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看在d国的份上,拉“我大清”一把?

1891年4月,麦克唐纳财团在英国的商业间谍发回来了这样的一条消息:日本刚刚向英国下了新的订单,订购了一条排水量四千余吨,最高速度25节以上的快速巡洋舰。要求在1893年上半年交货。

“4500吨的排水量,六门6寸速射炮,25节的航速,这不就是后来的“吉野”号巡洋舰。看来甲午战争就要开始了呀,只是奇怪的是,为什么资本市场上一直没有出现日本的战争债券呢?”拿着这份情报,史高治这样感叹道。

史高治在上辈子的时候看到过一些资料,上面都提到,日本为了获得甲午战争的胜利,在世界资本市场上出售了大量的国债。甲午战争其实是日本赌国运的冒险。在战争中,如果满清政府能够再继续咬着牙支撑几天,甚至于在和谈的时候多拖延两天,日本政府就要因为无法支付即将到期的巨额的国债的本息,而将陷入财政总崩溃的地步,于是我大清就可以不胜而胜了。

史高治对于这种说法也是相信的。因为他虽然知道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国力大大的增强了,但是日本毕竟才那么点大,满清怎么着也有那么大,虽然满清的组织能力,调动国力的能力是肯定比不上日本的,但是史高治还是觉得,无论如何,“我大清”的基本盘要比日本大那么多,日本要想在一场和“我大清”的军备竞赛中占据上风,绝对是困难的。而史高治也知道,在现在,日本海军的力量已经超过了北洋水师——北洋水师已经好多年都没有购进新的军舰了。而如果这条军舰顺利建成,加入日本海军,那一旦这条军舰形成了战斗力,日本舰队对于北洋水师就将形成压倒性的优势了。只是连“吉野”号巡洋舰都已经开始建造了,说好了的日本国债在哪里?

原本史高治还打算接着日本的战争国债进行一番运作,一方面借着这个机会赚点钱,另一方面,也可以顺手坑“大日本帝国”一把,算是看在党.国的份上,拉我大清一把。然而,如今的情况却完全出乎了史高治的预料。

“让邦德把这几年来关于日本的经济状况的情报拿过来,给我看看。”史高治放下手里的情报对自己的秘书范比滕说。

“是,先生。”

……

到了下午,大批的有关日本这几年的经济情况的情报就摆在了史高治的案头。在认真的研究了这些情报之后,史高治不得不承认一点,看来自己上辈子被那些“真相”呀,“揭秘”呀什么的给骗了。

这些情报显示,在这几年里,日本的财政收入已经和“我大清”不相上下了。考虑到日本政府的行政效率要远远高于我大清,再考虑到日本国家更小,相对来说,其他的日常开支也可以更少,这自然就能让他们将更多地财政收入投入到军备当中去。这样一来,根本就不用借国债,日本就能很容易的而在这场军备竞赛中压倒满清。在这场竞赛中,真正需要靠借高利贷来行险一搏的,反倒是我大清了。不过我大清可不会为了这个行险赌国运的。

“看来靠国债来坑小日本是没机会了,也许等战争开始后,倒是可以靠贷款给满清来坑满清一把。”史高治知道,我大清在输掉了甲午战争之后,支付给了日本巨额的赔偿,凭着我大清的那点财政收入,根本就支付不起这样的赔款,不得不向各国银行大量贷款,借了大量的的高利贷。利用这个机会,倒是能赚不少。只是这样的“国难财”到底该不该发呢?

“凭什么不发?有钱不赚,天诛地灭!再说,满清这种落后于时代的东西,越早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对于国家人民越是有利。所以,为了中国的未来,一定要推翻满清。一切能削弱满清的事情都是正义的事情,都可以做!”史高治在心里这样的想着,于是立刻就心安理得的开始考虑如何坑满清一把了,虽然坑满清的钱,最终还是中国人民出的,为此受苦的,还是中国人民。当然这些东西,都被特别有良心的史高治给忽略了。不过,史高治总的来说,还是很真诚的,至少,他的前半截的想法绝对是非常真诚的。

说起来,我大清的北洋舰队单就排水量和规模,还真不差。比起原本的历史上的那支北洋水师,规模还要更大一些。而这里面也不能说没有史高治的功劳。想当初,史高治为了能赚钱,抢先把蒸汽轮机这样的大杀器给搞了出来,结果搞得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军舰在动力方面一下子就过时了,尤其是军舰最多的英国皇家海军。

英国人的办法是,一边掌握住这个高新技术,一边对自己的舰队进行改造。这是这需要一大笔钱。不过英国人在经过计算之后发现,使用了新动力之后,随着军舰航速的增加,一条军舰能够控制的海域也大幅度的上升了。这样一来,对军舰的数量的要求倒是可以降低不少。所以,英国人就一方面悄悄地对那些主力舰和比较新的军舰进行了动力改造,同时将那些没什么改造价值的,多出来的军舰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大甩卖。当然,这些船自然是“价格实惠”“性价比高”。于是一些小国弱国穷国都趁着这个机会,买了不少英国人的二手军舰。其中就包括北洋水师和日本海军。当然,南美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智利,巴西,阿根廷什么的也买进了不少的这类的二手货。

当然这些国家很快发现,他们买来的军舰,在速度上和新锐的军舰差别巨大,但是,这些国家对于军舰的控制区域的需求要低于英国,所以他们依然觉得自己做的这笔买卖还是很不错的。而我大清更是觉得自己捡到了大便宜,在一口气买进了不少的英国二手货之后,对于购买新船的欲望直线下降。甚至于,一些原本已经在和摩根麦克唐纳造船厂谈的生意也受到了影响,被取消了合同。这对于史高治来说,倒真是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味道了。

不过史高治知道,购买这类军舰,绝对不是什么合算的买卖。因为这些军舰上的动力系统,以及其他的一些东西都会在短时间内停产。这样一来,这些军舰的维护保养就会存在很多的问题,即使是平时,维护成本也会不断上升,而一旦到了战时,保养维护起来只怕就越发的困难。事实上,那些没有实现工业化的国家,靠购买买来的舰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只是一种一次性的舰队。因为在战斗中,这些军舰一旦受损,由于他们孱弱的工业实力,几乎就不可能及时的修复这些军舰,让它们恢复战斗力。

例如在历史上原本的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军舰在黄海大战中受到的损伤直到战争结束,北洋舰队全军覆没都没能修复。这也就是为什么黄海大战之后,北洋舰队一直呆在军港里面,虽然李鸿章反复下令舰队出击,但是北洋舰队却再也没有出过港口的原因。而在后来的二战中,在珊瑚海战役中遭到重创的约克城号航母,在回到珍珠港之后,作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美国,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就让这条差一点就沉没了的航空母舰基本恢复了战斗力,并让它奇迹般的赶上决定性的中途岛之战。

史高治又想起了原本的历史上的一件事情。黄海大战之后,北洋水师因为难以维修军舰的问题,几乎无船可用,这个时候,李鸿章打听到智利也从英国进口了一条与“吉野”号巡洋舰非常类似的快速巡洋舰。考虑到“吉野”号在一系列的海战中展示出来的威力(几乎北洋水师所有被击沉击伤的军舰上面都有这条军舰射出的炮弹),李鸿章就打算从智利人手里用高价把这条船买回来。只是后来由于日本人的阻挠,没能成功。

“如果我们想办法,在合适的时间让某个南美国家或者干脆就让联邦海军向我们订购一两条类似的军舰,然后等到黄海大战之后,在李鸿章满世界找军舰的时候,我们正好将这军舰造好,然后不是就可以让李鸿章替我们出违约金,并且以高于市场很多的价格把它们卖给李鸿章吗?这也算是看在党.国的份上,拉了我大清一把吧。甚至我们还可以用此来要挟李鸿章和满清政府,为我们争取更多的利益。比如在战后赔款的时候,必须优先考虑我们的银行。再比如在中国获得修建铁路,以及开矿的特权。同时,这也能小坑日本一把……我真是个天才!”史高治就这样毫无爱国心,毫无羞耻感的想着,最后他决定,就这样干了。

“让我们的人先在报纸上宣扬日本购进的军舰对于夏威夷王国的威胁,制造舆论,然后再让太平洋舰队提出对于购买新的快速巡洋舰的要求……”史高治最后这样向秘书交代说。R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