每日里也能吃到热饭,只要熬过这个冬天就行了!”郑经也是叹了口气道。

接下来三人聊了几句闲话,然后李政就提议一起去拜访张况,毕竟周重难得有空来一次,他们四人也好长时间没有聚一聚了。对此郑经也十分赞同,于是三人再次结伴来到张况的家里,只不过很不巧的是,张府的下人告诉他们,自家的少爷不在府中,而是前些日子去了城外的张家庄子,那里住的全都是张府的佃户,听说也遭了灾,所以张况去张家庄子处理了。

说起来张况的家境也十分不错,与李政家里完全不同的是,张家在商业上并没有太大的产业,但却是松江府有名的大地主之一,不但在松江城外有产业,同时附近的几个县城也都有不少土地,光是雇佣的佃户就有上万户,比如那个城外的张家庄子,全村都是给张家种地的佃户。

听到张况在城外,周重与郑经、李政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干脆去城外找张况,反正他们也闲来无事,更何况在这种寒冷的天气里,踏着白雪去城外寻友,说出去也是一件雅事,另外他们也想详细的了解一下松江城外的受灾情况。

说去就去,当下周重与郑经两人再次登上马车向城外的张家庄子驶去,虽然车夫不认路,但是张家却派了一个仆人带路,所以倒也不用向别人打听,很快就来到张家庄子附近,不过在距离庄子还有将近十里地时,马车却停了下来,因为前面的路全都被大雪覆盖了,虽然清理出一条小路,但实在太窄了,马车根本进不去。

无奈之下,周重只好让车夫在这里等着,他们三人带着吴山等几个护卫,由张家仆人前面塡路,沿着这条小路一直向前,脚下的土地虽然崎岖不平,但幸好天气很冷,所以被冻的很硬,若是到了春天雪化之时,那整条路恐怕会泥泞的无法通人。

走了一身的大汗,最后周重他们一行人才好不容易来到张家庄子,张况的家里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别院,夏天城中太热时,张家就会带着家眷来别院中避暑,张况现在就住在这里。只不过周重他们却是再次扑了个空,因为据别院的仆人说,张况去了村子里看望几户受灾的佃户,到现在都没有回来。

周重他们虽然感觉有些累,但并没有进别院休息,三人立刻又跟着别院的张家仆人进到庄子里找张况,结果周重发现这座张家庄子还不错,虽然住的都是张家的佃户,但是房屋倒还算齐整,不像后世的影视片里看到的那样,所有佃户全都吃不饱穿不暖的,至少现在他见到的这些佃户们的房子可以遮风挡雨,偶尔见到的几个孩子虽然穿着带补丁的衣服,但却面色红润,看样子不像是经常挨饿的样子。

不过周重也知道,他见到这些佃户只是少数,毕竟松江府本来就富庶,张况家里也是诗书传家,所以对佃户比较优待,所以佃户们也能吃上几口饱饭,但若是换作其它的主家,若是土地比较贫瘠的地方,那些佃户可就真的长年累月吃不饱饭了,否则大明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叛乱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