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内间是夏云泽的休息室,偶尔夏云泽也会宿在这里。
林立抱着小桃华进来,就有内侍跟着进来,立刻将床铺换了全新的被褥。
林立要将小桃华放在**,小桃华却搂着林立的脖子不肯撒手。
“宝宝,就这么舍不得爹爹?”林立低声安慰着,“爹爹去找你王成伯伯,商议新币的事情,还有些事情也要爹爹做,两个月差不多爹爹就能回来。”
小桃华终于将头抬起,她的睫毛上挂着两滴泪珠,养着头眼巴巴地看着林立,小小的孩子显得格外可怜。
“爹爹,我想娘亲了,我想要找娘亲。”
林立的心都要抽到一起了,他不觉用了点力气将小桃华搂在怀里。
“皇上伯伯不也很疼你。再等等,等爹爹忙完了,爹爹带着你一起去找娘亲,爹爹也想你娘亲了。”
虽然几个月前才见一面,但林立仍然觉得好久好久没有见到秀娘了。
“爹爹的事情是忙不完的。”小桃华仰着头,将头时间在林立的脖颈上蹭着,“这件事情忙完了,还会有下一件。
皇伯伯说了,爹爹是大英雄,是要将天下都打下来的。
天下那么大,爹爹什么时候能打完?”
林立语塞了。
是啊,天下现在知道的就那么大,他什么时候能打完?
“爹爹,你送我回娘亲身边吧。”小桃华的声音里满是哀求。
林立下意识看一眼门外,压低声音问道:“你皇伯伯对你……”
林立的心忽的激灵了下。
夏云泽每天都有和小桃华独处的时候,夏云泽又没有娶亲,还不娶亲,难道是有什么方面的特殊癖好?
他忽然害怕起来,捧着小桃华的脸:“宝宝,你和爹说,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没有告诉爹爹。”
夏云泽就在外边,林立不敢直截了当地问,但以小桃华的聪慧,若是有什么事情,她不会瞒着自己的。
“皇伯伯再好,也不是娘亲。”小桃华的眼泪又掉出来。
林立的心放下了。
可放下的只是担心的那颗心,心疼小桃华的心还在疼。
他也想将小桃华送回草原,可是如何与夏云泽开口?
他林立若是一直单枪匹马地呆在京城内,夏云泽肯定也能放小桃华回草原。
但他就要走了的啊。
林立轻轻抚摸着小桃华的头发,一下一下的,心里反复思忖着,怎么才能说服夏云泽放小桃华离开。
正是平时的午睡时间,林立的怀抱过于温暖,又是哭过了,小桃华抓着林立的一角,终于睡着了。
林立低头,看着蜷缩在他怀里的小桃华,满心的心疼。
这几天来,林立看出来了,夏云泽将小桃华教育得很好——完全按照他“遗嘱”上的嘱托来照顾的。
朝廷上的事情,夏云泽每天都会捡一两件,分析给小桃华听,有的会问她的想法,有的直接给小桃华讲解分析——太子的教育,也就这般吧。
然而小桃华太小了,怎么能不想娘亲和爹爹呢。
若是带小桃华离开,夏云泽对小桃华培养的心血呢?
林立轻轻将小桃华放在**,为她盖上被子,擦掉脸上的泪珠。
小桃华睡着了,睡梦里似乎还很不安,不时地抽泣一声。
林立轻轻拍着小桃华的胳膊,小声地安慰着,渐渐地,小桃华熟睡过去。
“陛下。”林立轻轻出了门,看着外间坐着的夏云泽。
夏云泽拿着书好像在看,但显然那书一直拿着,并没有翻开。
看到林立出来,夏云泽将书放下:“睡着了?”
林立点点头:“睡着了。”
两人的声音都放得很轻,生怕吵醒里间睡着的小桃华。
“朕很喜欢小桃华。”夏云泽第一次在林立面前承认他对小桃华的喜欢,“朕看着她从这么小的一团,一天天地长大。
朕请了大夏最博学的翰林做她的先生,最擅长马术的教头教她骑马,朕亲自教她朝廷上的事情。”
夏云泽伸手蒙住眼睛,这好像也是他第一次在林立面前有失控的表现。
“朕知道不该让小桃华早早地就失去母亲的陪伴,所以朕将能给的关心都给了她。只是,朕终究不是小桃华的娘亲。”
林立原地站了一会,走过去坐下。
他不知道该说什么。
一边是自己的骨肉,他恨不得替小桃华呆在这皇宫里,然而皇宫里需要的不是他。
一边是大夏至高无上的帝王,所求的,不过是个孩子的陪伴,或者是为了抚慰他童年时候缺失的父爱母爱,或者是为了其它什么。
然而不管是为了什么,至少他给了小桃华完美的教育。
但,也是他将小桃华从他和秀娘的身边夺走的。
“让王成过来。”夏云泽放下手忽然说道,“京城也有冶炼厂,兵部的炉子王成也不陌生。
这样你就能留在京城了,小桃华也能再安心留一阵。”
林立怔了下,思考了下,觉得出个钱币的样本,王成来京城也可以。
主要他也不是很想来回奔波。
他不走,小桃华也就不那么想着离开了。
“这样也好,只是用兵部的铸造所,兵部……”林立迟疑了下。
夏云泽道:“你若是没有意见,就这么定了吧。正好这段时间,把银行的事情也定下来。
朕想过了,你的意见很好,银行从户部剥离开,与造币所为一体,全都启用新人,也杜绝了被朝中大臣插手的可能。”
林立想想道:“具体的细节,还要熟悉账房的先生。”
林立知道自己的斤两,他能提出来问题,指出发展方向,但细节就不行了。
专业的事情就得专业的人来,他顶多能给参考。
“勉之,朕是不是太过依赖你了?”夏云泽忽然问道。
林立眉梢微微一挑道:“臣是能者多劳。”
停一下又道:“其实很多事情臣也就是知道点皮毛,还是陛下手下的能人多,细节都能解决。”
夏云泽不置可否,视线重新落在面前的案几上,好一会道:
“六部尚书哪一位不是金科状元,也都在金榜前三,又都在官场浸**多年,都是国家栋梁。
然而,他们不仅是朕的臣子,还是他们家族的顶梁柱,整个家族的依靠。
在他们的心里,家族终于社稷。
因为社稷倒了,换一个帝王,他们仍然可以效忠。
家族没有了,才是一切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