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3-4节
3、图书室
想有所作为,光靠一腔热情是没用的,还必须有一定的凭借与助力,这也许就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福港小学,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离不开学校图书室的帮助。
图书室里有纸质图书,也有电子图书,后者曾经是一件很时髦的东西,现在却有些不一样了。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电子产品获得信息,也承受了它带来的负面作用。一是对视力的损害,哪怕最先进的产品,哪怕一再重视对眼睛的呵护,镜片的厚度仍然在持续增加,纸质图书对眼睛的损害却可以小到忽略不计。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海量的电子信息让人目不暇接,它的驳杂也是众所周知的,想从中寻找可以信赖的东西无异于从砂砾中挑出黄金。记得英国BBC当年为报纸所作的宣传:您购买的不仅仅是信息,您购买的是放心。这是一份有责任的报纸最引以为豪的地方,自然也是其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如果只是求得茶余饭后的谈资,倒也不用太过于较真;而想真实地了解这个世界,就需要慎重选择。对于网络,国家虽然也进行了适度的规范和整顿,但它毕竟属于相对自由的空间,真假的变幻仍然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纸质书报因为有严格的审查制度,并且本身是已经固化的产品,其真实性自然不言而喻。正是基于以上两点,人们开始理性地使用电子产品,也更热衷于纸质的图书。
有一个电子产品倒是很受师生欢迎的,那就是借书口的机器人。如果你想寻找某种类型的图书,又没有明确的书名,可以向它求助,它就会给出有关的若干选择,倒是有点像是浏览器里的搜索引擎。这自然是因为图书室里所有纸质图书的书名与内容概要均输入了这个机器人的缘故。
福港小学是没有晚自习的,却也与无法无天或者无拘无束谈不上半点的关系。如果说相对的自由培养了学生的计划与自律,那么它也造就了老师的厚重。
即使没有课业负担的晚上,老师与学校也是割舍不断。虽然没有严格的约束,却也有一定之规。可以不必天天在学校,却也必须保证有相当的时间用于学习或者其它充电性质的活动,否则,学校领导就会找人谈话了。而且,在学生敞开了心胸学习各方面知识的时候,没有拿得出手的积累与厚重,只怕连自己也没有脸面活下去了。你能想象,面对学生的请教只会说“不知道”的老师,会有何颜面?一个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职业的人,找不到了存在感,迎接他的将会是什么?所以,图书室是大家最佳的选择。
图书室的藏书颇为丰富,因为每年都会进行补充与更新,而且数量还不小,这也是学校师生喜欢这里的原因之一。其中的的投资,有一部分来自上级拨款,有一部分来自友人的捐赠,还有前辈校友的支持与帮助。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人们越发关注精神世界的净化,也享受着帮助后辈成长的快乐。
图书室里的书也杂,什么类型的都有一些,这也恰恰满足了往无限可能发展的师生们的愿望。只要愿意,总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目标。或许大家并不需要有多么高深的理论,只需要在自己困惑的时候,黑暗的迷雾里亮起如豆的一点光芒,自己就会紧赶慢赶地迎上去,有如扑火的飞蛾。能够找到自己很长时间里为之奋斗的目标,是一件很让人高兴的事情,这可比知识的增长更让人迷醉,因为它将有可能让自己走进一片全新的天地。有了明确目标的人是幸福的,即使奔向这个目标的过程并不平顺。如果图书室里的书籍无法满足学业增长的进度,大家也会自己购买一些,这在老师这个职业群体里面是很平常的,无论是**勃发的今天,还是索然平淡的昨天,对书的喜爱,他们远超其它的群体,这是兴趣使然,也是职业使然。
学习科目的开放,滋生了学生的一只翅膀;学习时间的解放,又滋生了学生的另一只翅膀。而学生摇摇欲坠的飞行,同时激起了老师们对更广阔蓝天的追逐。
图书室则是他们翅膀下那一缕缕微不可查,却又坚定存在的顽强的线条,暖流,热风。
4、职业培养
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与作家、心理学家有着几乎相同的工作本质,衡量标准却又各有不同。
著作等身、直逼心灵,成为作家工作宽度与深度的最佳褒奖。心理学家则费尽心机地试图捕捉人类心理活动的轨迹,由个体向群体延伸。而老师则由群体向个体努力,尝试编织起桃李满天下的梦。个体有群体的共性,却也有自身的特质。老师所能做的便是顺应共性的规律,在学生的特质上做工夫,朝着大家希望的方向上努力。因此,老师不仅需要精深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相当的人类灵魂的理论。否则,误人子弟就并不是笑谈,而学生心灵的疮孔是老师一辈子也抹不去的耻辱。心怀骄傲的人,不会千方百计地躲避,总是小心翼翼地呵护、抚慰。
任何职业的培养,既需要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也离不开外在因素的影响。
学校经常上公开课。虽然同样是上课,相对自由的状态与被人监督、评价时有着十分微妙的差别。因此,大家都会进行精心的准备,课堂便也会爆出诸多精彩。上课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听课的也有了较之平常不一样的感受,共同的提高便不可避免地发生。而听课后的评课则会加深这种效果,探讨使公开课如显微镜下的涂片,好的地方与不好的地方都放大了无数倍,触感自然也被放大了无数倍,深刻得历久而弥新。于是,好的继续发扬光大,不好的则打压抑制。有的时候,难免心生感慨,同样是评课,以前却是不痛不痒。全无压力与勾心斗角均是两个极端,并不被人所喜,而适度的压力与融洽的人际关系,则推动了职业的良性发展。
在此,我们不得不说到数据与行政干扰。行政的无底气,催生了数据的盛行,一切用数据说话,似乎肉中骨,房上梁。它的适用于四海,掀起了只计后果,不看过程的急切。过度的功利,没有取得期盼的效果,而是使得数据如哈哈镜里的影像,似真又似幻,再次验证了欲速则不达的英明和伟大。教育似乎正好相反,它当然也在乎结果会是什么样子,但更看重是否去做了,是否在做的过程中得到进步。“做了就好,贵在参与”不是口号,而是一种精神,勇敢而踏实。或许,许多行业都应该是这样。行政干扰却以外行指挥内行的强悍破坏了这一切,随心所欲的指挥棒搅乱了演奏者的心,当这种指挥加入了利益,则更加不堪。学术的自由精神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学术是一个矛盾体,高贵的精神与孱弱的肉体,犹如笼中的金丝雀,自由只能寄希望他人的施舍。
教育部与教育厅一如既往地搞培训。国家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她没有更好的办法让每个乡村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就试图改善这些孩子的老师。事实上,用心做的培训是非常有效果的,关键在于能否拉近彼此间心的距离。高高在上与不切实际是一对孪生兄弟,源于生活的感触则更容易激起你我的共鸣,即使天涯海角。国家在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培训的影响也日渐明显,而便捷的渠道与开放新鲜的内容也颇有助益。相对于辐射全国的影响,这实在是一种投入俭省而效用无边的举措,功德无量!
网络已经深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虚拟交流变得如吃饭喝水般容易。国家开始有意识地引导组织起有强大实力的教育交流群,群里囊括了绝大多数行业的精英专家,这样的团队保证了全国教育领域理论上的需求。即使普通老师的无心询问,也极有可能迎来高屋建瓴般的指导,让人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专家名师的指点,史无前例地便捷,更推涨了大家访问群的热情,全国的整体业务水平也有明显的提升,这是老师之幸,是学生之幸,更是国家之幸。
用心做的事业是有希望的,做事业的人也是幸福的。国家用心,老师用心,教育便有了希望,有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