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赵佶留给人的印象,四个字就可以概括:昏庸无能。

最能体现他昏庸无能的,是“联金灭辽”的愚蠢之举,辽国倒是如愿以偿地灭掉了,但是失去辽国这个屏障的北宋,也成了金国的“盘中餐”,被金人来了个吃人不吐骨头,还酿成了徽宗、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被俘的奇耻大辱,将汉人的心刺得鲜血淋漓。南宋大将岳飞更是痛心疾首,一首《满江红》,道出了他的满腔悲愤——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近千年来,人们都把宋徽宗当成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第一责任人,而从未有人怀疑这逻辑有毛病——作为一国之君,他不是第一责任人,谁是?

然而,细读汇集了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三朝有关宋金和战多方面史料的《三朝北盟会编》,感觉事情似乎没这么简单,我们好像冤枉了宋徽宗,导致北宋灭亡的第一责任人,似乎另有其人。

01

宋徽宗联金灭辽的大背景,当然是做梦都想收复五代时期被“儿皇帝”石敬瑭出卖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而北宋北伐辽国的契机,源于一个名叫赵良嗣的马贩子。

赵良嗣原名马植,北宋末年燕(今河北北部)人,世代为辽国大官,他本人还做过辽国的光禄卿,后来辞官不做,当起了马贩子。赵良嗣虽然是辽国人,但身在辽国心在宋,对契丹人一直占着家乡既愤恨又愧疚,总是希望自己的家乡能归宋朝,对自己是汉人却要受契丹人统治而深感屈辱。机缘巧合,赵良嗣认识了掌管北宋兵权的大宦官童贯,经童贯引见拜见宋徽宗,力劝宋徽宗趁辽国衰弱之机联金攻辽,还能顺便收复燕云十六州。

听到“燕云十六州”几个字,宋徽宗的心情就很复杂,因为这一直是赵宋政权的一块心病,早在北宋初,宋太宗赵光义就专门针对燕云十六州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而且御驾亲征,却于公元979年惨败于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门),又于986年再败于今河北涿州西南,从此再也不敢提北伐。

但后来的北宋皇帝,收复燕云十六州之心从来就没死过,因为这个地方对中原王朝太重要了,它的屏障作用就像一道大门,没有这道大门,北方游牧民族就能自由出入。如公元1004年,契丹人就发起进攻,虽然在寇凖极力主张下,宋真宗御驾亲征率领将士在澶渊(今河南濮阳)大胜辽国,结果却是又是送岁币(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仁宗时送给辽国的银子又增加了10万两,绢增加了10万匹)又是割地(宋神宗熙宁八年割河东给辽国),花钱买平安,可谓创造了赢家“孝敬”输家的奇迹!

而这一切,都是失去了燕云十六州这道大门惹的祸,这个地方不收回来,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都可能落下来,惨痛的历史随时可能重演。

02

然而,赵良嗣的出现,与其说让宋徽宗动了北伐的心思,不如说给童贯打了鸡血。

身为“国防部长”的童贯的特点是,本事没多大偏偏好大喜功,做梦都想弄出一点“丰功伟绩”,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笔,而“联金灭辽”,无疑是上天成全他的绝佳机会,而且也许是唯一的一次机会。

为了抓住这次机会,他与当时另一个权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师蔡京沆瀣一气,极力鼓动宋徽宗与金国结盟,夹攻辽国。

头脑清醒的大臣,都认识到了此举的危险性,太宰郑居中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宋辽两国的盟约不能轻易破坏,因为正是这个盟约,才维持了两国100多年的和平。

郑居中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宋辽之间的盟约,实际上等于北宋的护身符,虽然这道护身符的获得,付出了一定代价,但就性价比来说,这点付出是值得的。

郑居中首先上书宋徽宗,“乞罢”出使金国的使臣,然后又在朝堂上责问蔡京:“朝廷打算遣使至金国,联合女真人夹攻大辽,这主意来自赵良嗣,而这人只不过想达到他的个人目的。您老人家是国家元老,怎么也不想遵守两国盟约?如果咱们轻生事端,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咱们一百多年‘兵不识刃,农不加役’的大好局面,正是昔日章圣皇帝与大辽所订和平条约带来的,兵者乃不祥之器,万万不可轻易动用,因为这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公何以遂兴此举?真宗仁宗之所以不想大动干戈,正是因为担心生灵涂炭,所以咱们大宋才坚守誓约至今,方保得一百四十多年四方无虞。如今若怂恿主上弃约,定会导致天怒民怨,下官恳求您再好好考虑考虑,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何况用兵之道,胜负是没有把握的,就算打了胜仗,也拿不出钱来犒赏将士们,百姓也会被差役害苦,他们若闹事,国家还能有安宁之日吗?如果打了败仗,后果将更加严重,说不定有亡国危险!”

面对郑居中的指责,蔡京却把球一脚踢给宋徽宗:不是本人硬要这样做,是皇上再也不想给岁币了,所以才有此意。

“与过去相比,这点岁币算什么?”郑居中立即反驳,“比之汉世和单于,岁尚给一亿九十万;西域七年,四百八十万;后汉永平初中,诸羌反十四年,当时用兵,用财二百四十亿;永和后复经七年,用八十万亿……如今这点岁币,与前人的付出相比,不过是毛毛雨而已。”

蔡京的回应,是硬邦邦的八个字:“上意已决,岂可阻乎!”

郑居中明白,所谓“上意已决”,纯粹是扯淡,纯粹是蔡京搬出皇上来压人,所以他也怒了:“如果百万生民肝脑涂地,都是你造成的!不知你今后会是什么下场!”

03

主管军事机密及边防等事的知枢密院事、四川双流人邓洵武,更是心急如焚,立即上书“乞守誓罢兵,保境息民”。

据《家传》记载,蔡京、童贯的计划多次遭到邓洵武阻挠,蔡京竟耍起了流氓手段,让皇上不准邓洵武参加商议,实际上是断了他面圣的路,让他的意见不能上达天听,邓洵武只好把童贯请到枢密院,苦口婆心地晓以利害,反被童贯教训一顿,说他没资格违拗官家的意愿,警告他乱说话,是要给人留下把柄的。

童贯是什么样的人物,邓洵武心里很清楚,也明白其警告的分量,但他没有被吓倒,继续上奏,大意是说,当年太宗皇帝决心北伐,曹彬都已经出河北了,潘美都已经出河东了,当时赵普在南阳,得知消息后立即上疏“切谏”,但为时已晚,结果曹彬和潘美都无功而返。

这一次,邓洵武终于见到了天子,拿出当年赵普劝谏宋太宗北伐的《谏伐燕疏》和曹彬、潘美的传记,读完后对宋徽宗说:“请问陛下,今日之谋臣,谁比得上赵普?今日之将帅,谁比得上曹彬、潘美?今日军队的战斗力,能与建国之初相提并论吗?想当年太宗皇帝多么神武,又有赵普之谋略,曹彬、潘美之为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却拿不下燕云,反而吃了大亏。当初咱们大宋那么牛都没好结果,何况今日。这充分说明,伐燕之事不可轻议。再说双方遵守了一百多年的盟约,岂能说弃就弃,为臣实在担心,兵革一动,咱们的昆虫草木都会跟着遭殃啊!”

听了这番话,宋徽宗的反应如何呢?《三朝北盟会编》是这样记载的:“上大悟,翼日语京曰:‘北事难做,则休。祖宗盟誓违之,不祥。’京色变,其议遂寝。”

由此可见,宋徽宗的态度非常明确:北伐这事儿干不得,咱们还是罢休吧,再说如果违背祖宗的盟誓,会不吉利。

听了皇上这话,蔡京的脸色也变了,北伐之议,就此搁置。

04

没想到,就在宋徽宗基本上死了伐辽之心时,宰相王黼(fǔ)再次提出“兼弱攻昧”的论调,试图再次拨动皇上的心弦。

所谓“兼弱攻昧”,意思是“兼并弱小,攻击愚昧的国家”,在他眼里,国力已不如前的辽国就是这样的国家,此时不图,更待何时?

这个王黼,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有口才,才智出众但无学识,善于巧言献媚。

他之所以深得宋徽宗宠信,与他那张能把死人说活的巧嘴有很大关系,如果任由他在皇上面前放屁,说不定皇上又会改变主意,所以邓洵武急了,再次上书晓以利害:“自从西方用兵(指攻打西夏、收复四川、洮州等战)之后,我们的军队损失巨大,郊祀的时候连仪仗队的人数都凑不够。更严重的是,如今不但军队如此不堪,我们的财政也很匮乏、民力凋蔽,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如果陛下不信,臣就把这些情况详细地做成一个册子,希望陛下置之御座,时时御览,天下虚实就心中有数了。攻取辽国也许能够成功,但是陛下不知是否想过,我们与其与强大的金国为邻,不如与弱辽为邻!”

王黼善于迷惑人心的口才虽然一流,但听了邓洵武这番分析,宋徽宗再次“为之动容”,伐辽之议再度搁置。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个“风”,就是兵权在握的童贯,王黼的“兼弱攻昧”之说把他迷住了。

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在各种规章制度不健全的古代,最可怕的不是一国之君的皇帝,而是手握兵权的人,只要手中有兵权,只要手中有兵,便可以想干啥就干啥,就可以皇帝都不放在眼里,弄不好还能让皇帝下课。

童贯就是这样一个人,此时此刻的他,心里已无皇帝,只有他的“远大理想”。

在邓洵武看来,童贯的一意孤行,必将给国家带来万劫不复的灾难性后果,他不顾得罪这个权臣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再一次苦口婆心地劝童贯:“度我之力,能制彼乎!恐兵连祸结,卒无已时!”结果又是“贯亦不听”。

与此同时,在枢密院担任重要职务的邓洵武的儿子也苦劝蔡京:“南北通好久矣!今信一叛贼(指背叛辽国投宋的赵良嗣)之言,而欲败百年之盟,不可!”蔡京根本不听。

05

蔡京、童贯的一意孤行,地球人已经没法阻止了。

据南宋初大臣朱胜非所著《秀水闲居录》:“洵武乃疏伐燕利害二十七条,名曰《北伐问目》,皆有注。其一云出师之名。注云:恃此盟誓,百年不见兵革。绝之必有名,以令吾民,以告敌国。余类此。又录赵普谏太宗北征疏,同奏。上皇颇嘉纳,北议为之缓。至宣和初,竟出师矣!”

也就是说,宋徽宗对邓洵武的观点,不但点了个赞,还采纳了他的意见,万万没想到,宣和初“竟出师矣”。

实际上,在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童贯就已经蠢蠢欲动了,“大出禁旅,告戒河北,诸帅皆先事而具”。

当年的二月中旬,前军就已经出发,三月上旬的时候,选了一个吉日,童贯率领中军准备出发,而满朝文武,再也没人敢反对。

直到那时,宋徽宗的头脑还是冷静的——咱们还是少安毋躁,等信使回来再说吧。

没多久,信使陶悦和其副手、霸州知州李邈就回来了,童贯却不让他们先见皇上,而是把他们叫到自己府中,详细地询问他们一路上的所见所闻,重点是辽国是否有军事准备。

信使们带回来的消息,却不容乐观。

童贯不敢隐瞒,据实上报,第二天,宋徽宗召见蔡京、童贯等人,说:“对方既然有了准备,还是把这份报告收起来吧。”

这说明宋徽宗没有北伐之意,或者是,即使有,各种反对意见也在他这里起了作用,回心转意了。

然而,皇帝大人的回心转意,并未改变任何事实,人们满以为信使带回来的情报,能够使蔡京、童贯等人打消伐辽的念头,让皇上下诏撤回已经出发的前军,则北伐之事就能寿终正寝,可是“是时在廷皆无敢拒之者”,致使童贯“狂妄误国”。

《使北录》是这样说的:“以此推之,北伐实非道君皇帝之意,贯既狂妄误国,是时在廷皆无敢拒之者。圣意欲俟国信使来问而后行,万一其或可缓也。而悦幸能纵横遏其说而撤其谋,即日下诏抽回已发禁军,拘收已降宣头,而北伐寝矣。”

童贯的狂妄,也给中书舍人王安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是时朝廷不敢峻其褒擢,词臣不敢指其事实,则贯之气焰可知矣。”

06

公元1125年,在宋金夹攻之下,辽国灭亡。

实际上,灭辽者主要是金军,连燕京都是金军打下来的,童贯率领的宋军不堪一击,毫无建树。

这一战彻底暴露了宋军的无能,后来发生的事情,地球人都知道了——金军灭掉辽国后,顺便把北宋灭了。

而在亡国之前,面对金军的进攻,童贯只顾逃命,逃回开封后,又拒不接受宋钦宗(宋徽宗眼看大势已去,硬把帝位“禅让”给了他的儿子)要他留守开封的命令,打着护驾的旗号,与宋徽宗一起南逃,过黄河浮桥时人多桥窄,拥挤不堪,他竟然命令自己的军队朝桥上宋徽宗的卫士射箭,当场射死一百多人。

童贯的卑劣行径激起公愤,遭致朝野上下一致痛骂,迫于强大压力,宋钦宗决定除掉这个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下诏历数童贯十大罪状,命监察御史张征火速追赶,就地正法。

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张征派出的小吏先期出发,在广东南雄赶上了童贯,以圣旨召他回京任河北宣抚使为名,把他“留”了下来。

第二天张征赶到,令童贯跪下接旨,刀斧手一拥而上,砍了他的脑袋。

……

也许有人要问:宋徽宗不是皇帝嘛,怎么如此窝囊,很多事情,他这个当皇上的,为什么都做不了主?这个就用不着论证了,历史上皇帝被权臣架空,一切由权臣“做主”的现象,多得是。

但皇帝是老大,就算背锅,也得他来背,其他人想背,还背不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