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是我国三大平原之一——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浙江省最大的两块平原——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所在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条件,是我国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的地区之一。
从地形上看,该区主要由平原和低山丘陵组成,其中又以平原为主。基本以太湖为中心,向东、向南的沿海地区,多为平原地形,其中苏南平原和杭嘉湖平原地势低平,中间略高,四周稍低,呈浅碟形,海拔一般2米至5米,中心地带海拔低于3米。宁绍平原海拔大都也在10米以下,除少数孤立小山外,地形平坦,地表呈较均一的缓坡,自东向西、自内地向沿海微微倾斜。在太湖的西和西南方向以及宁绍平原的南端,则多为低山丘陵地形。其西南边缘的天目中山区,是江南地势最高的地区,以天目山脉为中心,耸立着为数不少的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山峰两侧,多为海拔200米至400米的丘陵地貌。而分布于宁绍平原南部的会稽和四明山地,也有少数海拔千米的孤峰,一般山体海拔多在500米至800米之间。此外,还有西部和西南部的茅山和宜溧山地和安吉低山等低山丘陵区,区内以海拔三四百米的丘陵为主。在中山的外围和平原地区散落着海拔300米以下的丘陵;在山丘外沿或沿海一带缘饰着垄岗地形;在山区内部,有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较大的有诸暨盆地和新(昌)嵊(县)盆地。
江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至19℃,1月份在3℃左右,7月份多为28℃上下,全年无霜期240天至280天,年平均降水量1 000毫米至1 500毫米,其中有60%以上集中在5月至9月。由于气候暖湿,光照充足,光、热、水同季,有利于作物生长。加上中部太湖水体调节气候,蓄积洪涝。因此,对发展农业极为有利,宜于稻麦、油菜、棉花等作物生长;滨湖丘陵地区可利用优越的小气候条件,发展亚热带常绿果树、茶叶、毛竹和蚕桑等经济林木。
江南素有“水乡泽国”之称,河网如织,湖**密布。平原地区河网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在5千米左右,杭嘉湖平原更到达12.7千米,为全国之首,湖泊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10%以上。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经该区北境流入大海,太湖沿岸有大小河流210条,形成太湖水系,是长江下游主要支流。太湖地区的自然水系,主要有苕溪、南溪和黄浦江三个系统。苕溪水系发源于天目山,分东、西苕溪2支,流至湖州以后汇合注入太湖,其一部分支流向东与杭嘉湖水网相遇。南溪发源于茅山和苏、浙、皖三省界岭山地,主流由宜兴东氿、西氿流至太浦口入太湖,余支由宜兴至白茅山之间化作众多溪渎汇入太湖。黄浦江水系分为3支,北有斜塘、泖河、拦路港与淀山湖相通,中为园泄泾上接俞汇塘,南为泖港承杭嘉湖来水,在松江米市渡以上汇合;由吴淞口入海。而在杭嘉湖以南地区,则有钱塘江、曹娥江和甬江三大水系。钱塘江又名浙江,是浙江省第一大河,发源于皖南山区,流经富阳、萧山、杭州、海宁等地,在海盐澉浦注入杭州湾,通过运河与太湖水系相衔接。曹娥江是钱塘江下游的主要支流,自南而北流经新嵊盆地和萧绍平原,最后在三江附近注入钱塘江口。甬江发源于奉化、新昌和嵊县交界处的山地,流经奉化、鄞县等地,最后在镇海注入东海。江南湖泊密集,仅太湖地区(不包括宁绍地区)就有面积在0.5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189个。其中,太湖是我国的五大淡水湖之一,湖岸沿线长405千米,调蓄容量达44万余立方米。此外有名的湖泊还有阳澄湖、淀山湖、西湖、南湖、鉴湖、东湖等。除了自然的河流和湖泊外,这里还有众多历史上各个时期开掘的人工河道。其中我国最长的运河——京杭运河纵贯太湖流域,它从杭州经嘉兴、苏州、无锡、常州由镇江谏壁入江,与江北运河扬州通江口隔江相望。而各类小型的人工塘浦运河,早在宋元时代就已十分密集。北宋水利专家郑亶撰《水利书》,详细记述了这一结构:“五里七里为一纵浦,七里十里为一横塘”;塘浦深1丈至3丈,阔20丈至30丈;通江达海之处,设堰闸控制,以便灌溉和运输。[1]值得指出的是,这些河流湖泊都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通过众多的河港塘浦联结成一个河网湖泊的水系整体,不仅有利于农业灌溉,更为重要的是,由此构成了本地区密集而便利的内河交通网络。[2]
[1] 参见汪家伦、张芳:《中国农田水利史》,256页,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
[2] 本节主要参考了马湘泳等:《太湖地区乡村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太湖地区农业史研究课题组:《太湖地区农业史稿》,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陈桥驿等:《浙江省地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陈桥驿《浙江地理简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