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嘉靖皇帝驾崩到现在,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时间可以冲淡人们的记忆,如果现在走上街头,随机采访路过的行人:“你好!请问你对嘉靖皇帝是什么印象?”“嘉靖?就是天天炼丹的那个吧!”十有八九得到的答案会是这样的。修仙问道,是朱厚熜一辈子的追求,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唐朝有这么多位皇帝死在的丹药上,他就一点都不吸取教训吗?古代皇帝的事情,他当然是再清楚不过了。但人都有侥幸心理,万一下一个成功的就是我呢?好不容易投了个好胎,成为朱明皇室的一分子,偏偏运气又特别好,莫名其妙当上了皇帝,这么养尊处优的日子,谁不想持续下去?人的出生虽然不公平,但终点却很公平,那便是死亡。再有钱,再有地位,也无法青春永驻,也不能长生不老。每次嘉靖皇帝想到这里,就十分难受,他想打破自然规律,永远统治脚下这块土地。

厉害的道长们

朱厚熜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道教的呢?最早应该追溯到安陆时期,当时他还不满十五岁,看到父王朱祐杬与道士们有来往,就特别好奇,仔细询问,才知道父亲搞这些东西是为了什么。至于作用,好像不大好,朱祐杬四十多岁就命丧黄泉了,根本没有长生不老。后来朱厚熜进京当了皇帝,他开始对道教有了点兴趣。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他老人家怎么会崇尚道教呢?那是因为现实的需要。朱厚熜自幼在湖北长大,对北京的气候不是很适应,有点水土不服;身体也不是太好,多年来大病小病不断;加之白天过度劳累,晚上劳累过度,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秋天,朱厚熜生病好几次,不能上朝,颇为郁闷。他希望身体康复起来,最好百毒不侵,至少把现在的病痛给治愈了。

一个叫崔文的太监擅长察言观色,见朱厚熜闷闷不乐,马上猜出皇帝的小心思:陛下!道教神仙要不要考虑一下?可以消灾除病哟!嘉靖皇帝正对太医感到失望,神仙嘛!虽然没见过,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那就试试呗。很快,宫里盛行起斋醮活动。斋醮,就是俗称的“道场”“法事”,道士们在道观里面,穿好道服,手持法器,哼唱着莫名其妙的小曲,跳着旁人看不懂的舞蹈,祈求消灾或者超度亡魂。乾清宫、坤宁宫、五花宫、西暖阁、东次阁,都在搞这些活动,有时日夜不绝,有时隔一天举办一次,还有时一天举办好几次。嘉靖皇帝还命令几十个太监学习道经,念来念去。弄得紫禁城似乎已经不是皇宫,而成为朱厚熜的高级道观了。

大学士杨廷和、九卿乔宇等官员看不下去了——刚刚送走了混世魔王朱厚照,现在又跑来一个修仙求道的朱厚熜,咱们大明朝的天子怎么都如此奇葩——赶紧上疏,要求皇帝赶走僧人、道士,停止一切斋醮活动。杨廷和尖锐地指出:所谓道教、佛教,都是极其荒谬的东西,以前南北朝的梁武帝崇尚佛教吧,建了多少寺庙,足够虔诚吧!可最后呢,活活饿死在台城。北宋倒数第二位皇帝宋徽宗,也非常喜欢道教,结果靖康之变,被金国人俘虏,死在荒凉的塞外。从前人的教训可以看出,崇尚道教根本就不能消灾避祸、长生不老,皇帝为什么还执迷不悟?

给事中郑一鹏也上疏,怒批斋醮:“臣谓挟此术者,必皆魏彬、张锐之余党。曩以欺先帝,使生民涂炭,海内虚耗。先帝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陛下急诛之远之可也。伏愿改西天厂为宝训厂,以贮祖宗御制诸书;西番厂为古训厂,以贮《五经》、子、史诸书;汉经厂为听纳厂,以贮诸臣奏疏,选内臣谨畏者司其钥,陛下经筵之暇,游息其中,则寿何以不若尧、舜,治何以不若唐、虞哉!”我认为向陛下推荐求仙问道的人,肯定都是魏彬、张锐的余党,他们以前欺骗先帝,致使国家元气大伤,老百姓受苦受难。先帝已经犯过错误,陛下怎么能再犯呢?希望您好好阅读儒家经典,还有我们这些大臣的奏章。能做到这些,寿命肯定可以比肩尧舜。

文官们的态度如此坚决,朱厚熜有点怂了。他刚刚登基没多久,业务还没熟练,许多事情还得依靠杨廷和他们办理。那就退一步吧,于是嘉靖皇帝下旨,说各地都在闹旱灾,宫里搞斋醮活动不太合适,停了吧!皇帝迷途知返,大臣们都比较满意,圣上还是听得进逆耳忠言的!可是朱厚熜心里不是这样想的,他对道教仍然有想法,只不过斗不过大臣们,暂时退却了。

转眼间就到了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那个气势汹汹的杨廷和退休了。皇帝挪开了绊脚石,又要放开手脚,追求自己感兴趣的爱好。听说龙虎山上清宫道士邵元节法术高强,在业界比较有名气,朱厚熜一纸命令,把邵道长招入了紫禁城。邵元节是江西贵溪人,师从范文泰、李伯芳、黄太初等大师,把他们的法术全都学了过来。正德年间,宁王朱宸濠想要邵道长去南昌为他服务,邵道长推辞不去。现在皇帝的命令来了,邵元节这一次没有推辞,他决定北上,与年轻的皇帝交流交流。

当时正闹旱灾,嘉靖皇帝十分忧愁。老天爷怎么还不下雨啊!没有水,粮食就要绝收,明年老百姓又要造反了!真是气人!邵元节知道皇帝的烦恼,连忙说:我有办法!稍微施展点法术,上天便会降下甘霖,挽救苍生。朱厚熜将信将疑,这道长不会是故弄玄虚吧!求雨?怎么可能?于是邵元节就开始作法,没想到很快就大雨倾盆。人们大喜过望,邵道长真是神呀!法术灵验得很!于是嘉靖皇帝下旨,封邵元节为清微妙济守静修真凝玄衍范志默秉诚致一真人,统辖朝天、显灵、灵济三宫,总领道教,还赏赐金、玉、银、象牙印各一个。

尽管降下了雨水,缓解了旱情,但真的是邵元节作法的效果吗?显然不是!东亚这个地方,不可能永远干旱下去,旱久了,总有一天会天降大雨的。邵元节不是一个求雨的专家,却是一个懂得气象常识的道人。他预判到天空要下雨了,赶紧去作法,故弄玄虚,迷惑百姓,等雨水降下来了,大家才能以为是邵元节做的好事。虽然有了邵元节这位道长,嘉靖皇帝对道教的痴迷仍然是有限的。登基前十年,他血气方刚,想干出一番事业,忙着搞大礼议,改正祀典,非常忙;毕竟年轻,身体条件没有太坏,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还不是很迫切。

从前文提到的史实我们可以看出,嘉靖皇帝喜欢的并非道教本身,而是它延年益寿的效果,即身体健康、降下甘霖,道士的法术不过是手段而已,如果达不到目的,手段再多也没意义。嘉靖十年,朱厚熜登基第十个年头,二十五岁的他,仍然膝下无子。这可愁坏了皇帝与蒋太后,先皇明武宗就没有儿子,他驾崩后,便宜了朱厚熜,现在轮到嘉靖皇帝没有皇子了,心里非常着急,不知道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嫔妃的问题。无助之时,他又想起了道教,赶紧帮我跟神仙说说,让他们赐给我一个皇子。为表郑重其事,朱厚熜命礼部尚书夏言为醮坛监礼使,侍郎湛若水、顾鼎臣为迎嗣导引官,文武大臣都去进香。活动开始、结束那两天,嘉靖皇帝还亲自行礼,足见内心有多么虔诚。

对于朱厚熜率领重臣,从事毫无意义的道教活动,不少大臣都有意见。编修杨名写了篇《修省疏》,怒斥郭勋等迎合皇帝求仙问道的大臣,说他们是奸臣,还希望皇帝停止祈祷、祭祀等活动。奏折上达,嘉靖皇帝与这些被怒斥的大臣都很气愤,皇帝认为,道教活动有助于生下皇子,杨名反对,实在是用心不良,想让皇帝断子绝孙;郭勋等人对道教不见得感兴趣,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领导热衷什么,他们也热衷什么;附和领导,积极响应领导的号召,对于升官发财大有裨益。看破不说破,杨名批评他们是奸臣,把这批人想要借此巴结皇帝的意图曝光出来,自然要被嫉恨。于是嘉靖皇帝下旨惩罚杨名,给朕往死里打,差点把人给打死了。

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八月十九日,阎贵妃终于生下了皇长子朱载基,嘉靖皇帝大喜过望,二十六七岁的人了,总算当了父亲,看来明武宗不孕不育的毛病,没有被他传承下去。只是人算不如天算,仅仅两个月后,皇长子便夭折了。古代医疗条件不佳,婴儿夭折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朱厚熜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好把他葬在西山。嘉靖十五年到嘉靖十六年,皇帝突然多了三个儿子,分别为皇次子朱载壡,皇三子朱载坖,皇四子朱载圳,个个身体健康。朱厚熜这下放心了,江山后继有人,总不能三个皇子全夭折了吧,朕怎么可能这么倒霉。

从膝下无子到皇子迭出,朱厚熜的父亲之路也挺奇怪的,大婚后几年没有生出孩子,十几年后突然生了好几个?嫔妃那么多,总不会个个都有问题,肯定是朱厚熜自己的原因。现在不孕不育突然好了,要么是太医治疗得当,要么是邵元节有什么偏方。嘉靖皇帝却认为这是道教的功劳,邵元节法术高强,为朕绵延子嗣,重重有赏,拜礼部尚书,拿一品官员的俸禄,赏一品官员的衣服。之前还给他在贵溪修了座道院,赐名仙源宫,赏赐庄园三十顷。劳动收入不用给国家交税,每年还额外给粮食一百石,作为特殊津贴,又派了四十个校尉专门为邵道长服务。待遇之好,令许多大臣都眼红。寒窗苦读几十年,还不如人家做点法事。

碰上朱厚熜这样的皇帝,邵元节才能大红大紫,要是换一个不相信的,哪里轮得到他富贵,可见专业水平是一方面,机遇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八月,邵元节病危,当时朱厚熜南巡去了,临终时,邵道长对徒弟说:“我马上就要仙逝了,如果能到行在去见皇帝最后一面,那就好了。”朱厚熜听说道长永逝,悲伤不已,命令有关部门按照伯爵的礼仪安葬。到这个时候,嘉靖皇帝还是没能醒悟,邵元节连自己的命都救不了,怎么可能让朱厚熜长生不老呢?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生老病死,自然规律,皇帝也无法免俗。可惜朱厚熜就是不信,对道教的痴迷愈演愈烈。

皇帝迷信道教,与道教有竞争关系的佛教就成了被打压的对象。双方的教义天差地别,部分道士对和尚十分不满,如今最高统治者站在了他们这一边,是得好好整整这帮和尚了。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皇帝命令拆除京城内外的两座皇姑寺,明武宗的生母张太后听说了,立即表示反对,这是孝宗皇帝修建的,而且佛祖可以顺天保明。她知道皇帝不会听自己的,就去游说蒋太后。蒋太后虽然与张太后有矛盾,可听说是先皇建造,加之宫里也有不少嫔妃、宫女信仰佛教,拆除皇姑寺会涉及先帝,影响人心,感觉不大妥当。朱厚熜对蒋女士特别孝顺,母亲都发话了,他也不好不听,但心里的怒火还是要发泄。皇帝就说:什么顺天保明?明是我们的国号,一个妖尼怎么能保佑我们大明呢?皇姑这个说法也有问题,皇姑并非皇家的女人,只是个封号,不明真相的群众会以为是皇家的女人。最后朱厚熜虽然没有把皇姑寺给拆了,但下令把匾额收回,即上面写有“敕赐”,表明为皇家所赐。

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朱厚熜又对宫里的大善佛殿感觉不爽,命令手下把它给拆了,在其原址修建慈庆宫和慈宁宫,表达对母亲的孝顺。他还亲自带着武定侯郭勋、大学士李时、礼部尚书夏言到殿里参观,看到了许多用黄金制成的鬼神雕像,还有一些玉匣,里面藏有佛头、佛牙等,总共一万三千多件。夏言知道皇帝对佛教特别不满,就建议朱厚熜把这些都埋了,皇宫,多么神圣高贵的地方,怎么可以容纳这些东西?而朱厚熜认为掩埋这样的处罚太轻了。他说:智者看见邪恶的东西,会主动避开;愚蠢的人不辨是非,以前没见过,心里害怕,会把它们供奉起来。现在把佛像都埋到野外,难免有愚者会将其挖出来,放家里供奉。不如把它们都给除掉吧!一劳永逸!在世俗权力的推动下,佛教损失惨重;此消彼长,道教的实力获得相应提升。

邵元节安详地走了,享年八十岁,高寿,但没有长生不老。朱厚熜又宠信起了另一位道长,他叫陶仲文,与邵元节是老朋友了。有一年,宫里莫名其妙出现了黑色气体,一连几天都没有消散,嘉靖皇帝认为这是妖气,是不祥之兆,让邵元节做法祛除。邵元节哪里有这种本事,硬着头皮做法,可一点效果都没有。朱厚熜纳闷了,这妖气也太强了吧,连邵道长都无能为力!于是邵元节就把陶仲文推荐给皇帝,这位道友的水平也不错,请陛下让他试试吧!朱厚熜同意了,请陶道长作法吧!陶仲文心里也虚呀,我哪里有这水平,只能硬着头皮做着。不过此人运气极好,这股黑气凑巧消散了。嘉靖皇帝两眼放光,了不起,真的了不起!留下吧,为我服务!后来皇次子生病了,朱厚熜担心他夭折,又让陶道长为儿子祈福。太医比较给力,把朱载壡的病治好了,皇帝又很高兴,认为是陶仲文的功劳,从此更加信赖。最让朱厚熜刮目相看的还是南巡途中,陶仲文通过盘旋在天上的旋风,判断出晚上会有火灾,结果一语成谶,嘉靖皇帝险些被烧死。事后,皇帝封陶道长为神霄保国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

同时期活跃在皇宫里的道士,还有一个叫段朝用的,他的特技比较高端,叫点物化银,经他的点化,比较寻常的物件能变成银器。更神奇的是,这些银制品都是仙物,用它们吃饭、喝水,能够长生不老。武定侯郭勋听说了段道长的法术,就把他请进侯府,好吃好喝,还为他安排了一间工作室,里面有柴火之类的,希望他能为自己点化些银器,第一用来挣钱,第二可以长生不老。段朝用接受了邀请,来到府邸,可他哪里会什么点物成银,那是完全违背化学常识的。于是他就偷,武定侯家里有钱,银子多的是,他偷来了一部分,制作成各类银制品。时间到了,郭勋跑到工作室一看,我的天!道长法术高强,真的能点物化银,赶紧把仙器留下一部分,其他的都献给嘉靖皇帝。

修道与朝政

朱厚熜乐呵呵地摸着仙器,爱不释手,把段朝用招进宫来,封为紫府宣忠高士,命令他继续施法,你不是会点物成银吗?现在国家财政困难,请道长多多施法,变出更多的银两。段朝用听说朱厚熜又怕死又贪财,就给他建议:只要皇帝宅在深宫,不和外人接触,那么黄金就能得到,不死药也没有问题。皇帝十分满意,下令让太子监国,自己安心休养,等一两年后,再满血复活。此议既出,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这是什么逻辑?正值壮年的皇帝在深宫修炼,让幼儿园都没上的太子去监国,他怎么监国?靠什么监国?荒谬至极。

震惊归震惊,没有人站出来反对,毕竟这个皇帝比较凶悍,干扰皇帝修仙是会打屁股的。还是一个叫杨最的官员不怕死地站了出来,坚决反对:“陛下春秋方壮,乃圣谕及此,不过得一方士,欲服食求神仙耳。神仙乃山栖澡练者所为,岂有高居黄屋紫闼,兖衣玉食,而能白日翀举者?臣虽至愚,不敢奉诏。”皇上您才三十多岁,春秋鼎盛,听道士蛊惑,下发这种谕旨。在这个世界上,神仙是有的,修仙也是没问题的,但别人修仙,都是在深山老林里,最后成功了。哪有在皇宫,吃着山珍海味,穿着高档服装修仙的?我虽然不是很懂,但这点事理我还是明白的,您老的命令,我实在是不敢执行。朱厚熜大怒,可恶!又来阻挡我修仙,赶紧抓起来,关进大牢,狠狠地打,打到一半,杨最气绝而亡。嘉靖皇帝想了想,太子监国的确不妥,他这么小,朕又何必退下来?于是他就放弃了,但他好面子,不会说是因为杨最的建议改变了想法。杨最尽管死了,但目的达到了,没有白白牺牲。

皇帝放弃太子监国的打算,文武百官都松了口气,唯独一个叫刘永昌的官员上折子,说皇帝退居幕后是盛事,有什么不可以?请朱厚熜一定要让太子监国。刘大人的想法是:皇帝仍想幕后修仙,只是迫于压力,做了让步,现在我提出来,言天子不能言,以后剧情反转了,肯定给我加官晋爵。这份奏疏被皇帝看到了,勃然大怒,因为他老人家的想法真的扭转了,朕都说过了,太子不监国,你小子又来炒冷饭,存心气朕是不是?抓起来,拷打!

太子不监国了,没多久,段朝用的法术也露馅了。让他交银子出来,他就是不交,因为没地方偷了。徒弟王子岩把师傅的手段揭发出来,朱厚熜震怒,下令有关部门审讯。一问才知道,当初献上来的仙器都是郭勋家的,武定侯识人不明,间接蒙蔽了皇帝,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此后,朱厚熜越来越疏远郭勋了。

嘉靖皇帝崇信道教,这是个相当烧钱的活动,每年宫里修建的宗教场所,往往金碧辉煌,需要花费大笔资金;举行宗教活动,要烧黄蜡、白蜡,每年各十几万斤;道士作法,皇帝会给他们优厚待遇,也是花费。钱从哪里来?当然是老百姓身上来,不知浪费多少民脂民膏。大臣也不劝谏,要么不敢,忍气吞声,怕打击报复;要么支持皇帝,迎合他,以谋取高官厚禄。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从夏秋季节开始,京畿地区就不下雨,庄稼都枯死了,人畜饮水困难。元日下了场雪,时间不长,雪量也不大,老百姓都很失望,本来还指望缓解旱情呢!没想到大学士夏言、尚书严嵩等高官竟然向皇帝祝贺:天降瑞雪,都是陛下领导有方,能生活在天朝实在是太幸福了。朱厚熜忙说:不敢当!不敢当!都是大家的功劳。

有一个叫杨爵的大臣,工作之余,常常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不像皇帝老爷那样高高在上。有一次他巡视南城,发现一个月的时间里,有八十几个人被活活冻死。加上东城、西城、北城,又会有多少老百姓冻死?如果政府肯花钱,给他们置办棉衣,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了。可皇帝陛下疯狂炼药,把钱都花在了虚无缥缈的修仙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多么痛的领悟。

杨爵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把前面提到的情况都向嘉靖皇帝汇报,对严嵩等阿谀奉承的大臣予以怒斥:“翊国公勋,中外皆知为大奸大蠹,陛下宠之,使谂恶肆毒,群狡趋赴,善类退处。此任用匪人,足以失人心而致危乱者”,所谓的朝廷重臣,都是些大奸大恶之人,全国人民都知道,皇上却宠信他们,实在是用人不当!直指朱厚熜是昏君,因为明君用贤臣,昏君才用奸臣。

对皇帝执着的道教活动,杨爵也进行否定:“陛下诚与公卿贤士日论治道,则心正身修,天地鬼神莫不祐享,安用此妖诞邪妄之术,列诸清禁,为圣躬累耶!臣闻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近者妖盗繁兴,诛之不息。风声所及,人起异议。贻四方之笑,取百世之讥,非细故也。此信用方术,足以失人心而致危乱者”。你皇帝迷信的道术,连三岁小孩都不信,什么长生不老,什么点石成金,老百姓都觉得好笑,陛下却深信不疑,实在是让人无语。

对于朱厚熜躲在西苑,不上朝,不见朝臣,不参加祭祀活动,杨爵也发表了意见:“陛下即位之初,励精有为,尝以《敬一箴》颁示天下矣。乃数年以来,朝御希简,经筵旷废。大小臣庶,朝参辞谢,未得一睹圣容。敷陈复逆,未得一聆天语。恐人心日益怠媮,中外日益涣散,非隆古君臣都俞吁咈、协恭图治之气象也。”身为您的臣子,您的属下,却从来没有见过您的真容,也没有听过您一句的指示,古往今来,有几个皇帝是这么另类的,久而久之,恐怕人心都要散了。

杨爵的上疏切中时弊,针对性极强,绝大多数领导看见了,心里都会不舒服,更何况吃药吃得愈发暴躁的朱厚熜。他马上下令,把杨爵投入诏狱,好好整一整,杀杀傲气。杨爵顿时血肉模糊,被折磨得死去活来,本来都没有生命迹象了,第二晚突然又活了过来。司法部门请皇帝允许他们给杨爵定罪判刑,朱厚熜不许,关着就行了,也不给个说法。主事周天佑、御史浦鋐上疏救杨爵,也被投入诏狱,不堪酷刑,都死了。

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皇帝迷信上了扶乩,这是一种占卜之术。扶乩时,一个人拿着乩笔在细沙上写字,嘴里不停地念着某某神灵附身,此时写下的字,就是神灵的旨意。朱厚熜特别相信这些。八月份,占卜结果显示:神仙要求释放杨爵,皇帝想了想,既然是神仙的意思,我一个人间的皇帝怎么能违背呢?于是下令释放杨爵。还没过一个月,尚书熊浃上疏皇帝,说扶乩都是假的,咱们不能被旁门左道骗了呀!朱厚熜恍然大悟,我就说嘛!神仙怎么可能会让我释放杨爵?赶紧抓回来,牢里蹲着。东厂派人又去抓杨爵,当时杨大人正在吃饭,东厂的人说:“要不要把家里的事情安顿一下,咱们再走?”杨爵说安顿什么,朝廷抓我,现在就走呗!周围的人看到了,都默默流下眼泪,心里控诉皇帝的暴行。

又过了两年,大高玄殿发生火灾,嘉靖皇帝隐约听见有人在火里大呼:杨爵是忠臣!杨爵是忠臣!朱厚熜被吓傻了,这回肯定是神仙的要求了,朕亲耳听见!下令再一次把杨爵释放了。这回算好的了,没有抓回去,杨爵在家住了两年。突然有一天早上,院子里飞来了许多大鸟,杨爵感叹一声:“伯起之祥至矣”,三天后安然死去。魏收,字伯起,南北朝时期的大臣,无疾而终。在杨爵看来,这是一种很好的事情,人固有一死,死得没有痛苦不是挺好的嘛!所以叫“伯起之祥”。

与杨爵一起蹲监狱的还有两个人:给事中周怡、工部员外郎刘魁,朱厚熜喜欢道教,总是在宫里修建道观,搞得工部鸡犬不宁,财政压力也越来越大。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秋天,朱厚熜采纳了陶仲文的建议,要在太液池西边建造什么国康民雷殿。这么多项目都没完工,又要上马新的项目,对国计民生又没有什么益处。刘魁上疏说:“顷泰享殿、大高玄殿诸工尚未告竣。内帑所积几何?岁入几何?一役之费动至亿万。土木衣文绣,匠作班朱紫,道流所居拟于宫禁。国用已耗,民力已竭,而复为此不经无益之事,非所以示天下后世。”国库没钱了,老百姓也筋疲力尽,造国康民雷殿有什么意义呀!

嘉靖皇帝当然不听,把刘魁抓起来给杨爵做伴,第一次释放杨爵时,皇帝把刘魁也给放了,不过很快又抓回来了。当时刘魁不在家,东厂就抓了他弟弟,兄弟俩长得像。走在路上的刘魁听说了此事,主动站出来,不想家人替自己坐牢。三年后,大高玄殿发生火灾,刘魁再度被释放,可是监狱里的折磨严重损害了他的身体,出来没多久便去世了。由此可见,嘉靖皇帝迷信道教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对大臣的处置,不看有罪无罪,全凭神仙旨意。对于官员的任用,有时候竟然也取决于道玄,而非才能、学问。

无锡人顾可学,进士出身,担任过浙江参议一职,后来被人举报,说他在职期间盗窃官府财物,于是就被开除了。他在家闲居二十年,无聊透顶,想复出。听说朱厚熜喜欢追求长生不老,当朝重臣又是自己的同年严嵩,于是他就去找严阁老,咱们当年可是一起考上进士的!兄弟我想复出,严阁老能不能照顾照顾?帮帮忙?严嵩就问他有什么本事,顾可学说我用童男童女的尿液可炼制长生不老药!严嵩一听,不错!果然有本事,就去向嘉靖皇帝引荐“人才”。朱厚熜知道了,果然很喜欢,派人赏赐金币给顾可学,还封他为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因为顾大人的乌纱帽是用尿换来的,老百姓都觉得很好笑,士大夫都以之为耻。

饶平人端明同样为进士出身,在当时与顾可学齐名。他以前担任过右副都御史,在南京城管过粮食储备,后来犯了错,被人弹劾,在家中赋闲了十年。他也听说朱厚熜追求长生不老,就去找陶仲文和严嵩,说自己懂医术,能炼制长生不老药。嘉靖皇帝倒是来者不拒,马上任命他为礼部右侍郎。名义上是省部级高官,实际上根本不管礼部的事情,挂个职而已,每天的工作就是炼药,帮助皇帝永葆青春。同僚们都看不起他,说他是个没有真本事的小人,端明自己也害怕,万一哪天谎话被揭穿了,皇帝、同僚会如何处置自己,就主动要求隐退,最终死在了家里。朱厚熜又一次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给端明赐祭葬,谥号荣简。端大人自己都做不到长生不老,又怎么可能帮你如愿?

在斋醮活动上,需要焚化写在青藤纸上的祝文,以实现凡人与神仙的沟通,名为青词。朱厚熜一开始让道士们给他写,这些人文化水平不高,写出来的青词往往不符合他的心意,于是就要求大臣们给他写,写得满意,当然可以加官晋爵、封妻荫子了。但朱厚熜的要求可高了,第一:质量要好,对仗工整、文辞华美;第二:符合嘉靖皇帝的心思,你是为朱厚熜写青词,上面的祝文是以皇帝的口吻写的,最后的成品,当然得完全符合嘉靖皇帝的意思;第三:速度要快,有时候半夜了,皇帝突然哪根筋不对,要求大臣赶紧写青词,把某某想法告诉神仙,给神仙解释清楚。做属下的,半夜两三点被领导喊起来上班,还不能抱怨,否则富贵不保,真是无语极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一批官员脱颖而出,成功上位,被时人称为“青词宰相”,他们分别是袁炜、李春芳、严讷、郭朴。

他们都考上过进士,饱读诗书,对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能够写出优美的语句;还擅长察言观色,能够准确揣摩嘉靖皇帝的需求。他们写出来的青词,又快又好,准确无误地表达出了皇帝的意思,朱厚熜被伺候得舒服,肯定不会亏待他们的。

严讷由于青词写得好,被皇帝破格提拔为翰林学士,后来又历任太常少卿,礼部左、右侍郎等职务。礼部尚书郭朴改任吏部尚书,朱厚熜立即下令严讷担任礼部尚书。李春芳和严讷一样,也因为工作做得好,皇帝喜欢,破格将其提为翰林学士,没过多久,也担任太常少卿、礼部右侍郎。后来严讷又去吏部了,李春芳跟在他后面,当上了礼部尚书。

袁炜是嘉靖十七年的会试第一名,殿试第三名,身为探花,帮皇帝写青词当然没什么压力了,朱厚熜对他的作品最为满意。内阁大臣提议派人到南京管翰林院,嘉靖皇帝首先想到了袁炜,想把这个好机会送给他。袁炜也是个人精,推辞不去,在皇帝身边多好,一直享受恩宠,跑到南京去了,职务虽然提高,实际地位却下降了。朱厚熜了解袁炜的想法后,非常感动,高官厚禄也不要,就留在朕的身边,这是舍不得朕呀!马上将其提拔为侍讲学士。两月后,亲笔写下诏书,封袁炜为礼部右侍郎。第二年,又加封为太子宾客兼学士,赐一品服。这些人固然是有才华的,但提拔的理由却与国计民生毫无关系,完全是因为善于舞文弄墨,满足皇帝修道的需求,给人一种感觉:吏部尚书、礼部尚书不是为国家服务的,是皇帝想给谁就给谁的私人物品。

对于拒绝为他写青词的大臣,朱厚熜还要打击报复。驸马都尉邬景和,娶了嘉靖皇帝的姐姐永福公主为妻。朱厚熜不是找人写青词嘛,就想起了这位姐夫。来来来!姐夫帮朕写个青词!邬景和说他不了解道教,写不出来,拒绝了。朱厚熜非常不满意,有一次赏赐大臣,给了邬景和一份,驸马爷感觉很奇怪,不能无功受禄,欠皇帝一个人情,立即上折子,说以后要马革裹尸,报答天子。朱厚熜看后大怒,说什么马革裹尸,太不吉利了,立刻下令免除邬景和职务,滚回原籍。朱厚熜怎么对姐夫如此无情?因为姐姐在嘉靖四年就去世了,时间一长,对姐夫的感情和对普通大臣的也没有什么区别。嘉靖三十五年,邬景和上疏说自从回老家昆山后,离京师太远,祭祀你姐姐很不方便,希望能让我到京师住着。朱厚熜有点感动,同意了。

嘉靖皇帝的修玄在即位之初便有苗头,南巡火灾、壬寅宫变后迅速增长,直至最终去世。在他眼里,斋醮、炼丹不过是手段,最终的目的还是身体健康、发财、长生不老,显然,这些诉求靠道长是无法实现的。许多投机分子看透了皇帝,纷纷站出来欺骗他,蒙蔽他,献上所谓的不老药,闹了不少笑话。可是他未能长生不老,仍然遗憾地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