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四百五十五节 搭顺风机
林默看到了着陆地标边上的几名军官正冲着他挥挥手,示意他着陆到这里,对于他的到来,着陆点附近还是能够看到挎着ak-74的士兵。
控制着降落伞,对准地标,林默稳稳地成功着陆,趁着被降落伞拖倒之前,林默拔出了战术匕首在身后一挥,或许匕首未必那么锋利,可是略微加持了光战气后,锋锐程度直线上升,就像挥到了面条上,伞绳纷纷崩断。
作为一次性用品,这没什么可惜的。
一辆敞篷吉普车把林默带向了那架伊尔-76,在登机口附近,林默得到了单独的待遇:安检!
结果自然很明显,警报身响个不停,受检人的浑身毫无例外的都是违禁品。
最具明显性威胁性的就是那柄匕首,排名第二的就是那套“龙将”陆空两用单兵战术铠甲,这东西虽然以作战协调和防御为主,依然无法阻它成为杀人工具,不发出报警声才是怪事。
再想想一机舱的俄罗斯战斗机参展人员,还不乏工程专家,俄罗斯大兵们有一种放黄鼠狼进鸡窝的感觉。
可是上头的命令又要执行。
俄罗斯军人不敢明目张胆的把这套“龙将”扣下,飞机马上又要起飞,时间上不允许耽搁和犹豫。
军官们你看我看,我看看你,眼珠子直转,相互交头接耳几句,还一边用对讲机向上级汇报。
林默身旁充满了听不懂的俄语叽哩咕噜声,脸上一片茫然,不知道这些鬼佬在说什么。
要拧断他们的脖子咩?
反正跟林默是鸡同鸭讲,那些俄罗斯人把林默排除在外,讨论了一会儿,最终拿出一个折衷的妥协方案。
其实也不是什么特别聪明的主意,和中国国内民航的手段一样:脱下来打包,总之不能穿在身上就是,相当于暂时解除武装。
虽然不可能完全让林默失去战斗力,可起码代表着一种友善的态度,俄罗斯人也是冒了很大风险的,尽管中国方面只是说明一个同样去展览会的飞行员,却隐瞒了这个家伙连老美穿着未来勇士外骨骼机甲的士兵都干掉将近一打(一打,数量单位,12个),在阿富汗单枪匹马杀人盈野的事实。
否则老毛子说什么也不会让林默登机,非得一路遣送回国。
虽然俄方情报部门或许听到些风声,可是他们所掌握的资料并没有多少,甚至还不如美国人知道的多,在中国情报部门刻意隐藏和故意混淆视线,连国内都不太有多少人知道林默的真实身份资料和隶属编制。
俄方这个基地的军官们也是为了执行上级的命令,特殊情况也只能特殊对待,毕竟外**人单枪匹马搭乘他们的便车,虽然少见,但也不是没有。
这个空军基地内拿了一套全新的俄军军服丢给林默,比划着让他换装,意思大概这么危险的作战装备不能穿着身上,必需脱下来,放到行军囊里面。
至于那支匕首也是如法炮制,也得装包里,倒是没有人在乎它,能擅用这类特种作战匕首的人,哪怕是空手也照样杀人不会手软。
林默的那套行军背囊容量倒也不错,堪堪将所有的东西全部塞了进去,显得鼓鼓囊囊,恰好撑满。
也许得找个商店再买个旅行箱什么的,由于匆忙出发,换洗衣物和生活用品都没有准备,林默摸了摸自己的钱包,还在,这是一个好习惯。
这身俄式军服穿在林默身上倒也合身,摇身一变,龙骑士变成了俄罗斯大兵,看上去挺神气的。
虽然去掉了军衔,换了异国的军装,军人凌厉气质一点不减,这种烙印在骨子里的气质,不论林默穿什么样的衣服都无法掩饰和褪色几分。
与林默跳伞的那架伊尔-76运输机相比,这架运输机的内舱是半客半货模式,前半部分都是座椅,后半部分是货舱,摆放着一些钢筋货筐,用来存放行李货物,前后舱使用一道钢岗墙作为隔离,比起舒适的民航客机那是没法儿比。
货舱这些货筐被填满了大半,有苏霍伊公司参展人员的个人旅行箱,有宣传印刷品,还有纪念品,像t恤、太阳帽什么的,苏霍伊的准备也是相当充分,看看前面座位,大概派出了四十多人。
虽然苏霍伊和成飞、沈飞与国防星是竞争对手关系,相互之间却也没有什么龌龊小心眼,也并没拒绝竞争对手公司的飞行员搭乘他们的飞机。
毕竟成立才一年左右,刚刚在业内冒尖,连自己的主打产品都没有的国防星还没被这些老前辈们放在眼里。
除了竞争,中俄两国的飞机生产商在一些领域还是存在合作关系,不然中国的战斗机研发是怎么来的,老毛子私底下没少把自己的原型机偷偷卖给中国人,一方面是技术扶持,另一方面却是技术制约。
这种事纯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若是中国人产生了依赖感,而停滞本国战斗机技术的研发,那么正好,落了老毛子的算计,成为俄罗斯人的大市场,等着被磨刀霍霍向牛羊吧。
就像想当年运十被勒令下马,现在知道后悔了,晚了,再想奋马扬鞭,从头再来,呵呵,悲剧了,别说运十,连个运八都是磕磕绊绊,起码还得再等三十年才能勉强赶上国际主流水平。
哪一款大飞机不是经过二三十年的研发才算定型的,再过三十年,说不定连喷气式引擎都被淘汰了呢。
林默和其他人一样,把自己的行军背囊也塞进货筐,左腕的腕表适时分离出一粒寸许大的银色珠子滚进了行囊口袋里面。
一人一龙之间的这种默契,甚至无需林默多言。
若是哪个不开眼的,敢向行囊内的“龙将”伸手,埋伏在里面的金币分体自然会给他一个永生难忘的深刻教训,这已经不是第一个有人享受过金币的特殊招待。
苏霍伊的人都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并坐了下来,等待起飞,林默是最后一个登机的,待他放好自己的行李后,扫视着前舱的客座区,欲找个一个空位坐下。
最前排有一个满是白发的俄罗斯老头半支着身子冲着林默挥挥手,大声喊着,打着手势,指了指身旁,意思是还有空位子。
作为一个黑发黑眼黄皮肤的亚洲人种,在这架飞机上还是比较扎眼,也只是扎眼。
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也是俄罗斯军人,毕竟俄罗斯的民族也有不少,往少里算也有一百多个,不泛黑发黑眼的黄色人种。
更何况越来越发展为全球性民族的华人也数量不少,毕竟全球五分之一人口是摆在那里的,其中就有许多华人也取得了俄罗斯的国藉。
不过一身俄式军服却非常巧合的掩饰了林默的身份,恐怕这一点连配发给他军服的俄空军基地的军官们也没想到。
语言不通不是问题,并不能阻止这些俄罗斯苏霍伊公司参展人员的热心肠。
林默这一路过来,还不是连口都没开过,白蹭飞机,白蹭中饭,白捡套俄式军服,这不又白蹭个位子坐,他原本打算要是没位子就干脆和之前那样,拉根安全带把自己绑到舱壁上,伊尔-76的适用范围很广,各种基本标准部件都非常齐全。
“嗨!鞑靼人?”
那名满头白发的俄罗斯老头冲着走到身旁空座上坐下来的林默打了声招呼,他很好奇,这架飞机明明被苏霍伊公司给包了,怎么还会有其他人上来,而且还没有身份胸牌,还不是苏霍伊公司的人,像是个俄罗斯军人,不过没有军衔,这是怎么一回事?
难道是上面派来保护他们的军人?
林默的身份仅限于俄军方高层知道,下面的人只是奉命行事,根本不会去过多考虑怎么会冒出个中**人来。
林默眨巴了一下眼睛,摇摇头,说道:“英语?”表示自己听不懂,但试图用另外的语言进行沟通,其实许多欧洲人都会说两门以上的语言,特别是高学历者,不会说英语几乎都不好意思见人。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见证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日不落帝国大殖民时代的疯狂扩张。
这种语言不通实在是让人憋闷得慌,跟特种部队交流起码还有一套通用手语可以勉强沟通。可是跟其他人,这种鸡同鸭讲的驴头马嘴,就只能剩下互相微笑,无言以对,这怎么什么事啊。
苏霍伊公司的参展团队也是带有翻译,可惜那是法语和英语的,中国人可不会在展览会上买他们的飞机,根本没可能配个汉语翻译。
所幸的是林默的试探得到了回应,“英语?ok!怎么不会说俄语?你是哪个州的军人?”这个俄罗斯白发老头有些意外,对方竟然不会说俄语,有些奇怪了,这究竟是什么身份,听不懂命令怎么能够参军呢?
俄罗斯白发老头心中充满了疑问,皱起了眉头。
ps:来月票吧!作者需要全订阅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