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我曾看过一位老作家的巨著《战争与人》。这名字起得好,在战争的大背景下,人的命运最值得关注。年青皇帝也一样,他没像小丸子那样,用闯祸后惯有的“世界末日”表情,在亲爱的老祖母面前嘀咕:怎么会酱子?我已经很佩服他了!
这时的吴三桂之反,在全国已是战火连天,吴军所向披麾节节胜利,很短的时间内,四川和湖南都落入敌军之手,陕西和湖北也形势告急,还有不少官员和将领当了叛徒,去响应吴三桂。康熙没料到这么快,全国各地甚至京城都处于危急之中,最糟糕的是广西,吴军已对它形成包围之势,皇帝不知孙延龄和孔四贞该如何对待?
许久以后我们才知道,孙延龄在大乱之际竟不慌不忙,每天早上出去溜马,还在江边邂逅了一个红衣女子,中了她的美人计,每天都和这个名叫吴霜儿的美女幽会。孔四贞知道后大怒,要杀那个红衣女郎,却被孙延龄死死抱住,请求夫人饶她性命。孔四贞又气又恨,只得跑回府中,把自己的房门锁住,不准孙延龄进入。
不料孙延龄真是水性杨花,流氓脾气,竟公开把霜儿收进府里,当了一名舞女。从此对战事不管不闻,日夜与霜儿喝酒玩乐,把孔四贞气得半死!她只能关在自己房间里,夜夜伤心流泪,对天祷告,求老天保佑心爱的年青皇帝,让他战胜叛乱,夺取胜利。她也常想到自己为此所做的牺牲,深悔这样的牺牲,实在太不值得了!
再后来的事情,野史上都有所记载。孙延龄日夜和吴霜儿厮混,不理军事,把部下王永年、孟一茂等人急得团团转。他们相约去朝中密告孙延龄,不料被吴霜儿手下的密探得知,在她的怂恿和挑拨下,孙延龄竟把王、孟二将诱进府内杀掉。吴霜儿又亮出真实身份,并拿出父王吴三桂的密信,说服孙延龄一起造反,还答应封他为临江王。孙延龄已经利令智昏,没多想便答应了吴霜儿,并把妻子孔四贞囚禁起来,然后命令全军蓄发易冠,拉起反旗。但孙延龄又是个奸狡之徒,处于这样的形势,仍想两边观风向,便要吴霜儿告诉其父,吴军不得开进桂林,吴霜儿皆代表其父答应了。
朝中很快获知了孙延龄反叛清朝的消息,康熙料定孔四贞处境危险,焦急万分。他立刻召集众大臣,宣布剥夺孙延龄的将军职衔,出兵讨伐他。他下令让平南王尚可喜去征剿孙延龄,但皇命还没到,尚可喜便被其子尚之信囚禁,尚之信也公开倒向吴三桂,广东全面沦陷。康熙虽想派兵攻打桂林,救出心上人,但他已无兵可派。康熙思念孔四贞,忧心如焚,又去找老祖母,要御驾亲征,攻打广西,救出孔四贞。孝庄不答应,还申斥了孙儿,说他真是年轻沉不住气,如等吴三桂死了再撤藩,就不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康熙年轻气盛,竟给皇祖母立下军令状,说此去如不能打败吴三桂,他就退位,请老祖宗另择新君,把孝庄气得当场昏过去,从此一病不起……
康熙的确是个了不起的男生,他早知道撤藩就是向吴三桂挑战,现在他真的挑起了如此大祸,把老祖宗也气倒了,却没有丝毫悔意,仍是从容对付。他立刻召御医来给孝庄诊治,御医说太皇太后身体欠佳,建议她去洗浴温泉。康熙又提出陪皇祖母同去赤城温泉,孝庄却不许,说战事艰难,皇后赫舍里氏又怀孕了,让皇帝留下来指挥作战,陪伴皇后。但康熙心有愧意,坚持要陪同老祖母前往,孝庄只好答应了。
康熙不放心后宫,便决定封纳兰为侍卫领班,留守宫中,他带着曹寅和端敏,陪皇祖母前往赤城。临行前,康熙又把索额图叫来,让他负责京城安全,说明珠跟着自己去赤城,很多军机大事将在那里处理,让他有事必报。索额图见皇帝没带自己,而是带上了明珠,心里很不高兴,又听说纳兰负责宫中的禁卫,更是不悦。
索额图与明珠的关系最近很紧张。明珠作为兵部尚书,又是坚定的主战派之一,在皇帝心中越来越得到信任,位置也正步步高升,加上儿媳妇怀上了BB,经常是满面春风。索额图见他如此得意,更不开心,他知道纳兰近来也成了康熙的红人,而纳兰正是明珠的儿子,想到他们父子联手,几乎操纵了皇上,索额图就恨得牙痒痒。
康熙临走前去看望皇后,让她安心休养,希望她生个健康的皇子。然后又去跟惠妃告别,让她也去看顾皇后。惠妃听说是由纳兰负责宫中安全,自然很放心,又向康熙保证,一定好好照顾皇后,让他们母子平安。皇帝走后,她果然说到做到,时常去看望大肚便便的皇后,也时常与担任禁卫的纳兰相遇。他们总是隔着一段距离互相凝视,并不交谈,神情却怅然若失。不料这一切,又被索额图看见了。
临近元夕的一天,索额图突然来找纳兰,说那杨起隆又起了一个“龙三香会”,在京城聚众数千人,都是些旗下奴仆、佃户和下层市民,相约在元夕点灯起事。纳兰一听,就说你快下令关闭城门,带兵剿拿呀!索额图却说军队里也怕有杨起隆的奸细,想让纳兰带着宫中的侍卫参加这次行动。纳兰想了想,说不行,索大人您负责京城的安全,而我负责宫中的守卫,我们应该各尽其职。索额图焦急万分,说他确实谁也不敢相信,只能相信纳兰一个人,坚持要他配合作战。纳兰无奈,只得答应下来。
在城中的某个角落,“龙三香会”灯火旺盛,会员都在额前缠了红布,腰间扎了白带为号,准备聚众闹事。杨起隆正大放厥词地宣讲,突然四处火把通明,纳兰和索额图带禁卫军赶到。经过一场紧张的格斗,他们抓获了不少叛乱人员,但杨起隆狡猾得像一条鱼,又偷偷溜走了。索额图便命封锁城门,和纳兰带人四处搜捕。
闹腾到天亮,纳兰才回来,院内正围着一群仆人,看见他就冲上来,七嘴八舌地说:哎呀,大少爷可回来了!是啊,大少奶奶就要生了,还一直在念叨着大少爷呢!
纳兰焦急地推开他们,大叫一声:卢郎,我回来了!
我也守在那里,公子冲过来时看都不看我一眼,就直奔主卧室。他心急火燎地正欲进去,明夫人却推门出来说:不许进,什么卢郎不卢郎的,你不能进去!
纳兰又气又急,忙说:可是她,她就要生产了,是为儿子生儿子……
明夫人沉下脸说:你们男人不能见血,否则不吉利,会给全家带来晦气!
纳兰急了,不等额娘走开,就上前敲门,大声叫道:卢郎,我回来了……
我在旁边深有感触,这不就是活生生的《家》吗?难道在明府,又要上演一出悲剧?我的身份是“小厮”,也不能进屋。料想卢蕊挺着大肚子躺在**,肯定在生死关口挣扎,只听里面传来一声声惨叫,而且人声燥乱,有不祥之兆,公子急得团团转……
不久,一个产婆出来对明夫人说:夫人,少奶奶到现在还没生出来,有生命危险啊!夫人快决定吧,如果只保一个人,要大人还是要孩子?
明夫人在旁边毫不犹豫:当然要孩子,那是咱纳兰家的骨血!
产婆又去忙碌,纳兰只好焦急地拍门:卢郎,我回来了,你听见没有啊?
明夫人走过来,冷冷地望着他:好了,我的傻儿子,她听不见的……女人这阵啊,在过那鬼门关,你在外面喊破嗓子,她也听不见!
纳兰焦急地望着她:额娘,她怎么样了?她究竟怎么样了?我要进去……
明夫人仍是铁面无私:额娘说不准就不准,这是规矩!让她自己闯过去!
纳兰急得没办法,又冲向门口:什么规矩不规矩?我偏要进去!
明夫人拼命拦住他,纳兰无可奈何,只好又去拍打门板,大声叫道:卢郎,你一定要挺住,一定要闯过去啊,一定要把咱们的孩子生出来,一定要活下去!
此时,屋里传来一道响亮的婴儿哭啼声,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接着,产婆高兴地走到门口说:生了!生了,给夫人公子报喜了!
纳兰又惊又喜地问:孩子怎么样?我的卢郎呢,她还好吗?
产婆很快抱出来一个婴孩子,高兴地对明夫人和纳兰说:夫人,少爷,你们看吧,这孩子多漂亮,是个男孩儿!
纳兰抱起男婴,高兴万分,回头对着门里说:卢郎,谢谢你了!
明夫人也很高兴,说:好了,儿子,快给你的儿子起个名儿吧。
纳兰想了想,笑道:就叫富格吧,希望他这一生,都富足和太平!
我听到这里只能叹息,因为富格和他爹一样,也是个短命鬼!唉,这也应了纳兰的一句词,真是:“有泪如潮,天生薄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