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必须牢记的事项

学生需在解剖实习开始之前,将解剖工具逐一放在解剖台的周边位置上。

学生还需准备放置解剖中产生尸体残片的不锈钢容器、打扫解剖台的海绵和抹布、收拾尸体残片的盆具等。学生自备解剖刀、解剖镊和解剖剪,实验室配备切骨锯、骨凿和肋骨剪等专用工具。

解剖实习室是禁止外部人员进入的“圣地”,所以当日解剖课结束后,学生必须负责清洁和收尾工作。

学生必须将解剖过程中散落在解剖台上的肢体残片全部放入不锈钢容器中,解剖时还会弄脏解剖台及其周围区域,最后必须清扫干净。实习室公共区域的卫生,由当天的值日班级负责。

实习后,包裹遗体的法兰绒布变脏,学生需用实习室配备的洗衣机清洗干净,使之一直保持清洁状态。

实习后的收尾和清洁工作十分重要。肮脏的解剖台和杂乱的解剖台,会影响学习欲望。为了保证解剖课上学生们始终保持高度的紧张情绪,学生必须主动打扫教室。

保持环境清洁,这也是对遗体最起码的尊重。要记住支离破碎的身体是无法还原的,为了看清人体内部,捐献者宝贵的身体遭到破坏,而做这种无可挽救事情的,正是学生自己。

第一次参加解剖实习

第一次参加解剖实习非常关键。老师早上讲解解剖实习绪论,下午讲解人体解剖意义,并向学生介绍解剖实习必要的心理准备。

学习人体解剖以后的最大变化,是能够客观地认识人体结构。

护士学校的学生也需要对人体结构有所了解,所以解剖实习时,他们也过来参观。老师经常举这样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心脏是推送血液的泵,但是大家是否真正理解了这句话呢?

脑死亡在医学上被定义为人体死亡。但是大多数人,在自己的亲属大脑已经死亡,而心脏还在跳动,身体还有余温的情况下,不能接受亲人已经死亡的事实。

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心脏是推送血液的泵”这句话的含义,也就是说,他们不能客观地认识人体结构。

在解剖实习课上,用手托住心脏仔细观察,它像一个肌肉制成的口袋,除了能够推送血液之外,没有其他功能,就算眼前这颗心脏能够跳动,它最多也就只是起到一个泵的作用。解剖学就是这样,通过面对着脏器进行确认和观察,培养一双客观理性的眼睛。

再举一个关节运动的例子,观察关节结构和肌肉运动,理解在怎样力量的作用下,能够产生怎样的运动,这样的理解,对于一名医务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在老师讲解了这些内容以后,学生开始进入解剖实习的过程。

所有学生必须穿上实习专用服,4名同学为一组,负责一具遗体,遗体左侧和右侧各由两名同学负责。解剖实习课共40节,每次下午3小时,共持续3个月。

遗体躺在解剖台上,取下塑料膜后,这具经历过丰富人生的遗体,跃然展现在面前。

首先解剖者感恩遗体捐献者,然后再开始解剖。

各个大学的解剖顺序不同,日本的大学大多是从颈部和臂部开始,然后是胸部、腹部、下肢、骨盆,最后是头部,这是最方便解剖的顺序。

过去不是这个解剖顺序,欧洲以前是腹部、胸部、头部,最后是手脚。之所以采用这个顺序,是因为保存技术还不够发达,需从容易腐坏的部位开始。

要解剖腹部和胸部,必须切开表面覆盖着的肌肉。上臂根部的胸大肌与上臂相连,覆盖在胸部上。另外,手部的血管和神经的根源是颈部,先解剖颈部,再顺着血管和神经到达上臂。上臂解剖完毕之后,接下来再解剖胸部和腹部,然后解剖足部、骨盆,最后是最精细的部位—头部。

所以,解剖是从颈部开始进行的。学生们在刚刚开始解剖时,往往不敢动手,在老师的反复催促和多次下狠心之后,才能把手术刀切入遗体。

然而奇妙的是,一旦切开人体,马上融入了这个世界,血管、神经、肌肉、脏器等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学生们被大自然的杰作深深吸引,眼前的遗体,不再是一个死亡的身躯,已经变成了一个科学研究的解剖对象。

但是,学生们必须知道,自己面对的只是初次解剖时遇到的一个解剖个体,人和人体是不同的概念。

医学院的学生通过人体解剖课认识到,每个人体都同时具有共性和个性,每个人的身体都非常珍贵,都具有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价值。学生们在反复实习的过程中,掌握了冷静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客观分析能力,积累了诊断与治疗的经验。

学生通过解剖实习,学到的不是知识而是经验

相信阅读本书的读者都是源于对人体的兴趣,也都通过解剖图多多少少地对人体结构有所了解。

医学院的学生也是一样,可以通过医学书籍获得知识,但是每具鲜活的人体,都有其各自的独特个性,这一点,学生必须通过解剖实习才能有所领悟。

人体解剖的第一步是剥离皮肤。但是每具遗体的皮肤厚度和硬度各不相同。如果切入时使用的力气相同,结果是瘦人可能切入得太深,丰满的人皮肤较厚,可能切入深度不够。

如果没有任何经验,只凭书本上的东西就开始操作,事先毫不掌握分寸,不知道应该使用多大力气,根本无法剥离。

刚才在身体的前面,终于找到了一点感觉,下面从身体的后背开始,若使用刚才的感觉去切,那可无法完成了,因为后背的皮肤比胸部和腹部的皮肤都厚,必须调整手上的力度。再剥离手上的皮肤,手上的皮肤很薄,之前所有的感觉完全被打乱了。

后脑勺的皮肤十分硬,据说学生们操作到这里就像过关一样发怵。面部器官是一个纤细的领域,解剖面部器官时如果不调整好手上的力度,面部的组织结构很容易遭到破坏。还有切除腭骨时,如果不知道如何用力,腭骨瞬间就会断裂。

遍布身体的神经有的几厘米,十分粗壮;有的不到1毫米,十分纤细。解剖神经时手上的感觉也随之变化,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用身体记住各个部位的软硬程度和应该使用的力量大小。

我解剖足部时,曾经经历过足部肌肉变成脂肪的实例。可以推测,这是由于逝者生前长期卧床无法行走造成的。

所以说,肌肉必须经常使用,关节不活动就会僵化,这样就能明白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