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登基图治,改革一并行。

台下百官群臣,四周数万戒备军士闻之。齐声高呼:“吾皇万岁···复兴大汉···吾皇万岁···复兴大汉···”

建安四年八月(193年)。吕布受禅为帝,时年三十二岁。改建安为汉元,并下诏令,永定年号。封刘辩为安乐公,受免死金牌。

汉元元年九月。(193年)吕布立严妮为皇后。随后册封蔡琰、貂蝉、小乔为皇妃。不久后也立何某为皇妃。随后便对朝政进行大规模改革,设八臣辅政治制。建立仕途、农牧、工研、商业、赋税、教育、医养、土木八大政务内阁。(有哪里想得不周到,大家给点意见。)

八大臣中。耕农大臣则专管农业开荒灌溉,林业、牧畜、捕捞、圈养一事。工研大臣专管工坊技造,研发器物一事。商业大臣专管商业货物贩卖一事。赋税大臣专管国家税赋,财政预算,钱庄货币一事。育教大臣专管教化礼仪,施学传媒一事。医养大臣专管医治疫病,草‘药’采种,‘药’方配置,编辑传教医院一事。土木大臣专管土木工程,建筑水利,道路房舍修建,城市规划布局一事。政务大臣管科举仕官,及其他杂所事务。

随后又设监察府。监管官员贪污受贿,以权谋‘私’之事。将司法独立于八臣之外。

吕布改革朝政。其实是将许多权利下放,使许多官员心中暗喜。后来陈群以辅政八大臣为例,上书九品中正制。(历史上也是陈群开创的品级制度。)将官员分为九品,正从十八级别。最高的就是正一品八大臣。最低的便是从九品亭保长。

辅政八大臣基本全权处理的政务,以后吕布御驾出征,八大臣也会处理好国家政务。所以这是吕布为当心以后自己御驾出征,会受到群臣阻拦。便趁着禅位改革,进行分权。为日后御驾亲征铺好路径。而大臣们也乐于吕布下放权利,所以便也乐于改革。

这样一来。皇帝自己便只管军事和官员监察。其他的事便由各大臣自行相辅,各自行政。

仕途首开恩科,设三考三试,不分阶层。设文考、武考、技考。每年一郡试,二年一州试,三年一京试。文考招文臣,武考招武将,技考招科技研发人员。同时也依旧沿用举荐制,双向选拔人才为国效力。

并立下宗规:文考主题永世为现时行政利弊,适当可附加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武考主题永世为军务战略战术,附加弓马刀枪,武艺力斗。技考主题永世为农耕畜牧捕捞运载器物及军事利器,适当可附加逸乐器械。吕布立这条规矩,是要防止以后出现什么八股文,不论实际政务的浮夸考题。确保选用的是务实的人才。

这样一来百姓各有所进,每人都有机会出人头地。脑力不行的人可以用蛮力。蛮力不行还可以学一技之长。只要努力,人人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恩科考举一出,举国高呼吕布万万岁。草民阶层更是把吕布供为天帝神明。从此时起。吕布天帝的名号便开始流传。后来吕布死后,人们便尊为天公。只是吕布对外蛮极为苛刻,阎罗王之名也依旧流传。

于是民间便出现两种吕布不同的传称。传统的汉人几乎人人都受吕布恩泽,把吕布称做神明天公。而归汉的少数民族,则依旧暗中把吕布称作魔鬼阎罗。

不过不管是传统的汉人,还是归籍的少数民族,都把吕布当作神明来烧香供拜。汉人供的是求吕布保佑。而入汉籍的夷民,则是更多的供求吕布不要来索他们的命。这些是吕布死后的事了。

行政改革后,便改革军队。建立御林军招募府。将十万近卫骑编为御林军。而御林军招募府则全权招募军队,地方招募的郡兵一律在其管辖之内。没有招募府的军令,地方无权招募军勇。

随后在洛阳东西南北设立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军营。青龙营就是国军骑兵。白虎营则是步军。朱雀营是器械火炮兵。玄武营就是水军。四部军营尽在御林军统辖之内,吕布自为御林军统帅。御林军与国军是用来战争的。而郡兵则是负责地方治安。所以吕布基本上只管理兵事,治安与官员监察。

对于封地一事,吕布早有取消的意思。如今既然有准备对付造反的人。所以便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不见有人造反,便有点要‘逼’那些想造反的人造反。然后再来一锅端。

于是吕布又趁机取消王、公贵族。并下旨永不立王封公。把原先的刘姓王降为乡侯,而乡侯降为亭侯。全部都列为安逸侯。刘协也降为安逸乡侯。刘辩本来是皇帝,吕布依事先约好的条件,赐刘辩一个免死金牌,可世代受用。但刘辩安乐公的爵位只在刘辩一代,刘辩子孙若没功绩,便自降为安乐侯。

吕布也不是真的非把人‘逼’到造反。所以取消封地自然也要对那些侯爵有所补偿,要不就真的‘逼’人造反了。为补偿贵族被收回的封地,朝廷改为爵俸抚养。亭侯每年收朝廷抚养费八百石粟米,加八万钱及一些绸缎布匹。乡侯加为二千石和二十万钱及十金以及绸缎物品。万户侯为一万石加一百万钱及百金并绸缎物品。

所以贵族在被收回封地后,便分三等。最低为亭侯,再来是乡侯,随后是万户侯。最高的便是皇帝。

国家没有封地。那国人便都列为汉民,权利同等。最下等的便是劳奴与罪人。

而贵族侯位又有三种称呼。一为安逸侯。即无功侯,先辈荫福留下的。二为武侯,即有功的武将。三为文侯。即有功的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