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四章 项羽的蜕变
龙有逆鳞,项羽这样睥睨天下的霸王更是如此!
如果说别的项羽还能忍,但是虞姬,他最心爱的女人,受到别人的侮辱好指责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忍耐不住。他不单单是西楚霸王,更是一个疼爱女子的男人。
所以当范增说虞姬红颜祸水的时候,项羽心中怒火中烧,再也忍耐不住,终于爆发而出!
“亚父,我尊敬你,爱戴您,不代表您可以这样随意说虞姬?别的什么我都不在乎,可是不能这样委屈虞姬,他善良懂事,什么都不曾做错!你让我不要立她为后,我忍了,委屈虞姬答应你。这还不吗?如今他生病了,我多陪陪她哪里不对?至于说的这样难听吗?总之,我再也不想听到任何诋毁虞姬的言语,亚父你好自为之!”
毕竟范增是亚父,项羽无论如何都是会给他面子的,因此强忍着心中的怒意,没有当场暴怒。但是一番话说的很重,对范亚父而言绝对是个沉重的打击。
听到项羽这么说,范增浑身颤抖,别提有多郁闷难受。自己苦心孤诣,一颗心全扑项羽身上,全心全意对待他。可以是呢?曾经何时,项羽竟然为了一个女人和自己翻脸,这样来说自己,当真是有些伤人心啊!
范增颤声道:“羽儿,为了一个女人,你竟然要和为父翻脸吗?说他红颜祸水有错吗?为了她你可以不顾楚国利益,不顾前线数十万将士的性命。不顾我这个老头子又算得了什么?羽儿啊,说不定什么时候,你就要因为这个女人而亡故,别等到那一天才醒悟。悔之晚矣!”
项羽的刚愎自用是有目共睹的,而且是那种一根筋,任何事情想到的了,就要维持原来的想法,很难轻易改变。通常情况下,很难有人的改变他的想法。而且别人的劝谏不仅不能改变他的想法,往往还会坚固他原来的念头,可以说是石头上泼水。根本没有效果。石头上泼水,根本没有效果。可以说项羽的固执非同寻常,尤其是成为西楚霸王之后,成为一方霸主。睥睨天下之后,更是如此。
其实项羽以前并非这样的人,早在江东的时候,项羽还是很开朗明智的人,很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礼贤下士。善于纳谏是一个明主的作为,那时候的项羽表现是何其的良好。可以说很多人前去江东投靠,除了项梁的身份和实力之后,还有便是看中了项羽的龙凤之姿!
这一点绝对是有道理可言的。因为从江东开始,项羽表现的就是项庄更好的。项梁对项羽的看中更多与本来的亲身儿子项庄。项庄自己也很有自知之明,项家高层的将领和谋士都看好项羽。并且认定了项羽将会是项家最好的继承人。所以在项梁死后的,在这方面事情没有任何的犹豫和另生枝节,项羽很快成为项家为首的江东利益集团的代表。同仇敌忾地对付宋义,最终取得这样的成就。
可是随之时间变化,项羽的性格和接人待物各方面的作为都在发生着变化。项羽很好的验证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那就是惹坏境使人改变。尤其是赫赫战功,对于一个将领和一个君主的影响最为深远。正是不断取得的战功,让他有些忘乎所以,让他的自豪感和骄傲与日俱增。
时间上一场,这种骄傲就会愈演愈烈,自信与强大的气势随着时间的转移,将会成为可怕的自负。对于一个集团,一支军队,一个国家而言,这是非常可怕的。而项羽正是经历了这样的变化,而且表现十分明显。
项梁之死对项羽而言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某种程度上,项羽在这个事件之后,很多想法就开始扭曲。比如当时定陶之战,项梁不幸遭遇包围,战死沙场。罪魁祸首自然是实施这条计策,采取这才行动的秦国上将军章邯,至于他手下的秦国将士那完全就是听命行事,根本算不善什么责任过程。
还有便是带着大军在附近,却坐山观虎斗,视若罔闻,不闻不问,到最后都拒不率军救援的楚国卿子冠军宋义,还有便是齐国丞相田荣。这两个人的都算得上帮凶的,报仇的话将其家计算在内都是有道理,说得过去的。
可是当看到项梁遗体的时候,项羽竟然对唯一一个前去救援的尹旭有怨言。要知道当时尹旭在大河之北作战,摆脱了重重围追堵截之后,好不容易回到大河和济水之南。一得到项梁遇险的消息,马不停蹄赶去营救,好不容易得到了范家的帮助,前去救援。可惜的是到达的时候晚了一步,这或许是天命所归。
项梁命该如此,就该死在这定陶,尹旭救援了但是没来得及,只能说是惋惜。可是项羽竟然将此事的一些责任归结到尹旭身上,还因此而贬斥他。仔细说起来项羽和尹旭直接的裂痕就是始于今日,虽说两人之间想要争夺天下,宿命之中就有斗争,注定的难以调和。可是这爆发完全是因为项羽的缘故,或许这就算是天意吧!
如果不是项羽这种无厘头的想法和行为,尹旭或许一时间难以走上这一步,取得今日这样的成就。现在西楚国和越国之间相会忌惮防备,项羽时时刻刻防着尹旭,尹旭也时刻担心着项羽和范增的野心与诡计,如此种种全都始于当日情由!
此后巨鹿之战前的合作,更多情况下是因为利益上的结合和需求,各取所需。和之前那种相互信任,彼此团结一致的做法完全不一样。这大概是两人之间最后一次的并肩作战,过去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自打巨鹿之战开始,项羽和范增就想方设法地开始忌惮限制尹旭。唯恐他发展的太快,威胁到自己。不过这利益往往是与风险并存的,正是因为巨鹿之战中的种种,尹旭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军队和基业。这正是项羽和范增不愿意的,事前根本没有想到的。颇有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意思,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尹旭开始真真正正地为项羽和范增忌惮,并逐渐成为心腹大患。
相比于尹旭的成长,项羽的实力再也增长,但是被人则是出于一种的蜕变之中。在此之前,项羽很能够听得进去别人的建议。尤其是对范增,那可以说是言听计从。可是在此之后,往往是谁劝谏谁吃瘪,落得没好下场的也大有人在。比如在关中时力谏项羽不要迁都的韩生。
项羽变得愈发的刚愎自用,也就愈发的自以为是,西楚国上层几乎要成为一言堂。项羽的决定几乎成为了绝对的国策,其他人根本就起不到的什么作用,多半只有执行的份。或许对一般人而言。这些都还说,可是对范增而言却无比难受。
因为范增亚父的身份,项羽和他之间的感情、信任和彼此的依赖,范增的话项羽基本上还是听从的。可是往往在一些大事情上。项羽可是经常掉链子。刚愎自用的同时,又多了几分愚蠢犹豫。和妇人之仁,可以说是当断不断。即便做出了决定也都是匆忙之间。考虑不周到的情况下,以至于很多情都犯下多错。
想当初新安杀降,将数十万与仇恨武关的秦国普通士兵全部坑杀,从而落下残暴之名,使得天下人都因此而忌惮畏惧。失去了仁慈,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失去了人心。
鸿门宴上,刘邦的生死事关将来千秋大业,可是项羽因为种种缘故,妇人之仁,犹豫不决。再加上一些天意和巧合的事情,最终使得刘邦安然逃离,成为一个潜在的威胁。
因为富贵不换下,如锦衣夜行这么一句童谣,挑起了项羽的炫耀心理。不顾范增和重臣的劝说,轻易离开关中四塞富饶之地,迁都彭城。本来也就罢了,可是现在刚刚回来彭城不到数月时间,齐国田荣便率领大军来进攻,挑起战火威逼彭城,落到如此地步。在某种程度上,验证了他的决策失误。
同时田荣起兵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他自己公报私仇,处置不当的结果。项羽拥有不小的野心,强大的气势和实力,但是他的心胸和智谋却不敢那么恭维。这无关乎智商,用现代区分方法来说,应该说是情商太低吧!
本来和范增之间,还能够彼此调和容忍,合作起来也算是得心应手,很是默契。可是偏偏就出现了一个虞姬,因为虞姬的事情,让项羽和范增之间有了本质上的分歧。
这次的分歧不同于往日,以前不过是事关他人,一些事物和事情即便是有什么问题,也是可以容忍的。可是这次的问题关键是虞姬,天下数一数二的美女,但是这一点任何一个君王都难以放弃。何况虞姬和项羽之间虽然算不上青梅竹马,但是两人之间也是相识已久,彼此之间情投意和。英雄配美人,或者说是英雄难过美人关也都是很完美的事情。
情感上深沉,注定了项羽不会轻易放弃虞姬,尤其是仅仅是因为那些虚无缥缈的星象占卜之学。范增有自己足够的道理,他有自信笃定,有什么说什么,而项羽更是一个九头牛都难以拉回来的人物。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项羽和范增能走到一起,彼此之间形成如此默契的关系,或许就有这样的缘故。可是两个性格都和倔强的人遇到一起,彼此谁都不愿意让步,都是那种自负固执的人,一旦这个沟通技巧出现问题,这出现麻烦就是必然的。现在项羽和范增就是这种情况。
虞姬成为两人之间矛盾的一个激发点,项羽作为西楚霸王,天下霸主,他自然不希望有人掌控甚至是影响自己的决定。而范增的超然地为和身份在某种程度上又是一个巨大的压力,或许在潜意识里,项羽有想要摆脱这种隐约之间的压力,所以和范增之间的矛盾爆发也并非偶然,完全是有原因可寻的。
项羽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之后,身份和地位上也有了诸多的变化,而他的心境和性格也经历了蜕变。很多人在经历这个过程的时候都有相似的情况,可以说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至于结果如此,在于个人的把控。有人因此而成长成功,而项羽则似乎有些失败,而是经历了一番蜕变,而这个蜕变意味着什么?将会引发什么事情,将来的结局都难以预料,不过却也能够见到几分端倪!
听到范增也这样说,项羽有些克制不住心中的怒意,不过能走到这一步,成为天下霸主自然也有几分非常之能。项羽的拳头紧握着,额上青筋暴起,努力的克制之后。更是看在亚父的年龄和身份,一起深厚的父子之情和过往的诸多的帮助和轻易,终于是压制住了心中的怒火。
项羽沉声道:“亚父,你现在有些偏激了,此事或许是羽儿的过错。可是虞姬善良懂事,没有任何的过错,我希望亚父不要再为难她,也不要再这样说。羽儿不想因此损害我们的父子之情,希望亚父体谅。还有等到此次平定齐国田荣之乱后,寡人会加封虞姬为妃嫔,等到他将来剩下子嗣王储之时,寡人回立她为后,此事我意已决,谁也不能改变!”
项羽的意思很明白,在这件事情上他要坚定的维护虞姬,不会受到任何人的改变。在范增听来,完全就是和自己叫板,有意和自己对着干。
“你!”范增想要发作,苍老的身体微微有些颤抖,嘴巴蠕动着,最终还是没有开口。项羽能够忍住,那么修为更加深厚的他一样可以做到,有些事情不能够草只不过,今日完全闹僵了没有好处!
唉!范增轻叹一声,转身拂袖而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