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是,别太逞强了知道么?”虞莘道。

“我的好姐姐,你对我可真好,”虞姝感激地抱住虞莘,“放心,我不会有任何事情的。”听到虞姝如此道,虞莘放心下来,二人说了些许的话,便是休息去了。次日,张蓉的身子已经恢复了大概,虞姝去给张蓉诊脉时也唤上了虞玢,虞玢伺候张蓉并未有任何的不耐烦,反而很是小心翼翼。

张蓉看着忙前忙后的虞姝与虞玢,心下不是个滋味,平心而论,自己并非是虞姝与虞玢的亲生母亲,他们二人根本根本没有理由如此厚待自己,更何况,自己与虞姝之间有牵扯不净的事情。虞姝根本就没有理由待自己如此之好。

可是,自己的亲女儿亲儿子却从未如此对待过自己,张蓉心中不是个滋味,以前的自己真的是做错了么?她是不是太过分了?张蓉摇摇头,太多的思绪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她不愿再去多想什么,都过去了。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好好的过眼下的日子。

来到甲县之后,虞姝几人寻了一个宅子安顿了下来,宅子不大,比起在京城的私宅,小了一半不止。张蓉与虞平安排在了一处,虞平当日就来找虞姝闹事。

“我要单独一个院子。”虞平道。

虞姝拧起眉头:“我们大家都是一起住的,我更是与三姐姐四姐姐住在一块儿,凭什么你要分开住?分开对你而言有什么好处?”虞平咽了咽,“你管我什么好处,我就是要分开,我一个人一个院子习惯了,你如今让我与别人住在一起,我不太习惯。”

“你说的别人可是你的母亲!”虞莘提醒道。

虞平性子是太过火了,可现在不是任性的时候,他们这些做妹妹的尚且懂得,虞平这个做哥哥的为何就不肯明白呢?虞姝不去争论什么,而是道:“大哥,现在真的没有多余的院子给你住,咱们只有老太太是一个院子,你总不能去与老太太争抢吧?我知晓你住在一个院子,委屈到你了,可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大家都是这么来的,哥哥你也忍耐一下。”虞平狠狠瞪了虞姝一眼:“你说没有法子就真的没有法子?我才不相信你说的话,你一定是有办法的,虞姝,我对你是有怨言,我也知道,你对我也有很多怨恨,但是这件事,你必须给我一个交代,我凭什么要与别人一块儿住?哪怕是我的母亲我也不行,我可是一个男的!”

他是虞家的长子,凭什么要如此亏欠他。

虞姝怒吼道:“你怎么能叫自己的母亲是别人,若是母亲听到你这句话,一定很是伤心才对,大哥,我知道你性子是很任性,但现在并不是你任性的时候,这院子你爱住便是住,若是不想住,你走便是了。我也不会拦着你,我只希望你能明白,现在我们家的处境,我们已经不能像是以前那样依着你的性子来。

你若是愿意,与我们一起同甘共苦,你若是不愿意,你自己一个人搬出去便是了,我绝对不会拦着。”虞姝是气得恨了,虞平永远都学不会节俭,不仅仅是这样,他似乎是觉得一切事情都是亏欠他的,他想做什么便是能做什么,这怎么可以,虞姝才不愿意倚着他的性子来,大家都是一样的处境,凭什么他要搞别的一套。

虞平听虞姝如此道,一时间哑口无言,他恶狠狠地瞪了虞姝一眼,转身离开了房间。他一走,虞莘与虞玢都围了过来。

“大哥可真不是东西,我就不明白了,咱们又没有亏欠他什么,他为何还是这么不懂事?”虞玢道,“原本这个家需要大哥来撑起来,他非但是撑不起来,还要来捣鬼,我真真是不明白大哥是怎么想的。”“你管他是怎么想,”虞姝冷哼一声,对于虞平,她心中已无半点好感,这个男人根本就是一个混蛋,不仅仅是混蛋,更是无可救药的废物,他瘸了腿儿,已经不能帮家中做什么,家里都是养着他的,他却是觉得理所应当,真真不是个东西。

“虞姝,你也别生气了,你要知道大哥是被母亲给惯坏了,”虞莘温声说,“这件事除了母亲,没有别人能够解决,若是母亲愿意,她可以去教训大哥,大哥目前也只听母亲的话,连祖母的话也不会听。”

虞姝点点头:“看来大哥要好好给点教训了,要不然咱们家可要败了。”大哥的性子就是败家,虞姝也不是吃素的,若是自己辛辛苦苦攥了钱,被大哥挥霍了,她难道就不会心疼么?如今正是用银子紧张的时候,她绝不能再让大哥如此浪费下去,也绝对不能什么事情都由着大哥的性子来。

虞平一瘸一拐气呼呼的回了自己的房,李文儿瞧见自己夫君回来,悻悻地上前:“如何?五姑娘是怎么说的?咱们能单独住一个院子么?”李文儿是虞平从青楼买回来的姑娘,做自己的通房小妾。他如今虽然已经二十好几,但因为残疾身,娶不到妻子。也因为自己在京城的名声太差,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

虞平却不在意,女人嘛,自己勾勾手指就来,比起那些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虞平更喜欢这些妖艳会撒娇的女人。但此刻的虞平却没有什么好心情,他黑着脸道:“被虞姝拒绝了,我就不明白了,我好歹也是一家之主,我可是长子,凭什么这个家不给我管着,要给虞姝管着。”

李文儿一听他抱怨,就知道这件事没有成。这可如何是好,她可不要与张蓉住在一块儿,张蓉本就不喜欢她,以前在虞家的时候就总是刁难她,她住在虞平的院子,好歹也可以躲一躲,如今出了虞家,她就算想躲,也躲不掉了。

“难道就没有别的法子?要不你去给老夫人说说?你可是家中唯一的男丁了,老夫人一定会答应你的。”李文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