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的,这个世界看脸,但不是只看脸。
首先讲一个“矮大紧”老师的故事。
高晓松喜得这个网名,还是源于把他名字中的三个字分别反义了一下。我喜爱高晓松老师多年,却从未见过他的风头有今天如此之盛,看过《奇葩说》的朋友们肯定“秒懂”。
不但网友,甚至高晓松自己在《晓说》节目里也在调侃自己的容貌。
岁月这把“杀猪刀”,把高晓松雕琢成了一个“头圆项短”(《金瓶梅》中形容西门庆的遣词,高晓松曾拿来自比)的中年“矮大紧”。
然而这个“看脸的世界”并不能拿他怎么样,高晓松系出书香名门,博览群书,清华大学科班出身,虽然随着年龄渐长,他的脸盘愈发变大,体型愈发变宽,但言谈举止却愈发地收放自如。
高晓松读起《金瓶梅》来,都要认真核算一下当时的一两银子相当于今天的多少钱,触发的原因就是想弄明白武大郎那个两层小楼到底值多少钱,卖多少年炊饼才能挣出来这套房产。
研究并闹着,嬉戏并治学。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他读过的书,终于在岁月洪流中变成了他的血肉筋骨。
所以,他的一言一行,都构成了他的风骨,而越成熟的人,越是迷恋这种接地气的文化味儿。
高晓松活明白了,所以越活越平和,越活越谦卑,越活越招人爱。
改变不了与生俱来的基因,就去改变自己可以改变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