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新吕布sodu

吕布回军营,不久贾诩、吕新带陷阵军也到了。吕布见贾诩到来,忙招入大帐议事,将这两日所发生的事告知贾诩。

此时吕布杀丁原,降服侯成、宋宪,收并州兵,掌控虎牢关及洛阳东北二面五门,一时心中得意忘形。又恼怒董卓趁机掌控皇宫,便猖狂得想要连董卓一并杀死,吞并凉州兵。

于是便对贾诩说道:“如今吾大军兵屯虎牢,掌控洛阳东北二面城门。吾欲乘热打铁,寻机除掉董卓,再并西凉兵。那时天下之权尽在吾手,兴吾大汉指日可待。文和以为如何?”

贾诩听吕布之言急忙劝道:“除董卓是必然。只是时机未到,不能轻率行事。并州兵新降,其心不定。董卓有护驾之功,朝中大臣心意如何不明。此时杀董卓,若不成反为所害。此前主公于大殿杀丁原已是鲁莽行事。好在主公威望无敌,宋宪、侯成亦非忠勇之辈。如若不然。一时不慎与并州兵打了起来,岂不叫董卓渔翁得利。”

吕布经贾诩一说,暗自庆幸没被董卓渔翁得利。心想:自己一时鲁莽,差点就给董卓有机可趁了。实在很危险。

吕布又回想洛阳繁华,不忍心现在一个繁华的洛阳因兵祸给毁了。于是吕布便因并州兵新降不定,又贪恋洛阳繁华,便暂时按下杀董卓之心。

为时最要紧的是叫并州兵归心。所以吕布将并州兵慢慢的,分几批次分调各处。因为每次调走都只是三五千人。宋宪、侯成也不好违逆。所以几次下来。两人手中兵士便只剩不足万人。二人见兵力日减,才知道吕布有意打散混编并州兵。只是知道时已为时已晚。如今兵力锐减,只得死心跟随吕布。

且说董卓、吕布二人此时都是权臣,而且政见难免不同。董卓一心只想壮大自己权威,谋取私利。吕布却时常想着国家大计。所以两人在朝堂上难免有口舌之争。好在吕布大军屯在洛阳东面数里外,又要顾及军务,在洛阳又无居所。数日才进皇宫一次,也不会日日争吵。再加上各自都有顾虑,便也都懂得隐忍。

而荀彧在蓟县得知吕布兵屯虎牢关,吞并并州丁原部,却没进洛阳控制京都。也急修书一封来告知吕布,当扶天子以令诸侯,如此才可平天下。

吕布也知道荀彧说得有理,只是此时吕布以为时机未到,而且对付各地诸侯,实力才是最实在的。便回书荀彧,以为时机未到,当先观其变。

于是吕布与董卓二人便各自约束兵士,勿去招惹对方。董卓知道吕布厉害,忌惮吕布实力对吕布便多有隐忍。吕布却也因贪恋洛阳繁华,不忍洛阳因兵祸毁去,所以也无意与董卓在洛阳教练。

这样一来,两人便各有心机,都无意与对方为敌。洛阳倒也比以往安宁许多。酒家、歌姬馆等娱乐场所却也热闹非凡。

董卓、吕布二人有心不斗。只是人算不如天算,两人都少算了一人,那人便是太后何某。

何某虽经宦官之乱,又逢董卓、丁原气势凌人。原先顾及二人兵权,便也无意与二人做对。只是如今丁原被吕布斩杀于大殿,又见董卓因吕布到来,而变得规矩了许多。何某见吕布强横更甚二人,心中便又燥浮起来。吕布是自己诏进洛阳的,又见吕布对皇上和自己的尊敬要比董卓不知高上多少倍。心里便偏袒向吕布一边。

吕布未来洛阳前。董卓便对皇上和太后多有不敬。还时常擅闯内宫,掳走宫女、妃姬。这女人嘛,大多有仇必报。何某以前畏惧董卓兵权,对于董卓的不敬也只能隐忍。如今何某多了个吕布,自以为有吕布在,心里便多了份胆。于是在朝堂上便时常偏袒吕布,常常与董卓过不去。

可这董卓什么人!对于吕布,一时顾及多一些便也能忍。可这何某算个啥,竟常常与自己过不去。心中便讨厌何某多事,有心除掉何某。可何某是太后,要除掉何某就得先废皇帝。所以董卓便有心废皇帝刘辨,另立陈留王刘协为帝。

皇宫被董卓控制,董卓兵力也比吕布多。如今吕布虽就在洛阳外。可这何某碍事,董卓便要除掉何某。于是便趁吕布没有进宫之日,便与大臣商议废立一事。

董卓势大,只有吕布一人可与其较量,可吕布又多在城外军营中。这样一来,董卓说废立,朝中便没人敢说不字。便是有几人心中憎恨董卓,也只敢恨在心中,不敢明说。

太后何某经宦官之乱便淡定许多,不再像以前那么骄狂。后来又有董卓掌权,就更不想惹事。虽然现在来了个吕布使何某多了份胆量,不过那也只是有吕布在时,偏袒吕布罢了。只要吕布不在朝,何某心中还是畏惧董卓的。

如今董卓见何某碍事,便欲废帝新立。何某知道大权在别人手中,自己和儿子前途不保。何某什么人,能从一个屠夫人家,贱民阶层做到太后之位,心机自然极深。如今见董卓欲废帝新力,自己却无力阻拦。心里更清楚皇帝被废后会有什么下场。自己这个太后也将不得好死。世上所有荣华富贵此时对何某来说已是云烟。如今的何某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保住性命,保住自己和儿子的性命。而如今能保护他们母子两人的人想来也只有吕布一人,其他人即使有心也是无力。更多的便是为求自保而出卖主子。

只是吕布也就数天才进宫一次,对宫中的事不是很清楚。要是董卓一时当心吕布插手,不日便废帝新立。到那时便是吕布进宫也无济于事。

于是何某便欲暗自出皇宫来见吕布,只为求吕布救他们母子二人。

吕布不在朝上,董卓便是一人做大。皇上、何某也畏惧董卓。明的不能与董卓抗争,便来暗的。只是皇宫尽数被董卓控制,要出宫谈何容易。下朝后何某便苦恼该怎么样才能出宫。

说朝廷畏惧董卓、吕布。自然也有心中效忠皇帝的。朝中大臣也非人人都不敢违逆董卓。此时便有一人见董卓有不臣之心,心中欲除掉董卓。此人便是侍御史王允。

王允早朝时听闻董卓要废帝另立陈留王,有心反驳。但又暗想:此时吕布不在宫中,董卓一人做大。明与其做对无疑自寻死路。

于是便在散朝时,找了个机会去见太后。

太后正为如何出宫犯难,却见王允求见。便招进内宫觐见。

王允先拜到:“太后。董卓逆行倒施,欲废帝新立。此大逆不道之行使人神共愤。如今唯吕布一人可威慑董卓。可惜吕布今在城外,多有不便。臣欲往吕布军营求吕布来助,只是臣恐臣人微名末,吕布未必便肯信臣。特此来求见太后。望太后拟一懿旨,也好叫臣以懿旨博取吕布信任。”

何某一听心中感动。不想大臣中还有人有这般想法。于是激动到:“王御史真哀家至亲之人。哀家正有此意,王御史便来求懿旨。只是此事干系甚大,失误不得。哀家有一事求王御史帮忙。”

王允道:“太后只管吩咐。”

何某道:“董卓坐上犯难,若是皇上被废,吾母子便离死不远。此皇上与哀家性命之忧。哀家如何能叫王御史亲身犯险。哀家本欲亲自出宫去见吕布。只是北宫南北二门尽被董卓军士掌控,哀家实难出宫。望王御史想些办法。”

何某心机极其深沉。如今虽然感动王允冒险来见。可也要防备一手。毕竟如今朝中大臣人人只求自保,谁能保证这不是王允为讨好董卓使的计策,来骗她懿旨的。要是自己真的拟了懿旨交给王允。而王允将懿旨交给董卓。岂不是叫董卓有证据借口行废立一事。

所以何某便不放心叫人去做这事,毕竟自己的性命还是自己掌握来得确实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