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制定发掘方案和具体步骤时,谭维四、郭德维等考古人员就为拍照、摄影等事宜进行过讨论。

自20世纪初叶瑞典人安特生、斯文·赫定等地质学家与探险家在中国示范田野考古发掘并使这门科学生根发芽后,考古人员在“挖土”和“取宝”的同时,严格按照科学程序进行文字记录、测量、绘图、照相、摄影等一系列配套的工作,若无这样一套科学的操作规程,仅仅是打洞取宝,这便与盗墓贼没有什么区别了。二者的根本不同,用考古学界的行话来说,就是:“考古工作本身首先是一门科学研究,其目的在于科学地揭示古代历史的文化和准确恢复历史文化景观,借助现代科学手段来发掘古代遗存,破译古代信息,进而从中抽译出历史演进的规律和能够对现代人类产生鼓舞和激励的优秀的古代精神。”

按照以往的经验,凡中小型墓葬,只要在墓坑上部或边沿搭一个或几个木架,即可拍摄发掘场面与墓坑内器物摆放的情形。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安阳殷墟发掘,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河南辉县、北京明定陵等等一系列贵族与帝王陵墓发掘,这个操作方式一直延续下来。只是到了长沙马王堆二、三号墓发掘之时,情形才为之一变,可谓裤衩改背心——上去了。作为竖穴木椁墓的典范,马王堆汉墓规模巨大,在当时中国已发掘的同类墓葬中,无与之匹敌者(南按:明定陵为券洞式墓穴,类型有别)。因为规模巨大,从而开创了动用军用直升机从高空拍摄墓坑与发掘现场的先例。后来在国内外发行的马王堆二、三号墓发掘的照片与电影,许多精彩镜头都是摄影人员乘坐广州军区空军的直升机在高空拍摄的。

当然,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发掘,之所以能开创调动军用直升机拍摄的先河,除了周恩来、郭沫若、华国锋等中央领导人对此次发掘高度重视外,还有一个不太为外人知晓,或容易被后人忽视的巧合,这便是,一批军队高级将领此时正担任湖南省委和省革委会的主要领导职务。时任广州军区副政委的卜占亚兼任湖南省委书记、革委会副主任、湖南省军区第一政委;解放军第四十七集团军政委李振军,兼任湖南省委书记。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之时,由周恩来亲自圈点,李振军担任发掘领导小组组长,湖南省军区司令员杨大易为发掘小组副组长。正是通过军队高级军官的人脉关系,在墓坑揭露后,广州军区空军的直升机才飞临长沙上空,开创了中国考古界利用最为先进的科学装备拍摄古墓发掘现场的先河。

长沙马王堆女尸出土后,中央领导高度关注。随着二、三号汉墓发掘与军用直升机的介入,全国共80多个单位的专家云集长沙,为保存女尸献计献策,外加江青集团与周恩来班底明争暗斗等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事件,为“马王堆热”创造了发酵的条件,演绎了一具当代女尸的神话。这个神话以“动地走雷霆”(郭沫若诗)的巨大威力在全国爆响后,各地除了梦想有一天也在自己的地盘上挖出马王堆或牛王堆,一显神通,在发掘装备上也暗下决心与湖南考古界一较高下,流风所及,遍布宇内。当1975年湖北考古人员发掘江陵凤凰山168号汉墓时,针对墓内可能出土古尸的预见性结论,考古队长谭维四在制定的发掘方案中,就旗帜鲜明地提出需要军用直升机拍摄现场。当此之时,武汉军区副政委潘振武、张玉华,分别兼任湖北省委书记。分管文教并主管此次发掘工作的另一位省委书记韩宁夫,正是通过潘与张这两位军队高级领导的关系,使考古人员的梦想成真。只是,当武汉空军直升机飞临凤凰山上空时,因墓坑实在太小,一晃而过,无法抓拍墓坑内的具体情形,只在周边转了几圈,拍摄了外景,在制造了轰动效应的同时,算是对考古人员心灵上有个安慰,对相关方面也算有了一个交代。

凤凰山168号汉墓因墓坑较小,最后用人工搭架拍摄了坑内照片,而擂鼓墩古墓要靠人工搭架拍摄就显得困难重重,只有借助直升机或热气球进行航空拍摄,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但用热气球在高空作业,国内甚为罕见,偶尔闻之,也多是以摔死人或压毙牲畜等事故的负面效应被大众所知。谭维四决定再次请韩宁夫出面,调动直升机,用这种最简捷、高效的办法完成擂鼓墩古墓的拍摄。就地理位置而言,擂鼓墩墓坑距房屋楼台尚有一定距离,四周空旷,有利于直升机飞越。

3月25日,湖北省文化局向省革委会呈报《关于发掘随县擂鼓墩一号古墓的请示报告》中,专门提道:“开始发掘即应拍摄资料影片和纪录影片,拟由省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和武汉电视台负责进行。鉴于墓葬规模庞大,摄片过程中可能要动用直升机,拟请武空司令部予以支持。”

4月22日,省博物馆再次提交了《关于需用直升机拍摄随县擂鼓墩一号古墓影片和照片计划》。文中称:

随县城郊擂鼓墩一号古墓是一座很重要的大型木椁墓,由于规模很大,需用直升机才能拍出墓况全景的照片和影片。特请武空司令部给予支持。

一、拍摄内容,主要是:

1.木椁全景,即露出椁盖板的情况。

2.揭开木椁盖板后,椁内文物分布全景。

3.墓坑的地理位置及周围的自然环境。

4.从随县城关沿?水、涢水至墓坑所在地的外景(直径五公里左右)。

二、时间、起落次数。大约在五月上旬(由于天气多变,具体时间尚难确定)。从开拍到完成需时约一周,要飞四个起落,其中有两次需在空中停几分钟。

三、飞机型号。直升机一架,上机拍摄工作人员4~5人即可。

四、起落地点。最好能停在古墓现场。

韩对报告表示同意,并通过在湖北省委任职的武汉军区副政委潘振武与武空司令部联系,获得了圆满的答复,动用直升机拍摄成为定局。

15日下午1时左右,武汉空军飞行大队派出的直升机隆隆鸣响着抵达随县擂鼓墩上空,在围着山冈盘旋几圈后,于雷达修理所操场降落。生活在随县的民众除了在一些画片和玩具店见到过直升机,很难见到真家伙。如今突见一架浅绿色飞机来临,且在擂鼓墩上空低空盘旋,又在雷修所营区降落,显然是冲着古墓而来。于是,人们先是缩着脖子仰头观望,继而相互议论、猜测,最后突然像受到惊吓的兔子,猛地从草丛中蹦将起来,嘴里呼喊着:

“看墓去呵,墓坑打开了!”

“中央的大官来了!”

散布于大街小巷、荒野田畴的各色人等,瞪着明亮伴着迷惑的眼睛,在初夏的阳光里,精神亢奋地向擂鼓墩云集而来。许多年后,郭德维回忆说:“人们见来了直升机,肯定是来了大人物,这难道还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吗?墓肯定已经揭开了,不然直升机为什么刚好在这个时候赶到呢?”又说:“墓坑这一带的地势,比四周要高出20余米,我站在墓坑附近的高处,看到四周拥来的群众黑压压一片,朝墓坑方向猛跑。这一带工厂多,机关单位多,学校也不少,还有更多的家属、居民。此时正是午休时候,还不到上班和上课时间,有的人也根本不顾上班与上课了,都一个劲朝这方跑来,人越来越多。飞机降落后,因为飞行员需要休息,还要听取我们的意见,讨论如何拍摄好照片,停留近一个小时。在这一个小时内,四周的人不住地朝这里拥来。幸好墓坑在雷达修理所内,而雷达修理所有一道高高的院墙,把潮水般涌来的群众都挡在院墙之外。院墙外人堆人,人挤人,简直是水泄不通。除了年轻人、爱热闹的小孩之外,还有一些白发苍苍的老大爷和一些小脚老太婆,真不知道他们是怎样赶来的。”

武汉空军派出的直升机在擂鼓墩地区上空低空盘旋(周永清提供)

站在墓坑旁高坡上的考古人员面对如此阵势,面露惊恐之色,有人大声嚷道:“坏了,这么多人,非把围墙弄倒,把飞机挤碎不可。”雷修所的几位首长同样感到了事态严重,紧急调集官兵把守大门与看护院墙。

就在当地群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冲向山冈,解放军官兵急速扑向大门和围墙把守之际,现场总指挥谭维四带领飞行员察看古墓现场后,立即进行地面部署。为了有一个对比参照物,衬托出墓坑的规模,谭维四提前做了准备,挑选当地驻军前来支援的两辆解放牌汽车、一辆黄河大吊车和一辆北京吉普车停放在旁边。热情的部队首长们曾推荐一台刚刚从国外进口的大型吊车,谭维四认为这是帝国主义国家的产品,不能让其露面,为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考古人员的爱国主义精神,坚持用国产的黄河吊车。郭德维回忆说:“要拍摄墓坑全景,总应该有一些群众,考古工地也从来都是热热闹闹,而绝不会是冷冷清清的。从政治方面来说,没有群众的支持,考古工作也是搞不成的。从拍摄画面来说,有一些群众来参观,这既可反映发掘的气氛,又可以衬托出墓坑的规模与形状。现在群众这么多,都拥挤在院外,没有组织好,能放进来吗?后来,我们一商量,找附近一些单位有组织地请来了一些群众,其他群众都堵在院外。想不到进来的人和院外群众一样认为:墓肯定是挖开了,不然请我们来干什么?当跑到墓旁一看,露出的只是一片木头片子,墓坑并没有揭开,里边的东西一点也看不到,便有点灰心丧气,只好把兴奋点转移到观看飞机了。我们最担心的也是这一点,请他们来主要是当参观古墓的观众,假如直升机一来,一个个都抬头仰望天空,甚至对着直升机指手画脚,那我们花了这么大的力量准备的拍摄,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了。”

除了从外面放进来的群众,雷修所的官兵、家属连同现场施工的民工,也一同招来充当观众。面对围在墓坑边来回蹿动的人群,要做一番动员和讲明发掘古墓与拍摄的意义显然已来不及了。焦急中,谭维四命人从雷修所找来一个半导体扩音器,开始向群众喊话。此时,直升机已转动螺旋桨从雷修所操场腾空而起,围绕山冈上方转了半个弧形圆圈后,向古墓飞来。谭维四见状,大声喊道:“请同志们注意啦,飞机已经起飞了,不要看飞机,不要看飞机,请大家配合拍好照片。如果古墓里出了精美文物,今天拍的照片将与文物一起到北京和国外展览。这是影响世界的大事情,不可马虎,请同志们不要当儿戏!”

喊话间,直升机已至古墓上空。与当年在凤凰山168号墓拍摄不同,这一次拍摄的主要部位是墓坑,且要求把墓坑拍全,画面上能看清每一块椁盖板。这就要求直升机距墓坑的高度最好是30米左右,因离得太近收景不全,太远则拍不清晰。此前,湖北省博物馆资深考古摄影师潘炳元、湖北电影制片厂摄影师易光才、随县文化馆摄影师余义明已登上飞机,分别趴在机舱口和机舱底部一个窗口处做好了拍摄准备。因为飞机飞得很低,隆隆的马达声震耳欲聋,飞机的螺旋桨将地上的灰尘卷了起来,很多人的眼睛被尘土所眯不能睁开,有人头顶的草帽被飞机卷起的旋风掀掉吹跑,有的在大风中东倒西歪,阵脚有溃乱之势。

此时扩音器里又传出谭维四焦急的声音:“同志们做得很好,不要乱,再坚持一下,原地不动,不要动呵,坚持就是胜利!”

飞机掠过头顶,巨大的轰鸣声暂时远去,现场观众和考古人员松了一口气,拍打着身上的尘土等待飞机再次飞过,有的四处寻找着被风卷起的草帽等物品。谭维四仍手举话筒高喊:“飞机还要回来,请同志们注意。好!好!”话音刚落,直升机又一次飞临古墓上空,比上次飞得更低,现场腾起一片尘沙,巨大的引擎声将谭维四的声音压了下去。因有了上次的经验,人群保持了冷静和克制。直升机在墓坑上空进行了五个来回的飞行后,降落于雷修所操场。机舱门打开,摄影师陆续走了出来。年届六旬的省博物馆摄影师潘炳元搞了20多年文物考古摄影,登机航拍还是首次,刚步出舱门,就举着相机满脸兴奋地对奔跑过来的谭维四说:“老谭,太带劲了,第一圈有些紧张,没有拍好,我着急得不行,心想坏了,得抓紧想办法。飞第二圈时,我在腰上系上安全带,脚踩在机舱门边,身体伸出机外,来了个‘倒挂金钩’,下面看得清清楚楚,墓坑全部收进镜头了,完全没问题,保你满意。”此前谭维四在选潘炳元作为本次航拍的首席摄影师时,曾有过犹豫,一是担心老潘身体经受不起高空作业的折腾,同时担心没有航拍的经验,万一拍出的照片不尽如人意,将如何向军地两方首长和社会交代?所幸的是老潘这个“倒挂金钩”真的起了作用,照片冲洗后完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令人称羡。后来随着墓内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在国内外展出,这张照片作为最珍贵的原始资料,也一同走向了世界,成为擂鼓墩曾侯乙墓发掘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载入史册。

潘炳元手持当年使用的相机演示拍摄曾侯乙墓的过程(作者摄)

拍摄工作结束后,谭维四(右二)与随县宣传部部长韩景文交谈,中间站立者为飞机驾驶员,谭身后为王家贵(周永清提供)

潘炳元在飞机上拍摄的曾侯乙墓图片(湖北省博物馆提供)

当天下午3点10分,直升机第二次起飞,在擂鼓墩上空转了三个来回后,再次降落。至此,整个墓坑现场拍摄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