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掌柜身上的香近日可是换成了其他的香?”
听到徐丛这么说,温乔悬着的心放下了许多。
只见她娇笑道:“徐公子如此关注我吗?竟然连奴家用了什么香都知道?”
徐丛闻言眉头一挑道:“本公子自然对美人十分上心。”
温乔捂着唇,低低地笑出了声,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风情,竟将徐丛看得呆愣了起来。
待温乔往外走时,徐丛才回过神,连忙追上温乔道:“温掌柜!等等我。”
温乔只笑不语,将袖子下的暗器又收回去。
在下午时,沈明珠一睁眼就看到了乖乖待在窗边的两只信鸽。
走过去,将他们脚下的纸条取下,一一细看。
其中的一封信引起了沈明珠的注意,因为这封信竟然是温乔寄来的。
待看完信其中的内容后,沈明珠冷笑一声,尽管知道了沈长知打的什么算盘,她还是忍不住恶心。
一而再再而三地算计她,将她当做傻子一样蒙骗,真当她不会给沈长知一个教训吗?
平复了一下心绪之后,再将另外一封信打开。
这封信上的内容倒是在沈明珠的预料中,信上说的便是半月后,刘天赐要击鼓鸣冤,为他的父亲讨回一个公道。
看完后,沈明珠将两封信都扔到了火盆中。
真是期待半月后的一场大戏。
半月的时间一闪而过,在这半月中京城倒是没有出什么大事,倒是沈明珠遇刺的消息传遍了大街小巷,对于他们这些平民来说,贵人的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够让他们津津乐道许久。
不过,那消息也只是流行了一段时间,京城中的平民百姓又陷入了无聊中。
正当众人坐在茶棚歇脚时,一名汉子急匆匆地跑过来道:“快去看!有人敲响了登闻鼓了!”
众人一听,放下手中的茶盏,忙不迭地起身去看热闹去了。
急的茶棚老板在身后大喊:“你们还没付茶水钱呢!”
待众人来到宫门前,便看到一个男子正跪在宫门前,大声道:“请陛下为草民做主!还草民和父亲一个公道!”
围观的人群议论纷纷,正好人群中还有认识刘天赐的同窗。
见到此景不禁失声道:“这不是我的同窗刘天赐吗?”
人群像是闻到什么一样,立马围在了学子的旁边问道:“敢问这位学子,这人发生了何事?”
学子见状也没吊着众人的好奇心,立马说道:“说起这刘天赐也确实是惨,家中世代商贾,好不容易出了个读书的苗子,却不料这次会试的时候落榜了。”
“还记得半月前悦来客栈失火事件吧?不是说有一人在火中惨死,双臂都无了,那安息的人正好是刘天赐的父亲。”
人群纷纷“啊”了一声,纷纷互相对视着,心中不免对跪着的刘天赐充满了同情。
他们觉得这刘天赐确实十分凄惨了,上京考试,本以为能够中榜,没想到在这次不仅落榜,连父亲都在此陨命了。
“前些日子我还去他父亲的灵堂悼念,唉,一切从简,只得匆匆挑了个地方下葬。”学子说着,声音中充满了惋惜。
“我听说,刘天赐前些日子在悦来客栈也遇刺了,现在还是大病初愈呢。”人群中另一个知情的人也在此时插嘴道。
众人因为这句话视线又回到刘天赐的身上,只见刘天赐跪在地上一副摇摇欲坠的样子,胸口还渗出了些血迹。
这下吃瓜群众对刘天赐的好感度拉满了,为了给父亲找一个公道,不顾自己的伤势也要击鼓鸣冤,真是勇气可嘉。
甚至还有些父母目光不善地看着自己的孩子道:“你看看人家的孩子,若是你能学到一半,我都要谢谢祖坟冒青烟了!”
在喧喧嚷嚷中,一名太仆来到了刘天赐面前。
刘天赐见到太仆便跪下磕头,“学生刘天赐拜见大人!”
太仆受了刘天赐的礼后道:“你当真要敲这登闻鼓?”
“学生家父含冤而亡,若不能为父讨要一个公道,枉为人子!”
太仆见状便也不再劝,“敲登闻鼓需要你受30大板,才可以敲,你可愿意?”
刘天赐来时便已知晓会受到刑罚,因此坚定回答道:“学生愿意!”
太仆摆了摆手,示意身后的侍卫过来,进行打板子。
待刘天赐躺在了凳子上,太仆出于同情还是又问了一遍:“你当真要击鼓?”
“是!学生此心已决!”刘天赐咬牙道,此时的他尽管知道接下来的刑罚十分严苛,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行刑!”随着太仆的令下,两名侍卫也开始行刑。
板子重重落下,发出沉闷的声响。
一开始时,刘天赐口中还能发出闷哼的声音,到了二十板的时候,刘天赐的背部已经皮开肉绽,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衫。
许多旁观的人已经移开了视线不忍再继续看下去。
一位老者忍不住摇头叹息,眼中满是不忍:“这孩子,为了给父亲讨一个公道,竟然能做到这种地步。”身旁的一位妇人则用手帕轻轻擦拭着眼角的泪水,哽咽着说道:“看着真是让人心疼啊。”
但也有人面露冷漠,甚至在一旁指指点点,冷嘲热讽,“谁让他自不量力,这就是下场。”
随着板子的继续落下,刘天赐的意识渐渐模糊,然而心中那股想要攀附权势的想法让他咬牙坚持了下来,他不断暗示自己,挺过这一次,前途唾手可得。
三十棍结束。
刘天赐在侍卫的搀扶下起身,尽管此时他已经疼到走不动路了,仍是一步一步地向着登闻鼓的方向走着。
“这位大人,可否替我拿一下鼓槌?”刘天赐虚弱地开口道。
侍卫看着刘天赐此时虚弱的模样也是有些于心不忍,将鼓槌拿下,递给刘天赐。
刘天赐接过鼓槌,谢过侍卫后,用尽全身的力气敲鼓。
一边敲一边声嘶力竭道:“请陛下,为我做主,还家父一个公道!”
坐在御书房的庆平帝和沈明珠都听到了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