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吐蕃百姓无归属
钟刚听小虫说,显得更迷糊了。
“小虫。从哪里动的手?我怎没看出来?”
“我也没看出来,想知道得先把彭州一段时间内的所有商队调查清楚,或者知道粮店、油铺、盐摊子,还有杀牲口卖以及产蛋地方的情况,去年张王两家到翼州时就开始让周围州府的百姓看自家条件养鸡。
如今正是下蛋的时候,上个月还有卖煎饼果子的人抱怨,刚开裆的鸡蛋小,放两个会赚的少,放一个买的人又不愿意,现在应该是鸡下蛋最多时,为什么又要涨价?
鸡蛋涨价肉降价,绝对不是偶然出现的事情,而是张家小公子不愿意因为自己的动作给当地带来太大的伤害,没看盐价依旧压在原来的位置上么,油粮涨的那点和往常一样。”
虫现在和当初的一号有同样的感慨,只要是遇到特殊的事情,眼前就像出来了浓浓的大雾,好不容易吹开一块地方,结果回身的时候,连来时的路也找不到了,未知才是最可怕的。
钟刚似懂非懂地把碗中的酒喝光。伸手去拿酒坛子“那不对呀,怎么会没有伤害?养鸡的人赚钱,杀牲口卖肉的就赔。”
“笨啊,肉能降价说明买牲口的时候价钱就低,卖肉人以前赚多少,现在还是赚那些。”小虫对钟刚又解释。
“还是不对,卖牲口的不就赔了?”钟刚这时候脑袋好用了。
虫点头道:“对呀,卖牲口的价钱会被压低,谁卖的牲口?牲口从何处来?”
“吐蕃!”两个人得到了相同的答案。
“那鸡蛋呢?”钟刚再问一句,不等小虫说就自己又说道:“难道是卖到了吐蕃?”
“估计差不多,只是吐蕃要那么多鸡蛋干什么?又是如何买卖的?”还以为能猜测出来张家小公子手法的小虫又一次被打击到了。
互相看看,二人不再谈论这个事情,越想越困惑,累人,小虫带着心事喝酒也就不像刚才那样小口抿,喝一大口酒,吃一大口肉。
队伍中其他的商人就没有两个人这样多的心思,只要达到沙漠,就可以在那边找到商会需要的东西,尤其是草药,还有植物的种子,能够长肉苁蓉的东西,非常适合在沙地上种植,有的河边沙子太多,正好种这样的东西。
顺带着还能用盐和其他的东西与当地的百姓交换到当地的特产,如皮毛,野兽能入药的骨头。甚至是活的毒蛇,带回大唐又是一笔收入。
如今弱水的东边生活的百姓比当初更多,去年因为缺粮食,吐蕃百姓过的并不好,饿死人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凡是没有了牲口的人家,在今年要春耕的时候发现了有个大问题,无法像已往那样耕种了。
农具缺少,种子也不够用,熬过一冬天之后,粮食更没有了,继续呆在弱水的西岸,找不到活路了。
于是很多的百姓拖家带口的想要从彭州进大唐,做一个大唐的百姓。
但大唐和吐蕃都不让,大唐是怕这一部分的百姓不好治理,出乱子,吐蕃的理由简单,百姓都跑了,吐蕃就剩块地方,那还不如送给别人,只要一部分的百姓到大唐过上舒服的日子。其他吐蕃百姓自然会跟在后面。
彭州的关口紧闭,吐蕃的骑兵连恐吓带威胁,就是不让百姓往前走,百姓没有办法,就跪在了彭州关外,大人的哀求声,孩子的哭闹声,竟然让关口上的人耳朵嗡嗡直响。
彭州的官员想不到办法,剑南道的节度使也不准备找麻烦,就眼睁睁看着关外的吐蕃百姓一点点把带着的食物吃掉,并准备兵力,以免百姓冲关。
就在这关键时刻,翼州留守的张家内院出动了,小事儿而已,都不用询问主家,直接运出粮食和器皿以及盐,从城墙上放下去,告诉吐蕃的百姓自己熬粥喝,不准乱抢。
已经解散了的翼州后勤营的旗帜依旧有非常大的震慑力,吐蕃的百姓非常听话地开始熬州,还有春天冒出来的野菜,放到一起煮着吃,吃了三天,安稳下来了,不再像刚来时那样乱。
张家内院的人这才与他们商议事情,由张王两家出粮,吐蕃的百姓拿着白叠子的种子在弱水的东边种植,在白叠子能够收获之前这段时间,粮食还有其他的生活用品都由张王两家负责。
等收获白叠子之后。按照数量扣除一部分生活用品的费用,其余的再与张王两家交换生存物资,以后年年种,年年就这样交换。
吐蕃的百姓就要断粮了,连交换的具体细节都不问,就答应下来,带着很多的粮食和种子以及工具在弱水河的东边重新修建村庄,准备用自己的双手打造幸福的生活。
他们也不怕有人像以前那样,不时地进到村子中欺负人,自己可是给魔煞鹃鹃种白叠子,谁敢过来就试试。
果然,吐蕃偶尔过来的军士很眼馋,却不敢动手,看到从彭州关口张王两家给百姓送出来的用以熬汤喝调理身体的肉骨头也只能是干瞪眼,没一个有勇气抢过来自己尝尝。
吐蕃的百姓一边种棉花,一边也干点杂活,把去年的干草编成帘子,把麻放到水中沤,然后拿出来搓绳子,再有就是打猎,把这些东西准备好,等大唐的商队过来时就用来交换。
百姓们也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边,说是大唐的。大唐不承认,说是吐蕃的,又不受吐蕃管,这种最终的归属问题实在是太过深奥,百姓们弄不清楚也就不再多想,只要日子能好过,那就行了。
商队今年已经是第二次过来,上一次因为吐蕃的百姓刚刚安顿下来,没换到太多的东西,这一次商人们觉得吐蕃的百姓手中的货物能比上次多不少。
这时就围在火堆的旁边商议给什么样的价钱,有的人说可以比上次稍微给的再高一点。毕竟换回去的东西真的很值钱,草帘子和麻绳都被翼州张王两家要去了,给的价钱高,药材则被当地的药铺收走,同样不低,皮毛那更不用说了。
所以多给点钱,好让吐蕃的百姓更努力去做。
有的则是说再压压,就说货物不好卖,能够有更多的赚头。
开始时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还好声商议,说着说着,酒也喝多了,就开始大声争吵,有的甚至准备动手。
就在这时,一直不愿意去猜测张家小公子具体做法又总是放不下的小虫不高兴了,大声叱呵道:“嚷嚷什么?真以为这里成你们的地方了,就算给你们,你们谁能守得住?做事儿的时候不先想想张王两家的意思?”
还在争执的商人被小虫一喊都老实了,他们知道小虫当初亲自和张王两家的那两个小祖宗见过,能说得上话的那种,刚才确实是想钱想傻了,此时被人一说,反应过来,这条路是张王两家的,准确地说是张小宝和王鹃用鲜血铺就出来的。
从这条路赚到的钱,每年还要拿出来一笔专门给埋骨在此地的大唐勇士家人,不是自己这些商人能够控制。
“小虫,那你说,该给什么价钱?”一个商人不想弱了气势地高声问道。
“那你们得先弄清楚,小宝和鹃鹃是如何打算的,为什么这里留下吐蕃的百姓,为什么只让他们种白叠子而不让种粮食。”
虫提出来两个问题。
商人们也想要知道为什么,一个个看向小虫,等小虫继续说,但小虫却不敢说,他觉得小宝和鹃鹃是打算有一天把弱水河东边直接并入到大唐,只要当地的百姓习惯了现在的生活,以后想并就能并。
见众人看过来。小虫心中合计了一下说道:“因为这条路很赚钱,如果把吐蕃的百姓给吓跑了,以后谁还来种白叠子?我的想法是,把他们的东西能卖多少钱告诉他们,并把我们愿意给出的价钱也告诉他们。
他们觉得我们给的少,就自己去卖,觉得耽误工夫,还不好进彭州,那就卖给我们,不要总把眼睛盯在额外的小钱上面,沙漠中的钱才是大钱,那里湖泊中的鱼虾味道好,药材也多,还有肉苁蓉。
不会让我们少赚,真把事情做错了,惹小宝和鹃鹃生气,你们自己好好想想后果,真打算让他们亲自从京城那里赶过来解决?”
虫的话起到了作用,很多商人都做缩脑袋的动作,觉得脖子冒凉风。
就在众商人决定按照小虫的说法去做的时候,从彭州的方向追过来两匹快马,马上各有一人,到队伍近前,翻身落地,当中一人对着众人说道:“商会决定,遇到吐蕃百姓时,让其亲自到彭州贩卖货物,并告知其大概价钱。”
商人们心中有点不高兴,真按照这样做的话,那他们岂不是少赚钱?难道加入了商会,就不能在额外做买卖?
“至于你们的损失。”来人或许也猜测出了商人们的想法,又接着说道:“你们在这方面的损失,会禀告小公子和小娘子,由小公子想办法补偿,张王两家做买卖,不会可以让合作的人损失。”
商人们这下高兴了,又纷纷说着无伤大雅的话,来人也不想在外面多呆,重新上马准备离去,这时小虫突然说道:“能不能帮我带个信,就说我是否可以帮上忙?”
以下字多点,但不算正文字数
换了地方,感觉确实不错,这里其实是我小时候住过的村子,二十年都没有回来看过了,今天上午到处走走,有种特殊的感觉,原来的河,原来的树,原来的田,原来的路全没啦。
转了一大圈,才寻找到曾经依稀的记忆,爬到一个学校后面的山上去,这一块地方竟然没有太大的变化,二十年前的松树还活着,只不过被人家贴上了标签,山路上长了很多的杂草,应该是走的人少了。
但小时候天黑的早,让我在放学的时候总觉得有什么东西跟着的那一段路上的坟包还没消失。
时候能够看到的日俄交战留下的战壕被岁月填平了,以前路边长的叫刺梅果的东西竟然没有人吃,我在一个坟包的旁边摘了几个,也不洗,随便擦擦就吃了,不好吃,没有小时候少水果当零食吃的那种甜。
山被挖掉不少,盖楼房了,我以前山坡上的家也找不到丝毫痕迹,但还有很多的山没人动,估计是承包出去了,明年开春我又可以去山上采山菜,恩,还能拣蘑菇,因为放羊的人没了。
有不认识山辣椒秧子的可以在群中给我留个信,我采到了给你寄过去,至于‘猫爪子’‘猴腿’‘蕨菜’还有‘松树丁也就是松磨’就不要想了,我自己还吃呢,很贵的说,顶多给你寄点当地叫‘黄泥团子’的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