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十八章 中日密约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世界的局势,那就是:1943年,世界依然很忙。

如果说这种忙能解脱战争的阴影的话,生活在战乱国家的人肯定都愿意。但是目前只有中国出现了这种契机。一个月以后,国民革命军光复的国土已经稳固。蒋介石甚至在空军的护航下飞抵了南京,来到破旧的总统府前吊唁。

由于总统府修筑得比较坚固,所以日军曾经利用它来作为巷战中的堡垒。展现在蒋介石面前的总统府塌了一个角,正面也布满了子弹留下的大洞。事实上由于是通过巷战的方法从日本人手中夺回的南京,有十多万中日双方的军队鏖战于此,所以整个南京城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只有秦淮河的水还像以前那样蜎蜎地流淌着。重建的队伍已经进驻这里,他们将用几个月的时间修筑一座新的南京城。

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这样的代价却是值得的。现在全国民众因为首都的光复而士气大振,到处都可以看到声援抗战的各种活动,现在大家不再是以口号,而是以实际行动来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日寇的痛恨。

在南京城中俘虏的日军被押入战俘营,一一审理他们在中国作战期间犯下的滔天罪行,如果犯下了血案,那么就会被押赴雨花台处决,如果没有,也需要做足一定年份的苦役,去偿还他们给中国人带来的伤害,这是从第三次南昌会战中形成的惯例。而在南京,中国人更有充足的理由来惩治这些战犯。

对于伪军和伪政府,国民政府则相对宽容,因为其中很多人是被迫组织起来应付日本人的,其中还不乏有真正的爱国者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护被奴役的民众。但是其中那些为虎作伥者、损害国家利益者、叛国者却是必须惩处的!

审查罪行的事情当然由当地组建的法院和司法部门来负责,一部分地方军队临时转来负责当地的治安。在何俊才的建议下,不但整个审查过程充分依照法律进行,有当地的陪审团参与以保证公开公正。而且为了防止地方军队对当地的掠劫,何俊才还建议了军委会派来多个战区的军队来互相制约,陆战一师也派出了两个营来负责南京城中的一块区域。那种“盼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的情况没有出现,这使得被日军奴役了数年的沦陷区民众没有遭受再次的劫难,迅速被团结到国民政府的周围了。

中国军队的再次大捷让在香港负责谈判的孙科更加有底气。日军在南京损失了六万精锐士兵,其中四万阵亡,两万被俘。精心扶植的伪政府也由于失去了“首都”变得名存实亡,再加上邓青和易剑光两人在上海翻云覆雨,通过伪钞控制了沦陷区的经济,这更加使得汪精卫在上海没有立足之地,变成了丧家之犬,很快就病倒了。

日本驻香港总领事中村丰一非常焦急地等待谈判的恢复,但是孙科却在香港临时市长廖承志的带领下到处观光并慰问这里的中国人。孙中山之子在广东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孙科过段时间就会了解到他在香港的这些工作将会非常有帮助。

被晾了几天的中村丰一等不及了,因为孙科根本就不来香港大酒店参加会谈,他只得带上谈判组成员来到孙科购买的别墅前等候,从上午一直等候到傍晚时分才看见孙科一行回来,这种态度自然是大大的失去了主动权。孙科看着脸上一道红一道青的中村丰一,感觉到火候也差不多了,再搞下去恐怕日本就得更换谈判代表了,那样反而不利。所以孙科爽快地答应了明天就重启谈判。

几天前中村丰一就收到了国内发来的密电,南京失守后陆相石原莞尔已经跟首相小矶国昭一起向天皇汇报了在中国战场上的形势。石原莞尔舌战群儒,终于说服了海军的那帮蠢蛋同意了放弃中国沿海的几个良港。现在中村丰一的任务就是如何在撤军中为大日本帝国捞取到足够的利益,并且保证有序撤出兵员。

但是很悲哀的是,这封从日本国内以陆军最高级别密码发出来的电报甚至在抵达中村丰一手中之前就已经被中国破解了。在后世看来无比简单的加密算法,再结合浮空基地那跨时代的计算能力,况且还有“中国密室”这一个富有破解密码经验的团队,日军的那点小把戏可以说是对中国空军透明的。所以孙科早就知道了日本人的底牌,现在的谈判那就更是得心应手了。

孙科手下众人轮番上阵,对日本谈判组狂轰乱炸,提出的理由和条件简直千奇百怪,搞得日本人都快要崩溃了。几天后,急于从中国泥潭中撤出的日本终于在自己的底线达成了协议。由于中日双方都不愿意这个协议被曝光,于是双方以密约的形式签署了这份协定。

在50年后的解密文件中,公众才得以了解到这份密约,才知道当时为什么日军会突然地从华南和华东撤军,而转向了东南亚和南太平洋地区。

这份协议主要内容就是日军应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从中国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剩余的占领地撤退,日军可以携带军械和随身物品,但是不允许携带从中国掠劫的各种物资撤退。日侨可以跟随撤离,同样从中国以非法手段获取的钱财不能带走。但是这两条其实难以监督,所以日军还是带走了大量的战利品,这也是后来中日重新开战的由头之一。

作为交换,中国陆军承诺在一个月期间内不对日军发起进攻。而中国空军则承诺在此期间停止对日本本土和“满洲”的战略轰炸。其实这一个月的时间也使得接连作战的陆军和空军得到了宝贵的休息时间,使得前期的忙乱局面得到了改善,等到再次开战的时候,日本人会发现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厉害的对手了。

对于伪军,孙科认为这些叛国者都需要在国内接受审查,所以他们并不在撤退之列。伪政府官员也是一样,不允许撤退到其他日军控制的区域。在这点上,日本人完全抛弃了他们一手扶植起来的政权,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只有汪精卫等少数几人以治病的名义被运送到了日本本土,暂时逃脱了审查。

上海、杭州、福州、广州等地,运输船接起了一船船的日本士兵和侨民,这些人面色苍白、低头无语,不知道未来在何方。其实石原莞尔早就为他们做好了规划,这些在中国大陆鏖战了数年的精锐士兵及其家属全部被运送到了南太平洋地区,并入了南方军的作战序列。瓜岛、所罗门群岛上的日军防守更加严密了,连那个富饶的澳大利亚大陆都在南方军的“野望”之下。

从7月初到7月底,日军逐步撤离了那些从开战初就占领了的沿海城市。伪军和伪警察则慌忙地脱下制服、丢掉武器,逃到乡间以躲避未来的清算。就在城市开始陷入混乱的时候,中国军队开进了这些地方。华东和华南的大片土地,重新回到了国民政府的怀抱之中。

《中央日报》、《申报》等国民党的报纸,《新华日报》等共产党的报纸以及民盟控制的《大公报》等用了几乎全部的篇幅来描述这一盛事。在后方的民众则通过已经由空军经济管理局旗下的无线电制造企业普及了的收音机几乎实时地收听到一个一个城市被光复的消息。每天中国人都生活在兴奋之中,从而更加坚定了爱国之心。

日军的撤退在日本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是在军政府所控制的舆论引导下,最终没有出现什么大事件,毕竟近几月大日本帝国在南太平洋捷报频传,而在中国大陆地区则是霉运不断。将资源投入到更有产出的领域显然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况且中国空军那恐怖的重型轰炸机不来光临日本本土,也让日本人感到欣慰了不少。

盟军则表示出了一定程度的担忧,因为明眼人肯定能看出,中日之间达成了某种默契,否则不可能配合得如此紧密。英国和美国担忧中日之间自行达成停战协定,不过蒋介石的回电让他们暂时打消了这种疑虑,所以援助还在源源不断地抵达仰光。

重新获得了华南和华东地区,中国甚至第一次掌握了沿海的港口,在美国训练的海军有望归来了。但是摆在国民政府面前还有很大的压力,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内蒙和东山省仍然在日军的占领下,还有台湾、海南岛等沿海的诸岛等待通过谈判或者军事的手段予以解决,所以路还长着呢。

在这种情况下,《大公报》刊登了报社社长亲自撰写的社论,号召国民戒骄戒躁、继续努力,争取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光复。并且在最后对刚刚光复地区出现的两党的新斗争局面表示了十分的担忧。