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重视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想抓住语言敏感期这一关键时期,提升孩子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可想法是有了,如何付诸行动呢?采用什么方法效果更佳呢?

我认为让孩子学着接电话就是不错的方法。对于2到4岁的孩子来说,电话发出的声音简直太奇妙了,听着声音从这个奇怪的“玩具”中发出来,他会兴奋不已,并产生极大的兴趣。这个时候,家长适当地让孩子学着接电话,与人进行简单的沟通,就可以极大地锻炼孩子的听觉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记得我家孩子2岁半的时候,就开始对电话产生了兴趣。我和孩子爸爸打电话,孩子就会在一旁观察,好奇地听着。后来,他还会凑过头来,学着我的样子和口气与爸爸说话。“是啊,你要回来啦!”“早点回来啊!”惹得爸爸哈哈大笑。

一次,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我让他接听了爸爸的电话,并且在一旁教他询问爸爸是否能按时回家。这一次奇妙的电话探索经历,让孩子爱上了接听电话的游戏。只要是我或是爸爸的电话响起,他就会跑过去,抢着接听。“喂,你是谁啊!你有什么事情吗?”“我是某某。”“妈妈不在,再见!”

之后,我开始教孩子如何拨打电话,如何识别拨号音、忙音,还鼓励他时常给爷爷奶奶打电话。给爷爷奶奶打电话时,教他说:“我是某某,我要找奶奶。”“奶奶好,我想你了!”然后教孩子如何问候爷爷奶奶,如何和爷爷奶奶聊天。

在不断的引导和训练下,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也算是一个能说会道的孩子。而且,孩子更懂礼貌了,见到邻居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总是能高兴地打招呼。

所以,想让孩子更会表达,就教孩子学会接打电话吧。把语言能力训练变成一个“电话游戏”,孩子就会更感兴趣,更愿意接受。把一些礼貌用语、与人沟通的技巧融入“电话游戏”中,孩子的社交能力就会大大提升,同时可以让孩子从玩耍中找到快乐。

若是家长看到孩子喜欢上接电话,还会模仿大人的语言和动作,千万不要觉得孩子调皮,然后去责备或训斥他。这是一个孩子语言探索的过程,我们应该借着这个机会,引导孩子更好地表达自己,学会如何与别人沟通。

最开始,我们可以给孩子买一个玩具电话,或是用手指做电话,和孩子玩“接打电话”游戏。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教孩子如何拿起话筒,如何拨打电话,还可以模拟各种情景。

比如,可以和孩子模拟妈妈打电话回家的情形。妈妈拿起玩具电话,发出“丁零零”的声音,然后让孩子拿起电话接听。妈妈说:“喂,是某某吗?”孩子:“是啊,我是某某。”妈妈:“我还有5分钟到家,你帮妈妈开门,好吗?”孩子回答:“好的,妈妈再见!”

再比如,电话响起,妈妈礼貌地问:“你好,我找某某(妈妈的名字)。”孩子:“你是谁啊?我是某某,她是我妈妈。”妈妈:“你妈妈在吗?我找她有事情。”孩子:“妈妈不在家,去买东西了!”妈妈:“好的,那你帮我转告一下,说某某阿姨找,好吗?谢谢!”孩子:“好的,再见!”

不得不说,这样的“打电话”游戏,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锻炼了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真的是两全其美!我建议家长们可以尝试一下。

孩子对接电话感兴趣,家长应该感到高兴,应该利用好这一机会。因为过一段时间后,或许孩子的兴趣就会变淡,甚至会感到厌烦。无论孩子表现如何,都要积极地引导他、鼓励他,发现他的闪光点。如此一来,孩子才会更快乐、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