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五德”和“五常”
看着陈凡脸上的表情,宋濂眼中的笑意更甚。
他站起身来,单手竖起放在身前,宋濂打了个道稽对着陈凡说道:“贫道玄真子,见过陈凡小友。”
宋濂的动作让陈凡醒悟过来,他赶忙同样的躬身换了一礼,口中说道:“晚辈陈凡,见过前辈。”
“坐。”这玄真子的脸上依然带着平淡的笑容,他坐下了随意的招呼了陈凡一声。
虽然心中还是有些揣测,但是面对玄真子的善意陈凡还是依言在其对面坐了下来。
坐下来之后陈凡这才现,这桌子的中间竟然放着一张纸,这张纸上面写着“问道”二字,这两个字虽然称不上大气,却还算得上工整。
对于这二字陈凡十分的熟悉,因为这两个字正是自己所写,这也就是这次宋濂收徒陈凡所给出来的答卷!
那玄真子同样的也看了一眼这张纸,随即抬起头看着陈凡,问道:“你所想问的,是何道?”
陈凡和玄真子对视着,不知为何,陈凡从踏入这房间开始心中总是不由自主的生出一丝紧张感。宋濂的打扮和自称让陈凡惊奇之余却也有些手足无措的感觉。
不过此时,和宋濂对视了一阵之后,陈凡的心情却逐渐的恢复了冷静。
静下心来,陈凡的脑袋也清晰了许多。
紧张和不安的情绪逐渐的退去,陈凡和自称玄真子的宋濂对视着,最后缓缓地道出自己的来意。
“晚辈特意到此,是想要询问前辈人道,希望前辈为晚辈解惑。”
宋濂闻言沉默了一阵,随即看着陈凡,道:“人道即是天道,天道无穷尽,不知小友所闻的道又是人道之中的何道?”
陈凡的眼中异芒闪烁,他的内心此时不由得生出一丝波动。毕竟,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陈凡许久,此时终于见到一个可能回答他的疑问的人,此时陈凡又怎能不激动?
不过,陈凡还是强行的将这种波动压了下来,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看着宋濂吐出了自己心中强烈的疑问。
“晚辈想问前辈,何为‘五德’?”
“五德?”宋濂闻言却是眉头微微一锁,接着却是看着陈凡反问道,“小友想问的,到底是五德亦或是儒家的五常?”
“五常?”猛然间听到这个自己并未听闻过的词语,陈凡的眉头微微的锁了起来。
见陈凡的脸上露出如此的神sè宋濂的眼中流露出一丝笑意,说道:“寻常人所知道的所谓五德指的是‘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品德,但是,在儒家看来,这仅仅是一个‘人’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而已。”
陈凡闻言脸上露出恍然之sè,随即却又苦恼的锁起了眉头,又问道:“那么请问前辈,所谓的‘五德’到底是指哪五种品德呢?”
宋濂沉吟了一阵,似乎在索着什么。随即他缓缓地点了点头,这才接着说道:“‘五德’这个词是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年代由yīn阳家的一位大家所提出来的,而五行相生相克的理念在yīn阳家当中也占有相当大的一部分。”
“yīn阳家认为,天地万物从net去秋来到一个个皇朝的接替和兴衰都可以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念来解释,而人本身的道德品质,yīn阳家也用五种品德来定义。”
“这五种品质分别为忠、仁、诚、节、勇五种品德,对应于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
“忠、仁、诚、节、勇?”陈凡低声重复了一阵,脸上露出索之sè,心中逐渐的生出一丝明悟。
从北到南的这段时间陈凡基本上都将心绪放在了参悟“五德”之上,加上其本身已经先后成就了土德和木德之身,因此感悟的东西自然更加深刻。
有了之前的基础,陈凡听到宋濂口中提出的这最初的“五德”也不是一头雾水,仅仅是这五个字,陈凡就领悟到了许多的东西。
看着陈凡的样子宋濂的眼中流露出一丝欣赏,接着他看着陈凡再次问道:“那么小友,现在你知道了自己想要问的是‘五德’还是‘五常’了吗?”
陈凡沉默了一阵,眼中流露出一丝苦恼。
说实话,对于宋濂口中所说的那最初yīn阳家所提出的“五德”陈凡十分的好奇,但是陈凡却又十分的清楚那“五德”并非自己现在所迫切要知道的东西。
前世今生为止陈凡对于道的感悟并不是十分深刻,但是他却十分的清楚,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所感悟到的“道”都是不同的。
那yīn阳家虽然提出了“五德”,但是后人在体悟之后却又自己提出了一些感想,或许再过百年,这“五德”的理念又会被新的观点所取代。
不过,这一切却又都不是陈凡所感悟的“五德”,陈凡所感悟的“五德”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五种品德。
虽然这五德是陈凡见识浅薄时候受到误导错将儒家的“五常”当做了“五德”,但是这些已经成为了陈凡的感悟,成为了他所体悟的“道”。
或许在多年以后陈凡感悟了许多,体悟明白了更多的东西这“五德”会有所改变。但是眼下陈凡却十分的清楚,他所要做的事情是先完善自己的体悟,而非好高骛远的去探究他人的理念从而影响了自身的感悟。
想通了之后陈凡的脸上微微的露出一丝笑容,他缓缓地起身,恭敬的对着对面的宋濂弯下了腰,请教道:“请前辈赐教,‘仁义礼智信’这五种品德为何物?”
一身道袍的宋濂点了点头,他看着陈凡的眼神当中带着赞赏之意。
随即,宋濂也不再废话,他径直道出了陈凡所想要的答案。
“仁,多作为仁慈之心的意,尽己所能扶持弱者,这是仁者之心亦是恻隐之心。然,儒家提出的‘仁’却并非单纯的指仁慈而已。”
“仁者,双人也。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此乃真正的仁者之道,而恻隐之心,仅仅是面对弱者的时候强势的人自然而然的表现出的一种态度罢了,与真正的仁者之心却是有些偏差了。”
“义,则是指十分对错的判断,无论是国家大义亦或是私人恩怨的判断都能以‘义’字概括。义无对错,因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认为自己站在了义理的正确一方,因此这个世界才会有如此多的争端。”
说到这,宋濂的话语微微一顿,随即无奈的叹息了一声,看着陈凡说道:“这‘仁义’二字虽然看上去十分的简单,做到也似乎不难,却有因为每个人的观点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我所能够说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至于剩下的三种品德,我虽然自问还算有些学识,却也仅仅领会了皮毛而已。”
陈凡沉默了半晌,宋濂对于仁义二字的解释让陈凡感觉到眼前豁然开朗,他猛然间现自己之前的简介是多么的狭隘。此时的他仿佛一下子站在了更高的地方,所看到的东西是之前从未见过的开阔。
紧接着,陈凡听着宋濂的话语,脸上却是露出了一丝笑容。
随即陈凡再次弯下了腰,对着宋濂持了弟子之礼,口中说道:“请先生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