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不要自找麻烦

1940年6月5日,唐宁街十号,英国首相官邸。

5月10方才接替张伯伦出任新首相的温斯顿.丘吉尔,外长哈利法克斯以及陆军大臣艾登在丘吉尔的办公室里,对着几张电报发呆。

丘吉尔这时的神情很怪异,既有欣喜,又有担心,还夹杂着一丝紧张,但更多的是愤怒。

哈利法克斯与丘吉尔和艾登虽同属保守党,但政见略有不同,哈利法克斯可算是张伯伦的亲信,绥靖政策的坚定支持者,曾号称绥靖船上的大副,虽然绥靖政策破产,哈利法克斯也意识到以前的绥靖策略有些过分,但对于丘吉尔的过分强硬却也并不十分认同。

只是这是战时,内阁刚刚更迭,为求稳定,丘吉尔并没有大肆更换内阁大臣,像哈利法克斯等不少原内阁成员都得以留任,不过除了哈利法克斯,其他人的职务分量要轻一些,在关键几个位置,就换上了与丘吉尔政见更一致的人担任,如他身边的新任陆军大臣艾登。

他们两人的表情此时也很怪,哈利法克斯嘴巴嚅动,似乎想说什么,又在极力克制,而艾登则情绪略有些低落,但低落之中似乎又夹杂着一丝深思之‘色’。

“罗伯特,你的计划完成的怎么样了?”丘吉尔沉默许久,突然开口问艾登道。

“哦!”艾登似乎被丘吉尔的话刚刚惊醒一般,抬起头眼神透出一丝‘迷’茫,但马上又反应过来,连忙道:“还算顺利,最开始一个星期内,我们就有二十五万青壮应征入伍,到现在已经突破六十万之数。”

艾登因政见基本相同,在新内阁中受到丘吉尔器重,出任陆军大臣。只是在艾登任内,英军未能改变在与德军作战中所处的不利地位。于是艾登为加强国防而决定建立“国民自卫队”,号召“年龄在17岁到65岁之间的英国男人接受军事训练,参加“国民自卫军”。

这一号召得到广泛的响应,第一个星期报名的就有25万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突破60万人,且预计再过一个月,这个数字可能上升到过百万。

有了这一批国民自卫军,在丘吉尔和艾登等人看来,是有着重大好处的,这至少可以保证英国本土的安全,而大量的正规军则可以用于战场。就像阿拉斯加人的野战军和国民卫队一样。正是因为国民卫队的存在,分担了不少本土防御任务,使得其野战军一直都能集中全力用于对外野战。

而英国一直以来虽然也有两种军制,即正规军和仆从军,但仆从军事实上也经常在战时当作野战军使用用于战场之上,殖民地的防守和本土防御仍然要占用大量的正规军,这也是一直以来使得英国陆军实力偏弱的主要原因,要知道英国这么多殖民地,就算一个殖民地的驻军再少,也要数千上万才行,这导致大部分英国正规军被分散,往往能集中用于战场的军队比较少,即便要集中大规模军队,调动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影响了效率和协同作战能力。

这个计划是丘吉尔鼎力支持的,也算是艾登在陆军大臣位置上到目前为止做的唯一一个还算有效的工作,只是除此之外,艾登在这个职位上的总体表现还是让丘吉尔不太满意。特别是对德作战毫无起‘色’,最后还是丘吉尔亲自主持了目前还在进行当中的敦克尔刻大撤退。

“敦克尔刻的大撤退已经进入尾声,这次行动算是为我们英法盟联军保留了元气,不过大量法军有生力量被消灭,余下的部分法军中也有不少已经撤到了我们英国,留下在法国的军队只怕不足以抵抗德国人的全面进攻了,接下来,我们大英帝国也许将要独立面对德国人的压力,那将会是我们最艰难的时刻。”丘吉尔将话题转到了正在进行的敦克尔刻大撤退上,说话的声音非常低沉。

敦克尔刻大撤退是无奈之举,皆英欧洲大陆局势糜烂,为了保存元气,丘吉尔不得不为。

自5月10日,德国实施改进后的施里芬计划,分三路进攻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和法国北部,并于当天攻占卢森堡开始,德国攻势就堪称势如破竹。

5月13日德军a集团军按曼施坦因意图通过法国防守力量薄弱的阿登地区进入法国,英法盟军在阿登山地因为德军的奇袭完全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德国坦克师强渡马斯河,5月13日攻陷了法国南部战略要地‘色’当,而同时德军b集团军在空降兵配合下入侵荷兰、比利时,来吸引跟牵制位于比利时平原一带的英法盟军主力部队,使a集团军得以更加顺利的从法国北部附近通过英法联军主力部队之侧翼,来完成曼斯坦计划中的大包围。

到5月19日德军装甲师已经抵达离英吉利海峡只有50英里处。5月24日,德军装甲部队已经‘逼’近法国的北部港口敦刻尔克,好在这时德军突然接到停止前进的命令。这个命令是致命的失误,当然这个致命的错误其实是丘吉尔好不容易争取到的,根据阿拉斯加方面的分析,英国应该是破译了德军的密码,然后以此发出错误情报,误导了德军统帅部,如此让丘吉尔有了施展一个庞大撤退计划的先决条件。

这一天开始,被包围的盟军开始执行“发电机计划”,即敦刻尔克大撤退(保留反攻的有生力量)。850艘各种类型、动力引擎、大小的船只舰队大量跨海集中到敦刻尔克,第一批士兵,到昨天即6月4日时已经有超过33万人成功逃脱,其中23万是英国远征军。

这次撤退是丘吉尔意识到在欧洲大陆,德国现在优势太大,盟军已经无法抵抗德国人的强大攻势,只能采取这种办法来保存有生力量用于将来可能的反攻,而这个计划严格来说实行的非常成功,完全达到了预期目的,顺利的撤出了大量的军队,不过这毕竟是一个无奈的计划,是一个匆忙的计划,所以这次的撤退虽让英国避免了全军覆没的悲剧,但也丧失了大量的物资和武器装备,使得盟军的士气非常低落,而大量英法主力部队撤到英国后,也等于就此放弃了整个西欧大陆,依靠留下来的部分盟军,谁都知道无法再抵抗德国人前进的脚步。

而欧洲大陆丢失后,整个欧洲大陆可与德国人再相提并论的国家已经不多,西班牙和意大利等有限几个人口较多,面积较大,实力稍强的国家也都是德国人的盟友,中东欧一带除了希腊等少数几个国家,则大部分处于德意苏阿四国的影响之下,甚至直接被这四国所控制。要不就是几个保持中立的小国。

总之这一次撤退就意味着大英帝国同时在整个欧洲大陆作出了退让,在整个欧洲,只有孤悬海外的英国本土由于英吉利海峡的存在能够坚持下来,但这种坚持肯定会相当艰难。英吉利海峡能否捆住德国人的手脚还很难说。

在目前来说,英国人的海军要远强于德国人,所以英吉利海峡暂时还是安全的,英国本土也是安全的,但德国人取得欧洲大陆的主导权,大量资源得以集中,那么德国人假如没有其他的外部压力和消耗,在短短几年内就可能超越英国,当那一天来临,英吉利海峡也将成为通途,再也不能阻止德国人的脚步。

“意大利人、西班牙人受德国人的成功刺‘激’,也肯定将马上加入行动,法国人支持不了多久。很快就会步‘波’兰的后尘,轴心国取得欧洲大陆主导权,将成为了大英帝国一个巨大的威胁,暂时我们依靠强大的海军和英吉利海峡,是可以确保安全的,但这个安全的时间也许只会是短期,所以我认为目前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增加德国人的外部压力,不能让他们停下来养‘精’蓄锐。只有他们在不停的战斗,才能让他们不断的消耗力量,这样做,虽然不一定能把德国人拖垮,但至少可以保证他们无法集中全力对付我们大英帝国。能确保我们本土的安全。为我们争取时间作反攻准备。”艾登说道。

丘吉尔点了点头,又翻了翻手上的几份电报,然后看了看哈利法克斯,见哈利法克斯总是‘玉’言又止的样子,有些奇怪的道:“爵士,你想说什么?说吧,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虽然政见不尽相同,但不可否认,哈利法克斯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政治家,有时候,多听听他们这种人的意见可能会有意外收获。

哈利法克斯张了张嘴巴,想说什么,最终却是摊了摊手道:“我看还是算了,我的意见说出来也没有用,你们不会接受的。”

丘吉尔皱了皱眉,你还没说怎么知道我不会接受。虽然哈利法克斯在丘吉尔心中属于暂时留任的角‘色’,这近一个月来,他也的确很少听取哈利法克斯的意见,即便有意见也从没采用,但那是因为丘吉尔并不认为哈利法克斯的意见有用。

现在哈利法克斯明显是受了影响,认为丘吉尔是有意的忽略他的意见,‘弄’得他现在都不太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了,如果是那样,丘吉尔认为这个人连留任都没有意思的,你以前的意见没被采用是证明没用,但你不说的话,那就肯定没有一个意见会被采用。

“爵士,不管我接不接受,首先,我要听到你的意见,其次才由我决定是否采纳!”丘吉尔沉声道。

哈利法克斯‘摸’了满头银丝,沉‘**’片刻道:“我的意见很简单,要不就是与他们议和,以英吉利海峡为界,从此相安无事,如果议和只能保证我们的短期安全,那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德国人停不下来,要给他们树立更多的敌人,那样就能不断的消耗德国人的实力。”

“这个我知道,爵士,只要不是傻子,我想都能看到这一点,我想知道的是,我们该如何做。”

哈利法斯克指了指丘吉尔手上的电报道:“那里有一份电报已经告诉你了,那也是我的意见。”

“狗屎,要我们大英帝国向阿拉斯加人屈膝?这不可能。”丘吉尔闻言一把将手上的电报扔在桌面上,一脸怒气的道。

该死的,丘吉尔看着哈利法克斯心里确实怒气冲冲,阿拉斯加就像是丘吉尔心中的一根刺,撞舰事件像是一个大耳光甩在他的脸上,一度让他在英国威信扫地,要不是德国人发动西线攻势,英国人民需要自己这个强硬派,也许这个首相的位置都轮不到自己了。

这根刺一直在丘吉尔心中,越刺越深,而阿拉斯加人若无其事的还顺便侵占了格陵兰,甚至现在连挪威海都被他们逐步蚕食,北欧除了芬兰,连挪威和瑞典也在阿拉斯加人的强大军队面前开始由提供方便变成了事实上的盟友了。听说挪威国内和瑞典国内在阿拉斯加在对苏战争中取得一系列重大胜利后,已经出现了就此加入海约的声音。再这样下去,北欧彻底变成阿拉斯加人的地盘也为期不远了。

这一切让丘吉尔一口气怎么也顺不过来,而也正是他的坚持,使得撞舰事件过去了两三个月了,可阿英两国一直未能和解,关系仍然极为恶劣,若不是阿拉斯加要进行对苏战争,而英国又要面对德国人的威胁,阿英两国也许早已经开战都说不定。

但是现在哈利法克斯在说什么?

这几封电报有来自美国的,也有来自阿拉斯加人,还有来自苏联和法国的。

这些电报代表了这几天发生的许多事情,其中最重要的都是关于一个中心思想——调停苏阿战争。

话要从6月1日说起,在那一天由美国人首先提议,调停阿苏战争,而苏联人已经同意接受调停,但阿拉斯加却一口回绝。

于是美国人利用英法同盟国一直希望得到美国支持的机会,要求英法等国共同出面给阿拉斯加人施压,调停阿苏战争。甚至美国人还打算邀请德国人出面。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人调停阿苏战争的决心。

阿苏停战的好处不少,其一有机会就此将美国人正式绑上英法战车,其二阿苏停战,使得阿拉斯加人的实力不能得到过分扩张,这是丘吉尔希望看到的。其三,一个苏联的存在,远比苏联灭亡更有利,对欧洲,对英国都更有利。毕竟苏联人与德国有天然矛盾,而阿拉斯加人与德国人的关系却非常暧昧,丘吉尔很难保证当阿拉斯加人干掉苏联后,阿拉斯加与直接接壤后,会否选择与德国人联手。

比如德国向西对付英国,阿拉斯加向东对付美国。而若是苏联存在的话,则可以同时牵制阿拉斯加和德国,如此可以与英国、美国形成呼应,对德国为首的轴心国阵营和以阿拉斯加人为首的海约国阵营互相牵制。

依靠这种牵制,若就此实现和平,哪怕是十几二十年的短期和平对现在的英国也是有利的,若不能和,最终仍然要靠战争解决问题,有一个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巨大,战略地位又非常重要的苏联存在于德苏之间,也有利于吸引敌人的火力,为英国减压。

其四呢,就像罗斯福所说一样,苏联人现在什么都要需要,这是一个两亿人的巨大市场,若英国参与调停成功,大有机会争取到这个庞大市场的一块较大份额,如此有利于英国经济的恢复和振兴,有利于积蓄力量与德国对抗。

虽然丘吉尔本人其实对gc主义也很不感冒,当年的英苏贸易他曾是一个坚决的反对者,遏制gc主义的泛滥曾是他极力推动的一个对外政策,但事易时移,很多事情都变化了,政治没有什么道义可言,政治是肮脏的,一切唯利益是论,在这种特殊时候,苏联人的庞大市场以及苏联人现在对人保证英国安全所具备的战略意义,使得丘吉尔不得不正视苏联人的作用。

所以最终与罗斯福进行了电话协商之后,丘吉尔同意了共同出面调停苏阿战争,并且说服了法国政fǔ共同参与,至于德国人,两国正在进行战争,要邀请也只能由美国出面。当然这次英国也是希望德国人能出面的,因为一个还保存较强实力的苏联好过一个奄奄一息的苏联,只有一个还有较强实力的苏联才能保持对德国和阿拉斯加的压力。现在停战,苏联仍然能依靠欧洲土地的庞大土地、资源人口积蓄力量,这样哪怕德国未来发动对苏战争,也能牵制德国更大的‘精’力。

而德国人会同意吗,这一点丘吉尔不能决定,是好是坏,那个小胡子希特勒的想法谁也不能琢磨。一切要看他们是否愿意看到阿拉斯加变得过分强大。强大到将来无人可制的地步。

英国人将自己的调停意见发往了苏联和阿拉斯加,但是让丘吉尔愤怒的是,阿拉斯加人很过分,那个叶疯子居然亲自拟电,只有六个字:“不要自找麻烦。”

而且根据情报人员传回来的消息,这封叶枫亲拟电报,还同时传到了美法德四国首脑的案头,听说罗斯福为此摔碎了笔筒。希特勒更是气的抓掉了一把胡子。

太嚣张了,不要自找麻烦,这其中的意思,其实很容易明白,阿拉斯加直接拒绝了调停不说,甚至是一种隐隐的威胁。

阿拉斯加人真不害怕其他国家联手压制他们吗?

发过脾气之后,一心想要调停苏阿战争的罗斯福与丘吉尔再次通电协商,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希特勒对阿苏停战的想法并不是太热心,对他们来说,阿苏停战有利,但也有弊。

其一是苏联与德国有天然矛盾,苏联的存在对德国人而言并没有太多好处。消灭苏联本身也是希特勒一直想干的事情。

其二就是虽然德国也许不会愿意看到阿拉斯加过分强大,但同样事易时移,他们在西线战争当中取得了重大胜利,接下来全面入侵法国,胜利指日可待,消灭法国之后,德国人是继续向西,跨越英吉利海峡攻击英国还是转而集中‘精’力向东解决苏联是一个两难选择,但相比之下,一个陆地接壤的苏联显然目前威胁要更大一些,而且对于苏联领土的野心希特勒也有,现在苏联又被阿拉斯加打得焦头烂额,正是落井下石的好时机,若是德国能在两个月内解决法国,就可以集中兵力向东攻击苏联,与阿拉斯加形成事实上的联手,瓜分苏联,如此就算阿拉斯加将变得极为强大,但也比独吞苏联要好,至少德国凭借强大的实力也能够拿下苏联大片土地,而且将会是苏联最富饶最好的东欧平原土地,若是打得出‘色’,比阿拉斯加先占领莫斯科也难说。那样,德国的实力也要大大增强,并不用太过担心阿拉斯加的强大了。

其三,德阿之间关系不错,虽然随着阿苏战争和德英法西线战争的相继爆发,本着互不干扰的原则,德阿之间只能维持中立关系,甚至一些重要的武器‘交’易合同也不得不中止,这一直让希特勒非常遗憾,但是现在则不同,若英美‘插’手阿苏战争,而德国则转而放弃,甚至改为支持阿拉斯加,就可能改变阿德之间的关系,由中立变成阿德结盟都难说,他们一旦结盟,未来两国瓜分苏联成为邻国又如何,他们大可先各自解决英美威胁再谈其他。

至于他们之间是否未来会出现矛盾甚至战争已经与英美没有关系了。因为那个时候,英美可能都已经不存在了——同样强大的德国与阿拉斯加结盟,加上中国、意大利这些次一级大国,这个世界上可能没有几个国家可以扛得住。

也许这也是阿拉斯加有底气给丘吉尔和罗斯福等人的案头摆上“不要自找麻烦”的的电报的主要原因。

看看那个小胡子希特勒,抓下了两把胡子,但他紧接着就偃旗息鼓了。可见希特勒在调停不成时,已经打起了其他的主意。

也许现在小胡子巴不得英美强力出手压制阿拉斯加,以‘激’怒阿拉斯加选择与德国为首的轴心国彻底结盟呢!

阿德若结盟,也将代表着轴心国与海约国的结盟。如果他们真的结盟,首先就可以确认一点,那就是夹在他们中间,本就已经被打得抱头鼠窜的苏联将避免不了被瓜分的下场,而英美两国想救也救不了,因为不管是英国还是美国都没有能力在这个时候与阿德两国正面作战,英国是因为缺少了欧洲大陆的支撑,美国则是因为还没有作好战争准备。等他们有了实力的时候,苏联肯定已经不存在了。那时英美能做的就是保住自己的命。

分析来分析去,其实都可以看出一点,苏联绝不能灭,不管阿德是否结盟,苏联都不能灭,而眼前唯一能确保苏联不能灭的办法,就是英美必须提供支持,只是现在的英美没有条件大肆支持苏联,所以首先要确保苏联先吊住一口气再说。

分析了各种利弊因素后,罗斯福和丘吉尔又一次向阿拉斯加和苏联提出调停,这次没有再邀请德国,但向阿拉斯加提出的调停意见当中,英美保证将让阿拉斯加享受最大的既得利益。包括说服苏联彻底放弃乌拉尔和中亚,撤出那里的军队,并把目前阿军所有已经占领区域(包括欧洲部分土地)划入阿拉斯加及其盟国等有利条件。

这一次,阿拉斯加人是有了一定反应的,如果苏联能自动撤出乌拉尔和中亚军队,那就不用再发动进攻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还能保证自己的有生力量得以最大程度的保全。

只是叶枫又停尝不知道英美等人打得什么算盘,虽然这个提议很有吸引力,但与叶枫真正想要得到的结果还有差距,而且这个提议,最终得到最大实惠的其实是英美,他们得到的虽然是看不到的隐‘性’利益,但正是这个利益的存在,有可能为阿拉斯加的未来埋下巨大的祸根,有朝一日苏联再次强大起来,英美作好了准备,谁知道现在所得到的会不会再被‘逼’吐出去呢。

所以丘吉尔又收到了一封电报,就是丘吉尔手上那一叠电报中的其中一封,那上面有阿拉斯加人提出的三个主要条件。

其一是苏联要保证自动放弃在中亚和乌拉尔的包括主权利益在内的一切利益,但其现在在中亚和乌拉尔的所有军队必须在阿拉斯加服劳役五年后,然后依其自愿是否返回苏联。也就是说,如果答应这个条件,苏联在中亚和乌拉尔以东(包括叶卡捷琳堡和下塔吉尔)的两百四十多万军队要自动放下武器向阿军投降,但这两百四十万大军苏联也不能指望他们马上回到国内增强国防了。

这两百多万大军可是目前苏联战斗经验最丰富的大军了。不能回去继续服役,对苏联的打击将会非常沉重。

当然,如果能就此确保苏联的安全,让阿拉斯加保证不再继续向苏联发动进攻,保留苏联重新崛起的希望,丘吉尔和罗斯福都相信,苏联最终会答应这个条件,毕竟不管怎么样,对于现在的苏联为来说,保住不亡国才是最重要的。

只是阿拉斯加的条件不止这一款,后面的条款才是最难以让人接受的。

其二,民主、人权和道德,阿拉斯加直指苏联政权缺乏民主,苏联人民没有享受到基本的人权,阿拉斯加提供了许多从沃尔库塔和克孜勒奥尔达等集中营中搜集的资料,还有一些如加米涅夫等前苏共领导人提供的绝密资料证明了这个说法,以此认定苏联政权违背了基本的道德准则,所以要求苏联可以由gcd领导,但只是之一,做为合法政党之一,应该进行民主选举,由人民来选择执政者。

这个条款严格来说英美等国并不太反感,甚至他们巴不得苏共消失才好,但他们却不能接受,因为那样的话,英美将不能确保未来的苏联是否还会与英美合作,谁知道将来的所谓民主政权听谁的,正规的选举可能会导致苏联领导人更迭,不可能再出现朱加什维利那样二十年执政的独裁者了,新领导人是可能导致政策变更的,若变得更倾向英美当然好,但谁能保证这一点,谁能保证新的领导人不是偏向阿拉斯加甚至德国呢?毕竟相比英美,阿德才是苏联的邻国,可能更容易影响新苏联的决策。

所以保证苏联既有政权的稳定,将苏联牢牢绑在英美战车之上,让苏阿,苏德之间的天然矛盾长久保持下去,才是目前最符合英美利益的选择。

所以这一条款他们根本无法接受。

而不用说现在的苏联政fǔ也绝不可能接受这个条件,接受这个条件,可能就意味着朱加什维利要下台,甚至意味着苏共会垮台,那对他们来说有什么意义?付出巨大利益换来的却是‘交’出政权,那又何必?

虽然这样做并不意味着苏共就一定垮台,也不意味着朱加什维利就一定下台,但自家知自家事,苏共和朱加什维利比谁都清楚,现在的苏联,民心团结只会是假象,是大清洗和各种镇压及政治迫害下所达到的表面现象,一旦有了机会,可以让人心‘玉’望释放,苏共就算暂时不垮台,也难保未来不垮台,民主选举条件下,一切都将以人民意愿为重,以保住执政地位,这将很难让苏共再像以前那样进行集权统治,个人意志很难再为所‘玉’为。一个那样的苏共还如何实现所谓的gc主义?那还叫gcd吗?失去了这样的条件,朱加什维利又怎么可能一直坐在国家最高领导人位置上呢?又怎么能保证全国上下只有一个声音?

所以这第二个条件就像一个大‘门’,把调停的机会差不多再次关闭。

这还不算,还有第三个条件,这个条件却是直接针对英美法索取利益,这才是丘吉尔最为愤怒的。

这就是其三,英美法应该表现出诚意,阿拉斯加要求英美法苏等国承认阿拉斯加在格陵兰的主权利益,并承认英国在中东、非洲、南太平洋、东南亚、加勒比海等凡英法美殖民地地区中阿拉斯加人享有完全平等的贸易投资等地位。并说服澳大利亚将新几亚岛南部转‘交’阿拉斯加管辖。而美国人呢,则需将菲律宾改为美中阿三国共管。法国人需要将巴拿马运河区中的法国权益‘交’还阿拉斯加管辖。

任何人看到这个条件,都要暴跳如雷,这纯粹是狮子大开口,英美法三国调停反倒要惹自己一身‘骚’,这简直让人无法忍受。

丘吉尔这次算是有忍耐力了,没有把这封电报一把撕得粉碎,毕竟他们也知道这次他们出力调停,做阿拉斯加最不想看到之事,想要成功就必然要付出代价。只是这个代价未免太高。对大英帝国来说这简直就是羞辱,什么时候大英帝国需要如此看其他国家的脸‘色’了。

假如是以前,不管哪个国家进行战争,只要大英帝国跺跺脚,就足以风云突变,谁敢逆大英帝国的意?大英帝国不在调停中争取好处就算不错了,绝没有自己反而要付出巨大利益的时候。

当然,这毕竟已经是假如了。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大英帝国和美国都需要苏联,但不管是英国还是美国现在都没有实力和机会直接‘插’手加入这场战争。而阿苏之间的战争,实力又已经很悬殊,要阿拉斯加收手,是强求,强求就必然要付出代价。

如果他们不付出代价,就只有两个可能,一是放任苏联覆灭,二就是不顾后果,马上与苏联联手,共同出兵对付阿拉斯加,直接加入这场战争。

而这样做的后果也不用多说了,英国人现在面对德国人都无法正面对抗,何况还有意大利等德国盟国存在,只能缩在本土,那能给予苏联多大的直接帮助?至于美国人,一战后二十多年的孤立政策,虽然在罗斯福上台后有所改观,但其国内孤立反战思想仍然比较重,短期内美国国内都很难完成战争准备,他们目前国内总兵力只有一百多万人。防守可能够用,主动发起攻击远远不足。

除非美国先遭到攻击,使得美国人民在面临直接威胁之下凝聚一心,消除反战孤立思想,才有可能以最快速度武装出更多军队。但不管怎么说,这也需要一定时间,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罗斯福很愤怒,也很为难,丘吉尔同样如此,这封电报他已经极为克制的看了数遍,但怎么看,他也不认为这是可以接受的。

现在哈利法克斯居然指出解决德国人威胁的唯一办法就是这封电报,让丘吉尔怎么不越发愤怒。

哈利法克斯脸‘色’胀得通红,他就知道丘吉尔很难接受这样的条件,丘吉尔本就对阿拉斯加极度不满,现在要让他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向阿拉斯加服软,绝对比杀了丘吉尔自己还难受。

但既然已经说了,哈利法克斯似乎也没有了顾忌,浑浊的眼睛透出一抹锐利的光芒,盯着丘吉尔道:“首相阁下,我想我们首先要明白三点,其一,相比美国是考虑未来的威胁不同,我们大英帝国首先要考虑的是眼前的威胁,除非我们立即与德国和解,否则保住苏联,然后找机会让苏德之间发生战争就是我们削弱德国人的唯一机会。但可以肯定,希特勒与我们和解的可能‘性’比我们与阿拉斯加和解还要难。”

“其二,我们向阿拉斯加付出的东西看似让人难受,但仅仅是付出平等商贸的代价,这些地方的统治权仍在我们大英帝国手中,在这样的地方真正平等又怎么可能,阿拉斯加最多也就是比以前取得更多一些的利润和贸易份额罢了,但绝不可能超过我们大英帝国在这些殖民地所赚取的利益。唯一付出的新几内亚南部地区事实上我们没有多少利益可言,这是澳大利亚在代管。澳大利亚虽然是英联邦成员国,但已经算是主权国家,所以新几内亚南部‘交’给澳大利亚和阿拉斯加并没有太多的实质区别,事实上我们付出的代价要低于美国,他们可是付出了一个菲律宾,这是他们不多的也是最大的一块殖民地了。”

“其三,不管未来的苏联不管是否苏共掌权,有一点是不能否认的,就是阿拉斯加人与苏联人的矛盾永远也难化解,那大片的土地割让不是那么容易让人接受的,那不是殖民地,而是他们的本土。阿拉斯加侵占了他们这么多土地,我想没有一个苏联人民会视而不见,未来不管谁上台,都不可能违逆全国人民的意思,与阿拉斯加人发生如胶似漆的外‘交’关系,就算他们在特定时候可能会关系变得极好,在内里,他们没有真正和解的基础,一切都是为了增强力量。所以苏联人不管是否民主政权,只要我们大英帝国愿意与他们‘交’往,都会成为天然盟友。绝非阿拉斯加人或德国可比。”

哈利法克斯一番大篇大论,倒是让丘吉尔听进去了,甚至也有了一丝心动,但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丘吉尔心里显然还在做着‘激’烈的斗争,脸‘色’阵红阵青。

良久,丘吉尔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里翻腾的思绪,看向默然不语的艾登道:“罗伯特,你的意见呢?”

这毕竟是一个与自己政见更接近的政治家,他的意见显然更容易让丘吉尔接受。

艾登显然也知道这个决定很艰难,看着丘吉尔的眼神不停的闪躲,但丘吉尔摆明了要听到艾登的意见,眼睛盯着艾登不放,艾登看躲不过了,最后耸了耸肩道:“首相阁下,我认为爵士的意见我们应该好好考虑一下,当然,如果有机会,我们还应该争取尽量把这个代价减轻一些,最起码我们也可以答应这些条件为由对阿拉斯加提一些限制条件,比如要求阿拉斯加在未来大英帝国与其他国家发生冲突时,必须保持中立,甚至要求他们提供直接帮助。”

“如果可以凭此拉拢阿拉斯加直接对德作战,就能让他们狗咬狗,互相消耗实力?罗伯特,如果可以达到这个目的,那么我们暂时退让一步倒是可行!”丘吉尔却是眼睛一亮。

哈利法克斯听了丘吉尔的话,却在心里暗暗摇头,丘吉尔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只是阿拉斯加人对他造成的连续刺‘激’显然让他失去了一些冷静。

那个叶疯子是那么好对付的吗?狗咬狗?现在是大英帝国有求于人,阿拉斯加不再坐起起价就好了,怎么可能反过来答应这些极为明显不利的条件。这么浅显的‘阴’谋就连普通人都瞒不过,有可能瞒过阿拉斯加人?

只怕这次丘吉尔又在自找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