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治影片的主要分类
从广义上讲,所有电影都具有政治性。但从狭义上理解,“在很多时候,政治电影一词是用来指那些较直接表达导演政治观点和主张的政治式电影”[5]。政治电影要反映当代某一重大社会政治问题、直接表现真实的政治事件、政治运动以及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政治思想意识、行为和命运。这种电影主要以政治问题为中心,不深入刻画人物性格、不孤立表现个人命运,而是着重表现政治事件、思想和行为,以及个人与这些事件、思想和行为的关系。从题材上看,政治片所表现的内容基本可分为以下两类。
(1)对权力体制和政治黑幕的揭露
这一类电影着重对隐藏在国家表面下所宣扬的民主政治体制的权力腐败和政治黑幕进行大胆无情的揭示。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也出现了一批反思性的作品。瓦依达导演的一部曾获戛纳金棕榈奖的影片《铁人》(Czlowiek z zelaza,1981)就直接以1980年罢工潮席卷波兰社会为背景展开叙事。主人公温克尔是电视台的一名记者,被电视台的领导派遣前往格但斯克造船厂的罢工现场进行采访。温克尔来到现场后,意外地发现自己受到贵宾级的待遇,不仅有专车接送,还有专人接待。但是随后与政府官员的会面才让他发觉,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掉入了当局设置的圈套:他将以记者的身份被安排进入罢工委员会与罢工领导人接触,然后将掌握的情报汇报给当局。温克尔是一个有良心的新闻工作者,他原本想要在汹涌的政治风波中保持自己相对独立的立场和思考,但是政府官员抓住了他性格中固有的软弱并对其施以压力,温克尔只得一次又一次违心地听从当局的差遣。温克尔在当局的安排下,以大理石人布尔库特的儿子托姆楚克——他现在是罢工委员会的领导者——为中心,接触到了他的大学同学和被关押在狱中的妻子——阿格涅什卡,在他们的讲述中,温克尔了解到托姆楚克与布尔库特分别在1968年的学生运动和1970年的工人罢工中的斗争,以及布尔库特在1976年罢工潮中的死亡悬案。托姆楚克正是由于其父的死亡,选择从大学退学而进入格但斯克造船厂成为一名工人,并引领工人们发展民主斗争的事业。温克尔深深为布尔库特父子的事迹而感动,在风口浪尖中,他内心的天平已经倾向工人们一边。就在温克尔决心加入争取权利的罢工运动中时,随着温克尔“卧底”身份的曝光,他被驱逐出罢工委员会,变成一个不被接受的人。即使是号称拥有世界上最为民主的制度的美国,政治腐败的阴暗也渗透进每一个黑暗的角落里。《摇尾狗》(Wag the Dog,1997)中所涉及的总统性丑闻与克林顿总统随后爆出的“莱温斯基性丑闻”之间竟然有着惊人的一致性,而影片在犀利展示统治阶级利用媒体来掩饰真相,甚至捏造虚构的事件的同时,也调侃了好莱坞与美国政治的关系。对权力腐败和政治黑幕进行揭露的影片还包括《十二怒汉》(12 Angry Men,1957)、《窃听风暴》(2007)、《市政大厅》(City Hall,1996)、《选举追缉令》(Bulworth,1998)等。
(2)对社会贫富悬殊和不公正的批判
在一个“金钱万能”的资本主义世界中,物质的富裕似乎已经变成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在一个人们贪婪地追逐金钱的社会里,既有一部分过着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的富豪们,也有无数贫困的下层民众默默地居住在陋室里忍受饥饿和严寒。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劳资冲突越发严重。乔治· 威廉· 巴布斯特(Georg Wilhelm Pabst)导演的《没有欢乐的街》(Die Freudlose Gasse,1925)是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德国“街道电影”的代表作。该片真实地展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饥饿与通货膨胀年代维也纳的社会与生活图景,并将贫富两种社会阶层进行对比。一方面是借战争与通货膨胀之机大发横财的投机商们花天酒地的奢侈生活,一方面是普通百姓穷困潦倒,忍受着饥寒交迫的煎熬;街头上,面呈菜色的人们排着长龙等待购买一点久违的牛肉,而肉铺老板却把大块的牛肉扔给他的看家狗……导演巴布斯特通过这部影片不仅揭示了个人悲剧与不公正的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且对金钱对人的奴役提出了道德抗议。美国导演伊利亚·卡赞(Elia Kazan)的《码头风云》(On the Waterfront,1954)讲述由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饰演的特里·马洛伊在告别了职业拳击手生涯后,成为纽约港头的装卸工人,并且为工会老板约翰尼·佛兰特跑腿。特里的好朋友乔伊因为站在工人的立场上维护他们的利益而被佛兰特派人杀害。乔伊的妹妹伊蒂因为哥哥的惨遭毒手,以及有感于码头工人被压榨的悲惨生活,决定和牧师巴里神父一起,为码头工人伸张正义。特里被伊蒂的精神所感动,并爱上了她,思想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决心冒着个人的生命危险,加入到伊蒂和巴里神父的阵营中来。他前往法庭揭发佛兰特的罪行,结果在码头上被佛兰特派来的打手打得半死。巴里神父和伊蒂率领众工人赶来,工人们目睹工会头目的丑恶罪行,终于觉醒了,决心团结一致反抗工会的非人道的压迫。该片真实地反映了码头工人的生活、觉醒和斗争,揭露了美国工会组织的腐败和黑暗,对社会不公的现象进行了**的控诉。批判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不公正的影片还包括《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1940)、《工人阶级上天堂》(Lulu the Tool,1971)、《诺玛·蕾》(Norma Rae,1979)等。奥利弗·斯通的《华尔街》(Wall Street,1987)则以愤世嫉俗的**展现了一个崇奉金钱万能的资本主义美国社会。
2.政治片的风格特点与叙事模式
政治影片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与叙事模式。学者郝建对政治电影的风格特征做了几点概括:“其一,具有当时较流行的左翼社会观念。其二,继承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和强调关注现实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文艺观。影片受到社会新闻或真实历史事件和真实人物的启发,但都比较追求明显的虚构性和对事件、人物的艺术加工和精巧的编排。其三,吸收了侦探推理片、惊险片在艺术手法和元素上对文学的、电影侦探小说的技法的借鉴,侦探、惊险片电影艺术模式层面上的使用是增加政治电影艺术性的重要因素。其四,在情节结构的安排和电影语言的设计上都很讲究。……其五,在结构上,政治电影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都具有悲剧性或者开放式结局。这与惊险片很类似,但惊险片是为了将焦虑和惊恐进行到底,而政治电影这样的结局是为了将批判进行到底。”[6]
本书赞同以上看法。不过对政治影片的叙事模式也做以下补述:
其一,政治影片遵从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突出表现在政治片一般以悲剧性或开放性结局作结,而不是虚妄地给出一个解决矛盾的封闭式结局。
其二,在批判现实主义的基础上,政治片的叙事往往加入一些侦探片和惊险片的戏剧元素以加强影片的观赏性。
其三,政治影片在叙事结构上大部分都很重视戏剧性。但是其戏剧性一般不拘泥于传统剧作的要求,不去严守开端、发展、**、结尾这一套剧作程式。政治影片的情节既不是“性格的历史”,也不是情感的发展历史。它往往根据“办案”的要求而自然展开,采取多种剧作形式。有些是先向观众端出结果(如被杀)然后倒叙,情节是逆行的,给观众营造强烈的“悬念”。但有些情节却尽力消除“悬念”,最后做出意料不到的结局。政治电影的情节结构形式多种多样,除“办案侦查”式以外,还有“对比式”和“选择式”等。《对一个不受怀疑的公民的调查》用的就是对比式结构。警察机构官员对穷苦人办案十分积极,严判重刑。他们对自己阶层的人犯了罪,却消极应付,以至极力包庇,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特雷维科-都灵》(Trevico-Torino,1973)则用“选择式”剧作结构。一个农村青年生活困苦,受尽折磨,只好去城市找工作,满以为城里一定比农村好。他经过流浪失业,好不容易在一家工厂做工,结果发现工厂主处处欺压工人,并不比农村好。影片就是以农村和城市名称作为片名,影片重视从各方面进行农村与城市的比较,选择成了情节展开的基本原则。城乡都逃不掉被欺压的厄运,到底应选择什么道路,影片让观众自己去思索。
3.政治片的精神价值
政治片往往深受批判思想的影响,充满了社会政治批判的锋芒。尤其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盛于欧洲的政治影片,更是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庭、教育、媒介等都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社会中的个体生活进行无孔不入的渗透,以此来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权。而政治影片所要做的,正是暴露出这些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运作机制,揭示存在于统治阶级营造出来的表象之下的真实。在这种意义上讲,政治影片往往能够引发人们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唤醒人们对于不公正的政治体制的反抗精神。曾创作出《大理石人》《铁人》等犀利地揭露出统治阶级政治黑幕的波兰电影大师安德烈·瓦依达曾经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艺术家能够帮助影响(公众的)看法,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国家(民族)的良知。”电影制作者必须在“容许和不容许之间”维持脆弱的平衡,但最重要的事情是他“必须向观众表达观点,促使人们思考,并引发一场对话”。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大部分的美国政治影片虽然也具有揭示不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内容,但其最终目的仍在于强化美国民主价值的观念,成为美国政治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彼得·拉夫曼和吉米·普尔迪合著的《好莱坞社会问题电影:从大萧条到50年代的疯狂、绝望和政治》中指出:“社会政治问题电影将社会分析与戏剧冲突结合进一个有机的叙事结构之中,社会内涵被转换成戏剧事件和电影叙事,并通过一套特别的电影规范设置,将社会话题改编为故事原材料。”[7]像《刺杀肯尼迪》这样似乎毫不妥协地揭露出肯尼迪总统被杀事件幕后的重重阴谋的影片,在影片最后也通过正义的化身——主人公检察官的慷慨陈词来呼唤美国的“民主政治”。
4.政治片的观众接受
从政治影片的历史脉络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政治片的创作和时代的风向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一般而言,在改革年代(例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权运动和“五月风暴”等政治运动兴起的时代),观众比较容易接受和青睐政治影片,而在相对保守的社会文化氛围中(例如里根执政的20世纪80年代),政治影片则容易遭到观众的抗拒和厌弃。这是因为在改革年代,观众群体较普遍地对现存的体制和政治制度存有反对意见。而政治片里面所揭露的不合理现象和政治腐败的倾向与立场恰好与观众的政治观点与倾向不谋而合,因此这类政治片就比较容易得到观众的欢迎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