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中华帝国(4)
曾国藩、李鸿章以及袁世凯后来的政敌瞿鸿禨,都是科举出身的儒臣,他们的政治关系网络也是以科举的同门、同年以及师生关系组织起来的,可袁世凯没有这样天然的政治资源,他连秀才都不是,传闻他后来想向瞿鸿禨递门生帖人家还不愿接(这是误传),可见他的身份多么尴尬。因此,袁世凯被迫以个人效忠来取代信仰的效忠,以个人感情的纽带来维系他的整个政治权力网络,到处拜门生、到处结金兰之褉,这是他为获取人际资源,编织权力网络而不得不为之计,这和后来的“蒋委员长”一路地“结拜兄弟”,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策略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他将子女的婚姻作为获取政治联盟的手段。他的儿女亲家包括:前清湖南巡抚吴大澂,两江总督张人骏,邮传部尚书张百熙,直隶总督杨士骧,前清驻英法比意四国公使薛福成,陆军部大臣荫昌,江苏巡抚陈启泰,直隶总督周馥,吏部尚书陆宝忠,大学士那桐,两江总督端方,民国内阁总理孙宝琦,陕西督军陆建章,民国总统黎元洪,民国大总统曹锟……甚至他在图谋复辟帝制的时候,为了减少前清保皇党的压力,还试图将自己最心爱的三女嫁给溥仪。不过,话又说回来,到了袁世凯这种地位,他的儿女亲家也不大可能出自一介平民了。
袁世凯没有儒家的政治信仰,渐渐地就滑落到信仰歪门邪道去了,如章太炎所说,他“能合其众而不能自将也。乎力不足者,必营于禨祥小数”。
他能统率那么多能臣猛将,却无法统率自己的“心魔”,这也是他没有信仰作精神支柱的后果。袁世凯走上称帝败亡之道,他的迷信术数、痴迷风水是一剂效力强大的迷幻剂。他身边鼓动他帝制的人,最初就是用这些神鬼道来**他的。有人说,袁世凯谋称帝,有个原因就是他相信称帝可以有“冲喜”的神效——可以冲破他命定六十寿终的天意。
袁世凯笃信风水阴阳堪舆之术,这和他自身的经历有很大渊源。袁世凯晚年每次去宫中面对回来,总是要有好几天感到体气虚弱、身体不适。
后来有个风水先生告诉他,宫中召对的那个殿堂方位正好和他的命相相克,所以应该尽量少去。袁世凯信以为真,后来果然再也没有这样的事。因为有此一说,所以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甚至当皇帝的时候,都没有要清室退出故宫来让自己“坐龙庭”,而是自己搬到中南海去住。袁世凯的家书中,可以看到他年纪轻轻就在琢磨祖坟祖宅的风水!
袁世凯相信这些神道故事,他相信自己天命所归,必有这些征候,就如汉高祖之母梦白蛇一样。有算命先生告诉他,根据他的面相和八字,他是龙虎之命,必定有登九五之尊的一天。这还是袁世凯当上大总统之前的事,所以袁世凯成了民国元首以后,觉得算命先生有先见之明,他对命相之说更加相信。到了1915年5月筹安会成立,袁世凯帝制自为的迹象非常明显的时候,四川碰巧发现一个溶洞里有两条嵌在洞壁上的恐龙化石,有些利禄熏心之徒就趁机打电报向袁世凯劝进,说这是真龙天子出世的祥瑞之兆,当然这“真龙天子”就是袁世凯了。袁氏居然深信不疑,还为此专门拨出几十万元的经费来修缮保护。后来袁世凯家祖坟上长出两根紫藤,这也附会成双龙护祖,天子出世的瑞征。袁世凯表面不动声色,其实心中窃喜。
到了后来,他教训女儿读书的口头禅,由“再不好好读书,不给你饭吃”,变成了“要好好读书,都要当公主啦!”对于当皇帝一事,其得意之状难以掩饰。
为了称帝,袁世凯耗费了大量国库经费。关于洪宪称帝的费用,根据后来护国军所列媾和条款所载,数目约在6000万元。但有账可查的约在3000万。秘密用出的则不知详数。这笔费用的由来,有借款,有救国储金,有各项税款、鸦片专卖之类。据调查所得:3000万用途,原定以2000万为大典专款,以1000万为登极犒军之用。自护国事起后,将犒赏军队之1000万移作战费。而大典筹备之2000万,尚余200余万由该处中人瓜分(此据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以天下之膏血,而供一人之私天下,其名义,则是“以慰薄海臣民喁喁之渴望”,在公私不分、假公济私上,袁世凯比他看不起的将垃圾扫往大街的妇女还不如了。
公道一点说,民国初年的政治败坏,为袁世凯称帝创造了种种条件,但即使是那些一心怂恿他帝制自为的人,私心里恐怕也不觉得袁世凯够资格做皇帝。反对帝制的章太炎和张一麐都当面劝阻过袁世凯,说如果你真正把中国整顿好了,使其成世界强国,那时候你当皇帝是真正的众望所归,没有几个人会来反对你了。这么一说,好像再行帝制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无人够格当这个皇帝。要知道,拿破仑是将横扫欧洲的辉煌战绩摆在了法国人的面前,作为送给法国民众的见面礼,这才赢取了皇帝的加冕礼。
袁世凯败亡之后,张謇在其日记中如此评点这位故交:“三十年更事之才,三千年未有之会,可以成第一人,而卒败于群小之手。谓天之训迪我民乎?抑之自为而已?”张謇亲历清末民初诸番政坛风雨,阅历不可谓不多,见识不可谓不深,而犹不敢断言袁氏败亡之道,究为天意,还是咎由自取。但不管如何,从此语中不难看出,他对袁氏才干的叹服,对其际遇的感喟,和对其败亡的惋惜——他之才干和机遇,本可以使之成为三千年来开启中国政治新局的第一人,足堪留名青史供万世称颂,却将自己葬送在此种昏昧之举中,能不惜乎?
4.新与旧袁世凯于1915年12月12日宣布接受帝制,将1916年改元为“洪宪元年”,这个年号就颇有来历。袁世凯认为颠覆满清之后,要兴复汉族传统,自己是汉人的皇帝,如此就取明太祖建号“洪武”的“洪”字。满清坐了几百年的江山只遇到一个劲敌,是太平天国的“洪秀全”;颠覆满清的大功臣、武昌起义时的元勋“黎元洪”,名字中也有个“洪”字。袁世凯要镇住满清的江山,就按照“相生相克”的道理取了“洪宪”这个年号。
他要登基了,因为痛恨日本,将故宫中太和、保和、中和三殿的名字都改掉(因日本自称“大和”之故),改为“承运”、“建极”、“体元”三殿,以为这样就可将日本带给他的霉运去掉。他对术数的迷信真是深入骨髓,无药可医了。
当然,袁世凯绝对不是一个什么事情都“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扶乩大仙”。他有时候会使些怪招作弄、揭穿那些招摇撞骗的神汉。在小站练兵时,有人向他推荐一位“刀枪不入”的神人,说如能将此人笼络军中,打起仗来必百战百胜。袁不动声色召这位术士来到军中,待以上宾,然后向军中将领宣布,要当场验证一下这位“刀枪不入”的神技。这天营中觥筹交错,袁命术士立于百米开外,让手下一排军士开枪射击,此人果然安然无恙。于是军中一帮人目瞪口呆,大惊失色。袁世凯得意一笑,宣布择日再让此人献艺,要广招各界名流观艺,而那位术士则神气十足,得意非凡。又一天,袁世凯连外国领事馆的洋人都招来了,让这位术士再表演刀枪不入之术,同样地安排一排士兵射击,只见一排枪放过之后,那术士浑身像个扎了孔的啤酒桶,到处是喷血窟窿,当然倒地不起,一命呜呼。在场的人士大为惊讶,满面狐疑,不知为何这次术士水平没有发挥出来?至于那位向袁世凯荐举术士的人,则在一旁吓得面无人色,两股战战如筛糠。
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袁世凯从一开始就不信什么刀枪不入的“神技”,第一次这位“神人”之所以毫发无伤,是袁世凯故意让士兵放空枪,第二次才是真正的实枪实弹,哪有百发而不中的道理?袁世凯知道这是些骗人的玩意儿,所以当义和团到处宣扬自己“神功护体”、“刀枪不入”时,他就知道这些人不可能成气候。
他是一个新旧交替时代的杰出人物,他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可笑旧思想,但这些旧思想又奇怪地糅杂在一团乱麻的新观念和做法之中。比如他二子袁克文到处留情,刚娶了正室没几个月,就接二连三娶姨太太,克文夫人到处哭诉,袁世凯听到后居然说:“有作为的人才三妻四妾,女人吃醋是不对的。”他喜欢缠足的女人,他最喜欢的五姨太太,其得宠原因之一,就是她有着一双缠得很小的“金莲”。他这样看不起女人,可他居然是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和开创者,是他在直隶总督任内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女子教育。他在自己家里,也请了女教师给自己的女儿和姨太太上课,为此他还专门给姨太太起了这样一本正经的学名:五姨太叫志学,六姨太叫勉学,八姨太叫潜学,九姨太叫勤学。
虽然他一脑子的皇帝思想,但他复辟帝制的时候,却给自己的“帝制”
加入了不少“现代”因素:废除了太监制度,代之以女官制度;废除了地方进贡制度;规定皇室成员不许参政……也许最值得后人感慨的是,他将自己的国家定名为“中华帝国”。
考诸中国历史,从来没有哪一家哪一姓的王朝自称“某某帝国”,“帝国”这个词是近代以来中国和外洋各国交通以后才流传起来,是从日本传入的新名词。袁世凯称帝的时候,为这个名字就颇费踌躇。他大概没有想到,由他组织起草的“大清朝”退位诏书开宗明义第一句:“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意味着要将民国的“天下”变为他袁家的“天下”,在道理上是再也说不通了。于是他不得不搬出“中华”这个挡箭牌来为他的帝制“遮羞”,似乎这样就是“公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