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梦魇纠缠着沈鉴。
队伍在山道上蜿蜒前进,人们身披黑袍,手中的蜡烛放出微弱的光。队伍延伸到天尽头一扇狭窄的门前,那是所有人的终点。
沈鉴看见脱脱、常老八、常老九、大武还有罗小乙。他们向前走去,面无表情。沈鉴大声呼着战友们的名字,可是风里飞来一只鸟,把声音捉走了。
他蓦然惊醒,身边是一片废墟。沈鉴喃喃自语道:“不对,我明明在客栈里,又怎么会在这儿?”他举目四顾,突然失声道:“这是……那天晚上的雄县!”
他低下头,惊异的发现自己身上披着鱼鳞甲,手中战刀已砍得缺了刃。四下里一片死寂,连灰烬都是冰冷的。
突然,眼前闪过一人。沈鉴吓得一激灵,喝道:“谁?别跟我装神弄鬼!”
那人站定,只见他脸上戴着染血的天王面甲。
沈鉴的脸抽搐起来。“你这该死的亡魂,为什么戴着脱脱的面具,又为什么穿着我们骑兵队的铠甲?你究竟是谁?”
对方沉默不语,沈鉴继续问道:“我见过你,南京那两个人都是你杀的。对吗?”
那人忽然转身便走,沈鉴喝道:“站住!”然后追赶,可不知为什么,两人的距离却越来越远。
恼怒充满沈鉴的胸膛,他挥起刀在虚空中乱砍,却听见刺耳的暴响。有人大声喊着:“老沈!老沈!”
沈鉴猛地睁眼,只见铁牛横眉立目的站在面前。客房里的桌子、烛台都被掀翻在地,有个伙计在地上瑟瑟发抖,他脚边是个倒扣着的铜盆。
沈鉴一惊,大声问道:“你们看见他了吗?”
“谁?”铁牛警惕的盯着他,轻轻手按在腰刀上。沈鉴这才发现自己也拿着刀。一时间,冷汗布满他的额头,他弯腰把刀放在地上,答道:“一个带着天王面甲的士兵,可能是本案的凶手。”
铁牛的目光变得复杂,他叹了口气道:“老沈,从始至终房间里只有你一人。”
沈鉴失魂落魄的站了一会儿,说道:“铁牛,我可能真的疯了。”
次日一早,两人离开雄县。沈鉴在马上问道:“你知道扶桑国有种叫作‘侍’的人吗?”
铁牛摇了摇头。沈鉴继续道:“侍就是武士。扶桑人好勇斗狠,战败的武士往往剖腹以全名节。当剖腹进行到一半儿时,会有人将其斩首以减轻痛苦。这种人被称为‘介错人’。”
他望着远方道:“万一哪天我发疯严重,麻烦老兄你做我的介错人。”
铁牛龇牙笑道:“好说好说,洒家一定下手利索点!”
沈鉴默然片刻道:“你还真答应?”
“那当然。”铁牛摆出一张认真的面孔“朋友有求,再难的事也得办呀!”
沈鉴叹了口气道:“我想绕路回家里看看。”
铁牛道:“你是头儿,你说了算。不过我提醒你这次的案子可是有期限的。”
“我知道。”沈鉴答道“不会耽搁太久,只是看一眼而已。”他又自语道:“也许以后再也回不去了……”
两人一路急奔,很快抵达真定。沈鉴先是去集市买了几麻袋杂货,然后来到一处破旧的大院前。一进门,刚好碰见两个衣着朴素的妇人往外走,一见沈鉴便下拜道:“兄弟回来了!”
沈鉴也作揖:“见过两位嫂子。爹娘在家吗?”一个妇人道:“在呢。老太太天天念叨你,快去看看吧。”沈鉴默然点了点头。
这时五六个孩子冲出来,围着沈鉴叫道:“沈叔叔!沈叔叔!”铁牛见他们年龄大的已经十四五岁,小的也有十一二岁。
沈鉴道:“别闹,让阿娘给你们分东西。”孩子们又一窝蜂的涌向两个妇人,帮她们把马背上的杂货一点点搬进院。
沈鉴和铁牛来到堂屋,屋里坐着一对老夫妻。两人白发稀疏,面容悲苦。老汉的手持笸箩筛米,那婆婆则的紧紧揪着件小孩的肚兜,口中不住唤道:“儿啊,你去哪儿了?”
沈鉴跪下道:“爹,娘,孩儿回来了!”婆婆腾的跳下地,两步走到沈鉴身边,抱着他大哭道:“小乙,你这狠心的孩子,你是不是把娘给忘了?”
沈鉴哽咽道:“娘,你看孩儿不是回来了吗?”这时铁牛瞧出婆婆神情恍惚,似乎心智不大正常。
沈鉴站起身,擦干老妇的泪水,说道:“娘,孩儿给您新买了双鞋,您试试合不合脚。”说罢从怀里掏出一双厚纳底千层鞋,俯身给婆婆换好。婆婆轻轻拍着沈鉴的脊背,眼波中尽是慈爱,柔声道:“好,好,你买的娘都喜欢。”
这时那老汉忽然道:“老太婆,小乙回来了,你不给他做碗手擀面吗?”婆婆道:“说得是,我这就去。你们爷儿俩说话。”说罢欢天喜地的走了。
她刚一离开,老汉便抓住沈鉴的袖子道:“沈大官人,小老儿多谢你!”
沈鉴忙扶住他双臂:“爹,您说得是哪里话?”
老汉叹气道:“大官人,这十年来你待我们老两口比亲儿子还好,小老儿可都清楚。您大仁大义,我们可不能厚颜无耻。现在家里已经够对付着生活,以后你就别再送东西了。”
沈鉴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要是小乙在世肯定也是这样的……”
老汉眼圈红了,点了点头却说不出话来。
原来这一大院子全是沈鉴战友的家人。战争结束后沈鉴走遍北直隶,把众人接到真定安家,相互扶持已经十年了。
铁牛早听说过这事。官场上传言沈鉴其人兼资文武,本来大有可为。但他为了照顾家人甘愿委身于县丞之职,屡次拒绝升迁。
起初铁牛颇不以为然,觉得有沽名钓誉之嫌,可今日所见将他心中怀疑全都化为敬佩。
沈鉴又和老汉说了几句话,便到院里帮忙。这时那位年纪稍大妇人过来说道:“沈兄弟,这次回家还走吗?”
沈鉴道:“八嫂,我还要去南京办差,明日一早就动身。”
妇人道:“好,路上小心。我和你九嫂缝了几件衣服,你带着路上穿。对了,下次再回家可别买这么多东西了。”
沈鉴笑道:“都用得上,不碍事。”
妇人叹了口气:“你呀,就是不懂勤俭。上回找人送来的几十贯钱还没花,这次又买这么多东西,多浪费呀。”
沈鉴一愣:“几十贯?什么时候的事?”
“不就前几天吗。”妇人答道。“我和你九嫂还合计你哪来这么多钱,后来听说你在京城升官了才放下心。”
沈鉴道:“八嫂,钱不是我送的,你拿来。”
妇人一惊:“有这等事?”于是急匆匆在屋里取出个包袱递给沈鉴。沈鉴打开,只见厚厚一沓大明宝钞,面额都是一贯。
他轻轻揭起一张,只见背面有一圈儿白花花的印迹。再提鼻子一闻,不禁低声道:“怪事……”
铁牛凑过来问道:“怎么了老沈?”
沈鉴恍若不闻,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突然惊叫道:“不好!”他紧紧捏着宝钞道:“这背面的是盐。你知道,一般在盐场中常湿气下沉,使盐分渗入纸钞中,所以形成这种印迹。”
铁牛道:“盐场……你是说在密云追踪我们的那些人?”
沈鉴面沉似水:“没错,他们找上门了。”他扬了扬手中的宝钞“这既是收买,也是下战书。”
铁牛道:“那怎么办?这案子你还要不要查下去了?”
沈鉴不带任何犹豫的答道:“当然要查。这些人连朝廷的钦使都敢威胁,对普通百姓还有什么不敢做的?我一定会把他们绳之以法。”说罢他轻声自语道:“新世界虽然不那么好,可也是用命换来的。我不能让战友的血白流……”
铁牛没听见后半句,挠头道:“话虽如此,可这一大家子人也着实不好安顿,你打算怎么办”
沈鉴略一思忖道:“跟我来。”
说罢两人骑马赶奔县衙。县太爷早知道沈鉴做了钦使,好一顿奉承。沈鉴也不客气,请县令调兵保护家人。县令巴不得做这顺水人情,便当即答应了。
沈鉴又回马和家人告别,两个嫂子捧着匆匆缝好的衣服道:“沈兄弟,怎么走的这么急,饭还没吃一口呢!”
沈鉴道:“事情有变,还请二位嫂子照顾好爹娘,我办完事就回家。”
八嫂道:“别的都好说,只是老太太那儿不好交代。”
沈鉴心中一酸,道:“别告诉她,就说我串门儿去了。娘的记性不好,明天就把这事儿忘了。”
两个妇人对视一眼,叹息道:“也只好如此。”
于是沈鉴作了个揖,翻身上马,和铁牛向城外走而去。
可就在这时,老婆婆忽然从大院里跑出来,手捧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凄楚的唤道:“儿啊,你怎么又走了,怎么又把娘抛下了?”
沈鉴不敢回头,大喊道:“娘,孩儿不孝,等办完这个案子再来孝敬您老人家!”说罢狠下心来快马加鞭,一路飞驰出县城。
直到县郊,沈鉴才勒住马,泪水已不住的涌出眼眶。铁牛缓缓赶到他身边,默然良久道:“我要是你,肯定就没法儿走了。”
沈鉴道:“可我必须走。因为这世上有的爱是团聚,有的爱是别离。为了天下的母亲不再流泪,我愿意把自己献给风雨、孤舟、黄昏和黎明。这是我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