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意志的对决(5)
初夏的奥伯萨尔斯山区,阳光明媚、空气清新,大片大片的树林呈现出一种养眼的绿色,即便到了正午,穿行在林间小路上也感觉不到一丝热意。
“这样的好天气,应该能持续到9月吧!”头戴短沿军帽、脚蹬大皮靴、一身灰褐色军服的小个子,双手背在深厚,一边缓步前行,一边以看似不经意的口吻问随行的将军们。
其中一个身材魁梧、目光鹰锐的将军低头回答道:“以往年的情况,我的元首,好天气至少能够持续到8月底!不过,接下来将是漫长的雨季,田野和沙土路都会变得泥泞难行!”
另一个身材偏胖的将军不满的嘟囔着:“那些布尔什维克为什么从来不好好修一修他们的公路?”
“没关系!”小个子在一处阳光没有被树叶遮蔽的地方停下来,然后回过头看着自己的将领们,一脸自信的笑容:“我们用不着等到雨季来临,那时战争已经结束了!”
将军们以各种各样的笑声来表示附和。
“至少他们的铁路系统还是有些利用价值的!”高个子将军讪笑着说道,好像猎物已经稳入囊中似的。
“战争顺利进行的唯一前提条件,或许就是我们的那位意大利小兄弟不要再在这个时候给我们惹出什么麻烦来!”德国的独裁者,阿道夫.希特勒,心情显得非常不错,这样的嘲讽有多少鄙夷的成分在内并不重要,关键是有足够多让他高兴的理由----实力并不十分雄厚的德国非洲军团,刚刚在北非给了盟军又一记重拳,隆美尔的大名正逐渐成为德国英雄地代名词。同时也让每一个盟军将士闻之胆寒。
在1941年的初夏,让德国元首高兴地事情着实不少。在北非、在南欧、在地中海。局势正朝着有利于轴心国地方向发展,好消息一个一个传来,眼下,德国陆空军主力也正在隐蔽的向东线调动,加上德国情报和外交机构大打欺骗战术,最高统帅部完全有理由对战争的前景感到乐观。
对于意大利独裁者及其追随者先前在南欧、北非与地中海的拙劣表现。德国将领们显得不屑一顾,因而都跟着自己的元首笑了起来。
“等到海军打败了英国舰队,就没有人可以夺走我们的胜利了!”阿道夫.希特勒说这话地时候,似乎带着一种幽愤。法国战役结束之后,正是在他的授意下,德国主动向英国这个老对手伸出了橄榄枝,然而丘吉尔非但不领情,还在广播中将希特勒和纳粹德国骂作人类文明的公敌、邪恶战争的化身,并宣布英国将战斗到最后一刻。在不列颠战役尘埃落定之前,希特勒确实准备通过海狮计划征服英国。但德国空军还是败给了英国人的顽强意志,得不偿失的损失最终让德国独裁者改变了策略,自巴巴罗萨计划确定执行起,“海狮”就只是德国掩盖真实战略意图的一个幌子----俄国人和英国人都被蒙蔽其中!
周围除了穿灰绿色陆军制服地。便只有为数不多地几个穿着黑色党卫队军服地人。并没有蓝色地海军与灰色地空军在场。因此。阿道夫.希特勒地这句话并没有得到积极地回应。陆军和党卫军地将领们。看起来早已把重心转到了东面。
不过。元首地话不可能没人搭理。稍稍地沉默之后。总参谋长凯特尔说道:“海上地战斗似乎还在进行当中。但愿冯.芬肯施泰因将军能够成为德国地纳尔逊!”
“也许。称他为海军地俾斯麦更为贴切!”说出这话之后。党卫军最高指挥官汉斯.洛梅斯特上将以略带歉意地神情朝凯特尔点了点头。党卫军虽然深得元首地信任。但国防军终究是德国地面武装力量地主力军
世人皆知纳尔逊地贡献。特拉法尔加是一场以少胜多地经典海战。它地结果直接葬送了拿破仑皇帝侵略英国地梦想。但如今阿道夫.希特勒俨然成了又一个视英国为绊脚石地独裁者。另一方面。纳尔逊虽然率领舰队获得了极具历史意义地胜利。但他本人却在胜利到来之时不幸战死。
德国元首看来毫不介意两个称谓上地差别。他笑着分别看看自己地左臂右膀。“不论是德国地纳尔逊。还是海军地俾斯麦。只要海军上将得胜归来。他就将成为战争中晋升地第一位海军元帅!”
阿道夫.希特勒上台之后只晋升了一位海军元帅。那便是如今地德国海军司令雷德尔。这位拥有博士头衔地海军将领于193年4月擢升海军元帅。那是战争地阴云正笼罩欧洲大陆。但战争地第一枪直到5个月后方才打响。
元首或许只是一时兴起才说出这样一句话,但在场的陆军将领们看起来并没有特别在意。德国的军事传统让陆军将领们有着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他们从骨子里觉得海军和空军只是战争的配角,真正解决战斗还得靠陆军。另一方面,不论战争前或是战争期间,在最高统帅部的调配下,陆军和海军在资源和战略方面的冲突远不如空军和海军的来得大,基于种种原因,陆军将领们从不插手海军事物,就算是陆军出生、担任最高统帅部总参谋长的凯特尔,也依然在海军问题上给于雷德尔极大的独立性。
“胜利不会让我们等待太久!”党卫军上将别有深意的说道。
就在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在风景优美的奥伯萨尔斯山区度假之时,张海诺和他的将士们正在为这场战争的走向拼尽全力。挨了14颗大口径炮弹和数量难以估计的小口径炮弹的“俾斯麦”号,全然看不到昔日的英姿,一号炮塔被直接贯穿,舰桥削去一截,后桅杆齐腰折断,舰尾的巨大破口叫人触目惊心,上层建筑连同左舷舰身都已是千疮百孔。但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这艘战舰展现出了惊人的生命力,全舰航速基本不减,尚存的大小舰炮仍在射击,就连时不时弹片横飞的甲板上也还能看到舰员们的身影,他们或是抢运伤者,或是竭尽全力的修复各种装备武器,全然不惧死神的威胁。
这样的意志和精神,就连对手也要感叹不已!
炮战已经持续了一小时又十分钟,没有人在乎已经发热发烫的炮管,没有人在乎筋疲力尽的躯体,双方的炮手完全陷入了狂热状态,他们呐喊着的将一发又一发的炮弹、一包又一包的发射药装入炮膛,在不断被炮膛余热烘烤的空气中汗流浃背,口干舌燥,却赶不及喝上一口水。
战斗在白热化的阶段持续升温。
英国舰队再度以猛烈的炮火在“俾斯麦”号舰桥上轰起团团火球,四号炮塔瞬间哑火,原本就已经破损的舰桥也燃起了大火,它看上去似乎已经变成了一具漂浮的燃烧物。
“燃烧物”上的主炮虽然在射击精度上受到了舰体状况的影响,却并没有放弃战斗,六门1英寸舰炮----包括经抢修恢复部分战斗力的一号主炮塔内的那两门炮,仍然以齐射的方式向着不到1.5万米之外的英国旗舰开火。
这个时候,出乎英国人最初预料的,装备9门11英寸舰炮的“沙恩霍斯特”号扛起了德国舰队的进攻大旗。作为德国现役主力舰中舰员磨合时间最久、舰体设备状况最佳的一艘,它体现出了德国舰船和武器工程师卓越的水平,三座三联装54.5倍径的11英寸舰炮火力密集而强大,加上这级战舰相对较深的吃水和低矮的干舷在海况不至于太过恶劣的情况下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射击平台,在实战中的作用明显要比主炮11英寸口径这个数字更大!
在“沙恩霍斯特”号以及两艘德意志级装甲舰的持续打击下,“伊丽莎白女王”号终于渐渐不支了。随着又一发11英寸穿甲弹准确命中它的二号炮塔并将其打哑,托维的旗舰除了浑身是伤之外,全舰就只剩下一座主炮塔还能正常射击了!权衡着海面上两支舰队十分微妙的力量对比,托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的初衷是打垮“俾斯麦”号,进而以火力和吨位上的优势一一干掉其他几艘德国战舰,眼下看来要实现这一战术目标最关键的就是打垮德国旗舰“俾斯麦”号,那艘战舰也许只差一两发炮弹就能搞定,胜利的天平也将就此向英国舰队倾斜,可是,它偏偏那么像拍不死的小强!
另一方面,现在放弃“俾斯麦”号转而攻击其他德国战舰简直就是前功尽弃,但摆在托维面前的还有一条路,那便是撤出战斗以保存舰队实力,待几艘战舰修复后再和德国人来一场决斗,随时可以高速撤退的航母编队和正蹒跚着远离战场的“乔治五世”号让托维完全有走这条路的余地----至于回去之后是否会被撤职处理,和整支舰队几千人的性命以及英国的命运相比,根本就是无足轻重的。
当某一天整个国家的命运都系于己身,这既是无比崇高的荣誉,也是无比沉重的负担。
托维选择了勇敢的战斗,但也就此将英国拖向一个无底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