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章 五人党密谋,司马仲达入伙。

此时吕布虽然广开恩科,考核朝廷官员。不过同时也依旧行举荐制度,所以司马朗便向荀彧举荐其弟。荀彧见司马懿虽未弱冠,却十分聪明,博学多才。荀彧便十分喜爱,招为内阁主簿,帮助自己打理政务。并向吕布举荐,欲叫司马懿入朝为官。

不想吕布由于受后世影响。总是以为司马懿以后会是个祸害,是个造反的种。所以不但没有重用司马懿,还把司马懿调遣到史库做小史,做些整理史书的小事。司马懿自感吕布不喜欢自己,心中不满。便假装生病,辞官回家。

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也不知道吕布为什么不用司马懿。对司马懿疑惑到:“二弟。汝尚年少。皇上将汝调往史库,想是因汝年少,有意考验。你如何便这般沉不住气,称病辞官。”

司马懿怒气到:“兄长有所不知。皇上乃性情中人,喜怒表于色。若是有意考验小弟,颜面自无厌倦之色。弟斗胆窥视龙颜,皇上显然是不喜欢小弟。以其在史库耗费光阴,不如回家种田。”

司马朗眉头皱皱到:“不然。皇上虽是性情之人,却也是明君,求贤若渴。否则如何会广开恩科。此中定有蹊跷。”

司马懿听后也觉得吕布不喜欢自己,应该是有原因的。兄弟二人琢磨片刻。司马懿突然猛醒到:“哎呀。失策,失策。”

司马朗问道:“二弟想通此中缘由?”

司马懿叹气到:“唉。兄长乃荀公相官员,由荀公相为小弟举荐入朝本是应该。只是兄长却未想到一事。”

司马朗问道:“何事出露?”

司马懿小声到:“当初皇上晋身为武王时,荀文若便一意反对。皇上受禅登基,荀文若更是与傅侍郎等人执意反对。皇上虽宽宏大量,登基后依旧拜荀文若为八大公相之一。只是···如今由荀公相举荐小弟。皇上不喜欢,确也是常理。此必是皇上顾忌荀家之故。”

司马朗听后以手拍额到:“唉···为兄竟然因皇上重用文若,而忘却此中如此大忌。本是为二弟着想,不想却害了二弟前程。”

司马懿笑道:“兄长如何便这般哀怨。皇上登基确实多少有些受人话柄···”

司马朗急忙以手掩住司马懿嘴巴到:“休得胡话。此话在家中唠叨下尚可,且莫在外边乱讲。”

司马懿却不以为然。

司马朗便再说到:“既然知晓此中缘由,兄长便在托人为二弟寻一出处。”

司马懿问道:“兄长欲托何人?”

司马朗说道:“如今宫中妃子尽得皇上宠爱,那霍皇妃义父王允更受皇上信任。兄与王允也有些往来,明日便往王奉常府拜访。”

司马懿听说是王允,眼神怪异。却也不多说。

于是第二日司马懿便随其兄司马朗去拜会王允。请王允收司马懿为门生,日后也好用王允的关系再举荐给吕布。

只是司马朗一心为弟弟司马懿前程着想。却是一番算计都意料不到结果如何。司马懿拜王允为师后,王允也喜欢司马懿聪明博学,便视司马懿如亲侄,事事与其商议。

不久。吕布率军出征,王允便时常邀请杨彪、卢植等五人党来府上密谋。司马懿何其睿智。不久便窥出王允等人有意谋反。

这日。王允又约好卢植等人来议事,只是吕布深得军民之心。王允等人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如何才能成功造反。

王允想不出办法,不禁一手拍在椅子把手上气到:“唉···吕布出征在外,此时正是谋事时机。可惜。却一时想不出如何方能成就大计。实在可气,可急。嗨!”

司马懿早在耳室听得真切。乃从边门进了密室对王允等人说道:“师尊若欲成就大事,学生愿为师尊献计。”

王允不想司马懿竟然在耳室偷听。一时大惊,乃拔剑怒道:“竖子。安敢偷听我等密事。”说完便要刺杀司马懿。

卢植一旁阻拦到:“子师勿燥。且慢来。”

司马懿却也不惊慌。一脸诚然到:“师尊要杀学生,学生不皱下眉头。只是以后却无人能再为师尊出妙计了。”

王允持剑问道:“仲达。汝何故躲在耳室偷听我等议事?”

司马懿轻笑到:“吕布出征后,师尊便多有反常,时常相邀几位大人一同议事。学生如何能不知其中有故。”

皇甫嵩笑道:“子师。汝之学生甚为聪明。却是我等一时急躁,出了纰漏。好在是仲达察觉。若是他人,想来大事未行,早已泄密矣。”

朱隽也到:“正是。仲达知而不告,定是我等一边。”

王允听了心中暗喜。问司马懿到:“仲达。汝知我等大计乎?汝可愿入伙?”

司马懿对王允拜到:“一日为师,终身为师。吕布托名受禅,实为篡位逆贼。学生自当随师尊左右,以除逆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