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和国家一样,既需要加强自己,又需要合作。如果把自己孤立起来,没有合作意识是永远不会取得成功的。7月24日美国的世界角色不是所有国家的政府都喜欢“开放社会”,萨达姆之类的政权的存在对世界构成了威胁,全球“开放社会”必须有能力扞卫自身。但是不到最后一步,都不要诉诸武力。美国不能只靠自身就建立起全球“开放社会”,没有一个国家能充当起世界警察或全球救世主的角色。但是,世界也离不开美国的领导,这意味着美国必须加入到世界合作中。它必须愿意遵守自己想要其他国家遵守的规则,承担起自己的那一份责任,更重要的是,接纳与自己持有不同意见的国家,接受其他国家的自我利益扞卫权。这是“开放社会”的原则所要求的,同时又不会构成对美国主权的侵害,尤其是当美国由于其自身的实力和重要性总拥有否决权时。

需要强调的是,这两种设想——美国霸权和美国作为“开放社会”的领导者,并不是泾渭分明的。事实上,它们之间联系如此紧密,以致我担心一旦美国谋求霸权失败(这也是注定会失败的),追求国际“开放社会”的努力也会被放弃。所以明确区分两者至关重要。

——摘自2003年3月7日索罗斯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关系研究学院的演讲发言

背景分析

“二战”结束后,美国是西方唯一一个不但没有退步反而实力膨胀的国家。凭着当前世界第一的军事实力,动辄便使用武力的美国几乎参与了所有“二战”后在世界局部范围爆发的十余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包括攻打伊拉克。因此,美国被戴上了“世界警察”、“世界城管”的帽子。众所周知,当权力没有制约时就会异化,美国也不例外。为保障公共安全,“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第六个星期,美国国会通过的《爱国者法案》授予了政府更多调查恐怖嫌疑人的特权,但该法案同时也侵害了公民私生活与自由的权利。

坚守波普尔“开放社会”理念的索罗斯,坚持不懈地反对布什政府动用武力,他给自己布置了一个艰巨的任务:“改变美国的态度和政策是我的首要目标。”索罗斯认为,伊拉克战争正是对美国开放性社会的某种收缩。

可以看出,索罗斯总是试图超越金融,成为一名彻底的思想者政治家。行动指南

不管个人还是企业,角色冲突都是普遍存在的。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环境角色的权利和义务,做自己该做的事,才能更好地适应所处的环境。7月25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布什政府声称进攻伊拉克也是出于培育民主的需要,但是民主是不能从外部强加的。我知道我现在在说些什么,因为通过我的基金会,我已致力于在不少国家建立“开放社会”。就经验而言,我绝不会选择伊拉克来建设“开放社会”。

在阿富汗取得胜利无疑要容易得多,因为无论是塔利班还是基地组织都是这个国家外来的压迫者。而在军事上取得了彻底胜利之后,我们依旧没能完成一个国家的建立。拉姆斯菲尔德部长反对联合国在喀布尔以外的地区进行维和,结果在首都之外,法律和秩序仍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卡尔扎伊总统仍需要美国保护,他的政府推进缓慢,而借解放的动力重建社会的历史性机遇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摘自2003年3月7日索罗斯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关系研究学院的演讲发言

背景分析

索罗斯一直坚守波普尔“开放社会”的理念,并毫不隐讳地提出对布什总统的反对态度。关于对伊之战,索罗斯说:美国对伊动武的理由本身就不充分。如果向伊斯兰世界推行民主,能成为运用军事力量的理由,那就太奇怪了。

事情也正如索罗斯所预言的那样,美国在伊拉克逐渐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战略迷茫状态,一方面是不断加强军事围剿,而国内和国际的反美抵抗行为却愈加强烈;另一方面是伊拉克民主化进程并不顺利,社会重建乏善可陈。最后连美国人自己也搞不清,这种处境到底意味着什么。2003年,愤怒的索罗斯撰写了《美国的霸权泡沫——纠正对美国权力的滥用》,对布什政府滥用强权大加斥责。行动指南

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他人的个性特征和能力,只是一味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7月26日把认错当成骄傲的来源为什么一般人很难认错?我想是因为多数人都有“自我”和骄傲,而认错等于否认自我,质疑自我。但实际上,那种“自我”不利于在金融市场上求生存,久而久之,也会被金融市场的本质摧毁。反过来说,如果能面对现实,把认错当成骄傲的来源,反而能够保住自我。但依我个人的经验,认错非常非常痛苦,十分折磨人。你们知道,我通常会有身体上的疼痛,就是我那着名的背痛,我把它当做错误出现的标志。有人总是对我说,你就是有一套找出错误的逻辑,根本与背痛无关。但事实上,当我不停检视投资决定是否合乎原先逻辑时,一旦理性思考出现问题,身体也会接着有反应,所以出现背痛和哲学是同一件事,两者息息相关。

——摘自2008年7月索罗斯接受台湾《商业周刊》专访的谈话

背景分析

索罗斯是一个随机决策的人,常常凭感觉采取行动,然后在过程中时时检讨缺失,感觉对了,便印证他的理论,开始调集重兵,予市场致命一击,他总结为“先投资,再决策”。可以说,索罗斯的成功,不是来自正确的猜测,而是来自勇于承认错误。

有了少年时代在集中营中的生死考验,索罗斯懂得:活着,是底线。事实证明,金钱不会给任何人面子,越是掩饰错误,其造成的后果越严重,认错越早损失越少。在索罗斯看来,信息在流动中必然产生谬误,而人对市场的预测却都来自于信息,决策失误必然会经常发生,这就要求投资人不断反思以往的判断,知错就改,不但内心要认错,口头上、行动上也要认错,不能怕丢面子、失威信,爱面子是成功的最大障碍之一。行动指南

在山重水复的时候,一定要有认错的勇气,这样才会出现柳暗花明的前景。7月29日不懂就不做事实证明很多创新是有害的。金融创新也许并不是一种有益的活动,也可能是有害的。监管者的职责就是研究所有金融创新的影响。如果他们不能理解某种金融创新,就不应为这种创新开绿灯,这样,创新的范围和规模就会得到限制。

过去几年里,许多金融创新超越了监管者的理解能力,于是他们放弃了监管。不能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了。我一直表示,信用违约掉期就像一种有毒的药物,只有经医生开处方才可服用,否则不可轻易尝试。

——2010年8月索罗斯在纽约接受《财经》记者刘波专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费解的金融产品、迟钝的监管者、神经质的投资者,这就是21世纪第一场金融危机所包含的全部内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首席经济学家肯尼思·罗格夫(KennethRogoff)如是说。人类总是在危机中吸取教训前行的。华尔街的金融玩家自认聪明,能够在现代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炼”石生金。次级贷就是金融手段创新的典型代表,然而,次贷危机的爆发却让金融创新带来的巨大利益顷刻间归于零。

金融衍生工具造成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创新走在了监管前面,而且存在从政府监管走向靠市场竞争和自律的趋势。索罗斯不鼓励令人无法理解的创新,认为并不是所有创新都是有益的。“我希望华尔街在上一轮繁荣的鼎盛时期所从事的那些活动,不要全部都恢复。”这也是发展中国家从此次美国金融危机中学到的最重要的经验教训。金融业未来将会回归于服务实体经济,创新也应遵循这一原则。行动指南

当别人给你讲一些你不太了解的事情时,不要不懂装懂,要调整思维成为一个睿智的信息发表者和收集者。7月30日天使在针眼上跳舞有时候我们确实会做出很多荒谬的事情,就好比在中世纪,那时候的人都非常的虔诚,所以不少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讨论一个针眼上到底能有几个天使跳舞,如果你相信真的有跳舞天使的存在,那么这个问题看上去也就不那么荒谬了。现在发生的金融危机就是类似的事情,基于市场原教旨主义,你认为你完全可以在金融系统中游刃有余地做很多事,因此这一切看起来也就不显得荒谬了。

——2008年10月索罗接受美国着名记者比尔·莫耶斯采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一直以来,索罗斯都在批评市场原教旨主义的价值观。他相信,市场中所有这一切混乱都是由于人们的错误信念导致的。比如,人们都相信银行具有良好的风险管理,因此认为让银行去计算他们的风险就可以了。缺少自己的理性判断,以及对市场的极端信任和泛滥的放任自流,造成了长期以来金融市场的一个不断吹大的超级泡沫。

大家都习以为常、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会影响人的判断力。这就像中世纪的神学讨论,当所有人都相信有很多天使可以在针尖上跳舞,那么实际就会如此。其实这种概念是荒谬的,是靠不住的。大家都说“皇帝穿着新装”,这样的认识在过去的25年里,竟然得到了持续扩张,导致投资信用量比实体经济增量还要快很多。最后随着谎言被揭穿,泡沫的破裂,信用的突然紧缩,巨大财富的蒸发也就成了必然。行动指南

谎言多说几遍就能让人信以为真,要多换角度观察事物,对眼前所发生的事保持开放和质疑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