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工作理念要符合党的执政理念。毒品问题是一个国家非常头疼的问题,它既是公共卫生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法律问题。对于毒品问题的态度,尤其是如何戒毒的问题、态度和政策,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一个国家的执政党进行社会管理(管理国家)的策略和能力。因此,我国的戒毒工作必须彰显“人”的理念,走社会化的道路,这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社会管理工作创新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戒毒制度的需要。党的执政理念是以人为本,戒毒工作理念也必须以人为本,把戒毒人员的基本需求放在重要位置。正如总理所说,“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吸毒人员,他们吸毒是违法的,但他们又是病人,是受害者,对他们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周永康同志也指出:“禁吸戒毒工作必须按照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把对吸毒人员的教育挽救放在第一位。”
羁押式戒毒向社会化戒毒的过渡。目前我国的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基本上沿袭了羁押式管理的模式,它的主要缺陷是:强制为主,侧重对吸毒人员的惩罚;以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强迫戒毒;羁押戒毒之外,自愿戒毒的空间小。这些缺陷的存在,阻碍戒毒工作的发展,不利于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因此,在保留“羁押式戒毒”措施的同时,应充分扩充多种新型戒毒措施,逐步向社会化过渡,突出病人的属性。在以人为本戒毒理念的指导下应运而生的“云南开远模式”、“贵州贵阳云岩阳光工厂模式(建在家门口的戒毒场所)”、“云南昆明模式”、“海南海口模式”、“广东三水模式”,就充分反映出戒毒工作发展的趋势。
戒毒的社会化必须有专家的参与。戒毒工作的社会化是禁毒工作的社会管理创新之举。新的戒毒理念将会使戒毒工作走向社会化,专家医疗机构将成为戒毒工作的主体。在戒毒的过程中,必须贯彻科学戒毒,突出吸毒人员的病人属性。既然是病人,就离不开医生,就要有专家的参与。
我省(劳教)戒毒工作近20年的历程,戒毒理念由“远离”毒品到“拒绝”毒品,实践证明了它的可操作性,也印证了符合戒毒工作的客观规律性。随着禁毒斗争的开展,戒毒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戒毒工作的理念应是“快乐戒毒、阳光矫治,有尊严地戒毒”,符合“以人为本”的思想,符合我省(劳教)戒毒的实际,更符合戒毒的规律。
要加强我省(劳教)戒毒医院的建设。应以眉山强制隔离戒毒所医院为依托,组建我省劳教(戒毒)专科中心医院,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对戒毒人员的医疗救护、医疗戒治及对戒毒专业人员的培训。同时,加强所医(务所)院的建设,逐步把“羁押式戒毒”转到“戒毒治疗”上来。
要树立专家治所的观念。积极引进专家参与我们的戒毒工作。对各所领导,特别是一把手要进行戒毒的专业培训,使他们成为戒毒工作的行家里手。同时,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制定政策鼓励他们成为戒毒专家。只有这样,才会有我省(劳教)戒毒工作的突破,才会使我省(劳教)的戒毒所成为专业的戒毒所。我们必须牢记,戒毒所不仅是执法机关,更是一个戒毒专业机构。
(三)社会化戒毒,需要改变戒毒方法。
这次会议有国家禁毒部门官员的参与,透露出的信息是戒毒工作将更加注重戒毒的社会化及戒毒的科学性。同时,公安、司法戒毒场所参加的人数增多,反映出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社会化的愿望。我省戒毒(劳教)工作加强社会化戒毒,建议可做好三篇文章。
成都戒毒康复所的“桥梁”作用。成都戒毒康复所要根据自身场地狭小,设施落后的特点,不盲目模仿兄弟省、市康复所,要做好从“强制隔离戒毒”向“戒毒康复再向社区戒毒(康复)”的转变,发挥“桥梁”作用,用心研究怎样转变,解决好转变中存在的问题,力争做好与社区戒毒(康复)衔接这篇文章。
绵阳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基地”建设。绵阳强制隔离戒毒所利用土地资源,引进资金,打造“回归家园”考验基地,思路好,方向正确,应给予大力支持,力争打造成全省禁毒教育基地和戒毒人员的就业基地。同时,应积极争取部劳教局支持,保留一个中队的旧址,打造成劳教工作教育基地,建劳教工作博物馆。
成都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窗口”效应。四川(劳教)戒毒工作怎样做的,做得如何,需要由“窗口”反映,地处成都的强制隔离戒毒所,应承担起这一作用。要在戒毒的理念上超前,在戒毒的方法上创新,在戒毒上有亮点,在工作上有看点。让领导、专家和同行从这一窗口看到四川(劳教)戒毒工作者的形象,有力提升四川(劳教)戒毒工作的地位。
二、三点启发
(一)戒毒需要突破。
作为世界难题的戒毒,因为它的艰难至今未能攻破。为了戒毒的成功,多少人为之奋斗,多少人为之努力,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提示我们思考戒毒的可行性突破点。
突破原有的思维。现有的思维就是毒难戒。为什么难戒?因为它的心瘾存在,心瘾的存在是因为药物依赖的作用产生于精神之中。可考虑用条件反射的理论来解释吸毒的成因,运用条件反射理论、逆向思维的方式来解决毒难戒的问题。
突破原有的管理。不能像管“坏人”一样管他们,不能像培养“接班人”一样教育他们,给他们一些尊严,给他们一些民主,给他们一些快乐。让现有“羁押式的管理”多一些“社会化”成分。
突破原有的做法。模式没有必要去搞,而应在探索戒毒的方法上下功夫,在医疗戒毒上下功夫,可以预料,将来戒毒的突破在医学界,因为他们是病人,病人就得医治。
(二)突破必须创新。
戒毒工作必须创新,创新才能发展,才能出成果。努力做到:
理念上创新。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跳出单纯“执法者”的框框,树立全新的“以人为本”的戒毒理念。
管理上创新。机构的设置,管理的手段,管理的方法必须符合戒毒机构的特定环境,符合戒毒人员的法律身份。不能用管劳教的手段管他们,避免使戒毒人员成为“二劳教”。
方法上创新。戒毒所就是戒毒的场所,强制隔离是一种必须的手段。要强化戒治、淡化教育。因为,对一个病人,教育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当然,淡化教育不是不要教育,而是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教育。强化戒治,就是要加大对戒毒人员医疗戒治和心理矫治的力度,起到延长他们滥用药物的周期的作用。同时,要加强戒治的研究力度。建议将成都戒毒康复所改为“成都戒毒康复研究所”,作为我省专门研究戒毒康复的基地。充分发挥我省(劳教)各所研究室的资源,使研究室成为主要研究戒毒康复的专门机构。
(三)创新才有出路。
建议加强戒毒工作前瞻性研究。成立“运用条件反射理论对吸毒成因及戒毒方法”的研究课题组,探索吸毒成因及解决方法,力求理论有所突破,探索有所收获。
建议加强戒毒工作的医学研究。以成都戒毒康复所医院为基地,积极开展戒毒的药物性研究,力争出成果。
建议加强戒毒工作的人才培养。要选送热爱戒毒工作,悟性好的年轻人到有关医学院校、研究机构进行研究性培训,尽快培养出我们自己的戒毒专家,建设一支专家型民警队伍。
(第六节)青岛归来说戒毒
2012年夏末秋初的9月,我省劳教学会《条件反射理论在药物滥用成瘾及矫治中的探索与思考》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一行五人,参加了由中国毒理学会、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药物依赖性学术研讨会议。在这次学术研讨会上,我省劳教学会课题组的论文进行了大会交流,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一、会议的基本情况
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药物依赖与药物滥用的基础、临床、流行病学、预防、社会和心理学研究进展等。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美国、中国台湾的戒毒专家,国内卫生系统的戒毒专家及医务人员,公安部门主管的强制隔离戒毒所派出了40余人参会,司法行政系统仅四川参加。参会人员共200多人。
二、前沿的戒毒研究
本次会议展示了世界各国在戒毒领域里的最新研究成果。
美国贝勒大学医学院ThomasKosten教授做了题为《可卡因疫苗:治疗效果的遗传学预测》的报告,对目前美国在抗毒品疫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具体介绍,重点对可卡因疫苗的人类实验室研究、临床试验以及药物遗传学的目标进行了详细介绍。
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所长陆林教授总结说:疫苗治疗是一种方向,它是通过向体内注射灭活可卡因(毒品),使人体内产生抗体,当再次接触该类毒品时,体内抗体与该类毒品结合形成大分子蛋白,该大分子蛋白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从而不能产生通常该类毒品所致的欣慰感,而让使用者不想再次使用,可用于治疗和预防毒品成瘾。目前该类疫苗已在阿拉伯国家有几千例试验了。
台湾国立中正大学犯罪研究中心杨士隆教授做了题为《台湾的司法药瘾戒治模式成效评估研究》的报告。报告对全球非法药物滥用情况及毒品引发社会事件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台湾药物戒治的四种模式:自由放任模式、刑罚模式、医疗与社区治疗模式及混合模式,还介绍了司法戒治、药瘾戒治成效评估指标。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博士沃尔特·林做了题为《治疗阿片类药物和苯丙胺药物依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报告,报告提出了阿片类和苯丙胺药物依赖的三步治疗法:脱离毒品→保持远离毒品,防止复吸→改变大脑,改变生活,特别提出了通过记忆的调控而达到遗忘药物记忆来防止复吸的新观点。
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副所长刘志民教授做了题为《策划药:合成毒品的百年之患》的报告。报告介绍了策划药的概念——为规避现行法律而制造的毒品,这类毒品一般是通过人为地对管制毒品化学结构进行加工修饰,形成一种与该管制毒品化学结构类似的新化合物,以企图逃避法律的制裁,并详细介绍了策划药与合成毒品(母药)的特点比较,以及严重的危害性。
三、收获
了解了最新戒毒研究成果,结合当前我省的戒毒工作实际,我产生以下几点建议:
要努力提升我省戒毒工作的研究层次,实现单纯的理论研究向实践型研究的转变。即把对戒毒模式的研究转变到具体戒毒方法的研究上;从注重戒毒的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的研究转变到与戒毒的医学研究并重的研究上(因为戒毒的突破口在医学界);把对戒毒人员的群体研究转变到群体与分类相结合、注重个体研究上;努力实现由传统型研究向创新型研究的转变。具体讲,要做到以下工作:
首先,要转变观念。特别是领导干部观念要转变。一要正确认识吸毒行为和吸毒者,逐步改变我们现有的戒毒方法、手段和内容。二要正确评价戒毒效果。把过去将复吸与否作为戒毒的唯一指标来评价戒毒工作,转变为以是否延长戒毒康复人员再次使用毒品的周期和少复发的频度来衡量戒毒康复工作的成败,以促使我们戒毒工作重心的转移。三是思考戒毒工作的社会性。在戒毒的形式上,作为戒毒场所要尽量减少监禁的痕迹,作为戒毒工作者,要力求淡化执法者的形象。在戒毒的内容上,强化戒治、淡化教育。在戒毒的手段上,少一些监管措施,多一些社会化手段,以不断提高戒毒工作的社会化程度。
其次,要做好培训。一方面,创造机会将医务人员分期分批送去参加国际性和全国性的有关戒毒论坛和药物滥用防治方面的专业会议,让他们拓宽视野,了解戒毒前沿的新知识、新动向和所面临的新问题。另一方面,对专业人员进行高层次的业务培训,使他们能掌握心理康复及预防复吸方法,有的放矢地解决病人的问题。再一方面,要找准突破口。戒毒的突破口在医学界,要发挥我省强制隔离戒毒所医院的优势,引进具有戒毒专业知识的人才和技术,培养和储备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戒毒医学骨干,重点加强戒毒医疗研究和实践,尽量减少行为学和社会学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再次,要加强戒毒研究,特别是对戒毒前沿的研究。一是要组织医务人员搞好戒毒医疗的研究。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校一起开展一些科学合作,共享研究成果和知识产权。二是要瞄准戒毒前沿科学进行研究,特别是戒毒实践的应用研究,对重点研究内容组织课题组进行攻关研究,力争出成果、出精品。三是要培养自己的戒毒专家。要奖励那些在戒毒研究中有成果发布的民警,并培养在全国戒毒领域有影响的专家,为他们的工作、研究创造条件。
尽快启动有关戒毒研究专业机构的工作。充分发挥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强制隔离戒毒专业委员会筹委会的作用,先期开展工作,如主办学术研讨会,组织培训等,为我省劳教场所的戒毒工作提供社会资源的支持。
做好《条件反射理论在药物滥用成瘾及矫治中的探索与思考》课题的后期工作。运用条件反射理论进行具体实践,努力寻找戒毒的突破口。
加强对戒毒人员的信息化管理。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要加强联系,做好戒毒人员的信息化管理。这样,有利于戒毒工作的社会化,有利于戒毒资源的共享共用,有利于对戒毒人员进行有效的戒治。
附录二演讲、授课课件
笔者曾多次受邀去高校授课,并在全国学术研讨会上演讲。下面选择了6篇经过修改的演讲、授课的课件,供读者参考。
(第一节)破解“戒毒难”——劳教戒毒现状及走向
(第二节)再破戒毒难——谈我国戒毒工作的机制转换
(第三节)还破戒毒难——谈我国戒毒机构的运行机制
(第四节)让我们共同关注戒毒这一难题——“金沙讲坛”演讲课件
(第五节)从明星吸毒看毒品的危害——与青少年谈毒品的危害
(第六节)戒毒,敢问路在何方——当前戒毒工作的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