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寻提问策略

游戏学习是一种既开放又相对封闭的活动,“开放”即游戏学习的形式多样,活动较自由;“相对封闭”是指在学习中总是围绕相关的主题展开。正是这种开放与封闭的双重属性,决定了使用询问策略的重要性。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告诉我们,儿童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主动建构知识的。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用已有经验无法解释的问题,这就需要得到老师的帮助。

开放的学习环境需要儿童和儿童、儿童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儿童是通过询问来学习的。“哲学的本质并不在于对真理的掌握,而在于对真理的探究……哲学就意味着追求。”[1]对于哲学来说,问题比答案更为重要,并且每个答案本身又成为一个新的问题。“如果我们承认哲学就是爱智慧,那么儿童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哲学家,因为他们是爱智慧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新鲜感、好奇心和困惑的意识,他们能从独特的角度提出一般成人无法提出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儿童也有自己的哲学。”[2]

教师在游戏学习中,既是合作者,与儿童一起提问,一起回答,一起讨论,也是引导者,更是活动的支持者。正是基于儿童自己的需要以及自身的认识特点,因此有必要注重教师的探寻提问。探询提问表现为对同一核心内容(或话题)的连续提问,即在学生回答前一个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设问,要求学生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依据,或在扩展的问题情境中探寻新的解决方案。

在创设游戏学习情境讲圆的周长时,老师不是直接抛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而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的思维一步步深化:“用你手中的学具,如何能量出一个圆的周长?”有的学生将圆纸片对折若干次,得到多个小扇形,对折的次数越多,扇形的弧长与弦长越接近,用直尺量出弦长,再乘以扇形的个数,可得圆的周长;有的学生采用将圆纸片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的办法。老师首先肯定了前者具有非常可贵的微积分思想,后者具有将曲线的测量转化为线段测量的思想。接着,老师又问:“假如要给公园的圆形湖泊围上栏杆,栏杆的长度多长合适?”显然,这既不能将水池立起来滚动,也不能用直尺或钢卷尺量(卷尺的长度差得太多)。学生经过思考,给出了用绳子围测,再测绳长的办法。老师肯定了学生间接测量的思想后,接着用线绳拴了一个粉笔头,甩动线绳,粉笔头在空中走过了一个圆形的轨迹,问:“如何能测量出粉笔头走过的圆形轨迹的长度?”由于停止甩动后,圆形轨迹消失,立起来量和用绳子围测都已不可行,怎么办?是否有一种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可以适用于各种情境?[3]

如果一堂课可以用一条河流来比喻的话,那么,它的无限的风光,不是在笔直的河床平静地流淌,而是在曲折不平处奋力向前。一堂课只有那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思维波澜,才让我们欣赏到游戏教学的魅力。上例中,教师的逐层设问、步步逼近为推动学生的思维由直观向抽象发展铺设了台阶,也为学生积极、有效地接受新的教学内容做好了知识上和情感上的准备。好的老师就善于创造绚丽的思维波澜景观,恰到好处地打破学生原有的思维平衡,使学生原有的认识、经验受到挑战,形成适当的失衡,从而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造,以寻找到新的答案。

二、有效转化策略

游戏学习开放的特点要求教师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然而在教育的进程中常常发生师生预想之外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有效地将突发事件转化为教学资源。意外事件处理得当,能保证教学活动得以继续,如果能智慧处理,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处理不妥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进程。教学中出现的看似意外事件,如果教师有心开发利用,对学生来讲产生的影响最为深刻。下面的案例把意外与教学内容巧妙结合,凸显出了学习的游戏性。

有位小学数学教师有一次磕破了后脑勺,只能戴着帽子上课。怎样才能对学生有个体面的交代,又不使学生分心并与教学结合起来呢?这位教师做了如下的处理:“同学们,看到站在讲台前的我,你觉得最特别的是什么?”学生答:“戴着帽子。”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中括号”,老师并不是继续追问“猜一猜我为什么戴帽子”而是问:“我为什么要在头上加个帽子呢?”这与课上的算式中要“加上”一个中括号正好吻合。在学生五花八门的猜测后,老师说:“帽子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可以用来提醒,如小黄帽;可以用来装饰,如明星头上的帽子……那我到底为什么戴帽子呢?不告诉你,是个谜。”老师巧妙地把话题落在功能上,与中括号的功能正好对接。下课时,老师总结完中括号改变运算顺序的功能后,摘掉了帽子,在学生的还笑声中说:“哈哈,脑袋上加个帽子和算式中加个括号是一样的,帽子和括号都有着特别的功能!”磕破脑袋是无意的,但把磕破的脑袋用起来,的确显示了老师的用心和智慧[4]。

三、情境生成策略

游戏学习情境是指在课堂学习中,根据教学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能产生一定情感反应,具有学习背景和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游戏学习情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教材提供的教学情境,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实施游戏教学。

但教材考虑的是儿童普遍和一般的认知状况和生活经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生活经历和学校条件,对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情境进行再开发。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在有关被减数为7的减法内容中提供了一个练习情境 :一只小老鼠在土豆地里捡了7个土豆回家的卡通画。画中小老鼠背着的袋子破了一个口子,从口子里掉出了4个土豆。教材要求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对数学式填空:□○□=□(□中填数字,○中填运算符)。这是一个十分贴近学生生活,又让学生感到十分亲近和喜爱的问题情境。利用这个情境学生既可以提出减法问题,又可以提出加法问题,还使学生了解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其实十分有趣。

一位教师把小老鼠捡土豆的卡通画做成了卡通动画在计算机上播放,动画中小老鼠蹦蹦跳跳地来到土豆地里,一个一个地捡了7个土豆装在袋子里,高兴地往家走。可是袋子上破了一个口子,土豆一个一个向外掉。老师让小朋友们想一想,你能提出些什么数学问题?想好后在学习小组里讨论交流一下,再由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同学的学习成果。经过拓展的游戏化教学情境更贴近学生生活,引发了学生更积极的思考。在大多数孩子提出问题,“小老鼠的袋子里还剩几个土豆”?列出算式7-4=3或4+3=7后,有个孩子指着动画说:“老师我还有不同意见。你看小老鼠没有发现袋子上的破洞,土豆还会向外掉的!算式应当是7-5=2,7-6=1,7-7=0,掉光了!”这个孩子的看法引发了其他孩子的积极思考,又有孩子说:“小老鼠会及时发现袋子破了,捡回土豆,补上破口的。应当是7-0=7。如果有一些土豆被别人捡走了还会……”[5]

上例中,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和学校设备对教材提供的教学情境进行了游戏化拓展,既非常必要,又切合实际。这样的游戏教学不仅丰富了学习内容,而且增强了学习的乐趣,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1] 雅斯贝尔斯.智慧之路.柯锦华,等译.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5

[2] 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5

[3] 教师提问问题的类型,http://blog.sina.com.cn/dhysyxxjs,2009

[4] 华应龙.我就是数学:华应龙教育随笔.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 http://www.doc88.com/p-313614334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