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沉悠扬的牛角号席卷整个黄沙大漠,忠国公石亨拔出腰间的钢刀,朝着身后的大明将士吼道:“不破敌军,驷不回转,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明军威武!”
这句大明的战号,已经七十余年没有在河西走廊响起,伴随着呼啸的狂风跟悠扬的牛角号,仿佛是对先辈英灵的呼唤,告诉他们大明帝国的铁骑回来了。
“明军威武!”
五万大明将士在石亨的号召之下,一同咆孝着属于自己的战号,每个人此刻都血脉偾张,就等着与蒙古鞑虏来一场血战,来证明谁才是北疆真正的王者。
“将士们,跟随本公杀过去!”
不像寻常统帅坐镇中军遥控全局,忠国公石亨从来都是身先士卒一马当先。而且还不仅仅是他本人,身后定远伯石彪手持双斧,更是显得凶勐异常。
除此之外还有一众石氏宗族子弟,以及跟追随石亨多年的亲信部属,同样没有一个人弱懦的躲在后面怯战,堪称人人奋勇当先悍不畏死。
石亨一个在文官集团眼中飞扬跋扈的莽夫,能得到京营跟宣大边军的效忠,愿意冒着诛九族的风险随着一起起兵“清君侧”,由此可见不是没有原因的。
有着万夫不当之勇,战场上跟士卒同生共死,就是打在忠国公石亨的标签。这也是沉忆辰为何要冒着极大风险,力排众议保下石亨推动大明西征的根本原因。
石亨是一个天生的战士,他注定不属于朝堂,只有战场才是展现他人格魅力的舞台!
雷鸣一般马蹄奔袭声传到了天圣汗也先耳中,让他感到浑身热血沸腾,仿佛找回了曾经那个在草原上征战四方的自己。确实就如同汉人的那句古话,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没有了外部威胁的存在,就很容易腐朽堕落。
也先称汗之后经历过这么一段刚愎自用的阶段,如果不是大明还有沉忆辰这么一个世敌的存在,恐怕他将彻底走上历史上昏庸无道的老路,最终面临众叛亲离的下场。
但快速恢复元气的大明,唤醒了也先体内那个属于枭雄的灵魂,今日忠国公石亨的千军万马,更是让他回到了英明神武的巅峰时期。
只见也先脸上流露一抹狰狞的笑容,同样拔出了腰间的弯刀吼道:“长生天的子孙们,现在孱弱的南蛮向我们叫嚣,想要抢夺我们的牧场,你们说该怎么做!”
“杀光他们!”
五万彪悍的蒙古铁骑,毫不示弱给了天圣汗也先回答。
要知道赤斤蒙古的地盘,已经不再是汉人的河西走廊,这里是属于蒙古人的牧场。曾经只有草原的勇士南下牧马,现如今孱弱的南蛮却欺负到了头上,这口气怎能忍?
“说得好!”
“你们是草原上最英勇的战士,是属于成吉思汗的儿郎,关西七卫是曾经属于大元的领土,四大汗国是属于大蒙古的疆域,现在到了我们夺回来的时候。”
“长生天!”
天圣汗也先脖子上的青筋根根暴起,使出了自己全力呼喊着属于蒙古人的战号,宣泄着内心里积压许久的战意。
说实话哪怕就算没有忠国公石亨西征,整顿了草原完成万户改革的也先,同样会想办法把关西七卫的附庸身份给取消,列入整个蒙古汗国正式万户序列之中。
并且也先还会顺着传统的河西走廊,展开属于蒙古人的西征,再度光复对东察合台汗国的宗主权来提升自己的实力。毕竟东察合台汗国统治了几乎整个中亚,论起兵马跟人口数量不输于漠北的蒙古汗国。
只有两者合二为一,才有足够的实力再度挑战大明!
逐鹿中原始终是草原游牧民族毕生梦想,没有中原皇帝的法统,那么只配称汗,不配称帝。
“杀光他们!”
也先马刀挥舞,这一次他没旁观指挥,而是选择了跟石亨同样的身先士卒。
骑兵的对决,永远都遵循着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原则,谁怕谁就提前输了。
两方兵马卷起尘土,狠狠的对撞在了一起,双方都是属于各自阵型的精兵悍卒,并且无论是大明的将士还是草原的勇士,都经历过高峰跟低谷,迫切需要在世敌面前证明自己的勇武。
战马嘶吼,刀光剑影,两股浪潮对撞的锋线上,无数士兵的性命连水花都没有溅起,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但很多时候战争之所以让人**气回肠,靠的正是这一股超越了生死的勇武,超越了利益的纯粹。
双方都在为自己的家国,为族人的生存空间而战!
正面战场打的难解难分的时候,两路仆从国对峙的侧翼,却安静的略显一些诡异。
臣服于蒙古汗国沙洲卫跟安定卫两万余人兵马,面对只有一万余人的赤斤蒙古卫将士,拥有着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并且三方长久互相交流融合下来,战力、装备什么的基本上旗鼓相当,理论上应该策应蒙古铁骑发动攻势!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着,骑在战马上的沙洲卫首领喃哥,朝着身边的安定卫首领思泰巴说道:“大汗那边已经跟明军开战,我们还要继续等阿速做出决定吗?”
安定卫首领思泰巴,其实认真来说并不是明朝册封的官员,他能成为首领的原因在于前任受册封的安定王桑哥病逝,留下幼子无法执掌卫事,于是乎身为叔父的思泰巴就成为了实际上的摄政王。
但没有明国的册封,得不到安定王的头衔,权力来源就始终名不正言不顺。既然明国那边遵循礼法,不愿意承认自己这个叔父安定卫首领的身份,那么思泰巴就只好找也先册封来获得法统权。
毕竟不管怎么说,安定卫依旧是蒙古族群中的一员,也先称汗后就拥有了蒙古大汗的法统,能册封诸王万户。
“阿速如果不想让族人永远沦为汉人的奴仆,那他就必然会做出抉择。”
思泰巴信心满满的回了一句,他与阿速的交情不算浅,知道对方心中虽然有对于明国的忠诚,但是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
明国这一次西征,很明显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名义上的册封,他们是打算如同征服漠南蒙古那样,把整个关西七卫乃至于西域的东察合台汗国给吞并,光复属于他们的汉唐荣耀。
但问题是,汉唐荣耀是建立在匈奴跟突厥的血泪史上面,蒙古人身为北方游牧民族的后裔,难道要重走一回先辈们的旧路吗?
没有谁想要成为异族的奴仆,阿速身为一名蒙古部落的首领,那么就必须保证族人的生存与自由!
果然就在思泰巴话音落下的瞬间,对峙的赤斤蒙古卫阵营中,升起了一面大纛。这就如同中原王朝的旌旗一样,象征着蒙古勇士的精神旗帜,也被称之为“九斿白纛”。
传说这面旗帜是长生天赐给成吉思汗的战矛,加上白色的马鬃作为垂缨之后,就逐渐演变成为了蒙古军队的战旗。
现在这一面“九斿白纛”的出现,表明赤斤蒙古首领阿速,依旧选择为蒙古而战!
“儿郎们出发,杀向明军!”
得到了号令的沙洲卫跟安定卫兵马,仿佛脱缰的野马一样奔赴向了明军的侧翼。与此同时完成了改弦易帜的赤斤蒙古卫,犹如波涛汹涌的潮水合流一般,同样举刀杀向了明军。
坐在战马上的赤斤蒙古卫首领阿速见到这一幕,脸上的神情非常复杂,甚至是充斥着一缕痛苦。要知道历史上面他们始终效忠于大明,直至成化十九年蒙古野也克力部攻克卫城,整个部落只剩下一千余人迁往了大明肃州南山。
从这以后,整个河西七卫全面沦陷,成为了史书上的一个名词。
但是在这个时代,明朝在土木堡之后做到了东山再起,不再是那个守成有余,进攻不足的衰落王朝。就算阿速心中再如何忠诚大明,他也知道自己始终是个蒙古异族,在传统儒家的观念里面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可要是让整个赤斤蒙古卫汉化,那么就等同于背叛了长天生,阿速同样做不到。
自古忠孝难两全,不想全面被明国吞并,并且作为仆从军跟同族同室操戈,那么只有背叛大明一条路可走。如果忠国公石亨的西征失败了,那么整个西北的局面将得以维持,阿速不建议赤斤蒙古依旧接受大明的册封。
战场那边石亨跟蒙古兵马杀的难解难分,双方都没有把对方快速置于死地的绝对实力。可就在这个时候,都督同知石冲策马冲到了石亨的旁边,朝他大声喊道:“叔父,赤斤蒙古卫反了!”
此时的石亨正杀的起劲,一刀把眼前的蒙古骑兵给斩于马下,压根就没听清楚堂侄石冲说了些什么。相反还用着兴奋的语气说道:“冲儿,跟随叔父杀出一条血路,酋首也先就在前方。”
“拿下他的人头,本公就能裂土封王!”
石亨从来没有忘记过沉忆辰对自己承诺,同时他也相信沉忆辰不会食言。天圣汗也先就是蒙古汗国维系的关键,他只要一死,再加上忽必烈一脉的黄金家族血脉被赶尽杀绝,整个鞑虏部族必将陷入大乱。
到时候可能就不止是西征那么简单,大明将顺势发起北伐,目标从光复汉唐,将改为远迈汉唐!
发现石亨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石冲只能满脸焦急的扯开嗓子喊道:“叔父,赤斤蒙古这群叛徒反了!”
听到这句话,石亨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下来,同时他身边的大明将士更是感到震惊无比。赤斤蒙古卫可是被安排防守侧翼,要是他们反了的话,那么就等同于大明兵马腹背受敌。
并且本来是五万对五万势均力敌,转瞬间就将演变成五万对八万。
对方是天圣汗也先亲率的鞑虏精锐,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想要以少敌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河西走廊从名字上都能看出来地形狭窄,一旦战事不利撤退都十分苦难。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忠国公石亨恶狠狠的暗骂了一句,然后就朝着身旁将士喊道:“一群土鸡瓦狗反了就反了,难道儿郎们还有谁嫌战功银多的吗?”
“后军乃是吾弟石溟领军亲自镇守,赤斤蒙古在他面前就是一群麦子等待收割,尔等还是好好跟随本公向前杀去,下手晚了让酋首也先窜逃,这通天的军功说不定就被友军捡了便宜!”
石亨不愧是石亨,哪怕面对仆从军临阵反叛,依旧是保持着豪情万丈的战意。他的这种表现,仿佛给大明将士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刚才还有些慌张的心态瞬间平复下来。
公爷说的没错,仆从军算是个什么东西,大明打仗从来就没有指望他们。
胆敢不臣,那就拿他们的项上人头来赎罪!
明军将士们奋勇杀敌,忠国公石亨动作却慢了下来,不露痕迹的靠到了堂侄石冲的身边。
“石溟那边仅有五千兵马压阵,不一定能挡得住三万安西卫所军的冲击,你赶紧前往嘉峪关向彰武伯杨信求援!”
石亨确实是安排了胞弟石溟镇守,但他镇守的对象却不是赤斤蒙古,当初更多是为了防止赤斤蒙古挡不住沙洲卫跟安定卫的进攻,害怕溃军跟追兵扰乱阵型的预备力量。
结果谁能想到赤斤蒙古压根就没有阻挡,直接临阵反叛投了敌军,现在石溟这五千后备军要直面三万仆从军的进攻。就算大明将士在装备跟战力上有优势,但关西七卫这些年掌控西域贸易,早就不是汉唐时代那种落后的游牧部落,想要战胜六倍于己的敌人,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没得选择,忠国公石亨只能向最近的嘉峪关求援,那里还驻扎着大明的上万兵马。
同时还有一点让石亨感到庆幸的是,嘉峪关守将乃镇北大将军,曾经宣府总兵,被追封为颖国公的杨洪之侄。
相比较杨洪那个临阵脱逃的儿子杨俊,这个侄儿杨信仿佛才是继承了家族尚武衣钵的那个。十七岁就跟随伯父血战沙场,京师守卫战时期更是与石彪联手,斩杀了瓦剌大将鬼力赤,追杀蒙古兵马百里,两人凭借战功一同封伯。
石亨开始还不明白,为何沉忆辰会把彰武伯杨信调任嘉峪关镇守,现在他知道了原因,这就是领先众人的高瞻远瞩,做好了应对一切变化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