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凡发誓,现在他见到的这一幕是他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好笑的一个场景。
十多艘的倭国战船将杨凡这个小队的两艘船就那么堂而皇之地给围了起来。
越来越近到最后只有十几长的距离。
然后只见倭国战船船身的那些黑漆漆的洞里面齐刷刷地探出一个又一个的人出来。
手里拿着弓箭,仰面向上地朝着大唐一号和大唐二号开始了齐射。
这一幕真的很好笑。
难道他们看不见这两艘船都是铁质的吗?
叮叮当当的声音此起彼伏好像是在演奏一场交响乐。
杨凡笑的连腰都直不起来了。
大唐舰队船身有孔洞是为了放置火炮的,而我国舰队船身有孔洞竟然是为了射箭。
话说要是在甲板上射箭不是更有效率嘛。
而且,很明显就能看出来大唐舰队的甲板上在倭国船只靠近后就没了一个人影,他们是在射什么?
倭国现在打仗都这么不用脑子的吗?
杨凡也受够了那些叮叮当当的声音后下令甲板下面的船员开炮。
几十门火炮近距离轰击还是很壮观的,而且杀伤力也提升到了最大。
船身被开了很多大洞的倭国战船已经开始下沉。
上面再火炮轰击下还幸运地活下来的人已经开始朝着海里跳水了。
一轮齐射过后,也就两艘躲在其他舰船后面的倭国战船还有幸没有开始下沉。
杨凡也没那么多的弯弯绕绕,下令全速前进,用船头的撞角去直接将那两艘剩余的倭国战船撞碎。
事实证明,在绝对实力面前,任何努力都是徒劳的。
杨凡感觉自己身子一晃,差点摔倒在地上,船上的很多将士都是这样的感觉。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随着倭国战船受到如此剧烈的撞击,被铁皮包裹着的内部木质船身已经碎裂。
外面的铁皮也开始在力的作用下碎裂开来。
铁包着木质的船身这种设计本身就是为了过度而使用的,没想到倭国竟然学的这样快。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是谁将大唐舰船卖给的倭国,这件事杨凡决定回去一定要好好查查。
海面上顷刻之间多出了很多的倭国难民,而杨凡也没有拯救他们的打算。
既然有了和大唐作对的想法,这样的下场也是活该。
谁让落后就要挨打呢。
两声汽笛声轰鸣后,蒸汽船又开始了自己的航行。
海上漂浮着的倭国人尸体吸引来了众多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
那些侥幸活下来的高句丽人还要再经历过这一次的考验才能继续下一步的生存挑战。
估计也不会有人能活着回去了。
十几艘的倭国战船应该已经是他们的全部家底了,在和另外两只小队汇合后,杨凡决定干一波大的。
船上的火炮几乎没怎么用。
这样带回去也不是办法,没有任何收益的战争是没有效率的。
六艘船将近两千人的战斗力,再加上两人一杆的火枪,应该能将还处于蛮荒时代的倭国给灭掉吧。
正义还是不正义的在杨凡这里已经不重要了。
他这一辈子就是要我行我素。
到了说好的聚集地后等了半月后,六艘船再次汇合。
可能只有杨凡运气好,他们这个小队遇见了想要抓单的倭国战船。
另外两个小队都是无功而返。
杨凡告诉他们也不要灰心,接下来每个人都有功劳,而且还有钱赚。
杨凡觉得自己本职就应该是个海盗,因为他实在是太喜欢掠夺这种感觉了。
掠夺大唐人他会不忍,可是掠夺倭国人,他甚至可以手脚齐用。
他还是没有改过来那个毛病。
甚至还喜欢用别人还没犯的错误去惩罚别人。
不过他打算这是最后一次犯这个错误。
第一次带着舰队从大唐驶向倭国,,路线有些不能确定。
在海上迷路了半个月后才重新用系统定位了自己的位置。
这是杨凡第一次肉眼看见这个岛国,其实从海上看过去,这个小岛和大陆也没没有很大的区别。
汽笛的声音随着海风飘扬过去,这是杨凡打招呼的方式。
在靠近之后直接下令战船一字排开,开始了一轮齐射。
这是报复他们没有回应自己善意的招呼。
没了规矩的束缚,杨凡好像解放了自己的天性,在用几天时间绕着这座岛国绕了半圈后找到了倭国自己修建的港口。
还是熟悉打招呼的方式,汽笛声齐鸣。
没有回应又是一波齐射。
不过这次避开了港口,毕竟杨凡还指着那地方停靠船只呢。
海港上的倭国人看着自己从未见过的巨无霸停靠在了港口后发现来人竟是唐人。
群情激奋的倭国人拿起自己手里的武器就开始对下船的唐人开始了攻击。
不过没有意外的是,他们都倒在了进攻的路上。
蒸汽船是没有船帆的,不过留下了悬挂旗帜的杆子。
那面黑色的骷髅旗在海风的吹拂下猎猎作响。
杨凡记得很多人都说过他,说他是李世民的一条疯狗。
李世民指哪他就会咬哪。
刚开始的时候杨凡还有些排斥这种说法,直到发现这是一种褒义词。
狗代表着忠诚,疯狗的含义则是有实力并且忠诚。
奈何狗也有自己的思想,有时候他就是想咬那些自己看不上的人。
杨凡是唯一一个会使用倭国语言的人。
这还要感谢当初井上织姬将他劫走,是那个时候杨凡和系统做了这笔交易,换到了使用倭国语言的能力。
本以为不会再用上了,结果还是有了机会。
多一门技术的好处就在这个时候体现了出来。
用最严谨且最通俗易懂的倭国语言告诉海港上的倭国人。
他就是来抢劫的,要是不给他钱,他就会杀光海港上的所有人。
说着,杨凡掏出了自己从未使用过的左轮手枪,瞄准了一个离他最近倭国人的脑袋。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完全超过了倭国人的认知。
伴随着一声响动,被杨凡指着的那个人脑袋上开出了血洞,随之无力地倒了下去。
“妖怪啊!”
这是在场绝大多数倭国人对杨凡的认知。
每艘船上一半的将士都到了海港上,陪着杨凡巡视着这个不属于他的海港。
可杨凡看这里的眼神就好像看着自家的东西一样。
时不时还要感叹一下倭国匠人中还是有不少的能工巧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