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小山村的遭遇
“那好,我就下命令了”。老李看到成风主意已定,也没有在继续争下去,接着老李在耳麦里对着各排排长下达命令。
“一排向左,二排向右,三排机动,机炮排做好炮火支援准备”成风听着老李下达命令,心里不仅一阵感激,这老李真是一个好帮手,不用自己说,他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一点也是成风离不开老李的原因。
随着命令的下达完毕,四个排纷纷进入各自攻击位置,就等成风发出攻击命令,然后向村庄前进。
这是一个小山村,坐落在距离达旺河约30公里的地域,距离达旺城也不到20公里,在地图上成风看到除了标示显示这里的标高和地形外,这个村子的名字在数据里面没有,只有在前面通过的一个荒芜的地方叫达旺村。
到了这基本算是到了达旺地区了。成风也觉得有点奇怪,除了今天在581高地的那一场血战之外,这接下来的一路都还算是平稳的,虽然路上遇到了敌人的阻击,但是这些阻击比较581来说还都是小事,这些印度士兵都跑哪里去了?他们会在什么地方等着我们呢?希望今晚在这个小山村别有什么事吧?
一排分为三个战斗班,每一个班又分为五个战斗小组,五个战斗小组分别从村庄的左边成楔形向村庄移动。
二排同样也分为三个战斗班,和一班一样从右边也成楔形向村庄移动。
机炮排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已经把100迫和82炮架设完毕,并且完成了对于村庄以及附近区域的射击诸元的设定,可以随时按照指定位置开炮。
坦克连则在先导车的引导下,战车和坦克分开,坦克的火炮把村庄以外2500米到5000米左右的区域的射击诸元设定,以防止印军坦克和火炮的袭击,装甲战车则把炮口分别对准村庄的各个目标,这样就可以随时支援陆军士兵的攻击。
这一切很快就设置完毕,士兵们和装甲连的部署全部到位,这时成风一挥手,老李就带着尖刀排上去了。
成风带着二排,紧接着老李的后面也突了出去,成风向左,老李向右,一排,二排都成楔形排开,以战术队形向前方移动。每个战士手中的97式突击步枪都顶上了膛,紧随在步兵后面的60炮兵们,一步不落的跟着。什么声音都没了,成风和战士们耳中只有自己大跑向前跑动时候沉重的呼吸声。
虽说已经是北京时间晚上19:00点了,可是这里由于时差的关系,天色还在大亮着,就像下午16点左右的样子,不远处的除了几声狗吠,整个村庄静悄悄的,就像刚才成风在视频上看到的那样,村民们估计都跑光了。
“这些人也是,跑些什么吗,我们不是自己的军队吗”成风自己心里也纳闷。
“老成,老成”耳麦里传来老李的声音。成风马上示意一排停下,同时散开保持战斗队形,自己一下斜靠在一颗大树的背后。
“收到,请讲老李“成风答道。
“我马上进村,估计里面没人,你那边情况怎样”。
“我这边也没动静,估计人跑光了”一边说着,一边看向左边的村庄里,还是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动静。
“我们进去了,你先稍等,我这边给你信号,你们再进来,如果遇到敌人,我们来个包抄”老李说毕,一挥手,二排成战斗队形“呼”的一下就冲进了村庄。
没多久成风听到村庄里传来老李的三短一长的喇叭声,这意味着一切顺利,没有敌情。成风也向前一挥手,一排士兵们“唰”的一下全部跃起,同时扑进了村庄。
这个村庄不大,也就是几十户人家,在村口的左边,一个石头堆上插着一根木头,木头的四面拉着绳子,上面挂满了各色三角棋子,成风知道这是藏民们祈祷运气的地方。
因为自己很小就生长在云贵高原的藏区附近,所以成风对此很了解,他知道,这些石头叫玛尼石,是藏族的传统民间艺术,大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各种吉祥图案,以期祛邪求福。玛尼石可组成为玛尼堆或玛尼墙,在西藏各地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在西藏各地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玛尼堆。
这些也被称为“神堆”,藏语称“朵帮”,就是垒起来的石头之意。其中“朵帮”又分为两种类型:“阻秽禳灾朵帮”和“镇邪朵帮”。在“玛尼堆”上供放着刻有玛尼经文如“六字真言”和苯教的“六字密咒”的石板或石块,还有一些羽箭和牡羊、羚羊、牦牛的双角或整个带角头颅骨。在藏区由大小石块垒起的方形或圆锥形的大小不一的“玛尼堆”上还插着木棒和树枝,用绳子牵向旁边的一棵树或山崖,树枝和绳子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风马经幡以及哈达、彩线、白羊毛等吉祥祛邪饰物。
每逢吉日良辰,人们一边煨桑,一边往玛尼堆上添加石子,并神圣地用额头碰它,口中默诵祈祷词,然后丢向石堆。天长地久,一座座玛尼堆拔地而起,愈垒愈高。每颗石子都凝结信徒们发自内心的祈愿。玛尼石的产生,使这些自然的石头开始形象化。
藏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浩如烟海的玛尼石刻品,凡人迹所至,随处可见,它是藏族刻在石头上的追求、理想、感情和希望,同时还有一种是在石块或卵石上刻写文字、图像,以藏传佛教的色彩和内容为其最大特征,有佛尊、动物保护神和永远念不完的六字真言,然后堆积起来成为一道长长的墙垣,这种玛尼墙藏语称“绵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