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皇甫嵩就像是如蝇在喉办难受,董旻心中直呼畅爽!

子耀诚不欺我,只要我们董家人足够团结,这些老臣便只有吃瘪的份。

朝堂之上,响起了董旻爽朗的笑声。

另一边,董璜一脸懵逼。

他也以为三叔不可能吃这个亏,会想方设法叫夏辰难看的。

却不想,三叔竟然如此大度。

你不和夏子耀斗,我难受啊。

他走到董旻跟前,悄悄地说道,“三叔父,您当真将宅子让给了夏子耀?他这摆明了,是想要骑在您的脖子上啊。”

董旻闻言,淡淡地瞥了董璜一眼,“孟瑜啊,子耀是咱们自家人,自家人相互谦让一些难道不应该吗?”

他提醒董璜不要搞小动作,影响夏辰和二兄的大计。

皇帝梦他是不做了,能够混个王爷当当,让自己的两个儿子能够顺利继承爵位,就心满意足了。

董璜若是阻碍他实现梦想,他不介意大义灭亲。

这个时候,谁和夏辰过不去,那就是和他董旻过不去!

董璜虽然不明白,三叔为何会有如此大的转变,但也不能得罪长辈,于是不再提这件事。

不一会儿,夏辰也来到了朝堂上,他一眼就看到了面色难看的皇甫嵩。

再看看春光满面的董旻,瞬间就明了了。

经过皇甫嵩身边时,他淡淡的说了四个字,“君子一言。”

皇甫嵩脸色一沉。

他倒不是舍不得少府的职位,而是不想为董氏效力,成为夏辰的爪牙。

可当初的赌约,乃是当着朝中名儒定下的,若是不遵守约定,他皇甫嵩将失信于人,同样晚节不保!

一瞬间,他有了以死明志的想法。

夏辰见他失魂落魄,眼中闪过一抹决然,立刻猜到了他的想法。

他之所以与皇甫嵩立下赌约,不只是单纯地想要收服此人,而是要他服软。以皇甫嵩的名气,他若服软,朝中大臣们自然不会再与自己做对。

倘若将皇甫嵩逼死,只会适得其反,引起朝中大臣们的不满。那些曾经跟随皇甫嵩出生入死的将士,也会心生怨恨。

所以,夏辰不会让他走极端。

“皇甫将军,古之君子一诺千金,尾生抱柱,宁死而不失信于人。你不会为了逃避约定而自寻短见,做一个不中不信的懦夫吧。”

此话一出,顿时把皇甫嵩说的满面羞愧。

想当年,自己纵横战场,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今若一头撞死,不是以死明志,而是选择了最懦弱的方式来逃避承诺。

朝会开始后,皇甫嵩主动向天子请辞。

朝中许多大臣不明所以,但也能猜到一二。昨天皇甫嵩才摆了董旻和夏辰一道,今日就主动请辞了,其中缘由值得深究。

见皇甫嵩吃瘪,最开心的自然是董旻了。

他是武官之首,而夏辰是文官之首,两人面对面。

看着跪在堂前等待刘协定夺的皇甫嵩,董旻悄悄地竖起了大拇指。心中对夏辰的佩服,又多了几分:不愧是子耀,有如此高明的手段,大事谐矣!

他感觉自己离王爷梦,又近了几分。

皇甫嵩请辞,刘协自然是不愿意的。毕竟这位老臣的忠诚,是不用质疑的。

但决定权不在刘协的手中,他也只能象征性的劝两句。

随后,交给董卓来定夺。

董卓与皇甫嵩积怨已深,早就想办他了,如今皇甫嵩主动请辞,董卓有什么理由不答应呢。

于是,皇甫嵩卸去了少府一职,沦为了白身。

然而今日朝会,不仅仅只有这一件事情。

马日磾上疏道,“陛下,今朝政稳定,许多官职空缺,臣建议在长安城举办一场察举考核,挖掘人才为国家效力。”

此言一出,立刻遭到了董卓的反对。

“许多有功之人尚未封赏,何必另外选择!”

官职空缺,对董卓来说那就是一笔收入的来源。

夏辰有些无奈,人老了还真是健忘,前几天才告诫过他不要卖官鬻爵,这么快就忘记了。

他立刻站出来反驳道,“太师,我认为马太常说的有道理。朝廷百废待兴,确实需要引进人才。”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夏辰当着百官的面和董卓唱反调了。

对此,百官早已没有了之前那般惊讶。

反而有些期待,董卓能像之前一样听夏辰的。

果不其然,在夏辰开口之后,董卓立刻改变了主意。

“既然丞相觉得有道理,那就这么办吧。”

虽然卖官鬻爵能够获得一些钱财,但和夏辰给予的比起来,却是不值一提。

而且,他觉得夏辰同意必然是有道理的。

马日磾等人大喜。

刘协道,“既然太师和丞相都觉可行,马爱卿,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吧。”

马日磾推辞道,“陛下,您刚刚立了丞相,此事必然会引起巨大的反响。若是丞相当主察官,必然能增大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前来。”

“丞相少年英才,必能成为天下文人志士之楷模。”

“臣也觉得,应当由丞相担任主察官。”

不少人站出来,和马日磾持同样的意见。

很显然,他们事先商量好的。

夏辰立刻嗅到了,一股阴谋的味道。

这些人之前反对自己当丞相,如今又极力怂恿自己当主察官,很显然,又是在挖坑。

只可惜,夏辰最不怕的就是别人挖的坑。

“丞相意下如何?”刘协目光殷切地看着夏辰。

要不是夏辰知道小皇帝心里是怎么想的,恐怕会以为陛下是不是有龙阳之好。

这直接就不装了吗,你这示好也太明显了吧。

董卓在一旁打盹,假装没看到。

百官却是替他捏了一把汗。

夏辰道,“既然满朝公卿都推举臣,臣岂能辜负他们的一番好意。”

“臣,领命!”

刘协大喜,不断地给夏辰使眼色。

很明显,他想让夏辰借这个机会,多发展一些亲信。

夏辰暗暗点头,表示已读。

汉代选拔人才有两种方式,一是察举制,察为考察,由地方官员对人才进行考察,然后进行举荐。另一种是征辟制,具有开府权的官员,直接对人才进行选拔和任命。

后者,夏辰已经在用了。

而前者这一渠道,通常是由世家把控的。推举的人才,自然都是各个世家的人。

不过这一次,夏辰打算改一改察举制。

因为想要培养真正的亲信,就不能只从世家当中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