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大间谍
印度陆军装备的“毒蛇”导弹,同样颇有来历。
从1983到1993年的10年中,印度政府实施的“导弹发展综合计划”耗资9亿多美元,组织1000多名科学家和30多个科研单位与兵工厂重点研制了6种型号的导弹。在这6种型号导弹中:“大地”和“烈火”两种地地弹道导弹已批量生产并成为印度核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阿卡什”和“特里苏尔”两种地空导弹的研制虽历经坎坷但前途未卜;“阿斯特拉”空空导弹虽试射多次,但由于lcA战斗机迟迟不能服役,前景不容乐观;而“毒蛇”反坦克导弹已经悄然稳步发展,一跃成为印陆军未来武器装备计划中的一颗耀眼的新星。
与印度其他国产武器发展计划一样,“毒蛇”导弹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光电子技术上。除了1990年首次实验时成功完成跟踪外,“毒蛇”的制导系统问题频频。1997年9月9日,安装了被动红外热成像导引头的“毒蛇”第一次试射成功,接着“毒蛇”又出色完成了几次试射后才进入了最后定型阶段。1998年3月直升机发射型号在特制的米-17上进行试验取得了成功。1999年,“毒蛇”在Alh直升机上实现了系统整合。1999年底,“毒蛇”通过使用白昼型的被动红外热成像导引头成功测试了其“发射后不管”能力。2000年,“毒蛇”的热成像仪系统进行野地测试时,它通过系统识别,在5000米范围内锁定了t-55坦克并在4000米的范围内将其摧毁。之后“毒蛇”开始小规模生产。2004年6月10日,“毒蛇”在海德拉巴发射场进行了最后一次成功试射,计划2004年年底开始批量生产。印陆军在此后的十几年内,对“毒蛇”的需求量从1000多枚将增至2万枚,从而成为印巴高原上名副其实的“毒蛇”。
“毒蛇”导弹弹头采用双级串列式高爆战斗部;为了保证攻击效果,“毒蛇”采用攻顶和常规攻击两种攻击模式,并具备“发射后不管”能力。而“发射后不管”的实现取决于“毒蛇”的光电火控系统。“毒蛇”使用3种不同的制导模式,包括有线制导、红外制导和毫米波制导。有线制导的优点是指令信号采取线路传输,对外界有源干扰的抗干扰能力强。但它的弱点同样明显,即系统十分笨重且射程太短。毫米波制导是当今世界先进反坦克导弹普遍采用的制导方式,它的制导精度不亚于激光驾束制导,抗电磁干扰性能远胜于微波雷达,且对云雾烟幕的穿透能力强,能量空间传播衰竭小,无论是抗有源还是无源干扰的能力都比较强,具有真正的“发射后不管”能力。该导弹制导方式特别有利于武装直升机使用,但不利的因素是对坦克的顶部攻击比较困难,同时由于毫米波制导模式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太多,以致于它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投人服役。因此现在仅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必要时能以模块的形式来取代红外制导模式。“毒蛇”最终采取了无线电指令加被动红热外成像的复合制导模式。红外成像技术(焦平面阵列技术)较红外扫描技术的优点是,分辨率高,能区分包括红外曳光弹、红外诱饵、红外干扰机在内的多种有源干扰系统与目标之间的红外波段差异。由于坦克车体上部的发动机排气舱口是一个巨大的热源,辐射大量的红外线,这使得采用红外热成像导引头可有效对坦克实施攻顶。
“毒蛇”导弹最大射程6千米,为了提高攻击速度,减小被拦截机率,“毒蛇”动力装置采用了先进的固体冲压式发动机,并特地为它研制了一种以三硝基苯甲硝胺为主要成份的推进剂,以满足大推力和无烟化的需求。其推力达到普通固体发动机的两倍,导弹飞行速度在发射3秒后,即可超过1马赫。
灵巧轻便是“毒蛇”的一大特点。在设计之初,“毒蛇”就吸收了当时技术水平领先的反坦克导弹的特点。比如导弹采取管发射形式,包装筒兼作发射筒,有利于保养和携行。为了减轻弹体重量,“毒蛇”导弹70%的弹体材料用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具有强度高、重量轻、体积小的优点。弹体质量仅9千克,体积小,武器全长仅0.8米,便于士兵携带和肩扛发射。
“毒蛇”导弹通用性好。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陆地车载型,载车由印度梅达沃德南斯工厂制造,其实就是在Bmp-2步兵战车的底盘后面加了一对负重轮。它的回旋式发射筒上安装有四枚处于待发状态的“毒蛇”导弹,另有四枚备弹,车上装有自动装填系统,车组成员不需暴露在车外就可以实现再填装。另一种型号是直升机型。“毒蛇”导弹可安装在印陆军现役的各种直升机和正在装备部队的Alh国产直升机上。标准的配挂方式为八枚导弹,由两具四联发射筒装载,分别挂在武装直升机的两个短翼上。直升机机头装有供导弹制导、火控使用的固定热成像仪和激光测距仪。热成像仪搜索发现目标,激光测距仪完成定位,驾驶员将目标数据输入导弹,弹上导引头比照数据自行引导导弹攻击目标。
印度人的“毒蛇”出洞了,巴基斯坦人,有自己的打蛇棍吗?
“毒蛇”反坦克导弹,从导弹出膛到将速度提高到极限值,仅仅只需要3秒钟的时间。2000米的距离,从导弹发射到对目标实施攻击,前后不到六秒钟。
六秒钟的时间里,按照坦克的移动速度,根本难以逃脱的。印度士兵在导弹出膛的那一刻开始,就充满期盼的的等待着那一声声的巨响。
巴基斯坦军队的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在激光照射雷达预警提示后,立即在第一时间,释放了烟雾干扰和气雾干扰。可惜的是,他们很快发现,这些红外干扰手段,对于“毒蛇”导弹,起不了多大作用。
他们不得不考虑,凭借着自身坦克的三大基本特性,摆脱“毒蛇”反坦克导弹的死亡追踪。
在“毒蛇”导弹即将抵达并命中目标的100米距离时,他们不得不采取非常手段。
漂移,赛车特技表演中难得一见的机动性能,在重量高达40吨以上的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上,展现了出来。
几乎所有的攻击导弹,在靠近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时,都从360度侧移了一个车位的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的边缘,擦身而过。
这是怎么回事?印度士兵,被眼前的一幕惊诧了!
作为mBt—2000的改进型,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在原重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安装了中国研制的1500马力的高性能发动机,从而使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具备了超强的机动性能。
在快一秒都是生存的战场上,这种机动性能,很有效的帮助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躲避了“毒蛇”导弹的攻击。具备了超强的机动性能,并不是说保证了所有的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都具备了逃脱死亡之吻的机会,这种机会,还需要驾驶员具备良好的人机结合能力,达到人机合一的境地。
大部分的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很好的利用了自己座驾的性能,获得生存的机会。剩余的一小部分,还是难逃“毒蛇”导弹的毒牙,被狠狠的咬了一口。轰隆隆的爆炸声,接连响起。
被“毒蛇”导弹命中的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有的被“毒蛇”导弹击中侧翼装甲,整个炮塔被射入的炙热金属流引燃车内的弹药,发生了内爆,剧烈的爆炸力,瞬间掀开了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的炮塔,如同掷铁饼一般,将炮塔击飞了出去。
被命中正面主装甲的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在地面吭吭哧哧的喘息了会,依然保持了基本的战斗力,继续行进。正面的主动防护装甲,二次爆炸后,有效的化解了“毒蛇”导弹的攻击,侥幸生存了下来。不过,他们的装甲正面,早已经面目全非,显现出一个个巨大的空洞,此刻,即便是一颗突击步枪子弹,都能够从这个缺口直射而入,将坦克内的巴基斯坦士兵的生命,收入囊中。
“毒蛇”反坦克导弹,能够有效的击穿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的正面防护装甲!
这是这场坦克导弹和主站坦克正面对决,得出的结论。
徐福知道,这个结论,又会让国内的专家们,忙活一阵子了……
被击中的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座舱内的驾驶和操作人员,被巨大的震动,震得七荤八素,头晕脑胀,身体素质稍逊的人,当场休克。
巴基斯坦军队的坦克兵,感觉不好受。两公里外的印度导弹发射的士兵,也强不到哪里去。
有些人出现了心悸,胸闷、恶心等不适症状。这是巴基斯坦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的激光炫目器照射后,产生的不良后果。
自上个世纪60年代激光问世以来,科学家们就希望能够研制出激光武器,并为此进行了锲而不舍的努力。50多年来,在解决这些技术难题的科学探索过程中,科学家们尽管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步步为营,逐步向实现激光武器的梦想迈进。
就战术激光武器而言,可以分为两类——软杀伤激光武器和硬杀伤激光武器。所谓软杀伤激光武器,是指以容易被激光破坏的光电传感器、光电系统、甚至人眼等为目标的激光武器,而硬杀伤激光武器则指能直接毁伤导弹、飞机等目标的激光武器。显然,就技术难度而言,软杀伤激光武器比较容易实现,而实现硬杀伤激光武器则难得多。
其实,软杀伤激光武器早已实现,并在实战中应用,只不过拥有此类武器的国家不想大肆宣扬而已。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进行的马岛战争中,英国就秘密地使用了刚刚研制出的“激光眩目瞄准具”,照射攻击英国军舰的阿根廷飞机,并取得了满意的战果。1995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在索马里也曾使用“军刀”203激光照明器,驱散骚乱的人群。
目前,有一定实战能力的激光武器主要有以下3种:
一是导致人暂时失明的激光枪。
二是导致人疼痛和晕厥的激光射弹。美国曾经研究一种被称为“脉冲能量射弹”的武器,其发射的激光脉冲作用于固体目标时会产生强烈的闪光、震耳的噪声、巨大的冲击和多种生物效应。这些生物效应包括:无弹片撞击对皮肤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的刺激,能引起疼痛、麻痹、胸闷、晕厥等现象。
三是可强行使人僵立不能动弹的激光束武器。这是一种非致命性激光束武器,它产生的激光束在照射一定距离人员,可使其固定在原地不能动弹。该激光武器的主要部件是一个紫外线光源,它能产生两束紫外线波束,波束中的电流能较强地刺激人体肌肉纤维,支配着人的行为动作,使人照射后保持一个状态而不能动弹。
而强激光武器是一种定向能武器,利用强大的定向发射的激光束直接毁伤目标或使之失效。它是利用高亮度强激光束携带的巨大能量摧毁或杀伤敌方飞机、导弹、卫星和人员等目标的高技术新概念武器。强激光武器有着其它武器无可比拟的优点,强激光武器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拦截距离远、火力转移迅速、不受外界电磁波干扰、持续战斗力强等优点。正因为如此现在,美、俄、英、德、法、以色列等许多西方国家都在积极发展强激光武器。激光武器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已经日趋成熟并将在今后战场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世界范围内,俄罗斯的理论研究处于领先地位,美国与以色列在激光武器应用中处于领先地位,只有中国悄无声息,在国人心目中,中国的武器是落后的,真是这样这样吗?在国际权威机构的研究报告里,中国人的激光武器技术,至少领先全球十五年。中国的攻击激光雷达包含着世界最尖端的5大核心技术:激光材料研究;激光辐射材料物理机理及成像图谱研究;一次性快速跟踪定位控制技术;高密度能量可逆转换载体材料的突破;激光成像技术等。
巴基斯坦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上,配装着中国99A2式坦克激光压制武器的改进型,是一种集预警,反制于一体的新型装置,它能有效的提高坦克面对精确制导武器的预警时间,实施机动从而提高坦克的生存能力,并有效的实施反制措施的新型武器。这种新装置,一直是美俄等国家一直想窃取并拥有的高科技武器。
中国政府基于战略考虑,在对巴基斯坦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实施技术升级时,将这种武器,配置给了巴基斯坦陆军。
看到自己的战友,被印度人的“毒蛇”击中,并失去了生命,巴基斯坦陆军的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提高了行进速度,于此同时,装配有先进的火控系统和双向稳定系统的125毫米滑膛炮,喷出了复仇的怒火。
在起伏不平的原野上,巴基斯坦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一边快速冲刺,一边对发现的所有目标,实施定点打击。
一声声炮响之后,一个个印度陆军的反坦克阵地,被逐一点名清理。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整个过程中,许多印度士兵,都是眼睁睁的看着巴基斯坦人的炮弹从出膛、飞行到落在自己的头上,居然一动也不动,仿佛心甘情愿的接受惩罚一般!
没有人有那么好的心理素质,能坦然面对死神的逼近!不是他们不想跑,而是跑不动或者辨不清逃跑的方向……
巴基斯坦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上的激光压制器,使他们失去了运动能力!
没有人面度死亡的追逐,不选择逃跑的,只是印度人的逃跑速度,哪能抵得过“死光”的速度?!
全本推荐:、、、、、、、、、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