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年轻人问我:现在很多男生把自己打扮得有点女性化,也有很多女生偏向男性化装扮,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这不仅仅是一种中性化。一方面,这种现象打破了传统文化对男女性别的锁定,是一种自由的彰显。人类社会分成两性以后,表面上是对性别的清晰化,但实际上是某种程度的复杂化。同性恋从性别上来看,他们相处的关系就简单得多。如果秉持中性的态度,把自己的性别模糊化后,人跟这个世界的相处就减少了很多因为两性矛盾而产生的问题。人中性一点儿,就使得个体和社会不同群体之间有很大的对接度。中性,我觉得更大层面是社会心理学的问题。

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社会,农业民族的习性是希望风调雨顺,整体民族的个性是不尖锐的,比较柔和,骨子里也比较安顺。在农业社会的大背景下,郑和下西洋转了两圈就回来了,对比之下,哥伦布探索新世界之后西方开启了大航海时代。

另一方面,这也跟我们养育孩子的社会环境有关系。以前的孩子们,比如在农村的,会割猪草、养鸭子、挑水等。城市里的孩子因为当时中国家庭物质还相对贫乏,也会做一做家务,给邻居送送报纸等。这种锻炼培养了孩子内在的韧性,实际上是必需的。

而独生子女政策,把这一代人方方面面都保护得很好。因为上一代有个心结,他们不希望自己受过的苦再让下一代经历,于是像襁褓一样把孩子保护起来,从小到大都没让他们受过什么磨炼。这其实是害了下一代。

于是他们的成长就出现了问题——儿童时期很可爱,少年时期就缺乏一点儿阳刚之气,到青年时代问题就会更加突显。这几个时期环环相扣,早期的力量没有被激发出来,到下一环就更难修正。

我在云南插队时,当地的少年常常入深山打柴,十几里山路上山爬坎还要挑柴回来,这是很强的磨炼。在这个过程中他要培养一种持久力、耐久力,建立一种内在性格。现在我常听很多大学生讲自己坐高铁去哪里需要六七个小时,旅程很累。我听着深感几代青年的反差之大。以前我从上海到昆明坐火车要63个小时,那时的绿皮车没有空调,只有头顶一台电风扇,夏天过湖北湖南时热得浑身搓泥。卧铺更是一票难求,人睡在座椅下面甚至行李架上,这样的情形我都经历过。

我们对新一代的培养,比如在家庭内部的培养,不仅要有劳动性的传递,还有伦理关系、社会关系的传递等。

现在的青年要经历比坐七八个小时高铁难太多的事情,要去工作,跟形形色色的陌生人打交道,受无数次委屈,遭遇无数次不成功,想要谋得生活独立很不容易。这个时候他内心的那种孤寂在看到有点阴柔或者很飒爽的影星时,可能会获得很大的宽慰,好像无形中找到了一种可以释怀的东西。

这也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我们的近邻日本也有类似的情况。我在日本教学的时候,2002年去看演唱会,演唱会上的男孩都是歪歪扭扭站不直的,好像病恹恹的,但底下的欢呼声很盛,大家觉得这样的气质能跟自己对得上。日本男性毕业了要求职,提前一个月就开始护肤,贴面膜,大家普遍这样做,所以男性护肤品市场占比也很高。以前化妆是女性的专利,我记得一份大概15年前的统计数据,全球军火贸易一年的数额是6500亿美元左右,全球女性化妆品的市场产值也有6000多亿美元。现在男性化妆品的市场份额也赶上来了。这是我们今天所处时代的一种精神状态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