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是人的行为习惯,它具有先天继承和后天养成的特征。素质拓展就是素质的开拓与扩展,是通过身心的实践和体验,激发、调整、升华、强化人的心理、身体、品德等素质和潜能,提升人格修养层次的有效途径。素质拓展训练对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能力,提高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素质拓展也是践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环节。
一、素质及素质拓展概述
(一)素质概述
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以及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品质的综合。一方面,素质是对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科学技术和行为规范的继承;另一方面,又将这些知识内化和升华,使这些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因素和特征,进而促进自己身心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素质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先天性和后天性。人生下来就具有一定的生理特征,比如有发达的头脑,灵活的四肢等,这些特征是通过遗传获得的,也是人的素质表现和提高的条件和基础,所以人的素质受到先天因素的制约。同时,人的素质又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获得的。孔子说过,“性相近,习相远。”即是说人们之间的先天素质相差不大,但后天素质表现之所以相差甚远,取决于环境与教育的影响及个体主观努力的程度。
2.稳定性和变化性。素质表现为人们稳定的品质特征,所以,只有那些经常而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品质,才能称作素质;而那些不稳定的,只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偶尔表现出来的品质就不能称作是素质。但这并不意味素质本身是永恒不变的。素质的稳定是相对的,人的素质可以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加以改变。
3.个体性和群体性。素质具有个体性,每一个都有自己独特的素质结构,表现为不同的素质特征。然而。素质不仅表现为个体性,还表现为群体性,即一个组织的所有成员共同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特征。个体素质和群体素质是密切联系的。个体素质是群体素质的单位,若没有较高的个体素质,就不可能有高的群体素质;群体素质为个体素质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受到群体素质的影响,个体素质可能会提高。
素质可分为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政治素质是对政治问题和政治现象进行分析和理解的能力;道德素质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进行道德判断、行为选择、处理与他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的能力;专业技能素质是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文化素质是指社会的体验、知识的积累内化为个人修养的能力;身心素质是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合称。身体素质是指大学生应具备的健康的体格,全面发展的身体耐力与适应性,合理的卫生习惯和生活规律等。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应具备的稳定的情感力量,鲜明独特的人格力量。由此,当代的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就是:政治信念坚定、思想道德素质好、专业知识扎实、文化素质高、掌握多种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体能素质。
(二)素质拓展训练概述
1.素质拓展的含义。素质拓展,又称拓展训练、外展训练(Outward 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去战胜一个个困难。素质拓展暨外展训练在经历了20个世纪40年代的创始、50年代的扩大规模、60年代的长足发展、70年代的稳固和80年代的国际化之后,到今天,已在全世界五大洲建立了许多所规范的训练学校,设在英国的总部是世界各地外展训练活动的中心,外展训练强调安全第一,提倡环境保护,其宣言是:激发自尊,关心他人,服务社会,放眼世界。
2.拓展训练的由来。素质拓展训练是激发和增进个人及组织优秀品质的训练方式。通过这种训练能激发、提升、强化受训者的素质和潜能,以改进受训者的整体品质,使受训者达到心态开放稳定、敢于应对挑战、富有创新活力,促进团队形成的目的。
拓展训练来源于西方,指的是“Outdo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有的也英译为“Outward Bound”,又称“外展训练”。它起源于“二战”期间,当时英国军舰遭到德国潜艇袭击后沉没了,大批船员落水。由于海水冰冷又远离大陆地,大部分船员都牺牲了,只有少数人活了下来。但活下来的这些人并不是体力最好的人,而是求生欲望最强的人。受到这种现象的启发,1942年KurtHahn先生发起成立的一所“阿德伯威”海上训练学校,在这里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设施,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并通过心理挑战项目提高年轻海员的心理素质。“二战”后,训练对象由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群体。训练目标也由单纯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发展成为利用大自然和人工创设的特殊情境,通过精心设计的各种“挑战极限”性质的活动,以激发员工的潜能,增强团队活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达到提升团队生产力、提高团队绩效的目的的一种活动。拓展训练在挖掘人的潜能、培养人的健康心理素质、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方面创意独特,收效明显,对个人发展及社会环境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95年,素质拓展训练由日本等地传入中国,迅速在企业、高校中推广开来。1999年,清华大学首先将素质拓展训练引入到MBA,EMBA的教学体系中,随后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国工商管理学院也纷纷将素质拓展训练纳入到MBA,EMAB的教学体系中。近几年来,素质拓展训练在国内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素质拓展训练中,国内也已经出现了许多素质拓展训练的机构。
3.素质拓展的理论基础。素质与先天的基础及后天的影响都有重要的联系,它既包含了生理潜能、天赋的一面,同时也包含着社会存在所带来的影响的一面。素质既有稳定的惯性的一面,又有可变和可培育的一面,这两面都是特定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变迁的产物。素质可分为两个层面,基础层面:身体心理素质、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素质等;特质层面:创新素质、社会实践素质和人文素质等。从另一个层面理解,素质把个别的方面、零散和游移不定的内容,引入到对人自身所具备的那些内在的具有稳定性、长期性、整体性的东西的把握上。从以上意义来说,素质拓展既有挖掘自己特长、潜力、认识自己的一面,同时也有主动锻炼自己,开辟新的素质生长点的一面。
从心理学角度看,素质拓展训练是一个多因素组合的动态系统,即个体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素质拓展包括个体进行素质拓展的心理需要(个体对素质拓展的认识以及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需要);由心理需要所指向的动机(个体的心理需要发展为对象性的心理状态时就成为动机);心理动机引发下的行为方式(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动机而采取的实际行动);素质拓展训练的心理反馈(拓展训练始于体验,而终于个体的心理等综合改善,反馈于个体并形成一种观念)。总而言之,素质拓展是一个由个体的需要、动机、行为及相关心理反馈因素交互综合作用的动态系统。(图5-3-1)
图5-3-1 素质拓展训练的心理过程
目前比较常见的素质拓展训练方案为“MBM素质拓展训练方案”。“MBM”是创新空前、**贯注的三维素质拓展训练之英文简称。
“M”(Mind)代表“心理”:知、情、意协调发展的心理素质,最佳的心智、最高的情商、最坚强的意志,知、情、意并举。
“B”(Body)代表“身体”:强、健、敏集于一身的身体素质,最强的体魄、最健的身躯、最敏捷的身手,强、健、敏齐备。
“M”(Morality)代表“品德”:真、善、美融于一体的品德素质,最真的心灵、最善的言行、最美妙的情操,真、善、美共享。
MBM素质拓展训练始于体验,而终于参训者的体能、心理和心智、情感方面的综合改善,整个过程以及循环必须以参训者的“动心忍性”为中介。
二、素质拓展训练的内容与特点
(一)素质拓展训练的内容
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大致分为四类:一是高空项目,包括攀岩、巨人梯、山顶速降、滑翔、求生墙、小泰山、绳网、空中飞人、飞虎队、雪山飞狐以及其他各种场地小项目;二是平地项目,多是以自我认知、创新思维、人际合作、情感陶冶、熔炼团队、提高学习或管理水平等为目的具有很强的研讨性的训练项目,包括蜘蛛网、电网、创新呼啦圈、有氧健身操、团队舞等;三是水上项目,主要包括游泳、跳水、扎筏、划艇、漂流等;四是野外项目,包括天然攀岩、速降、拉练、野外生存、露营,城区活动、自行车拉力赛、汽车越野等。
链接:部分素质拓展项目
1.雷区取水
项目介绍:在一个直径5米的深潭中间有一盆水,你要在仅用一根绳子,不接触水面的情况下取到全体队员的救命宝物,想一想可能吗?团队的智慧可以把它变成事实。
项目目的:提高队员组织、沟通和协作的能力和技巧,团队的领导艺术和技巧,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运用,行动之前的讨论和计划对于事情的成败起重要作用,培养人处理事情良好的计划性和条理性,培养队员集体荣誉感,为团队勇于奉献的精神。
2.无敌风火轮
项目介绍:提供的只有报纸,剪刀,胶带。靠大家的智慧和团队的协作走完一段不容易的路程。
项目目的:合理配置资源,分工配合;检验组织成员工作主动性,建立团队自己的节奏,协调一致对组织的重要性,个人与团队的相互作用(个人的能量只有透过组织才能发挥出来),如果个人与团队目标不统一,个人能量越大,对组织的破坏性越大,个人发展必须跟上组织的节奏对领导的认同,明确的团队目标,有效的沟通与合作。
3.背摔
项目介绍:参加实施的队员,两手反交叉握拢弯曲贴紧自胸前,两脚并拢,全身绷紧成一体;后倒时,头部内扣,身体不能弯曲,两手不得向外打开,参加保护的队员,两腿成弓步且相互抵紧,两手搭于对方肩上,掌心向上,上体和头部尽量后仰,当实施队员倒落时,全身协力将实施队员平稳接住。
项目目的:信任环境的营造,建立换位思考的意识,通过身体接触、实现情感的沟通信任与责任。
4.断桥
项目介绍:参训队员爬越9米高的断桥立柱,站立于断桥桥面之上,两臂自然平伸,保持身体平衡,移步至桥面一侧边缘,以后脚的蹬力,使身体向前跃出,跨过断桥落于桥面另一测,平稳走到终点。
项目目的:成功与失败永远只差关键的一步,勇敢的跨出这一步,成功就属于你,克服紧张情绪、战胜恐惧心理、果敢的执行力,借助外势、建立突破自我、挑战困难的自信心与勇气。
5.毕业墙
项目介绍:团队在不借助任何器材的情况下共同努力翻越4米高的墙壁。
项目目的:自我管理与定位、有甘为人梯的精神,团队的协作与激励,共建高效团队。
6.钻电网
项目介绍:面对高压电网,参加者必须同心协力,尽量避免伤亡,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培训目标:改变沟通方式,如何理解、倾听他人,如何让他人更能接受,如何分配合理的资源,资源的浪费与团队目标的关系;个人的利益与整个团队的利益关系将直接决定目标的达成。此培训项目强调整体协作与配合,资源的重要,好胜与莽撞都将遭遇淘汰,只有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二)素质拓展训练的特点
1.情境性。拓展训练是一种情境性的学习,在虚拟的情境中进行,学员通过在情境中亲身感受,运用多种感官去接触环境中的事物,体验到多种感官立体、强烈的刺激。对封闭在书本、课堂里的大学生来讲,情境学习无疑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它不拘泥于课堂教学的形式化,也不同于德育教学的墨守成规,而是在一种真实的情境中使学员从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心境两方面去获得真实的体验,在拓展训练的场景中,学员面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无法预料,但又必须马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做出反应,加以解决,从而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对知识更深刻的体验。换言之,这种虚拟的情境其实就是现实生活的缩影,而拓展训练则就是“实战演练”。
2.主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调动人自身的潜能,提高人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动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拓展训练的理念就在于要求学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己的学习体验负主要责任,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与课堂教学中老师问,同学答;老师讲,同学听;老师下结论,同学记笔记的“灌输式”教学不同,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融入到学习实践的整个环节中,学习者不是单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的吸收知识。
3.反思性。拓展训练是一个始终伴随着反思的过程,这种反思可以是某种情境中学员产生的联想,也可以是离开情境后学员的回味与反思,拓展训练的关键就在于这种心灵的震撼所带来的思索。所以,培训师的回顾与分析,学员的分享与反思都是一次重新体验的过程,这个过程会让拓展训练给学员带来的感受在心中生根、发芽、升华,使学员将培训的收获迁移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4.个体差异性。任何一个学习者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带着自己的需要、价值取向、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和已有的经历等完整的“自我”去理解、去感受,从而形成自己对事物独特的体验和领悟。因此,拓展训练的结果总是因人而异的、个性化的,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形成不同的感受、体验。
5.实用性。学以致用是教育的实质所在,也是现代教育体制下的一个死穴。很多毕业生在走出校门后埋怨课堂教学的内容偏离了社会的需要,不能做到学以致用。而拓展训练的优势则在于它为学员及时地提供了一个运用知识和能力的空间,使学员成功地进入真实的操作和切身的体会交流之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通过素质拓展训练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大学生团结协作能力,有利于启发大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等。总之,素质拓展训练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智商水平和情商水平,从而为实现职业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