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太多

不是奸商心太黑,就是和衙门勾结,狼狈为奸!

种种手段使出来后,整个临川的地皮就被刮了一遍了。

张沁儿郁闷的很,虽然她对历史不是特别精通熟悉,但是也大概知道,此时所在的时间处于明末后期,一般朝代变更时,往往伴随着暗无天日的杀戮和残酷的现实。

而明朝的官员和军队都讲究‘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为了避免官员和军队在当地做大做强,往往是三年一流动,并且还要远离熟悉的家乡。

这样一来,官员千里迢迢上任,对此地风土人情,压根不熟悉,做事也不上手,等熟悉上手了,又该换地方折腾了。

刚当官,保持初心时,还能够尽量做事,但是在犬色声马的**下,往往会造成一大批贪官不折手段的贪污,对所管辖的地方,没有丝毫仁心。

这种事情,斗米小民自然无法反抗,只能吞声忍气、老老实实的把赋税交齐了。

原本洋溢着幸福的富足村,此时弥漫着一股忧心和低气压,每个人脸上的笑容,都不知不觉少了许多。

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到甘蔗收割的前一天。

天气逐渐冷了下去,地里的甘蔗也进入成熟收割期,张志仁开始忙着将村里种植甘蔗的人家聚集起来,大家一起商量着什么时候收割甘蔗,又按照去年的方法抓阄,排榨糖顺序。

当然,选择榨糖的都是种植大户,那些种植小户们只有一两亩地的甘蔗,自己榨糖反而划不来,于是就将自家的甘蔗按照市价卖给张沁儿家。

安排好自己村的村民,林子村种植甘蔗的大户,也跟着崔家兄弟过来探望情况了,附近的坑里村因为关系不算特别亲密,是最后才安排。

张沁儿家足足有二百多亩甘蔗地,自家人手是远远不够的,加上今年村里许多人都缺钱,所以张志仁就出面花钱请人帮忙收割甘蔗。

张志仁安排方家人带着村民在地里收割甘蔗,自己则带着崔家兄弟开始打开榨糖作坊,榨糖机子已经洗干净,糖寮边上也堆满了柴火,只需要将牛套上,开始榨糖熬糖了。

今年加盖了一个榨糖作坊,所以两个作坊一起开工,所需要的牛和人手就更多了,整个村里多余的青壮劳动力,基本都被喊来做事了。

张志仁早已经把排班人手定了下来,逐一通知后,就开始一面收割甘蔗,一面榨糖熬糖了。

榨糖作坊开工的第一天,按照惯例是要放两串百子千孙鞭炮的,热闹的鞭炮,昭示着榨糖作坊开工顺利。

榨糖的时候,马春花一家也过来看热闹了,三个人好奇的盯着榨糖机子,又转到后面的糖寮,李财宝甚至拿碗接清甜的甘蔗汁水喝,等熬成糖后,又拿了不少红糖塞进嘴里吃着。

对于他们来说,榨糖是一件新鲜事情,兴致勃勃的围观了整整一天,直到傍晚回家吃晚饭了,这才厚着脸皮从放片糖的竹筐拿了好几片片糖回去。

杨氏对此回了一记白眼,并且别有用意的瞧了张志仁一眼。

张志仁的脸皮顿时尴尬起来,不需要言语,他就知道杨氏那眼神的意思了!

今天是榨糖作坊开工的第一天,许多熟人不需要开口,都会主动来帮忙做事,而马春花一家三口来是来了,但是袖手旁观不干活也就罢了,一天下来还没少吃少拿!

不过这些小打小闹都在大家能忍受的范围内,所以倒也集体忽视马春花一家了。

张沁儿并没有去榨糖作坊帮忙,今年请了许多人手,杨氏不忍她们几个小的太辛苦,就不准她们去干活,只让呆在家里,干些轻省的活就行。

所以现在她带着福儿,负责收割乌桕籽。

由于青壮年都去榨糖作坊做事了,所以捡乌桕籽的就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孩子,好在乌桕林就在张沁儿家附近,下山后直接就称重拿钱了。

张沁儿看着家里空闲的地方都堆满了麻布袋,不由得头疼。

总觉得今年的乌桕籽多了好多……

暮色沉,鸡抱窝时,上山捡乌桕籽的村民大多已经下山回来了,张沁儿也打算把秤收起来,算是结束一天的收购活动了。

结果这时,村里的黄老头带着他的大孙子拖着两大袋乌桕籽进来了。

“黄大爷,你们怎么才下山?天都黑了,乌桕籽怕是都看不清了,下回可不要太晚啊。”张沁儿随口关心了几句。

今年大家缺钱,要不是天黑后山里不安全,怕是都有人肯点着灯笼捡乌桕籽了。

黄老头嘿嘿笑着,将手里的麻布袋放到秤上,张沁儿却有些看不清秤上的数字,让福儿进屋点了蜡烛出来。

这才借着蜡烛的光芒,看清了重量,按照价钱拿出七十个铜钱给黄老头。

黄老头伸手接过钱,他的手和几辈子老农民差不多,皮肤粗糙,干燥裂开,指甲里面都是黑色的污垢,看上去像是老树皮一样,上面还沾满了泥巴和一些植物汁水。

又过了三天,乌桕林的乌桕籽已经被人捡的差不多了,所以渐渐的来卖乌桕籽的人也少了,张沁儿估摸着可以结束收购时,黄老头带着他的孙子又扛了两袋乌桕籽下来。

“黄大爷,山里的乌桕籽不是都捡的差不多了吗?你从哪里又弄了这么多来啊。”张沁儿对这黄大爷印象十分深刻,因为自从她家开始收购山货后,这人就是张家的常客了。

“从山里捡的。翻过一座山头后,那里还有一大片乌桕林。”黄老头的声音很低哑,嗓子像是受过伤一样,说的声音大了,就会出现破音。

张沁儿了然,乌桕树这种东西,很容易成活,一般都是大片大片生长的,在这茫茫的大山里,自然还有不少乌桕林,只不过因为离村里太远,翻山就得费上不少功夫,村里的人也大多不愿意去捡。

“你也上了年纪了,可不要图一些小钱,就太累着自己了。”张沁儿无语,这黄老头都六十多岁,腿脚都有些不利落了,要不是他大孙子已经十五岁,能够帮衬着,不然上山都是问题。

黄老头嘿嘿笑着,含糊的应了。

但是接下来的两天,依旧到黄昏天黑时,黄老头才带着他的大孙子扛着乌桕籽下山发卖。

张沁儿知道黄家的情况不好,但是也很担心黄老头为了乌桕籽,越走越远,到时候要是在山里遇到什么危险,那可就遭了。

于是眼眸一转,态度认真的说:“黄大爷,得和你说一声,今年我家收购了不少乌桕籽了,你看……家里都快堆不下了,所以从明天起就不收购了,你老也忙了好些日子了,明天多休息休息吧。”

“怎么不收了?那山里还有好多啊!”黄老头急了,声音高了起来,于是爆出好几个破音出来。

张沁儿无奈耸肩:“这东西又不能吃,实在用不着这么多。”

“这……要是家里没有地方放,可以放在我家,我家还有一个杂物间空着的,可以放上不少。”黄老头试图争取。

张沁儿无奈,正要说什么时,一直不怎么说话的黄老头大孙子开口了:“爷,差不多了,咱们回去吧。”

黄老头看着他,欲言又止。

目送黄老头爷孙离开后,张沁儿才努力把今天的这两袋弄进屋子,看着屋子堆成山一般的乌桕籽,只能无奈叹息了。

乌桕籽只能榨油做肥皂蜡烛,别的就不能了,而此时张沁儿也没有将生产蜡烛肥皂的流水线弄出来,全靠自家人时不时做一些出来自用和送人,现在这么多乌桕籽,光靠自家人消耗的,等到明年,原材料都足够了!

所以她得想个法子把这大半乌桕籽转卖出去才行。

首先想的,自然是陆家当铺,他家弄了肥皂和蜡烛作坊,供货渠道多,铺货更是席卷了大半个江南和京畿一带。

要消耗的原材料也多,应该会收购乌桕籽的。

等到晚饭时,张志仁带着满身的糖香味回来了,一回来,就开始忙活起来,先是动手把晒过脱壳的茶树籽,一袋袋堆叠起来,原本是小山峦,如今成了险峰了。

他在腾出空地,方便放今年新熬出来的红糖。

杨氏也跟着犯愁,随着榨糖作坊熬出来的红糖越来越多,家里实在是快没有地方堆放这些东西了。

“要不,寻个时间去县城先把这些茶树籽榨油吧。”杨氏建议着,榨糖后,就能够空出不少地方了。

张志仁想了想,思考了下这几天安排的事情,看是否能够空出时间来。

片刻,才说:“行,就明天吧,也得给宏记那边送信,约好时间送第一批红糖过去了。”

张沁儿马上说:“我也去!”

她得去问下陆家当铺是否要乌桕籽呢!另外也好些日子没有见林氏了,自从上次林氏话里暗示,和郑成凯那莫名其妙又霸气侧漏的表白后,张沁儿就没好意思去郑家。

第二天一大早,张志仁就起来了,先是去榨糖作坊看下情况,觉得没有什么漏子,这才吃过早饭后就忙着套车,又将茶树籽全部搬到驴车上,车厢里堆的满满的,张沁儿都没法坐了,只能和张志仁一起坐在车辕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