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比一见钟情更美好的爱情了。无论是中国本土还是西方世界,对于一见钟情的描写都是浪漫的、唯美的——看一眼,就被对方牢牢吸引;一次邂逅,就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对方。

人的天性,使得绝大部分年轻人喜欢追求浪漫的爱情,甚至在潜意识里把爱情和浪漫画上等号。于是,遇到给自己留下第一印象的异性,就会联想:这难道就是一见钟情吗?接下来,一次愉快的互动,一次志趣相投的谈话,不断刺激爱情激素的分泌,自然而然地产生心跳加速、意乱情迷的感觉。

心理专家指出,与陌生人交往时,第一印象很重要,会极大影响双方以后的交往——就是因为第一眼被对方的颜值、气质或行为吸引,瞬间就会产生来电的感觉。

那么,一见钟情是空穴来风的吗?还是一个人可能对很多人一见钟情?

当然不是这样。心理学家认为,人之所以对异性一见钟情,很大原因是大脑中早已存在想象好了的“爱之图”。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他们都会把理想的爱人形象储存于大脑中,这一形象有特定的身高、体形、眼神、发型、风度及服饰等信息。当第一次遇到与之匹配的异性时,眼睛就会迅速地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大脑,使得大脑产生大量的爱情激素,引起心跳加快、脸色变红等反应。而且,这个异性和大脑中的形象越吻合,爱情激素分泌就越多,越容易产生一见钟情的感觉。

至于那个形象的产生,也可能是父母早期勾画的,如父母在我们小时候就有意识无意识地灌输这样的观点:成熟稳重的人更值得信赖,或是某个人性格开朗,一笑有颗小虎牙,真的很不错。同时,一些男性有恋母情结,大脑中那个形象通常与母亲的一些特质相吻合;一些女性有恋父情结,大脑中那个形象或多或少与父亲的形象相似,甚至完全吻合。

比如,拿破仑爱上约瑟芬,是因为约瑟芬和母亲太像了;麦当娜爱上肖恩·潘,也是因为肖恩·潘与她父亲的形象很吻合。

另外,人们可能会移情于童年、少年时期对自己影响很大的某个重要人物,如自己喜欢的一位老师、曾经救过自己的陌生人、对自己特别好的邻居,把他们作为理想的恋爱对象储存在大脑中。遇到与之形象相似或匹配的异性后,立即产生好感,并且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感觉。

大一军训时期,女孩默默对一个学长杜越一见钟情。杜越是默默班级的副教官,协助教官进行队列训练。杜越长得不算特别帅,因为长时间在太阳底下站立,皮肤还有些黝黑。可默默就是动心了,一看到他就会心跳加速,手心冒汗。

训练时,杜越站得笔直,表情严肃,对所有同学都是高要求、严管理。一到休息时间,他就开朗地笑着,关切地让同学们多喝水、多活动,有不舒服一定要及时反馈。

阳光下,杜越的一颦一笑都让默默着迷,她发誓等到军训结束后一定要表白。

宿舍的几个同学混熟后,大家平时会闲聊一些“八卦”,其他人都说另一个学长帅气,好像年轻版的李易峰。可默默偏偏认为杜越最帅气,并且坦诚说:“我觉得我恋爱了,对学长一见钟情!”

其实,默默之所以对杜越一见钟情,就是因为杜越与她大脑中“爱之图”的形象非常吻合。之所以默默会勾画这样一个形象,跟她6岁时一次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当时,默默与妈妈一起外出买菜,她一边吃着棒棒糖,一边蹦蹦跳跳地跟着妈妈。突然,一只一米多高的大黑狗不知从什么地方冲出直奔默默而来,妈妈吓坏了,急忙扔下手里的东西想要抱起默默。可是,妈妈势单力薄,怎么可能挡得住大黑狗,两人都被扑倒在地。

危急时刻,路旁的一家商店里冲出一个少年,手拿铁锨把大黑狗挡住,然后把它赶跑了。当时,这个少年身穿迷彩服,脸上皮肤黝黑,笑起来阳光灿烂。他是商店老板的孩子,参加完高中军训刚刚回到家。杜越的身高、体形,尤其是阳光下的笑容与那个少年很吻合,所以默默一看到杜越,她的大脑中就产生了大量的爱情激素,产生一见钟情的感觉。

“爱之图”真的很神奇,就算我们找不到与这个形象相吻合的异性,也会被有类似特质的异性所吸引。因此,对于这些人来说,颜值或许不太重要,外在条件也没有什么,只要这个人与自己的“爱之图”符合,就可能一见钟情。如此一来,一些人偏偏喜欢有大胡子的异性,或是不漂亮也不温柔的异性,就不足为怪了。

除了“爱之图”的因素,一见钟情的产生还可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我们知道,人是情绪动物,而情绪很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就好像一个人坐过山车,自然会心跳加速一样。

人处于浪漫的环境,或是被英雄救美,更容易对异性一见钟情。比如,巴黎是浪漫之都,每个去往那里的人都幻想着能遇到浪漫的爱情,恰好这时邂逅到一个给自己留有第一印象很不错的异性,自然就会怦然心动。再如,旅途中,身边的景色宜人,身边的人温柔可爱,我们也会下意识地想要恋爱,更容易对异性动心。

简言之,一见钟情是爱情激素所刺激,是爱之图的存在,也是环境的诱导。恰是这些因素,人们感受着爱情的魔力,享受着爱情纯粹、浪漫的样子,甚至让感性打败理性。

如果你真的对一个人一见钟情,那就好好享受这一份美好的甜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